蘇州我已是第二次去了,這一次是陪老伴去。在網上做了功課,老辦法自游行。想玩得悠閑、自在,自己選景點。交通工具乘火車,離京時已買好往返車票。
乘車計劃
出京D385次列車, 始發站:北京南;終到站:蘇州;全程共有6個停靠站:
返京D310次列車, 始發站:杭州;終到站:北京南;全程共有8個停靠站
D途中: 十八號出京乘D385次列車晚間21:31發車第二天早上6.56到蘇州。
蘇州,古稱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
行程計劃
D1十九號
早上06:56到蘇州:交通乘10路(游3)火車站上車 聞鐘苑站下車(8站)步行200米到如家寒山寺酒店
1.去周莊 從蘇州火車站有直接通往周莊的大巴車,
5月19日是首個“中國旅游日”,為慶祝這一節日的誕生,周莊將在這天真情回饋社會,古鎮景區免費向海內外游客開放一整天,還將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和優惠措施,並將配以更優質的服務迎接每一位來周莊的游客。
古鎮景區免費開放
周莊是隸屬於江蘇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處的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最為著名的景點有富安橋、雙橋、沈廳。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
交通:蘇州火車站旁出站口就有汽車站,有直達周莊的汽車。車票17元。汽車站有自助小件行李存物櫃。很方便。 晚上住蘇州
總結:值得一游,只此一次。
D2二十號
1.游寒山寺、楓橋景區: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游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鐘聲。聽到導游向游客介紹說:“摸一下張繼的手指便能高考高中榜首。”不少人一擁而上,爭相去摸。
交通:我們住在如家寒山寺酒店離景區400米步行10分鐘。
2.游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虎丘,原名海湧山。據《史記》載: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楔李大戰中,不慎受傷,不久就死去了,死後數日他兒子將他葬於虎丘,據說,葬後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把“海湧山”改名為虎丘山。主要看點虎丘塔(雲岩寺塔)現殘高四十八米,為八角仿木結構樓閣式七層磚塔,是江南現存唯一始建於五代的多層建築,腰檐、平座、勾欄等全用磚造,外檐鬥拱用磚木混合結構。現塔頂軸心向北偏東傾斜約2.34米。景點介紹不錯,由於景點面積不大,主要看點還是那座塔,有一個小時足夠了。
交通:出酒店步行160米到聞鐘苑站上車乘游3仁安街站下車(4站)換乘游2虎丘站下車(3站)步行200米到景區
3.游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範”。 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築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於園中,富有詩情畫意。
游獅子林:獅子林與拙政園很近步行260米即到。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為元代園林的代表。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占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園內假山遍布,長廊環繞,樓台隱現,曲徑通幽,假山有迷陣一般的感覺。這兩個園林真得不錯可以說:去蘇州必看的園林景觀,據說留院也不錯沒有安排。看完蘇州園林,回京再看頤和園,感觸頗多。
交通:步行160米虎丘公交站乘游1(或游2)蘇州博物館站下車(10站)步行拙政園590米
4.游觀前街:觀前之所以吸引人,確實還與其周邊環境有關,。解放後,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後,太監弄酒肆業益發興旺,被人譽稱“美食街”。得月樓、王四酒家、上海老正興、元大昌、功德林等酒菜館在此比肩而立。入晚,各色霓虹燈映照得五光十色,巷內車水馬龍熱鬧異常,席散宴罷,賓客穿過宮巷正好閑步觀前,有的順便帶回各種物品。松鶴樓:創始於清乾隆年間,傳統蘇幫菜的代表。菜色以魚蝦為主。推薦:松鼠桂魚、碧螺蝦仁、燜肉豆腐等
交通:從獅子林步行200米蘇州博物館站上車(2站)玄妙觀站下車步行300米到觀前街.
5.盤門三景始建於春秋(前514年),重建成於元末。城樓為1986年初夏重建。盤門是蘇州古城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陸城門,它由兩道水關、三道陸門和甕城相互組合而成。從城垣北側......有著名的“盤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和盤門城樓。“盤門”水陸城門並峙氣勢雄偉。陸城門分內外兩重,內外兩道城垣構成迷長約20米的方形甕城。古時戰守,誘敵至城下,從城上放箭、墜石,宛如“甕中捉鱉”,全殲入侵之敵人,內城門北面左側有和條坡度約為20度的城牆跑馬道,直抵城牆頂上的一座由巨磚鋪鋪成的寬闊平台。在此能看到整個陸門、水門、甕城面區和結構的全貌。 “吳門橋”傍近“盤門”,始建於北宋。今橋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建,因此處水陸要衝,有吳中門戶之意,而為橋名。橋橫亙於波滾滾的大運河上,橋洞高大,木船可揚帆而過,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大型單拱石橋。“瑞光寺塔”的磚砌塔身高44、42米。為八面七層,形體古樸,是磚木結構閣樓式塔的典型建築,塔頂有層檐。塔由外壁、回廊及塔心組成。塔體由下向上逐層收縮,使輪廓微成曲線,古樸秀雋,保存了唐宋多層塔的風格和結構特點。現已完成復原性整修。盤門三景值得一看,但必須靜心感悟,想像水閘盤起千帆劃過,陸路城門洞開進城的人流蜂擁而入伴著戰馬嘶鳴。如今,現代文明冷落了她。
交通:從醋坊橋觀前街東站乘游2路上車(8站)盤門景區北站下車 步行330米(往回走右拐直走右拐即到)
6.姑蘇水上游:蘇州水城巴士有限責任公司是依建於市政府環古城風貌保護和景觀工程之一的“蘇州碼頭”而立的。是蘇州唯一一家以古城水上游、水上餐飲、水上婚禮、商務會議、古鎮觀光為特色的綜合型水上旅游專業企業。是蘇州的水陸旅游集散中心,為蘇州以及進入蘇州的游客提供更為便捷、舒適的水上旅游服務。我們到達時下午四點,要等到6.30分才有船,最後放棄了,回酒店休息。
交通:步行450米到盤門景區北站(原下車站)乘坐305(39、935)新市橋站下車(1站)步行至古運河碼頭。
離開碼頭步行50米新市橋北站乘300路 河山橋下回酒店 晚上住蘇州
總結:我游後感覺拙政園有官家氣派、大氣;獅子林透著豪華氣派、有錢;周莊沈廳幾進深的院子森嚴壁壘、土財主。盤門更多是歷史積澱,承載著千年的歷史,需要閉目、靜心聆聽,耳邊的風聲會讓你聽到很多、很多。觀前街沒有什麼好說的,一線二線城市都有的步行街比比皆是,走走看看購些當地特產還是必要的。
D3二十一號
早上原計劃9.14乘車G7381去杭州 游西湖 ,到了車站。購票時得知票已售完。有下午3.點票。無奈,改乘大巴9.20的蘇州---杭州汽車北站。1.20分到達杭州,立即換乘公交車188路到城杭州站換K7在岳廟下車,趕往酒店。2.30入住布丁酒店(杭州西湖店)由於網上搜的公交路線下車站不准確,多坐兩站,走了很大的冤枉路。
杭州的西湖景區是立體和全方位,不論從哪個角度都能領略她的風姿,素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畫裡游”的美稱。
西湖四周,綠蔭環抱,山色蔥蘢,畫橋煙柳,雲樹籠紗。逶迤群山之間,林泉秀美,溪澗幽深。10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六橋煙柳、九裡雲松、十裡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以及“西湖新十景”等,將西湖連綴成了色彩斑斕的綢帶,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陰晴雨雪獨有風韻。就更有古舟情話的再現韻致了。
西湖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把這塊白玉磨成了一顆明珠,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娘娘將寶珠搶走,玉龍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便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凡間變成了西湖,玉龍金鳳也隨之下凡了,化成玉龍山(玉皇山)和鳳凰山,守護著西湖。
1.游西湖:放下行裝,洗浴。步行出發,我們離景點很近,步行200米就到了我們要去的曲苑風荷順路而下蘇堤春曉。步上蘇堤望著滿眼的湖光景色和湖面上蕩漾的小舟,把一路的車馬勞累都拋在腦後。傍晚風力加大,水浪拍打著堤岸。柳枝在風中搖曳、飄舞。漫步前行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鐘留在了身後,到了柳浪聞鶯處,天色已晚沒有細看。趕上噴泉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坐下觀看,支起腳架拍些夜景。這時西湖岸邊人流如梭,伴著各地的口音、方言交織在一起。入夜的西湖五光十色的燈光在濃濃的霧氣隱罩下顯得更加神秘,人間天堂地上蘇杭更加深刻了。
坐在斷橋殘雪的亭子旁,聽著當地人自發聚在一起演唱那美妙的歌聲,讓人有點飄飄欲仙。真的累了,真的得餓了。乘k7回酒店。
D4二十二號
1.靈隱寺:靈隱寺 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煙萬狀,是一處古樸幽靜、景色宜人的游覽勝地。
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
靈隱寺還有一個別名叫雲林禪寺,一說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寺後的北高峰覽勝他看到上下雲林默默,整片廟宇籠罩在弄弄的晨霧之中,顯得十分幽靜於是賜名為雲林禪寺。現在天王殿前的那塊“雲林禪寺”巨匾,即使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2.游西湖:經白堤西口杭州飯店乘船游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如一個特大的“田”字。明萬歷年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三潭印月上次沒有上島,這次滿足了願望。島上景色沒有讓失望。
3.坐船返回中山公園碼頭,搭電瓶車去游白堤。乘車途中看見平湖秋月,剛掃一眼,就被拋在身後。
我們到斷橋下車,漫步在西子湖畔。舉起相機留住瞬間。
4.購物延安路:購物中驟然下雨,只好作罷。
下午5點收拾行囊,與酒店結清賬目。乘D310次列車踏上返程。
總結:
1.去酒店之前應先和酒店聯系公交路線上、下車站。
2.游公園老年證有優惠必須帶好。
3.做動車一定要辦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