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巴釐島之前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在巴釐語中,根本沒有“天堂”這個詞。或許生活在天堂裡的人是不需要時刻把這個詞掛在嘴邊的。不同於大多數的熱帶度假島嶼,巴釐島是一座充滿文化氣息的藝術之島,風格獨特的傳統繪畫和雕刻為西方當代藝術家提供了無數靈感。就是為了這一點,我們繞過了西藏、柬埔寨,最終選擇了這個地方。
初到巴釐島的第一晚,夜裡11點多下飛機,立刻被赤道地區的熱浪包圍,這個季節作為巴釐島的旅游旺季,實際已經是他們的涼季,從冬季的南半球澳大利亞吹來的冷風,到了這裡轉化為夏日的微風,舒服的吹到身上。巴釐島的熱點區域,是以繁華的Kuta海灘區為中心,東西分散的幾片海灘區;另外則是在山中作為中部地區的Ubud,兩片區域的感覺並不相同,海灘區既有熱鬧的平民商業娛樂,也有高檔私密海灘度假村,而Ubud則有更多充滿藝術氣息的建築、美術館以及美麗的梯田。前四晚,我們入住的Inna Grand Bali Beach Hotel,在NUSA DUA區域,酒店擁有私人海灘,走出去十幾米就可以到達;後兩晚,則是入住巴釐島特色的私密villa當中,擁有三個房間的獨立院落、泳池和大客廳的別墅,每天由villa的工作人員親自上門送上豐盛早餐,當然在此之前我們已經被布谷鳥的歌聲叫醒了。
巴釐島之旅是一次回歸自然的旅行,也許沒有普吉那樣干淨的海灘,熱鬧迷醉的夜生活、廉價的水上運動,但絕對是一次質樸而震撼的旅行。民間藝術家精湛的技藝、純美湛藍的天空,嫩綠色的梯田與荷塘,還有巴釐島人熱情的笑容。我們每到一個景點或者走在街上,都有熱情的當地人主動問好,也有警察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所有店鋪的員工都發自內心的向我們問好並歡迎再來。在Kuta的海濱路上,隨遍進入一家按摩店,年輕的按摩師清澈的眼神和熱情的問候,使一次簡單的足底按摩,變成了像朋友一樣熱烈的談心說笑,可能這些年到巴釐島的中國人真的越來越多,所以很多旅游從業者都學會了簡單的中文單詞,聽他們說出來覺得很有意思。這一行有很多人給我們拍照或者要求合影,也許以他們的眼光來看中國女孩兒覺得非常有意思,並且不像白種人與他們有那麼大的差異,有一次在Kuta海灘上,一個從雅加達來的男人,給我和芳芳拍了很多照片,開始我們覺得很不自在,但是在看過照片以後驚呆了,實在是拍的非常非常好,把我們兩個都拍的太美了,他的攝影技術和他的相機一樣專業,於是我們又讓他拍了幾張,並且留下了e-mail,沒想到回國僅僅兩天就收到了他發來的電郵,我笑著跟芳芳說,再愛你的男人也無法把你拍的這樣美好。
雖然在巴釐島的時候,我們沒有說過多麼愛這個地方,但是回來以後,摸著自己身上溫潤細滑的皮膚,回想著每天像公主一樣僅僅付出幾十或者一百多元就可以享受到最尊貴的SPA服務,真是開始思念這個地方,Bali的意思就是回來,我想我一定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