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與昔的玫瑰——英國游記(3)瀏覽大英博物館和劍橋大學

作者: 小屏天地

導讀今與昔的玫瑰——英國游記(3)瀏覽大英博物館和劍橋大學 英國的晨霧常常要到太陽高高升起時才會散盡,這時候車窗外面綠色的植被都會被遮上一層薄紗。也許在城市裡高樓林立,你在路過的房子窗台上很難看到通常在其他歐洲國家可以見到的玫瑰,但我知道玫瑰在英國人的心中卻非常尊貴。當我走進250年前就對公眾開放的大英博物館,當我漫步劍橋大學一座座小橋上時, ...

今與昔的玫瑰——英國游記(3)瀏覽大英博物館和劍橋大學
英國的晨霧常常要到太陽高高升起時才會散盡,這時候車窗外面綠色的植被都會被遮上一層薄紗。也許在城市裡高樓林立,你在路過的房子窗台上很難看到通常在其他歐洲國家可以見到的玫瑰,但我知道玫瑰在英國人的心中卻非常尊貴。當我走進250年前就對公眾開放的大英博物館,當我漫步劍橋大學一座座小橋上時,我心中蕩漾起的歌聲卻是英國的玫瑰。
下榻的古典式賓館就在倫敦市區,所以兩天的車過就等於反復瀏覽了整個城市;那些幾百年歷史的建築各自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面貌,你要知道這都是在19世紀大工業發展時期所建造。那時的中產階級蜂擁而起,住宅和家具是那時中產階級極為看重的物質保障之一,時過200多年這些堅固牢靠飾以重彩的建築,依然向人們昭示著居住其間的人是多麼的有錢,多麼的享有社會威望,即使早已幾易裡面的主人。你跨上英國的土地就會感覺這裡生活的節奏非常平穩,在倫敦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老年人。老先生個個氣宇軒昂,老太太也人人時尚漂亮。走遍世界各方惟有英國是到處可以看到的這幅非常完美的人生景像。尤其在大英博物館和劍橋大學這兩個地方。
雖然說大英博物館裡內藏的許多寶物是大英稱霸時掠奪於世界各方,但是你也不能不想到今天我們還能看到它們,英國做了幾百年的精心收藏。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哪個國家不是用武力征服對方,人們永遠都敬仰那些能讓自己國家富強,疆土擴大,享有世界威望的統治者,尤其在西方。在大英博物館裡展品最多最精致的應屬印度,我看印度所有最有收藏價值的東西在這裡幾乎應有盡有,當然沒有那些宏偉的建築物。偶爾一塊挖下來的牆壁畫也還是有,那多是來自埃及,巴比倫古文明最早的地方。說句不著邊際的話,也許就是考慮到這一點,英國今天所有的古老建築都完美無缺的保留。中國的展品多以藍白瓷器為主,也有唐三彩和早期的青銅出土文物,當然最精彩的是敦煌壁畫一幅。據說,這個館是因為經費問題很長時間沒換展品,而我想可能還有外國人的欣賞價值眼光不同。中國英文中就是瓷器的意思,所以他們就以此為主。至於雕塑它以希腊,羅馬為主。最有意思的是韓國的展品僅僅是一間模仿的房間,我們就像來到劇場看布景。日本展館裡的展品很容易和中國自有的東西混,比如說;彩畫鏤空屏風,就連裡面的建築和人物你都會以為是我們唐朝的東西。在所有的展館裡埃及的一個古代破裂幾段的石雕最震撼我的心;我以為那是把人澆鑄出來的作品,你看那人沒有眼睛的眼窩裡分明流露著恐懼,絕望的神情。還有那幾段手臂,在掙扎,在抽搐,在流血,指向空間呼叫救命。離開了他在來到後門的中國石獅跟前又會讓你感到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因為那個獅子的表情也讓我大吃一驚;一副愁苦,憂郁的樣子,和它偉岸的身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比,不能不佩服中國的工匠的精湛手藝,能在雕刻過程中,把自己的心境放了上去。
從倫敦到劍橋雖只有不到100公裡的路程,沿路你隨處可看到的還都以原野為主。在靠近市區的地方,你可在車上看到;一個赭紅色飛盤狀的建築立在路旁,那就是為明年奧運會舉辦新建的運動場。說到運動場,你會相信嗎?在一片望不到邊的綠油油的草地上,居然三五個足球場一個挨著一個,車駛出一段又見這樣,給我感覺約有30多個的模樣,依稀可見孩子,大人都飛奔在綠茵場上。這就難怪英超賽事如此火爆,足球運動如火如荼。
一到劍橋我就想找徐志摩詩中的小橋,許多人只隨導游表面逛一下,那你是干脆看不到它。我獨自順國王學院和三一學院再往裡走,走過了兩座小橋才來到縈繞我腦海中的那個充滿詩意的小橋上。在橋旁會有船工來問你是否乘船游河,那些船工都是學生模樣,彬彬有禮只要你稍作不游的表示,他就輕輕退在一旁。很可惜,時間太緊我得獨自按時的趕回老公等我的地方。在劍橋大學的大街小巷,我發現這裡不是青年人就是老人,中年人真是非常的少見。迎面過來的,說不准就是哪個專業領域裡的泰鬥。有88個諾貝爾獎得主執教這裡,70多個出自這裡,其頂尖的水平世界一流。劍橋大學的許多地方目前依舊保留著中世紀以來的風貌,到處可見幾百年來不斷按原樣精心維修的古城建築,許多校舍的門廊、牆壁上仍然裝飾著古樸莊嚴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麗的畫面,讓你以為又來到了一座座古堡裡。雖然學校那麼多你卻在那裡看不到太多的學生,我征求門房太太進學校,也就只見三三兩兩的學生往樓裡走。這讓我奇怪這麼大的大學城,怎麼人都不見了,據女兒說她中午到那裡也幾乎看不到人,他們難不成呆在樓裡做學問不出來?!工業革命是英國的代名詞,然而劍橋大學從13世紀建立以來卻一直注重人文教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它才逐步把科學教育納入教學體系。因而英國雖然在現在看上去,似乎在經濟發展上有所受阻,但無論走到哪裡它的人文精神和傳統思想依然散發著它獨有魅力。在劍橋你處處都能感受到這悠久文化和現代生活融和在一起的氣息。劍橋大學就是那最芬芳的永不凋謝的英國玫瑰。







精選遊記: 劍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