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得泰順廊橋游,時常在心裡回響,網上得知,邊上的慶元縣和福建的壽寧縣,也是廊橋的聚集地,想想美景,就定下計劃,與驢友再游廊橋。
驢友是個攝影愛好者,對戶外攝影熱衷,花了8萬買了攝影器材,是個超級發燒友。老早與我約好端午外出攝影。
早上7點,驢友准時出現在我小區。7點24分上高速。
A30,滬杭,杭金衢,諸永高速到磐安下,120元,在磐安藥材城買了三斤天麻,治頭疼有效。在磐安新渥鎮匆匆吃了中飯,走省道,到壺鎮上高速。台縉高速,金麗溫,麗龍高速,在安仁鎮下。安仁鎮有座浙江最大的廊橋,叫永和橋,驢友第一次看到廊橋,興奮,相機舉起猛拍。
繼續前行,沿S54省道,過龍泉,直奔慶元,途中遇到一廊橋--紅軍橋,駐足小憩。
晚上住西岸商務賓館,尚可。
早起,雨。預料中。雨中駕車,路遇早點攤,當地人早點喜飯,我們要了豆漿和小饅頭。雨中不遠路,看到一廊橋--詠歸橋。橋下原石突兀,濕漉漉的,雨蕩滌著橋邊的樹葉,碧綠的。檐頭雨水細長,千條細線掛著,飄蕩。忍不住伸手接。出了縣城,朝大濟村前行。大濟村是個古村落,位於慶元縣城東南二公裡,這個歷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陸續出現進士及非進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進士村” 美譽,至今尚保存古地道、扁鵲廟、雙門橋、金甃街、迎旨門、古民居、古墓群等名勝古跡十余處。
不錯,邊欣賞,邊向驢友學攝影。
繼續向山裡去。
“半月煙居半月山,松篁蔭翳抱東環”。月山又名金鄉、東莊、舉溪、舉水,東距慶元縣城57公裡,海拔820米,現為舉水鄉政府所在地。因村後山有一彎呈半月形毛竹林,村前的小溪也呈弧形,民居沿溪建造自然也呈半月形,兩個“半月”恰好合成一個圓月而得名。看完景色,在一小餐館,吃飯,三個素菜,25元。
“丹霞相對崛,幽澗小橋多”。在浙南山地,幾乎每個小山村都有古橋。而月山村的廊橋最集中、最有名,被曰為“廊橋之鄉”。據說在蜿蜒的舉溪上分布著10座古廊橋,每座橋的間隔只有幾十米,這恐怕在全國也是很獨特的。雖然在時間的侵蝕中已經消失了5座,目前還存在如龍橋、來鳳橋、步蟾橋、白雲橋、耕谷橋。
離開月山村,前往福建的壽寧縣,途中遇一山路指壽寧方向。上。浙江的山路修得很好,令人郁悶的是,到了福建境內,路況極差,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山路。終於到達壽寧。
壽寧縣城人多,環境較差,晚宿壽寧賓館。晚上在城區的一廊橋邊用餐。味不錯。
早在賓館吃,由於是端午節,早點特別豐盛,偷偷的拿了三個粽子和三個雞蛋。
早上天放晴,沒有路牌,兜了半小時找路,終於找到往泰順方向的路,路況不錯,約半小時,到達犀溪鎮。
犀溪位於福建寧德市壽寧縣,和浙江的泰順相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作為集浙南鄉村靈秀於一身的犀溪,絕對能讓遠行的你得到所要尋找的美好和寧靜。
犀溪名字的由來,據說就是因為在其西浦村的河灘上發現有印有犀牛腳印的溪石,現在傳說中的犀牛腳印早已無處尋覓,而讓遠方來客陶醉的景色,就在西浦村上流的河灘處。
沿著貫穿西浦村的溪流隨意散步,穿過水塘,有一條橫穿溪流的碇步。碇步是浙南山間一種簡易的橋,就是按照一般人的步子間隔打在溪流上的一塊塊的石板。每塊石板大概有一人寬,所以一般會在幾步的時候又立上一塊比較低的讓路石,方便來往行人的通過。
碇步的兩邊橋頭,各長著幾株枝葉繁茂的樟樹,這些古樹扎根在犀溪的兩岸,早已根深枝茂,與岸邊的梯級和石台連在了一起。沿著小溪兩岸築的河堤,還有通往碇步的階梯,老式的民居,大都用河灘裡面大塊的卵石砌在底部,細致之中透出粗獷。梯級和古樟、碇步一起,構成一幅賞心悅目的山村國畫,跟遠處黛色的山影,構成了犀溪幾百年來不變的美麗。
村裡的房屋沿溪水而建,溪水裡放養的好多紅鯉魚,可見生態美好。
驢友大呼過癮。
路過泰順,直接往景寧畬族自治縣。泰順與景寧之間,再遇紅岩瀑布,停車觀景。在不到縣城一公裡處,停車吃飯。味美。
過縣城,看到一景點--畬族村,驢友覺得難的來,去看看,,不料上當,實在沒有可圈點處。
下午三點回程,到雲和縣上高速,一路雨中飛奔,晚九點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