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33):古都北京禮士胡同和史家胡同深宅大院裡的當代故事

作者: 竹林小語

導讀東單至米市大街東側的胡同寬敞明亮、規整端方,它們不是大清朝遺老的最愛,卻極受名商巨賈傾心,後來又成為中國20世紀風雲激蕩的真實紀錄。一棟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可能就會讓你想起某個在現代史課本上熟悉的某個人,他們的兒女孫輩,說不定就會在談笑風生中和你擦肩而過。 在這裡漫步胡同,建議你從地鐵東四站南口開始,順著燈市口大街向南,不遠東側 “禮士胡 ...

東單至米市大街東側的胡同寬敞明亮、規整端方,它們不是大清朝遺老的最愛,卻極受名商巨賈傾心,後來又成為中國20世紀風雲激蕩的真實紀錄。一棟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可能就會讓你想起某個在現代史課本上熟悉的某個人,他們的兒女孫輩,說不定就會在談笑風生中和你擦肩而過。

在這裡漫步胡同,建議你從地鐵東四站南口開始,順著燈市口大街向南,不遠東側 “禮士胡同”便是名人彙聚的所在:“中國兒科之父”諸福棠、”中國現代眼科學奠基人”畢畢德、抗日名將鄭洞國都曾在這裡長住。不過,胡同居民最喜愛的名人,卻是以《北京頌歌》《祝酒歌》紅極大江南北的人民歌唱家的李光曦,要是你有機會參觀胡同自辦的文化展,一定會看到他教街坊四鄰唱歌的大幅照片,那真摯的笑容,和演出時一樣燦爛陽光。

同時,歷史中“故事裡的事”也曾在這裡存在:據說胡同西頭南牆上曾有橫石刻“劉石庵先生故居”。石庵,即影視劇中和坤的死對頭劉墉。現碑已不存,但仍有人信誓鑿鑿的說附近某號便是劉墉小院的原址。至於這裡的129號院也是大門比主人有威風:裝飾著精美磚雕的八字影壁,其知名度早已超過了舊主人清末漢陽知府賓俊。

走到禮士胡同西口,不要走回頭路,順著朝陽門南小街邊走邊打聽,你會從一個不足5米的小葫蘆口拐進傅作義、章士釗等政界名人居住過的史家胡同,同時它也是如今京城裡尚存的40多個保留自元明以來老名稱的胡同之一。

史家胡同布局規整,宅院相連,大大小小的四合宅院約有80多個,其中兩進院、甚至三進院的深宅大院就有30個左右,數百米的胡同內青磚灰瓦、如意雕窗、朱漆大門、石刻照壁俯拾皆是,由於現在四合院均為單位或居民使用,你無法參觀,但一個個大門瀏覽過去,便如同參觀四合院大門博物館:曾經有財力、有品位卻沒有政治地位的商人偏愛蠻子門、以暗紅的瓦配青綠的屋檐;殷實的市民階層則鐘情於如意門,門窗上裝飾著雕鏤精細的磚花;小戶人家只能用牆垣門,以青磚灰瓦為主調,樸素而又自然。

史家胡同51號,是章士釗和章含之、梁冠華的故居,如今仍然居住著他們的後人,著名媒體人洪晃。紅色的大門前,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裡綠蔭如蓋,彌漫著細細的靜謐。當年,章含之、梁冠華就在這裡渡過了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10年。

當然在這裡你也會遭遇歷史留痕,比如胡同東口曾為李蓮英外宅的“好園”,現在這裡已改建成四合院賓館。藤條下的石桌石椅,被溫暖的陽光照著,歇在這裡,或者在古色古香的房間的小憩,或者在古雅精巧的院子聽著鳥語花香,就像住在一個老北京的親戚家裡。

1.開放時間/門票

歷史保護街區全天開放。這兩條胡同多為民居或單位所在地,如參觀請事先征得得房主或管理人員同意。

2.交通(以漫步胡同起點為基准):

米市大街北口:乘坐106、108、111、110、116、684、685、814路公共汽車米市大街站下車。

3.多說一句:

好園賓館:東城區史家胡同53號。標准間價格400~600元/天。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