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 日 麗江——奔子欄
早起,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我們住處。這是一個“三方一照壁”的典型納西小院。住前看去,滿眼是拉市海的鱗鱗波光,其中還零星浮著不願歸去的候鳥。屋後是綠樹成蔭的小山,一片片紛紅色的小花點綴其中。清風徐徐,鳥啼聲聲。一只賴蛤蟆不知從哪裡跳了出來,雖然長像算不得帥哥,卻讓人感到久違的野趣,覺得它也非常的可愛。這裡真是一個世外桃源。一打聽,這樣一所帶廚房、衛生間、大會議室,可住十多人的小院,每月租金不過500元,心中不由大為感慨:我們老是住在那個車馬喧囂的城裡干什麼?約上三四家摯友,在這裡逍遙上幾個月,豈不快活似神仙?想過之後,自己又覺得好笑。這樣出塵循世的念頭,我也不知道有過多少次,可幾曾實行?結果還是被數不清的俗務緾身,在紅塵中不能自拔。要煉就佛心,的確需要超人的悟性和定力。
一行8人9點啟程,從拉市海西行下過坡,就到了金沙江畔。在江邊拍了幾張照,沒有再流覽虎跳峽這些去過的地方,直奔香格裡拉。

玉龍金沙
麗江到香格裡拉157公裡。雖然過了虎跳峽就開始就上大坡,但路面不錯。途經千湖山,聽說有許多高山湖泊隱藏在高山之中,景色優美,但時間太緊,無緣相識。路過小中甸,令人大失所望。很久前到這裡時,並沒有多少人家。草原上開滿了種顏色的鮮花,我這才知道草原原來並不是綠色的,而是五彩繽紛的。而這次,到處都蓋滿了房屋,草原已支離破碎,殘不忍睹了。這讓我想起麗江古城的變化。早年到麗江古城時,小河邊一兩掛紅燈,為灰蒙蒙的房屋旁和醉人綠樹點睛。現在到古城,紅燈從街頭掛到街尾,一大股讓人受不了的銅臭味;古城早已從一個清純的小姑娘,變成風騷萬種的熟女。所以要看自然美景,一定要趕早,否則很快就被人類糟蹋了。
到達香格裡拉後,到獨克宗古城吃飯。獨克宗意為“石山上的寨堡”,這是一個按照佛經中的香巴拉理想國重建的古城,藏味和現代風格並存,還可以一看。古城的大龜山上建有一座金頂的佛寺,叫朝陽樓,又名大佛寺;山上還有一個觀景平台,可眺望全城。可龜山上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轉經輪。既然是到聖地朝聖,當然不能錯過轉動它的機會。拾級而上,速度並不太快,但已開始氣喘。在海拔3300米的建塘鎮,已開始有高原反應;真正到了西藏,會怎麼樣?


香格裡拉最著名的景點,應該是噶丹松贊林寺。這座建於1679年的寺院,占地500畝,高宇金頂,是藏區十三林之一,本來是旅游者必到之處。但作為雲南人,我們都去過那個地方,這次就沒有重游。
從香格裡拉到滇藏、川藏公路的交彙處西藏芒康,有三條路可選,一是走德欽縣,二是從香格裡拉經四川鄉城,三是從奔子蘭經四川得榮。其中走德欽是最近的,而且途中還可以瞻仰梅裡雪山。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也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但我們早聽說從香格裡拉一直到德欽都在修路,很不好走。在香格裡拉打聽,知道現在到拉薩的班車都走德欽,於是我們決定還是走德欽。
剛出香格裡拉,路果然就開始變壞。坑坑窪窪,只能在顛簸中前行。離開香格裡拉不久,過了一個滑雪場,堵車了。等了許久不見動靜,向當地司機一打聽,原來前面是分時放行:中午12點到3點、下午6點以後才可以通行。現在已過3點,就是說我們要等到6點以後。
正在我們覺得難以忍受等待之苦時,有人告訴我們,在滑雪場那裡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過堵車點。許多車已經調頭走了,於是我們趕快跟上。到了滑雪場,見那是一條很窄的土路,已經塞滿了車,心中猶疑。當地一位老農告訴我們,最好回到大路上耐心等待,不要去擠那條小路。可我們見一隊車從小路上衝了出來,司機們一個個都喜形於色,於是忍不住還是鑽進了那條小路。
昆明有句老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在小路裡越走越後悔。牆、岩、樹、柴,把道路逼得剛有一輛車寬。老莊開過大車,是很有經驗的老司機,仍然被搞得撞壞了幾處保險杆和車門。道路又是水坑、又是石坎,汽車一輛接一輛,在窄縫裡相隨前行。我越來越擔心,如果對面來了一隊車,該怎麼辦?這條路既不能錯車,也無法倒車;大家只好先在這裡一起歡度“五一”,然後再等著慶祝“六一”了。我這才明白,剛才衝出去的一隊司機為什麼那樣興高采烈。一那是種死裡逃生的感覺。焦慮使時間顯得格外漫長。到樹林裡開始有一兩處空地可以讓車的時候,我看見每一處空隙裡幾乎都有對頭車停在那裡避讓。如果這些車早來十分鐘,我們就慘了。終於鑽出了“牛角尖”,到達尼西鄉。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道路也來助興,幾十公裡油路,讓人十分舒暢。再逢金沙江,過了橋,又遇爛路。到了奔子欄,已是下午6點半,離德欽還有近100公裡。有心再趕一程,打聽一下到德欽的時間,有的說要6個小時,有的說要四五個小時。都是老人開車,決定還是住下。奔子欄緊鄰金沙江,藏語的意思“美麗的沙壩”,是滇藏“茶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是個還算熱鬧的小鎮,旅館不少。住藏鄉緣酒店。帶衛生間,有熱水,價格也不貴。今天行程約230公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