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 奔子欄——中咱
早上起來,最令人沮喪的一條事,就是發現邊境通行證找不到了。許多人都說,一進西藏就要檢查那個東西,沒有它寸步難行。特意跑一趟去辦的,要用時卻找不倒了。真是老了。小麗和阿雁從麗江出發,也說在麗江打聽個遍,居然打聽不到有什麼地方可以辦邊境通行證,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三個人只能下定決心往前闖,混到哪裡算那裡了。
因為昨天沒有能按計劃按到德欽,所以老余決定今天早走。7點起床,去吃早點。早點鋪裡的客人告訴我們一個不好的消息:前面塌方了。塌方處距奔子欄兩公裡,他們的車被堵在那邊,是走路過來的。問他們塌方大不大,他們直搖頭:估計今天上午是沒有希望了。
我們開車到前方去看個究竟。田姨說滾下這麼大的石塊,不用炸藥是搞不開的,她以前遇到過這種情況。時間還早,還沒有人來清理現場,我們不能在那裡能傻等,只好退回奔子欄。老余選了個飯館,先是叫老板燉一只土雞,說是犒勞大家,然後宣布開會,研究工作。雖然有雞可吃,但滿腦子的游興一下要轉到工作上來,腦袋首先就不願意,憋了半天才憋過來。
到11點,工作談得差不多了,突見一輛輛大車從前方駛來。路通了,雞也熟了。大家盡快填飽肚子上路。出了奔子欄,盡是修路工地。道路崎嶇不說,最受不了的是前面的車揚起黃灰滿天,連路都看不清;經常要停下車來,等黃灰散去才能前進。車上的黃灰積了一指厚,人自然也是灰頭土臉的。
23公裡後,到了建於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的東竹林寺,這是康區十三林大寺之一。我們前往參觀,守門的喇嘛卻要我們每人買30元的門票。田姨據理力爭,說我們之中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兩個司機,最後喇嘛還是要我們買了5張票,150大元就算捐給佛了。寺中最有特色的,是四座純金壇城、一尊明代高僧的肉身佛。所說還有一尊兩米高的純金釋迦立像,我沒有看到。


東竹林寺的金壇城
在寺中,有許多藏民抱著雞、牽著牛來放生。這些畜禽經喇嘛點上紅色標紀之後,就不能再殺,必須讓它們安享天年。

從東竹林再往前走,又堵車了。找客車司機打聽情況,說是大塌方,一兩天內難得通車。這時田姨才告訴我們,在香格裡拉收費站,交通部門就發了一張通知,建議游客不要到德欽旅游。看來不聽政府的話,早晚要吃虧的。萬般無奈,經過合計,大家決定改走四川德榮縣。小黃、小白調頭衝回漫天的黃灰之中。早7點准備出發,下午3點多我們又回到了奔子欄。再往回走12公裡,到了金沙江橋,轉入四川境內。
一過江橋,沿著金沙江上行,與去奔子欄的爛路只是一江之隔,卻全是又平又直的油路,就像從地獄跳進了天堂,心情舒暢極了。怪不得網上有驢友推薦經德榮去芒康。離開金沙江,又沿著一條叫麥曲(河)前行。不知有多久沒有見過這樣清綠的河水了,乍一見真讓人心醉。可惜河兩岸的山全是裸山,山上長滿一種灰褐色的植物,全是枯焦焦的,好像從來就沒有存活過。有些路段旁一刀切的邊坡全是卵石,雨季可能塌方,但現在只是會有落石而已。
路上的小學生一見汽車經過,都停下來站在路邊向汽車行隊禮;網上說這是老師要求的,曾引起爭論。我發現不管這種做法妥不妥,小學生的確要安全得多,這正是老師讓他們敬禮的理由。
走了70公裡 ,6點鐘到了德榮縣城。小小的縣城沿著山溝建設,自然就呈雞爪形。建築多是藏式風格。大家找個飯館點菜。因為我們的地圖上沒有標清德清到芒康的路,我就跑到街上去打聽,以決定要不要再趕一程。司機是最熟悉道路的,我就去找司機問。可雖然滿街都停著汽車,卻很難找到司機。原來由於地形限制,這裡的絕林多數機關、賓館都沒有停車場,汽車全都停在大街上;並不像其他地方,司機不敢隨便離開停在街上的汽車。找到第一個司機,他說到芒康有400公裡,我覺得根本不靠譜。再問第二個司機,說只有100公裡,我覺得又太近了。結果問幾個司機,就有幾個答案,沒有一個答案是讓放心的。我心裡納悶:芒康離這裡並不遠,為什麼沒有人知道確切裡程?難道這裡的司機都只在縣的轉悠、不出遠門?
在縣政府旁的一個賓館裡,我找到了一張德榮縣的示意圖,標出了路,但仍未標裡程。我又找到一個開豐田越野的司機,像是位機關的駕駛員,向他打聽路。他和他的女同事邊討論邊爭論,最後給我一個建議:今天最好住德榮;如果一定要走。可以趕到一個叫中咱的地方,但有多少公裡說不清楚。他看看我們顯得破舊的兩輛國產越野,搖頭說:“你們這樣的車跑西藏有問題。”他的女同事說:“還可以。”我聽說過小長安也能進西藏,他們這樣說,是顯示他豐田野的高檔,還是存心嚇唬我們?

德榮縣城
回來向大家彙報了情況。大家覺得兩天來耽誤時間太多,既然前面有地方住,就還是往前趕。出了德榮,仍舊沿麥曲而上。路邊間或有一兩家人家,而有人家的地方就有樹。那些樹一棵棵全那樣青翠綠,讓人驚異這樣枯焦的山上怎麼能長出這樣動人的綠樹。綠樹圍繞的藏式民居,就在無盡的枯山中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世外桃園。難怪德榮縣把這一段定為他們的觀光旅游區。只可惜路邊的人家太少,平均每公裡只有幾戶而已。
在一個叫茨巫鄉的地方,油路走完,要轉入土路。天色已晚,老余告訴大家,當地人說前面的路不安全,有時還會有強盜;鄉上有個招待所,是否在這裡住下?老莊是趕路派,堅決主張再走。我也不相信太平世界,這裡會有敢搶兩輛汽車的強盜。大家繼續趕路。小玲在車上突發豪言,說如果真有壞人,她一定力保大家平安。看著她那林黛玉式的身板,大家不禁心中暗笑。見大家不信,小玲又撂下一句狠話:“我就是留下做壓寨夫人,也要把把大家保出去。”於是大家真笑了。我想小玲如果真做了壓寨夫人,也不一定就是舍已為人。現在買房這麼困難,誰要是能霸住一個山寨,我也想嫁。只可惜我的一大把白胡子不給我那樣的機會。
出了茨巫不遠,就看到一座山,牆壁似地直立在面前。公路在這堵牆上轉著一個又一個的回頭彎。越爬越高,丫口海拔4150米,大家的腦袋開始有點暈。汽車也開始犯高原反應,掛三檔簡直走不動了,只能靠一二檔爬行。我突然總結出一條經驗:這幾天只要一上3000米,就不咳嗽;下了3000米,又會咳了起來。我覺得這是因為肺裡的病菌也患高原反應,而且還挺重的。
上到山頂,天全黑了。沒有月亮,也看不到一盞燈光。隱約覺得是在一片無人的高地上前行,右手邊似乎有一條小河。路不窄,但是典型的“小搓板”,根本不能跑快。後來開始下坡,10點鐘趕到中咱。從德榮到中咱,40公裡油路,50公裡土路,走了3個鐘頭。中咱屬四川巴塘縣,海拔3100米,是個藏民聚居的小鎮,有幾家旅館,但都關著門,要喊叫才開門的。我們住的一家,房間很簡陋,冷陰陰的,被子還不太干淨。主人是個中年人,不大會說漢話,連說帶比地才辦好住宿手續。客人住下後他只會送一瓶開水,其他交流都很困難。但出門人管不了那麼多。吃點干糧,倒頭就睡。在這樣的條件下睡得著睡不著,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今天在路上15個鐘頭,從金沙江橋過來只走了160公裡,另外從奔子欄到橋頭還走了12公裡回頭路,效率太低了。面對困難,小楓說了一句:“朝聖之旅本來就是艱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