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大西北返回上海已有兩天,但是進入梅雨季節的江南更是憑添我對西北那一望無際戈壁的眷戀。當滿目的黃土地被擁擠不堪的人流所取代時,我發覺我迷失在了絲綢之路之中難以自拔,或許那裡的氣候地理環境並不如所謂的東方大都市來得愜意,可是我呼吸到的卻是淳樸的氣息,感受到的是熱情的接待,遙想到的是當初的繁華,當然也有無盡的感嘆。
和往常一樣,還是提前3-4個月把機票先搞定。這年頭,燃油附加費漲的飛快,現如今,機票不算加機場建設費就得190元,自助游的驢友們傷不起啊!或許是2010年央視的大型記錄片《敦煌》已經吸引了大批游客在去年前往,所以我在去年端午關注到的上海飛敦煌經停蘭州的航線今年已經沒有了,幸好上航還有上海飛嘉峪關的來回廉價機票,為了節省時間不走回頭路,所以決定蘭州進嘉峪關出,一晚的臥鋪去敦煌,省時省錢。
6月3日,端午節五日游正式拉開序幕。清晨,搭乘上海航空的FM9213次航班從上海飛蘭州(490+140元),由於是7點40的飛機,所以不得不趕地鐵2號線的首班車到達虹橋2號航站樓,到達的時候是6點05分,自動值機,還能夠挑選座位,來到登機口,時間尚早。上了飛機發現這是多次出游以來,人數最少的一班機,後面空著7-8排座位,看來到大西北去的人的確不多。將近3個小時的飛行,飛機落在了蘭州中川機場,發覺氣候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恐怖,六月份的天氣還是可以穿長袖的,出了機場就有機場大巴,30元,終點站是東方紅大酒店,時間約1小時,距離火車站步行大約15分鐘。由於出門早,到附近的拉面館填飽肚子先,在這裡不愁沒有面吃,不過人家這裡店門口不像在上海掛什麼“正宗蘭州拉面”的招牌,到是在店裡看到一塊“中國蘭州牛肉拉面評定委員會”的招牌,應該不會錯的。的確味道給力,吃飽了也有力氣行動,晚上的臥鋪去敦煌,於是去火車站把包包寄存。蘭州市本身並不是什麼旅游城市,她作為交通樞紐的中轉意義更大,在火車站坐1路公交車,直奔甘肅省博物館,這裡的空調車票價也是1元。七裡橋站下車,對面就是,不需要買票,憑身份證便可以領票進入,在二樓的絲綢之路文明展不得不看,其中有鎮館之寶-馬踏飛燕,在三樓的古生物化石展也值得游覽,在裡面可以看到好多恐龍化石,總得來說博物館還是十分具有特色,游覽一圈大概需要2個小時左右。出了博物館坐53路公交車來到了“黃河鐵橋”,其實它現在叫“中山橋”了,覺得和上海的外白渡橋比較類似,或許它更具有歷史意義吧。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到對面的公園游玩一番,我們趕時間所以坐131路公交直接到火車站,此時是下午4點,由於這裡的日照長,所以下午3-5點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在車上就能夠享受日光曬,不過事先也做好了相應的准備,所以無懼。在火車站附近隨便吃了點面,便上火車了,事先在上海買的K591次蘭州到敦煌的硬臥(265元),晚上19點開,第二天早上9點半到達敦煌,就這樣匆匆和蘭州告別了。
6月4日,經過一個晚上的顛簸,當窗外的風景變成滿眼戈壁沙漠的時候,我意識到敦煌,這個古時繁華的小城市距離我越來越近了,雖然火車上的睡眠質量不敢奢望,但此時興奮的心情足以維持我的精神。火車晚點20分鐘到達敦煌火車站,這是06年新翻修的,大氣又整潔,事先聯系好的敦煌莫高賓館來接站的人員已經舉著寫有我名字的紙在等待我們了,這家賓館是我迄今為止遇見服務最出色的。坐上舒適的商務車,突然下起雨來了,要知道在這個全年只有40mm降雨量的城市遇見下雨要有怎樣的福氣啊!令我奇怪的是空曠的路上車子卻行駛得相當慢,原來當地政府為了保護農民,對公路進行了限速令,40公裡/小時,我的天,幸好到住宿處時間不長,否則肯定要瘋掉了。按照原定路線,第一天: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第二天:傳統西線游包括雅丹地貌公園、玉門關、漢長城、陽關遺址,其實第一天完全可以借助市區內為數不多的公交線搞定,但是考慮到第二天同樣要包車,所以狠心兩天都采取包車游覽,一番討價還價,600元/2天,成交,端午旺季,只能稍微貴一點了。到了住處,將行李安置好,采納了賓館的建議,吃完午飯上路!這頓吃的是網上頗有口碑的“順張”黃面館,10點半到的面館,一開始說還沒有營業,後來上了二樓說可以點單,當然是招牌菜:驢肉+黃面,味道相當不錯,對於喜歡吃面食的我們來說真是老鼠跌進米缸了,吃飽後返回賓館,11點半約好的王師傅准時出現,開啟了此次敦煌游。其實這裡的團隊並不多,因為大多景區裡都配備有自己專業的講解員,就不會給旅行社太大的折扣,所以即使是在比較偏遠的大西北,完全適合自助。市區去往莫高窟的路上,兩邊都是戈壁,只有一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可以生存,不禁心存佩服,王師傅可以說稱得上半個導游,不斷向我們介紹有關莫高窟的相關知識,使這半個小時的車程精彩紛程。買票進門(160元),含導游講解,裡面號稱是不能拍照的,會對壁畫產生影響,所以在進門前需要將相機寄存,當然你要是真的將相機放在小包裡帶進去也無妨,不過裡面會有武警站崗阻止你可能的拍照行為,所以為了給後代留下點瑰寶還是自覺寄存斷了拍照的念想吧。進大門後,參觀的游客會自動以一個小團的形式參觀,人數控制在15-20人左右,講解員會每人配發一個小的接收器以便能夠聽得清楚她所講解的內容。每個小團隊會參觀隨機的10個窟左右,但有幾個有名的窟是肯定會參觀到。我總結下來講解員會刻意地使游客更多的接觸到各朝各代的壁畫,看完以後我們除了感嘆便是惋惜,許多精華部分已經被外國人虜走,當然更多的剩下的部分如果保存不當,後人將無緣目睹。之前我也是好好看了10集記錄片《敦煌》,但是當親眼見證後,還是覺得敦煌學實在高深,同時中華文明的確高深,不過還是期望能夠將之好好保存。一般一個小團游覽將近2個小時左右,如果有興趣蹭講解可以跟在另外的講解員後面挑選參觀,但總體來說,開放的洞窟不多,最好事先做點功課後再進行參觀那樣印像會更深刻。將接收器交還給講解員後我們也便出門了,當然標志性建築九層樓前的一通狂拍是再所難免的。再次回到王師傅的車上已經是下午3點了,不考慮回賓館調整,直接殺到鳴沙山月牙泉,事後挺佩服自己的,因為如果天氣好的話,奉勸各位還是在下午4點以後再考慮進景區,否則實在太曬!王師傅中途去接游客去了,我們也覺得挺過意不去,兩個人坐了一個將近11人的大車,換了馬師傅帶我們去下一個景點,同樣的和藹可親,將近下午3點半來到了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門口,看到3路公交車終點站也在那裡,不包車的游客們可以坐公交抵達。下車後,租了個鞋套防止細沙進入鞋子帶來損壞,這顏色和款式的確累人,在這浩瀚的沙山中形成了完美的體現,穿上鞋套就和以前雨天的套鞋一斑,戴上墨鏡,出發。買了門票(120元),這是真正的進大門票,因為進去以後,神馬都需要另外再消費的,不過一進門,一座偌大的沙山還是震撼到我了!大老遠來了,還是選擇騎駱駝上山吧,80元。很榮幸我還是頭駝,就這樣四人組成的小駝隊就這麼出發了,想像一下千年前的絲綢之路也不過如此吧。騎到半山腰,駱駝要休息了,於是就有了滑沙這個項目,交15元爬到所謂的山頭俯瞰,然後可以免費滑沙到歇息處,好吧,享受一下喲。折騰了一下,繼續上駱駝前行,下一站便是月牙泉,突然間,狂風大作,輕微沙塵暴來了,雨水也來了,一天內兩次碰到雨水,到底是幸運呢還是不幸呢?幸好持續時間不長,在月牙泉邊上的亭子裡避了會雨,貌似現在的月牙泉還得靠邊上的人工湖供水,可嘆啊。沒有繼續選擇景區內的其他游樂項目,而是返回門口了,再次坐上馬師傅已經是晚上7點了,不過天還是非常亮堂,返回賓館,稍作休息,來到了市中心比較有名的敦煌沙州夜市解決晚飯。晚上8點吃晚飯,也夠晚的了,這裡的羊肉串10串起買,味道還是不錯滴,吃完再回到賓館已經是9點半了,天才有黑下來的意思,早點休息,為明天的日出以及西線一日游做准備!
6月5日,看到網友在游記中提及可以去雅丹地質公園看日出,覺得是個不錯的建議,所以昨天便和賓館定好了今天的日出車,被告知5點在大堂等,當時我就納悶是不是太晚了,畢竟路上得有兩個小時的車程,也沒有太在意,因為本身就不報太大希望,加之昨天有雨,心裡更加沒有底了。5點不到,康師傅推門進來,我們隨之上車,問他可以看到日出嗎?他回答盡量趕吧!好吧,一切看天意了,出發前先給車子加氣,不是油啊。天還是漆黑,康師傅讓我們好好休息先,兩邊都是戈壁,也沒啥好看的,那就閉目養神吧。大約1個小時不到點的時候,車子停下來了,說是要買票了,是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的聯票(40元),事後知道我們是當天的第三撥游客。過關後繼續朝雅丹地質公園一路飛奔,將近6點半時,康師傅突然停下了車,將手指向右邊說我把車停下,你們快去拍日出吧!我們趕快拿上准備已久的相機,跨過土堆,見識到了戈壁上的日出,意外之喜啊!心情大好!7點20分左右到達了目的地,買票(50+20元),看到已經有4位游客已經到了,康師傅和我說,如果可以接受,加300元可以用他的車子開進景區門票不包含的南區游覽,因為之前看到有網友花400元包越野車進行游覽,並且凡響不錯,所以便接受建議,也由於早的關系,和負責人打個招呼說我們趕時間,便沒有用景區的小車子,請康師傅帶著我們暢游了。北區便是傳統的四個點:金獅迎賓、獅身人面、孔雀、艦隊出海。由於是自己的車,所以可以任意下車和那些岩石有更近距離的接觸,才早上8點多的太陽已經在燒烤我們了,可想再晚點的游客根本無法做長時間逗留。結束了常規游覽後,我們便深入了南區進行深層次探索,感覺還是有區別的,在空曠的地質公園內游玩,感覺自己好渺小,至少還是對得起這個價格的。10點,再次回到了景區大門,此時已經有不少的團隊游客來到,估計也就安排了1個小時吧。而緊接著我們已經向漢長城出發了,將近1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漢長城遺址,望著曾經雄偉的長城,無言以對。下一站趕往玉門關,約莫半個小時便到達了,能夠說的也就是春風不度玉門關了。按照康師傅的推薦,中午來到了陽關景區附近的類似農家樂的地方解決午飯,和網上說的一樣,這裡的菜還真不便宜,沒辦法,硬著頭皮挑了幾個相對價格合理的菜解決一下。下午1點半來到了陽關遺址景區,買票(50元),同樣景區有專門的講解員會把游客安排成一個小團隊,人數控制在10-15人左右,之前對於陽關,我的了解程度也就停留在“西出陽關無故人”上,其實在古代這是個相當重要的關口,講解員會把我們帶到一個博物館進行知識熏陶,講述當時的人物如何抵御外侵勢力等等。然後她會把游客帶到陽關都尉府,在那裡可以買到古時候的出關憑證,當然上面是你自己的名字,有興趣的游客可以考慮一下下,然後就是“出國”了。在到達真正的陽關遺址前,你可以選擇三種交通方式,電瓶車、驢車、馬車,價格均不相等,我們坐的是電瓶車10元/人來回,也就開個5分鐘吧,來到了景區的終點站,一陣凄涼湧上心頭啊,結束感嘆後,按原路返回,整個景區需要大概2個小時參觀時間。由於時間尚早,所以康師傅推薦我們順道去敦煌古城看看,40元的門票,個人覺得非常不值,除了有兩個劇組在排戲,而且我們去的那天劇組還休息,其他就是一些人造的布景,再加上太陽當頭照,所以溜達個半個小時便逃回車上,向賓館出發了。調整了一下精神狀態,當晚去了另一家網上頗有口碑的餐館-達記醬驢肉黃面館,感覺也不錯。然後去了沙州夜市隔壁的一條街買了些特產完成了在敦煌的任務。
6月6日,一早,事先和賓館約好的車去火車站,30元/車。這個點整個火車站的人群都上這趟到西安的車,場面也是比較壯觀的,但是上了火車我才發現車廂非常之空,是我有史以來乘坐的最空蕩的列車,甚至有整節車廂都沒有人,列車員說要到嘉峪關才會人多些,好吧,我們9點32分啟動,14點30分到達嘉峪關,54元。出了嘉峪關火車站,一陣熱浪襲來,趕緊跳上1路公交車,不一會便到達了事先預定的酒店,就在雄關廣場附近。稍微調整一下,立馬出發去嘉峪關關城,由於害怕時間上趕不急,於是打的前往,20元,其實可以坐4路公交,坐到終點站既是。現在嘉峪關的主要景點實行聯票制度,120元,包括關城、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兩天有效。買完票進入此次旅行唯一的一個5A景點-嘉峪關關城。由於干涸,剛進門的九眼泉湖已經失去了看點,徑直向前,進東閘門,可以瀏覽整個關城的完整結構,特別是祁連山下映照的景色顯得格外滄桑,遙想當年是如何的輝煌。本來想看完日落才會住處,還是敵不過這毒辣的陽光,所以早早選擇返回景點門口,坐4路回賓館,友情提示一下,問了下師傅末班車是幾點,他說是晚上7點多,具體時間他也不能准確說出來,我暈。回到嘉峪關彙力商務公寓,房間裡居然還有免費上網的電腦,還是第一次享受到如此的待遇,好不高興,窗外,音樂噴泉已經響起,也有人們和著節奏翩翩起舞,嘉峪關是個不錯的城市,干淨、大氣。
6月7日,此次旅行的最後一天,也給了我頗多感慨。一早出賓館們,正巧有輛出租車,問下價格,一個景點50元,師傅姓張,車號甘B11521,絕對的好心司機,答應過他要幫他做一下小小的宣傳,如果各位有興趣在嘉峪關包車,可以給我留言要去他的手機號碼。先去的是長城第一墩,途中張師傅停下車,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拍一張祁連雪山的照片留做紀念,到達景點後,下了一個地洞,這時候就體現素質了,有的司機會騙游客說那邊的路沒有修好,只有在這裡坐滑索才能夠下到下面的景區參觀,其實不然,我們很快便開到了邊上的路,一路直下完全可以進行參觀。在這雄偉的討賴河上,居然有著這麼一套完整的軍營布置,令人贊嘆!過了大吊橋,來到了曾經新龍門客棧取景的討賴客棧,人去棧空啊。大概一個半小時搞定這個景點,趕緊去懸臂長城。這裡又要注意了,有所謂真假兩個懸臂長城,其實所謂假的是農民建造的,真的是政府建造的,假的需要另外收錢,真的門票則包括在聯票內的。這懸臂長城的景點相當於一座小山哪,本著有山就爬的原則,我們一路向上,爬了大概20分鐘終於到頂了!當然一路上破壞公物的“到此一游”還是屢見不鮮,沒有辦法。呼吸足夠了新鮮空氣後,開始下,那感覺就是爽啊,10分鐘便返回到了出口處,跳上出租,趕回賓館,退房。還是坐張師傅的車到機場,50元,半個小時便到達了。從外觀看,這是新修繕的機場,然而軟件設施卻實在令人不敢恭維!那麼熱的天居然連空調也不開,我們的飛機是經停西安回上海,結果誤機了,到了原定的登機時間卻沒有廣播通知,一群外國人拿資料當著扇子傻等,真的是丟人丟到國外去了!1個小時後,才能正常登機,我們搭乘的是上航FM9202次嘉峪關飛上海(610+120元),1小時40分鐘到西安,稍作停留,又是1小時40分鐘才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看時間20點35分,為了趕2號線末班車,背著個大包,一路狂奔,終於在20點58分來到了等車處,最後一班地鐵如時開來,而我們也消失在人群中,消失在茫茫大都市的夜色中…
總結此次大西北之行,意外之喜不斷湧現,當然去之前得做好被曬黑的准備,要記得及時補水,及時塗抹防曬霜,總的來說,當地民風非常淳樸,當然一些硬件設施可能沒有內地做的到位,但是服務熱情卻令大城市人們汗顏,畢竟,曾經的絲綢之路是那麼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