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四日當天中午到達紹興,在紹興飯店吃過午餐,大雨依然沒有要停歇的樣子。於是挽起褲管,與女兒合撐一柄傘,從飯店的後門溜達出去。出後門右轉,沿河閑逛,很快就發現前面有烏篷船碼頭。再右轉往倉橋直街也很近,沿途河道上一架架石橋,垂柳搖搖,點綴數座茶樓,感覺極有風情。無奈大雨,只能望著烏篷船嘆氣。工作人員唾沫橫飛地說:就是要下雨天坐烏篷船才有感覺。
煙雨蒙蒙中坐著烏篷船可能有幾分感覺吧,這漫天大雨中,我們娘倆都是旱鴨子,為了安全起見,決定放棄,叫了一輛三輪車,直奔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前並不見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簡直可以用人庭冷落來形容,這就是大雨出游的好處啊!原本應該到旅游中心去換了門票再進魯迅故居參觀的,可是大概人少吧,工作人員讓我們直接進去了。百草園、三味書屋,現在看來清淡無奇。由於下雨,百草園很有些泥濘,女兒皺著眉毛踮起腳走。想想看,就是這樣一個泥濘的小院子,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天堂,是竟那樣生動。
一路走,一路給女兒講魯迅先生的文章。女兒只是不住地感慨:魯迅的家真大!他家原來很有錢的麼!哎,對小朋友講魯迅,簡直是在對牛彈琴。她也就湊個熱鬧罷了。不過她總算記住了魯迅生辰,並且周樹人先生的弟弟叫周作人、周建人。
參觀完畢,雨依然很大,於是到故居對面的周家小吃去吃東西。
在老板娘的大力推薦下,我嘗試了一下臭豆腐。臭豆腐很嫩,不臭,可以接受。奶油小攀是個讓我們好奇的玩意,當然要吃。木蓮很清爽,適合夏季吃。酒釀麼,就是純酒釀,味道還可以。酒心酥蓮一般,沒吃到酒的味道。女兒還吃了牛肉丸子。
店內長條木凳、長方桌,如果再來上一份茴香豆和一碗太雕酒,就有些舊時光的感覺了。老板娘很會做生意,不停口地宣傳自家的東西好吃,又讓人家拍了照一定要放到網上去,幫忙給宣傳一下。
街上有間十元店,女兒買了一些零碎小玩意,心滿意足地坐上三輪車,打道回府。大雨,一直不停地下。
回到酒店,洗頭洗澡,一通忙活。晚飯依然在紹興飯店解決,因為中午吃過的火腿燴魚丸太讓女兒迷戀了。我點了霉菜燜肉,五十八元很大一盤,還有三十八元小份的。肉燜得很酥爛入味,味道極好。加上一大湯碗的冬茸干貝湯,把我們娘倆給撐的肚圓。飯後就在飯店散步、拍照、喂魚。
第二天一睡到自然醒,去吃早餐。八點三十分左右,人很多,位置要靠搶的。後一天我們九點左右到餐廳,空位就很多了,早餐九點三十分結束。反正紹興飯店的早餐實在讓我們不敢恭維,結束前去隨便吃點就罷了。
吃完早餐,細雨蒙蒙。於是我們沿著紹興飯店正門前的府山路往上走。果然是一條清幽的山路,走了不到五分鐘,就看見府山北門入口。拾階而上,空氣清醒,雨聲淅瀝,女兒忍不住讀起詩來:空山新雨後。。。。。。我們想了很久,才想起下句:天氣晚來秋。
循山階而上,一路無人,越走越安靜,猛然間道旁矮樹叢狂搖,心裡竟然害怕起來。如果這時候出來個壞人搶劫,怎麼辦呀?平時我是膽大無比的人,可是帶著孩子,就會變得疑神疑鬼。
看看天氣漸漸轉好,雨也停住,所以趕緊建議女兒,不如去坐烏篷船吧?於是轉頭下山,穿過紹興飯店,往烏篷船碼頭而去。其實府山有很多歷史遺跡,越王台、文種墓、櫻花園等,是個值得一游的地方。
烏篷船分為南北兩線,每條線都是一百元。以我們為前車之鑒,千萬不要坐北線,真是糊弄人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盡頭,看一面大石牆上書四個大字:天官府第。
原來這個就是工作人員口中所謂的“看大戶人家”。
南線很值得一坐,時間長,而且極富水鄉韻味。烏篷船很窄,不得站立,艄公是手腳並用劃槳的,也算一特色。
我們坐了南北兩線,共計二百元。艄公也會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座橋,八百年歷史。那座橋,歷史八百年。
最後從南線回程的時候,船尾的老艄公含混不清地對我喊:“上海的老板娘。。。。。。給點小費吧。”
我一時沒聽清楚,就見長相憨厚的老艄公突然加快了速度,飛快地踩著漿。我驚訝不已,連忙喊他減速,又問他在說什麼。
當我明白他的意思後,真是又氣又無奈。你要小費就好好說麼,那麼重的紹興口音,距離得又遠,我怎麼聽得清楚。剛才突然加速,船身直搖晃,不是存心嚇人麼!
想來我付了二百元的船票,坐了一條簡直是糊弄人的北線,又要用這種方式來討要小費!剛想氣憤,轉念又想孩子也在船上,花點小錢求太平,出門在外求個好心情吧。於是丟給艄公三十元錢,他又眉開眼笑起來。
哎,再美的山水中都有商業氣息的浸淫,到哪兒都一樣。不過多虧得這小半天歇雨,才讓我坐得烏篷船,拍得很多漂亮的水鄉照片。
下了船,女兒惦念昨天吃過的木蓮和奶油小攀,又突然想起忘記去鹹亨酒店看看,於是依然是坐著三輪車往魯迅故居。
仍舊是去周家小吃填了填肚子,又去鹹亨酒店轉了轉。女兒對於打著孔乙己、鹹亨之類招牌的特產很不感興趣,不過買了兩壇小酒送給爸爸。
下午轉往倉橋直街,又開始下雨,從小漸大。倉橋直街是條筆直的老街,後門就是我們上午坐烏篷船游覽的河道。這是一條人文氣息濃厚的歷史街道,從魯迅西路,達勝利西路,就是紹興美術館邊上,離開我們上午乘坐的烏篷船碼頭極近。一路上有寶珠橋、府橋、酒務橋等古老的石板橋。很有些西塘的韻味,卻沒有西塘的人山人海。
據說倉橋直街全長有2.2公裡。我們只是走了一段,女兒便不高興走了。石板道路,老民居,剛開始走走還頗有興致。但是邊上沒有什麼好玩的小店,以茶樓居多,另外就是民居,對於小孩子沒有多少吸引力。雨又大,所以繼續坐三輪車,去必勝客吃東西。
其實我很喜歡這條街,大概是因為下雨天,幾乎見不到幾個游人。踩著石板路閑閑地逛著,穿著涼鞋的腳隨意地踩著水,心情愜意地不得了。只是小孩子怎能領會這份情趣?
吃完必勝客,又是三輪車轉到城市廣場的好又多超市。買了酸奶和飲料、零食,差不多到吃晚飯的時間,當然是回紹興飯店吃火腿燴魚丸啦!
晚上又在紹興飯店內閑蕩。女兒喂魚,我就躺在池畔的亭子裡。雨越下越大,整個世界仿佛安靜地只剩下雨聲。兩個服務員從我們身邊經過,大約是看見我女兒手上拿了一大袋面包,就輕輕地嘀咕了一句:每天都那麼多人喂魚,要把魚撐死了。
高明啊,不直接對我們指出,卻讓我感到了羞愧。女兒也聽到了,她可不想小魚兒被撐死呢。於是就收起面包,靜靜坐在我邊上看魚兒。
第三天下午十三點五十三分的動車回上海,女兒睡個懶覺起來,吃個早飯,便沒有什麼時間出去逛景點了。於是決定去倉橋直街寶珠橋畔的雁雨茶樓喝茶。
依舊是漫天大雨,河畔邊的楊柳在風中兀自凌亂。
雁雨茶樓就在倉橋直街入口、寶珠橋畔。地理位置絕佳,四十五元一位,女兒也是一樣,價錢不肯優惠,瓜果茶點暢吃,中午還有主食。若是呆的時間長點,倒也合算。可偏偏我們只坐一個半小時便要回紹興飯店吃午飯,准備出發的。
我點了一壺碧螺春,女兒一壺茉莉龍珠,茶葉看著也沒什麼腔調。不過喝茶這件事,講得就是個興致,一份閑情逸趣。看著窗外大雨如注,寶珠橋上偶有三三兩兩走過的人群走過,窗下的河道也不寂寞,是不是有烏篷船晃悠而過。看來真有不少人喜愛在雨中坐烏篷船。
女兒吃了不少火龍果,我則拍了不少雨中美景。
然後轉回紹興飯店,退房,吃午飯。當然是火腿燴魚丸,兩份!
我們出酒店時,雨漸停,甚至有些要出太陽的意思。
於是,女兒詠詩:
大雨中我們來了,雨過後,我們也將走了。
下次再來時,會不會仍然下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