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全自助十天游

作者: gorchen1630

導讀澳洲全自助十天游 『序篇』 旅游這個詞,視目的地不同,個人感受不同,可以有1000種含義,有的地方超然世外、有的地方浪漫溫馨、有的地方歷史沉澱濃厚的讓我們痴迷、而有的地方,因為摩登讓我們享受血拼和美食的樂趣。。。 關於澳洲,你也可以感受到各種不同的樂趣:自然,是如此的Nature, 當你疾馳300公裡,終於在黃昏的時候,來到十二門徒時,對大自然的鬼斧神 ...

澳洲全自助十天游

『序篇』

旅游這個詞,視目的地不同,個人感受不同,可以有1000種含義,有的地方超然世外、有的地方浪漫溫馨、有的地方歷史沉澱濃厚的讓我們痴迷、而有的地方,因為摩登讓我們享受血拼和美食的樂趣。。。

關於澳洲,你也可以感受到各種不同的樂趣:自然,是如此的Nature, 當你疾馳300公裡,終於在黃昏的時候,來到十二門徒時,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有的,只有驚訝;而當我們來到柏斯時,在水泥森林裡行走,仿佛回到了上海,時間和空間不斷地在我們大腦深處錯位,你會在記憶的“痛苦”中掙扎:去神經末梢調取你那可憐的內存,或者忙於記錄,或者忙於比對,似曾相識,卻又如此的不同,讓你不斷在迷宮中掙扎,迷失在澳洲的美妙之中,不能自拔。

在澳洲,雖然只有不到十天的時間,但是澳洲與我們居住的中國迥異的自然景觀、當地淳樸的民風、第一次在國外自駕游的刺激,都讓我們像孩子一樣的喜不自禁。常常我在沉醉於大堡礁五彩的美麗、大洋路海岸線的怪異險峻的同時、躺在凱恩斯的礁湖游泳池裡的時候,還在構思回國後的游記。

今天已經是年初四,從柏斯飛回上海已經過去5-6天了,在澳洲想要寫點東西的強烈願望眼看就要一點點的被時間消磨完了,趁著從無錫回來,假期的最後幾天,趕緊開工,否則記憶的細節也會逐漸被銷蝕掉了。

關於文章結構,我想,如果寫成流水帳的方式,按照時間順序寫,雖然比較連續,但是比較亂。如果根據事件,寫成准備篇、出發篇、自駕篇、城市篇、聊天篇等等,或許對於其他要到澳洲旅游的朋友會有更好的建議和幫助。

『准備篇』

澳洲,和希腊、伊斯坦布爾等,都是我一生中要去的地方。

在去年4-5月間,LP在亞航Air Asia的網上,搜到了便宜的航班,2011年一月下旬,從杭州蕭山機場來回柏斯或者墨爾本,經停馬來西亞吉隆坡,兩人只要3200人民幣。就在我們糾結在到底是柏斯還是墨爾本的同時,機會稍縱即逝:機票沒有了,我們只能選擇墨爾本進,柏斯出了。不過,這也給我們一個機會,在第一次赴澳洲旅游,就游歷了東西海岸!

接下來,作為自助游,我們要做的功課,是訂澳洲旅館,還有內陸的飛機航程。由於工作比較忙,還有我們希望先學習一下澳洲,買了本Longly Planet 的書,所以直到12月,才開始著手,時間有點晚,否則,我們可能會訂到更便宜的旅館和內陸飛機。

但是這個拖延,讓我們看到了網上的驢友自駕游、大堡礁游的文章,很有啟發:我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去游遍布裡斯班、黃金海岸、悉尼,我們選擇凱恩斯做為我們在澳洲內陸除墨爾本、柏斯外唯一的Stop,是因為據說大堡礁在不久的將來,將不復存在。

以下就是我們的實際行程(Original Plan和這有點不同):

1/21 14:00-19:00 杭州蕭山到吉隆坡

23:00- 吉隆坡到墨爾本

1/22 9:50 抵達墨爾本,休息, City Trip,住宿The Victoria Hotel, Melbourne

1/23 租車,去大洋路,住宿Port Campbell鎮Daysy Hill Country Cottages

1/24 從The 12 Apostles 返程墨爾本

21:55 墨爾本到凱恩斯 住宿 the Hides Hotel Cairns

1/25 租車,去Kuranda-Mareeba-Atherton-Malanda-Gordonvale-Cains

1/26 跟團去Great Barrier Reef (大堡礁)

1/27 Cains City Trip,坐水上飛機空中鳥瞰大堡礁

18:00-21:10 凱恩斯到柏斯 住宿 the Marque Hotel, Perth

1/28 西澳博物館、西澳美術館、King's Park

1/29 西澳水族館、King's Park

1/30 6:35-12:15 柏斯到吉隆坡

17:25-22:25 吉隆坡到杭州蕭山,住宿蕭山, 假日之星杭州蕭山店

1/31 杭州返程上海

這個行程的安排,有些考慮點,首先我們平均分配三個城市的逗留時間分別2-3天,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訂內陸的航班和酒店。

接著我根據學習內容,設計成每個城市的旅游包括一天的城市游、1-2天的遠郊或自駕游,而這些安排根據項目內容、我們到達該城市的時間而不同,譬如我們抵達墨爾本市是當地早上,接近中午,所以我們利用下午的時間城市轉轉,恢復一下體力,熟悉環境,而後面兩天驅車去大洋路;而我們到凱恩斯雖然是1/25日凌晨,但我沒有安排跟團去大堡礁,是因為我聽說輪船上的顛簸很厲害,一個網友甚至說沒有人可以不嘔吐的,建議隔天晚上要休息好(事實上我們這船上沒有一個人嘔吐,所以有時候的信息也只能參考),而LP是暈船的,所以我安排當天開車,第二天去大堡礁;另外我們在初步計劃中還准備在柏斯要租車去北面245公裡的尖峰石陣,後來臨時取消,具體原因在後面的章節中會說明。

我的經驗是,作為自助游,在計劃的時候,宜粗不宜細,因為有很多信息都是在快接近目的地,甚至是到了當地才決定的,譬如我們開始在墨爾本訂了兩天的住宿,後來看了別人的攻略,發覺如果去游大洋路,當天是不可能來回的,除非跟團,但是走馬觀花,我們又不願意,於是首先聯系墨爾本Victoria Hotel,商議能否取消一天,得到認可,馬上訂了距離十二門徒很近的小鎮上的酒店,事實證明,我們的決定很不錯,這家酒店的住宿,給了我們一個特別的驚喜,就像她的名字Cottage一樣,環境和內部布置,很有鄉村農家的味道,尤其是凌晨一場大雨,清晨,當我們推開二樓的陽台,嗅著淡淡的花草味道,遠眺山下一條鄉間公裡上,難得有一輛汽車駛過,背景是綠的耀眼的田野和樹木,怎是一個贊字可以形容。。。

另外,要充分利用網上資源,訂房、租車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時間越早越合算,如有改變,通過Email聯系,一般都可以得到對方的理解,並改變預訂。我們這次航班搭乘了Air Asia, Tiger, JetStar這三家航空公司,估計總價兩人全程內陸加國際航線為人民幣10000元。而住宿我們通過Agoda網絡預訂,共8天的酒店費用大概5000元人民幣,在澳洲動輒1000元一晚的情況下,我們居住的酒店絕對物超所值,你可以去Ctrip和AsiaRoom上看看,那裡的酒店基本上在1500元一個晚上!

而租車,當地有Thrifty等等,但我比較了一下,覺得還是選Hertz,一方面同車型價格比較合理,另外Hertz同其他不同,這是一家全球性的租車公司,比較放心,而且未來我如果去別的國家租車,租Hertz,可能還有累計的積分,從實際操作來看,Hertz服務很不錯,網上訂好後,不需要任何預付定金,如果不去取車,Hertz也不會Charge費用,在Perth就是這樣,後來我們沒有租車。但是網上訂好,他們會將你需要的車型或類似車型的車子准備好,非常方便。

你一定對我們整個費用比較有興趣,除了上面的航班、酒店費用約15000元,我在出發前去中行換了1200元澳幣(約合人民幣7800元,彙率約為6.5),在旅程結束全部用光,主要支付日常餐飲、超市、電話卡、水上飛機費用等,在澳洲還是要換點澳幣,因為有不少地方不可以刷卡,有的地方還要3%的手續費。而我的招行信用卡主要在網上訂酒店、大堡礁游,還有在當地租車費用都可以用刷卡,具體目前不清楚,大概5000元吧,這樣總價28000元,就是我們在澳洲十天游的總價了,你覺得合算嗎?

萬事俱備,在12月底,我就請好假期,同時在同事間告知我的休假日期和目的地,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在我休假期間,沒有人會來打擾我,同時有很多會議都在我休假前盡可能地安排了,我在澳洲只是上了兩次網,基本上沒有被工作牽絆!

下面就是令人難忘的澳洲之行了。。。

『歷史篇』

在開始行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澳洲歷史。

在澳大利亞,庫克船長家喻戶曉,這是因為他在1770年4月19日,率英國“奮進”號,“Endeavour”,登錄澳洲東海岸,隨後繞行澳洲北部的Cape York,同時在一個小島上,宣稱英國擁有澳洲的東半部,這是因為早在200年前,荷蘭已經到達了澳洲的西部和南部, 並命名澳洲西半部為“新荷蘭”。

在James Cook之後的18年,也就是1788年,英國海軍上校亞瑟 菲利普帶領一支11艘輪船組成的雜牌艦隊,說它是雜牌,因為近1000名船員中,有750名是囚犯,他們來的目的,開始不是來為大英帝國開疆辟土的,而是到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來服刑,受折磨的。由於菲利普不滿意Cook 當初登陸的Botanic Bay惡劣的條件,於是沿海岸線上行,終於發現一場天然良港,菲利普用當時英國的內政大臣Lord Sydney的名字命名這地方。。。你應該知道這地方是哪兒了吧。而菲利普登陸的這一天,1/26日也就成了澳大利亞日。我們在大堡礁的這一天,恰好是澳大利亞日,太有意義了。

澳洲的早期發展歷史,就是修建監獄和配套設施,折磨這些在英國的渣滓的歷史。直到今天,你到每一個城市、小鎮,監獄都是當地的一個風景。幸虧善良的菲利普上校,當時已經是澳洲總督,給表現好的囚犯發放“離營券”,讓他們找工作並居有其所。

在這段時間裡,移民都還完全依賴海上的運輸提供供給,為了自給自足,發展農牧業,政府開始簽發土地給百姓開墾、養牧。甚至囚犯都有機會獲得土地。這應該是澳洲農牧業開始的雛形。

直到19世紀40年代,英國停止向澳洲東部輸送囚犯,而也就在這時候,1851年,發現金礦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了英國各個階層,甚至中國人來到了澳洲采礦。從此澳洲開始了飛躍式發展,墨爾本和悉尼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街道上有了煤氣燈、還有了鐵路、電力和電報。逐漸成為當時的現代化城市。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聯邦成立。

1914年當一戰在歐洲爆發時,當時澳洲人普遍認可自己是大英的一員,於是,數以千計的澳洲人參軍,在戰爭結束時,大約有6萬人獻身歐洲戰場。在Cairns的Esplanade就有一個紀念碑,紀念當時在這兒受訓並奔赴戰場的幾十名勇士。

1941年2月,珍珠港事件後幾周,日軍摧毀了英國在新加坡的海軍基地,澳洲人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日軍激戰。在Perth的King's Park,有一座壯觀的紀念碑,還有一盞長明燈一直在燃燒,是紀念一戰、二戰捐軀的澳洲勇士的。

了解了這些,當你在公園裡看到紀念碑時,就不會覺得突兀;而在凱恩斯的街頭,到處可見的土著人,你也會理解他們百無聊賴地時常在嗮太陽,或抽煙,因為可能4萬年前,這兒就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漁村;而正因為這是個移民國家,澳洲人生來好客,淳樸,富有包容性,在這兒,我們雖然身在異鄉,卻沒有異客的感覺。

* 該篇章摘錄自“澳大利亞 – Lonely Planet”

『城市篇』

悉尼我們沒有去,但是這次去的墨爾本、凱爾斯和柏斯都是面積不大的城市,如果有時間,步行完全可以完成城市游。

墨爾本通常是游客進出澳洲的主要門戶之一,這座城市給我的第一印像,好像來到了歐洲,樓層不太高,而有歷史的建築比比皆是。城市的街道是四四方方的,有一條免費的環城班車,木制框架,木制窗戶,永遠都是人頭摻動,花一個小時時間,我一個人坐著班車(LP在房間裡午睡,太奢侈了,來到澳洲來睡覺),從Flinders St 出發,一路上經過聯邦廣場、議會大廈、中國城的東起點、西面的harbour等。後來我和LP在傍晚時分,在Elithabeth St到Spring St之間的街道沒有目的的閑逛,穿過China Town,買了張9刀的電話卡,據說可以打1000多分鐘,結果直到我們離開澳洲還沒有全部用完。

其實,墨爾本是一個值得花時間好好旅游的地方,像皇家植物園、墨爾本水族館、墨爾本皇家動物園,還可以去Queen Victoria Market買些水果,還可以去南岸坐在河邊享受午餐,我想一定和巴黎的左岸有得一比。另外Yarra Valley也是值得去的地方,我們只能留作下次旅行的計劃了。

而我們下榻的Victoria Hotel,只要170刀一個晚上,早在1880年就開張了,看房間裡的介紹,它的前身是一家咖啡店,後來才改作Hotel, 房間的走廊看來很有年頭了,而室內布置卻很現代,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非常舒適。澳洲的賓館都不提供牙刷牙膏,但我們預先都已經知道,並自備了。

酒店的早餐打折後,13刀一人,我們沒去吃,而是在超市買了牛奶、面包,又實惠又好吃。

因為Hotel本身就在市中心,所以我們出門後,無論是去中國城,火車站,還是繁華的Shopping街道,都非常方便。

Cairns是我們的第二站,這是一個純粹的旅游城市,來這兒的人們大多數是被著名的大堡礁所吸引而來,當然也有專門來潛水的,我們船上就有一個壯漢來自澳洲,還深潛了兩次。如果你不想出海,你也可以選擇去免費的礁湖泳池裡嬉戲,泳池裡的水,微鹹,應該是海水和淡水的混合,我在最後離開凱恩斯前的那個下午,去泳池游了一個小時。

凱恩斯的商店,除了旅行社、紀念品銷售,就是餐館,純粹就是一個海濱旅游城市。當然還有各種檔次的賓館、上網吧也是非常普及。有點像巴釐島或者泰國的帕提亞,這種地方,就是全身心的放松,謀殺時間的地方。

我們住的Hides也是一家很有歷史的賓館,開始我們在網上訂的房間是Heritage型的,入住後發現原來是沒有衛生間的,而且用的是窗式空調,可能以前的游客都是住這樣的房間,但我們沒法忍受。住了一天,我們又加了20刀一個晚上,搬到一間現代的、有獨立衛生間的房子,頓時感覺好了很多。

吃早餐時,小鳥在旁邊等著,人一走,他們就過來進餐,一點也不怕人:

同時Hides位處市中心,對門就是一家大超市,LP買了澳洲Cherry,又好吃又便宜,過了個路口,我們就可以來到Night Market 夜市,這裡的中國菜按盤子大小,分為9.9刀,12.9刀,13.9刀和14.9刀,我們買了一個13.9刀的,裝了滿滿一盤子,結果兩個人還吃不完,有大蝦,魚和肉,太豐盛了。對面一個小朋友在給我做鬼臉,真可愛。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碼頭,參加Reef Experience 組織的大堡礁游,這是一艘雙體游船,甲板層是休息的位子,一路上,Rose給我們介紹穿上的設施,叮囑我們如果嘔吐,千萬要用袋子接,不要吐在Toilet,否則整個行程中,就Terrible了。接著Jenny,船上的Biologist,給我們介紹海洋生物,Tom給我們介紹Diving時使用氧氣面罩的注意事項,我們邊聽,邊用早餐,吃了兩個大大的漢堡,一路上,也沒有暈船,只是LP有點不舒服,但沒有像網友說的“全船人都吐了”。一個多小時的航程,很快就過了。我在這兒玩了Snokelling用呼吸管浮潛,還參加了四人一組的深潛,潛到了9米的水下,其中訓練了水中拔掉呼吸管,在插上的項目,但是在不斷下潛中,我感到了比較嚴重的耳痛,於是給Rose做手勢,她教我捏住鼻子,使勁屏氣,有所好轉。。。總算熬到浮出水面了,啊呀,只有在水下呆過的人,才感覺到自由呼吸空氣的舒服呀。雖然一個人一天費用要165刀,但感覺物超所值,這裡的工作人員絕對認認真真,沒有絲毫的應付,頂一個!

猜一猜,哪個人是我?

下面的照片都是用防水照相機水裡拍攝的,絕對原創!

來張逆光照

游玩大堡礁,從空中鳥瞰,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節目,好像105刀一個人,我們兩人是一架專機,第一次做這麼小的飛機,是種體驗,不過,轟鳴的發動機,窄小的位子,有點暈機的感覺,不太舒服,幸好只有45分鐘。。。下次不坐了。

我們的第三站是柏斯。作為西部主要城市,Perth比東部城市的發展要足足晚了半個世紀。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當你進入這個城市時,你的第一感覺是,是不是到了上海?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的,還有Casino, 而當你白天在天橋穿梭時,人行道就會將你帶到Shopping Mall,玲琅滿目的衣服、玩具,又讓我們仿佛置身於香港的中環或尖沙咀。

我們的酒店房間:

但是,如果你把Perth想像成一個完全的商業城市的話,那你就錯了,黃昏時候,快樂的人們以家庭為單位在山坡上的King's Park席地而坐,品酒聊天; 夜幕降臨的時候,時尚的男女在George St和Williams St 一帶的酒吧享受,處處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和享受生活的人們。

當我們步行到柏斯火車站時,翻過天橋,就到了Northbridge北橋,很多華人就居住在這個地區,西澳博物館裡有實物很豐富的隕石展、底樓的哺乳動物、蝴蝶和鳥類展非常適合學齡前小朋友,對面就是西澳美術館,可能我們沒有藝術細胞,很快瀏覽一下就出來了。

而西澳水族館很讓我們驚喜,去Aquarium of Western Australia需要坐火車去,實際上就是我們的輕軌,在火車站買張Family套票,9刀,我們兩個人可以無限制地在一天內坐火車和公交,而一個人單程去Aquarium,火車票就要3.7刀,更驚喜的是當我們在Greenwood站下來,坐456公車去Hillarys Boat Harbour 也不要再買票了。

位於水邊的Aquarium是當地人的後花園,如果說在Perth已經很少見到中國游客了,那在Aquarium就基本上都是澳洲人的天下了。

從汽車上下來,一眼就看到一大片的水上樂園,孩子們在滑梯裡、在池子裡開心的嬉戲。穿過水上用品商店、餐飲店、還有一個豪華的Resort,問一下,一天價格290刀,看來很多家庭都在這裡住上1-2天的,然後在中午烈日下,走過一段沒有樹蔭的開闊地,右手邊是一艘艘停在Harbour裡的游艇,我們就沿階梯走進了Aquarium,門票成人28刀,售票小妹妹問我從那裡來,“China”,然後我開玩笑地問,“中國人有沒有優惠?”小妹妹肯定地回答,“No”。

雖然看到過很多的水族館,但這兒還是有很多特別點:你可以站在自動步行道,走一個98米的圓圈,看著碩大的海龜、鯊魚、電鰻悄無聲息的游到你的頭上,然後看著潛水員的喂食。很多海洋生物都是當地的珍藏,Lionfish獅子魚就是一種,特別的亮點還有一個碩大的圓柱形玻璃缸,裡面是白色透明的Jellyfish水母,圓形大大的腦袋,穿著流蘇樣的超短裙,沒有腰,卻婀娜多姿,忽上忽下地游動,吸引了很多游人駐足,我也盤腿坐下觀賞。

曲折迂回,走到室外,有一個游泳池,裡面的魚是可以觸摸的,圍了一圈小朋友,我摸了一下鰻魚,好粗燥,這魚居然一點也不怕人。

King's Park是我強烈推薦你要去的市內景點,我在清晨和黃昏分別去了一次,因為就在我們Marque酒店旁邊,早上當地市民在這裡跑步、練拳,傍晚三五的家庭在高大的樹下野餐,可能是烏鴉的鳥在低空盤旋,甚至站在女王的腦袋上。

裡面還有一條222米長,寬闊的玻璃鋼機構走道Lotteywest Federation Walkway,可以讓我們在樹冠上行走,但是因為我們來得晚,這兒下午5點就關門了,又是一個遺憾。一旁的小朋友天真地問我,“uncle, do you have key?”"haha, let me check if the key is in your aunt's bag." 於是我做出一副在LP包裡找鑰匙的動作,小家伙一直盯著我看,於是被我抓了個合影。

距離Perth約19公裡,坐火車約20分鐘就可以到著名的Fremantle,在那裡的Market遇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妹妹在練攤,我們在監獄外拍照,沒有勇氣參加這裡的晚上恐怖監獄游。。。據說這裡的囚犯曾經挖了一條1公裡長的隧道,成功地越獄。

我們還慕名去品嘗了Cicerello's炸魚薯條店,早在1903年就存在了,它的口號是“we are the original, but still the best”有創意,開始以為是把魚和土豆放到一起,然後油炸的,沒想到26刀,上來的是兩條炸魚和一堆薯條。。。暈倒,還好我喜歡吃薯條。。。

在這兒坐火車,檢票很松,但是在途中經常有人查票,還親眼看到有三個初中生模樣的孩子被逮到了,這的優惠除了有Family票外,還對學生有Concension票,另外根據區域,有Zone1,Zone2票,那三個學生在下一站就悻悻的下站去補票了,沒有罰款,因為那胖叔叔說,“hi, today is your lucky day?”.

『租車篇』

去國外開車,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記得7-8年前,有一位北京的朋友參加了一個德國自駕游團,旅行社的地接在當地聯系好租車行,游客們3-4人一台車,以一個個德國小鎮作為目的地,盡情享受了德國的鄉土人情和美麗景色,還有小鎮的啤酒,從她的眉飛色舞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國外自駕游的魅力和自由,只是一直沒有勇氣和機會去嘗試。

沒想到我的處女秀會在澳洲完成,也是因為在攻略裡看到網友分享的帖子還有那些美麗的大洋路照片,雖然知道澳洲的駕駛座和中國是不同的,車子是左行的,交通規則也有些不同,但是網友是這麼描述的:

------------------------------------------------------------

會開車不?想開車不?不會不想就算了;

會的話這樣做,把你的有效駕照去上海市公證局公證一下,其實就是做個英文翻譯敲個章,大概200多一份,以前去德國自駕前辦的,不用多辦,一份可以無限次循環使用;

覺得左駕和右駕差距懸殊的也算了,英國人真是變態啊,非要坐車的右邊,不可思議;

不會用GPS或者看地圖的話也算了,我覺得GPS比地圖管用,當然,詳細的地圖也是需要的,萬一GPS沒電或者壞掉;如果你克服了上述的障礙和恐懼,恭喜你,你就擁有了自駕的基本技能和勇氣。

-------------------------------------------------------

想想也是,好像這些都考慮過了,在澳洲駕駛也就沒有啥恐懼的了。

同時感謝另外一位網友下面詳細的駕車注意事項,對於我在澳洲順利開完全程非常有幫助:

---------------------------------------------------------------

關於駕車的詳細說明

澳洲是靠左行駛的。我們習慣右行的人需要適應一下。要注意2件事情:

1)車子的左邊間距。我們在開車的時候因為不習慣車子的左邊距離,所以可能會把車子開到靠車道左側,尤其是左輪可能會壓到車道的左線。所以一開始盡量要把車往車道的右邊開一點,雖然你感覺在右邊,但車子是在車道的正中。

2)方向燈是反的。我們轉彎的時候打方向燈習慣的是左手撥方向燈,但澳洲的車,方向燈的開關在右手,左手是刮雨器,所以一不當心,轉彎就把刮雨器打開了。

另外,澳洲的環島非常多,環島要注意一般有give way標志,到give way前需要減速,看你的右手邊已經在環島內行駛的車子有沒有開過來的,如果有,需要停下讓環島內車輛先行,然後你再開進環島。開進環島後,你就大搖大擺地走好了,不用管左手邊叉路口等待的車輛,他們需要等你走掉之後才能進環島。

另外,支路的車要讓主路。主路的車過路口是綠燈不用減速,哪怕支路有再多的車排隊要進來,你只管全速前進。反之,支路的車如果要進主路,必須等主路的車都開完。

關於丁字路口的右轉。習慣問題一定要當心,到丁字路口,我們右轉會習慣看從左往右行駛的車輛,如果沒車很容易就衝出去,切記,在左行的國家,右轉要首先看從右往左行駛的車輛。而且,轉過去以後要開到左邊的道。

市中心紅綠燈路口的右轉。右轉不是在右道轉,而是在左道轉。(Turn right on left lane),一般是在正行方向綠燈的時候,左道車輛開到路口一半的地方停下,類似於待轉區,等待正行方向變成紅燈,而交叉方向變成綠燈的時候再轉過去。同樣,轉過去要開到左道。

如果收到交通罰單,千萬不要認為你離開澳洲就不用付錢了,如果不在規定時間付款,交通局會開出罰款信給租車公司,然後租車公司照樣會charge到你的信用卡,同時再多收50AUD的手續費。

關於大洋路的駕車補充

大洋路很多地方是只有兩根車道,就是每個方向只有一根車道。這樣就會涉及到超車問題。一般情況下,如果車道是虛線隔開的,那麼你只要看清對面方向沒有來車,你就可以快速打燈並超過前面的車,如果車道是實線隔開,那麼就不能超車。

澳洲的行車道是左邊的道,超車道一般在右邊。所以即使是一個方向兩根車道,一般要求你開在左車道,只有超車的時候才可以用右車道。

其實超車的需求可能還不多,但通常被跟車的情況就很多。我們經常在大洋路行駛一段以後,發現好幾輛車跟在我們後面,但很多路段都不能超車,所以他們只能跟著。這個時候千萬別慌,也不要超過自己能力開快車,澳洲的道路設計非常人性化,一般在限制超車的路段,隔一段路程都會有一個慢車停車區域,在道路的左邊會彎進去一塊,就是為了讓慢車主動靠左停下,好讓後面尾隨的快車通過,然後你再開出來就行。

另外就是大洋路景點很多,一般會提前300米有塊棕色牌子提醒,萬一你到景點開過頭了,千萬不要倒車,因為這樣會很危險,一定要在前方U turn(掉頭),大洋路很多地方還是可以掉頭的,不像高速公路那樣。

關於加油

加油只要加unlead最便宜的油就可以。小城鎮的加油站一般只有diesel和unlead兩種,沒有選擇。大城市可能有綠色黃色紅色三種unlead油,加最便宜的黃色unlead油就可以。

加油省錢的方法:如果你在coles超市購物滿30元以上(全國任何一家coles,不是coles bakery或coles express),收銀條底部會有加油優惠券(千萬不要扔掉),憑優惠券去Shell加油(一般shell加油站的超市都是coles express),可以優惠4分錢每升油。如果你在加油的coles express購物滿2澳元,又可以節省2分,也就是總共節省6分錢一升油。

我們統計了下耗油情況,自動擋的小車大概每百公裡耗油10L,車子加滿油應該有50-60L,所以如果你取車的時候是滿油的,那麼在開400-500公裡的時候需要補充油。

--------------------------------------------------

事實上,網友的上述忠告,我在澳洲自駕中都遇到過,但有些是我自己的經驗,可以和您分享。

1/23日早晨,我們在Victoria Hotel退房後,根據隔天在墨爾本室內街道,從路人那裡得到的信息,前去位於Elizabeth St 和Flinders St的車站坐公交, 目的地是位於Franklin St的Hertz租車行,我和LP兩人拖著全部家當:一人一個行李箱,還有一包冬季的滑雪衫,雖然已經快早上九點(北京時間應該是六點),但沒有多少行人。雖然快到車站了,因為擔心等車時間太長,誤了租車,直接叫了輛出租,花了15刀,沒過幾個路口,居然到了。。。心痛呀,記得昨天路人甲對我們說,從Victoria去Franklin St步行就可以,就當是Exercise,以為是開玩笑呢。。。

Hertz在墨爾本的門店很不起眼,一幢兩層小樓,但設計很奇妙,沿著樓梯上了半層樓,就是接待處,L型的櫃台,共有四個接待處,看出來,早上是高峰時間,不少人在排隊,但很有秩序,排隊的人在門口的一個印有Hertz Logo的地毯前排隊,一旦前面某個櫃台空了,就上去一個人。邊排隊,一邊在想如何給店員溝通,畢竟是第一次,要用英文訂車,有點緊張耶。。。不時,就輪到我了,店員很有禮貌的招呼,我一下子就不緊張了,根據要求出示駕駛證、網上訂單,店員問我要駕照的英文翻譯件,趕緊將公證書拿出來,裡面有詳細的英文翻譯。然後他問我要不要保險,根據網上功課,我提出要PP,就是Premium Insurance, 萬一有交通事故,我可以不用付錢,當然比較貴一點,兩天下來好像是30刀左右。另外他問我要不要現在加滿油,優惠價1.1刀/L,我說,好像外面要1.5刀吧,他說,大概在1.3刀,後來在路上,看到的價格確實想店員所講,好感動,這人真實誠。接著,他用對講機和車間聯系,然後告訴我,有兩款車可以選擇,小的車加滿油,只要55刀,而大一點的車需要70刀,因為我在網上已經選擇了Toyota Collora的自排小車,於是確認只要小車就可以了,同時我問他,一個來回還剩多少油,他比劃了一下,大概還剩一點點,那看來我就不需要加油了,誰想到,這個想法後來差點造成我的車中途開不回來,這事慢慢表來。這樣基本就搞定了,最後租了個GPS,我想讓他直接給我定好我的目的地 Port Campbell,他說,如果這樣,GPS會直接帶我走Inland Road,而不是Great Ocean Road, 因為內陸的路比較近,所以他建議我定位成Torquay鎮,這是大洋路的起點,到了那裡,GPS就No Use,因為這條通往十二門徒的路很明顯了,其實這裡的No Use還有另外的含義,我待會兒再講,GPS讓我吃了不少藥。。。

手裡拿著GPS,地圖,我們下了樓梯,一轉彎,直接進了車庫,我說Hertz設計奇妙,就在車庫就在半層地下室裡,由於是半層在地面,所以天窗射進來的日光保證地下室光線很充足,同時在地下,這車庫向四周延伸了不少,確定的空間,足足停了有30-40台車,我們那台車洗得干干淨淨的,停在那裡。

將行李放到小車的後備箱,照相機和鏡頭放在後座,我坐上右駕駛座,LP坐副駕駛位子,接待人員將鑰匙給了我就揚長而去,他一定不知道我在中國是左駕駛位,也不知道我在國內開的是手排檔越野車,我只能自己靠自己了,於是小心翼翼地啟動車子,右轉,走上坡出Exit,只顧著看右邊(在國內開車的習慣),於是左邊的後視鏡碰到了牆壁,還好,很輕微,甚至後視鏡都沒有折疊起來,LP趕緊提醒我。

終於爬上了地面,打左向燈,卻習慣性的撥了右邊的雨刷,於是。。。趕緊糾正。這時幾輛要進車庫的車子堵在我的前面和右面,一輛車很不耐煩的繞過我的車,我只能選擇不動。。。好不容易拐上往西的大路,發現GPS指向有問題,趕緊靠邊,定位好Torquay,哈哈,GPS開始工作了,一路上GPS說咋走,我們就咋開,沒有啥好講的。

終於我們的小車,突出城市繁雜道路的重圍,駛上了高速公路。

這時候,我已經基本適應澳洲的道路和這輛小車了,雖然還沒有看到美麗的風景,但是第一次在澳洲的道路上,自駕本身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盡情地享受中。。。

經Geelong,再開不久,就到了Torquay,聽說這是澳洲著名的衝浪之都,這裡公園的長椅都是衝浪板形狀的,因為我們沒有衝浪的打算,於是驅車而過,沒有停留,這時我們發現GPS沒有信號了,回想起Hertz店員告訴我No Use的話,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接下來,就要靠我們的地圖了,不過還是很感謝GPS帶我們到這裡的 :)。

不遠處看到一棟白色的燈塔,非常顯眼,這就應該是網友們提到的那個Light House了,想拐進去看看,沒想到那個路口一轉眼就過去了。給大家提個醒,在國外開車,千萬在要去的景點附近開慢點,因為這兒的路標不會像國內設置成倒計時狀:距離XXX還有500米。。。這景點在我們回程中也就這樣錯過了,有點遺憾。

Anglesea是我們第一個停靠點,在澳洲,旅游業非常發達,最明顯的就是標有i 的Information Center在主要景點隨處可見,但最可貴的是這兒都是志願者,滿頭白發的老爺爺老奶奶,非常和藹,非常認真,而且各種各樣的旅游信息都做成漂亮的Brochures,還有詳盡的地圖,都是免費的。

停好車,拍照,謀殺相機內存,太美了,貼幾張照片看看。

走進信息中心,我們還沒有來得及看牆上的資料,一位老爺爺,胸牌上的名字是Ian,就問我們有啥需要幫助的,聽說我們來自上海,中國,老爺爺一下子就興奮了,說這兒經常有上海的游客經過,還告訴我們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他有一個朋友就是來自中國,做生意,賺了大錢,中國人都是很聰明的。。。我們好自豪,趕緊誇獎澳洲的漂亮,我們都流連忘返了,這是絕對真心的,不信,你到了那,一定會由衷的感嘆大洋路攝人的美麗的。

然後老爺爺不厭其煩地在地圖上告訴我們,接下來要到Lorne,因為在Otway Ranges,奧特為山脈中,所以這裡的Waterfall 絕對值得驅車前往,然後在往南開,有一個Lookout,觀景台非常漂亮。

果然,我們在大洋路西北面的之路驅車約20公裡,來到了一處瀑布景觀,嗮幾張照片瞧瞧:

在我們返回的途中,我們錯失了右轉去觀景台的岔路,直接回到了大洋路,於是,留點遺憾,調整方向,繼續趕路。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道路變成了崎嶇的盤山公路,右手是峭壁,左手就是懸崖,層層海浪從無際的海岸線,不知疲倦地衝擊著公路下面的海岸線,發出陣陣咆哮聲。極目望去,深綠的海,碧藍的富有動感的雲,隨便一個停留,都是一幅美麗的景。每隔一段,都有車子停靠在左手路邊,路標也不時提醒前方有Look Out.

經過Wye River, Kennett River, 我們在路邊停了下來,下海灘,老外們在沙灘上嬉戲,大概也就5-10分鐘的時間,悲劇發生了。。。。

等我們回到停車處,發現一個人正在給我們的愛車貼條!!!哇塞,不好,吃罰單了,連忙跑過去,邊喊他,他居然睬也不睬,就上車要走。我拿著他貼在車窗上的罰單。。。72刀,搶錢呢,和這位大叔商量,"hi Sir, 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Australia" 。我想在中國如果交警貼單時候,車主出現,一般都可以通融的,如果這位澳洲大叔有時間,我就給他講講我們中國朋友來到澳洲是如何不容易,自駕車更是難呀。誰知道,這位大叔沒有絲毫表情,還告訴我,車子停在了公共汽車站上,現在電腦已經記錄,沒法退回去了。

這就是我吃罰單的地兒。。。

沒辦法,認栽吧,以後開車可要小心了。記得昨天抵達墨爾本時,我講這兒咋沒有警察的呢?而且交通、社會秩序這麼好,我們沿大洋路開過來,也很少看到交警,沒想到,警察都是在該出現的時候就立馬出現。

在途中,有不少路段在修路,變成了單行道,於是兩邊用紅綠燈來控制,過往的車輛全都一絲不苟地按照信號燈通行,絲毫沒有爭搶。在酷暑下,在紅綠燈的兩邊都有一名澳洲工人舉著Slow的牌子,提醒車輛注意安全。雖然是枯燥的工作,工人們同樣干的很有成就感,沒有一點消極怠工的樣子。和諧,不知是制度造就的呢,還是個人素質所為呢?希望中國也可以這樣!

我們來到了Apollo Bay 阿波羅灣,以前的小漁村,今天已經是大洋路上游客的必停的休憩點,尤其適合中途停下來吃頓中飯,我們找了一家路邊的餐廳,一盤炸魚大蝦和薯條的套餐,只要13刀,我們兩人吃一份正好,而旁邊的老外都是一人一份的。從這餐開始,我喜歡上了Chips,這兒的薯條有中指粗,炸的外脆內酥,香極了,以後只要吃西餐,我都點Chips,雖然LP警告我薯條是高能量增肥食品。。。想不通為何在國內,肯德基的Chips咋沒這麼粗,沒這麼好吃呢?難道和吃藥一樣,中國人的劑量通常都是在老外的劑量上打折,所以中國的薯條都很細?

隨後繞過Cape Otway,我們就告別太平洋,進入了印度洋/南海的懷抱,這一段路都是屬於Otway國家公園的,沒有了海岸線,我們駛入了原始森林,雖然是下午,兩邊參天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樹冠,艱難地在路面上撒下斑駁的光點,感覺時間已經傍晚。而S型的道路,在考驗我車技的同時,也是一場Toyota的考試,在剎車和油門的配合中,我將車子開到了該路段規定的40-60碼的極致,後面的車子大多只能在後面追趕我,感覺Toyata車子的操控性極佳,在彎道剎車時,速度會馬上慢到我需要的那個點,然後繞過彎道,踩下油門,不,應該是點下油門的時候,我就馬上感覺車子在往前奔馳的動力,而且有輕微的推背感。

出了森林,眼前豁然開朗,撲入我們視野的是一片寬闊的草原,延伸向遠方的車道,將這片草地分隔成高低的兩部分,綠色肥沃的草地上,黑色的星星點點,原來是懶散的牛羊,恬靜的畫面因為這些動物而顯得不再沉悶。

後面一輛白色的小車緊追不舍,沒有彎道、沒有路人,我的小車開到120-140碼,居然沒有風噪,也沒有極速的緊張。眼看已經下午6點左右,我們都急著在黃昏前趕到十二門徒景點。

當我們再次進入一段海岸線的道路時,潛意識告訴我們景點已經不遠,因為我在左手的遠方,看到了酷似十二門徒的峭壁,景色一晃而過,右腳油門再次踩下,車子在奔馳,根據常識,左手邊應該應該就有通向景點的岔路,或者可以看到泊車。這個常識害了我,當我的右手出現路牌,“The Twelve Apostles XXX XXX”,我的車子已經疾駛而過,雖然後視鏡裡看到後面那輛尾隨的小白車右轉進去了,雖然LP在旁邊提醒,那裡可能就是景點,但我想,那裡可能是標著十二門徒的賓館,因為左手邊是海岸線,景點不可能在右手的。。。可是事實上,證明我這次的判斷錯了。

在一個人的道路上狂奔了10多公裡,看到右手有個小鎮,停車一問,居然已經到了Port Campbell,我們已經錯過了十二門徒,於是改變計劃,先住宿,因為網友講到Dayzy Cottage非常難找,實際上,我們也費了好多周折,問了很多人,才入住了這家酒店,這家位於半山坡上的度假村,沒有給我們失望,無論是環境還是設施。

安頓好行李,下樓開車,回去直奔十二門徒,據當地人講,不要晚於21:30,都可以看到落日下的門徒,你可以知道當地的白晝有多長了,這時已經快20點了,到了景點,才恍然,泊車的地方與十二門徒景點通過一個涵洞相連,涵洞上面就是我們開過的公路,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我在左手邊,沒有發現泊車或岔路的原因了。

奔馳一天,我們終於來到了夢寐的十二門徒,夕陽在海的那頭慢慢地墜落,余暉像一層薄紗披蓋在十二門徒身上,別有一番滋味。。。

第二天,當我們返回墨爾本的途中,在Apollo Bay再次停留,吃飯,在Lorn吃了個冰淇淋,看看汽油標記,擔心會不夠,加了5刀,希望能夠撐到Hertz。

快到Torquay的時候,意外有發生了:GPS不工作了。這可咋辦,我們回城可全靠您了,您咋這時候歇菜了呢?當我們來到Geelong時,我將車停在路邊,去旁邊的4S店求救,但是他們也不知如何操作GPS,一位熱心的工作人員打了一份地圖給我,於是我們准備硬闖Melbourne。實際上,這路也沒有這麼難,當我們進入市區後,發覺離Franklin St已經不遠,在紅燈的時候,搖下車窗,直接詢問旁邊開車的大哥,兩次調整方向,我們終於看到了Hertz的標記。。。親人呀,太親切了,這時感覺動力不足了,看到油箱沒油的警示燈已經亮了很久。。。

當我們停車入庫後,一顆心終於從嗓子眼放了下來,Hertz一帥哥圍著車子看了一下,就OK了。這麼簡單,我的第一次國外自駕游就有驚無險地結束了。

我的第二次自駕游很快就來了,凱爾斯,位於昆士蘭北部的地區,這兒炎熱、狂野而粗曠,這裡的生物物種之豐富,就算不是世界之最,也一定是澳大利亞之最了。凱爾斯的西面是古老而茂密的熱帶雨林Kurunda,而Athenton 高原則有豐富的火山湖泊、瀑布還有攪成一團的巨型五花果樹,如果向東望向海岸線,那就是壯美的大堡礁海洋公園,據說其覆蓋的面積要超過日本的國土面積。

1/25日是我們到達凱恩斯的第一天,我們准備自駕去Kuranda和Athenton。沒想到Hertz就在我們Hides飯店所在的Lake St,步行沒幾分鐘,我們來到了門店,這兒的規模和Melbourne不好比,很小,就一個工作人員,這次我們沒有租GPS,因為凱恩斯的城市比較小。同樣要PP保險,車子加滿油,Hertz內部汽油價只要0.99刀,但是加油規則和Melbourne不同,回來要求在外面加油站加滿油回來。小結一下,在Melborune還車時不要求加滿油,比較適合跑長途,500-600公裡後,再加油,就要加比較貴的市場價油了,而最後要加多少,比較有講究,加少了,開不回來,加多了,貢獻給Hertz了 – 糾結; 而在凱恩斯的方式,比較適合跑短途,如300公裡左右,這樣回來後,找家加油站加滿就可以還車了,但是如果跑長途,那回來時一加油,相當於整桶油都是市場價了。我不太清楚,這兩種方式能否選擇,如可以,你可以根據這次行程的裡程,自己選擇,然後和店員商量,結帳的不同點在於,第一種方式開始就Charge你整桶油費,而第二種,油費只有你去加油站時才發生。或許我講的比較羅嗦,希望你能明白。

這次因為Hertz門店沒有我預訂的Toyota Collora,於是給我了一輛現代小車,兩車一比較,孰好孰差,一下子就有了結果:現代的動力明顯較差,在路途中的兩段Z字型的山路駕駛中,明顯感覺現代剎車比較軟,而踩油門時,速度的起來有時間差,結果在和一輛當地車“比賽”中,落了下風,逮了個雙車道,減慢速度,友好地讓這哥們超了過去。

這次我的胃口太大,想花一天時間,早上9點到下午5點(包括路上時間),從Kairns先驅車Kuranda,看熱帶雨林,結果我們參觀了動物園,和袋鼠、樹袋熊、考拉有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然後經Mareeba,參觀了當地最好的Coffee Factory,再驅車來到了Atherton,再下來,我們計劃去Millaa Millaa 游覽瀑布環線 (Waterfall Circuit),然後掉頭,回到Atherton附近,去游Lake Tinaroo,接著折向東南回Cairns。

這是一個太大的計劃,估計來回要600公裡!中途我們走錯了路,考慮5點要還車,於是決定直接趕路回城,就這樣,我們到Cairns加好油,已經4點半了,總行程312公裡。

這兩次的自駕,我感覺,如果路途中沒有像大洋路這樣一路的風景,不太建議自駕,比較Boring。另外,自駕游,不是為了趕路,最好到了一個點,能把這地方好好看看,深度游才可以體現自駕的自由度。另外要計算好回城的裡程和時間,不要為了趕路,而發生事故,因為在澳洲一般5點半就關門了,澳洲人都比較重視個人生活和利益的。

『聊天篇』

人在途中,除了欣賞美景、享受饕餮美食,還有一種樂趣是認識各種各樣的人,與人聊天,其樂無窮。

就像我們在『歷史篇』裡所講,澳洲是個移民國家,各種文化的存在,這裡的人特別友善。在Perth火車站附近我們想找家旅行社,聯系去Pinnacles Desert尖峰石陣的一天旅游,結果一位老爺爺,一路帶著我們走了50米,把我們帶到了旅行社門口!

我們在澳洲一共坐了四次Cab,除了最後一次清晨4點從Marque Hotel去柏斯國際機場,我們沒有精神聊天,其余三次都是很愉快的聊天經歷。

第一次是我們在Melbourne,早上我們急著趕去Hertz租車,那位大哥聽說我們從上海來的,馬上說Jack Chen, 功夫王,連澳洲人也知道,然後他告訴我們現在網球墨爾本公開賽正在進行中,我說我在學習網球中,或許將來和費德勒比拼一下。他很認真的說,不太可能贏他們,因為they are born! 他們都是天生的。還沒等我們聊開來,車子已經到Hertz門口,真遺憾,當然,還有那15刀的車費:)。

第二次是我們從Cairns去機場附近的旅游用飛機場,就是去大堡礁空中鳥瞰的旅游飛機,一上車,這位老爺爺就誇我的英文發音比他還標准,但是他說他的語言比我掌握得多,因為他祖籍是柬埔寨的,後來爸爸帶他去法國,所以他會講柬語、法語、英文、中文等等。談到中國,他首先說中國的發展太快了,將來要成為美國之後的No 2 市場,但是中國人都不想呆在中國,是因為沒有自由。這個我不太苟同,於是我們開始辯論。。。突然,他大叫,不好,我現在在開往國際機場的路上了,趕緊turn around,同時將表掐了,說只收你們現在的費用,17刀。當我們趕到旅游用機場時,裡面有很多公司,他就在裡面轉圈地幫我們找,我說,下來我們自己找吧。他批評我,你們中國人就是太Nice,你付錢的,當然要享受服務。。。好感動!終於我將預訂單給他,他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公司呀。。。雖然到那有點晚,不過這老爺爺真是好可愛的。

第三次打的更是有意思,在Perth機場出來,可以選擇Cab,也可以乘Shuttle,一打聽,Cab費用30,大巴一人15,那我們當然選擇打的了。於是上了一位大叔的車,我想和他了解一下是否值得去距離Perth 245公裡的Pinnacles,他告訴我一路上沒有景點,去了也是看些石頭。於是乎,他的話匣子打開了,告訴我們他的女兒曾經去過上海,因為是在迪拜的航空公司Emirates? 一路上還介紹這是Cacino,那邊就是天鵝谷。在一個路口,大叔指著左邊講,那邊就是你們的酒店,但是我想給你們一個Surprise,但是你們只要付現在的車費28刀。。。原來,他所說的驚喜,就是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山坡,King's Park旁,可以俯瞰美麗的Perth夜景,真是漂亮,有點像在香港的山頂。第一個在Perth的夜晚就這樣很溫馨的開始了。。。

其他時間,只要有機會,我就和當地人聊上幾句,買香煙時,超市裡,好多旅游信息就是在聊天裡知道的,在King's Park,我知道這裡面有一個在樹冠上的Walkway,在Heladersman超市,我確認Hillary 的Aquaria是很值得去的景點,在信息中心,我知道了Family票的好處,而在大洋路、凱恩斯的自駕游途中,"i"標記的服務中心更是告訴了我很多信息,讓我們可以不斷調整下一次要去的景點。

甚至在Aquarium門口,和別人借火抽煙的時候,也可以聊上一會,和其中一個來自巴釐島的客人分享2002年發生的酒吧爆炸案。在離開Perth的機場,我在買 tim tam的時候,營業員老奶奶告訴我,在這裡,為何沒有賣中國香煙的原因。。。

毛主席說過,“。。。與人聊,其樂無窮。”很有體會。

明天就要上班了,暫時收筆吧。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寫寫做廉價航空公司的經歷,還有LP在Aquarium丟失手機,然後又戲劇化地和澳洲雷鋒聯系上,籌劃如何將手機郵寄回來的故事。。。

謝謝您的耐心,敬請期待。


精選遊記: 澳大利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