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兩次廈門,第一次是在2008年的端午前後,那會我已經懷孕一個多月,但自己不知道,還淋著雨渾身冰涼的瘋玩著。去了五天——兩天武夷山,一天廈門,一天鼓浪嶼;還有一天耽誤在途中火車飛機上。印像最深的,就是那幾天的大雨,特別是爬武夷山的時候,水就像從天上潑下來一般嘩嘩的澆了三天,冒著雨爬上了天游峰,但卻沒能坐成九曲十八溪的漂流——水勢太洶湧,為了安全所有漂流都停止了。在鼓浪嶼上,又經歷了一次大暴雨,地面上的水漫過了腳踝,偏偏那天還要去趕飛機。淋著狼狽不堪。
出游歸來後不久,我糊哩糊塗的把所有照片都誤刪除了,過了兩個月才發現。費了很多時間恢復,卻只恢復成功不到十張照片,這事讓我特別懊惱,心裡隱隱有點不祥的預兆。在鼓浪嶼郵寄出的明信片,等了許久也沒收到,但LG和我一起郵寄的那張回家的第三天就收到了,我的那張,至今都不見蹤影。可我想,這次出行是我帶著寶寶的旅游,這才是最珍貴的。不久,懷孕五個月的我流產了——再多的眼淚也能留住她的生命。廈門,是我記憶裡最後一次長途出游,在那以後的兩年裡,我沒有再離開過北京。一想起廈門,就會想起還沒有來得及見面就離開的她,心裡就疼的不敢想。廈門留給我的,唯一還能想起的,是雨,失望還有傷心。所有的美好記憶,都隨著孩子的離開而消逝。我甚至連鼓浪嶼的樣子,都記不清楚了。
第二次到廈門,是在2011年的端午後,2011.6.8-2011.6.13。事過境遷,在等待了兩年後,第二個寶寶——胖胖的兒子,終於順利的來到了我身邊。雖然他不是很聽話,但身體很健康,很活潑,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因為今年是我三十歲生日,LG說寶寶大了,加上我媽媽幫我帶孩子很辛苦,讓我帶媽媽出去玩一趟。不知道為什麼,鼓浪嶼,這三個字,第一個躍入我的腦海,我突然想——我要再去一次鼓浪嶼,去找我三年前的足跡。
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旅游側重點不同,我在這篇游記裡只是表達我自己的觀點,不能以偏蓋全,不敢說經驗,只說說我的感受,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借鑒的幫助,就達到我寫這篇攻略的目的了:)
首先,我說說廈門的行程安排吧。這次出游共有六天,四天在鼓浪嶼,一天在廈門市區,一天在土樓。對於初次來廈門旅游的同學們,我建議大家還是均勻分配旅游時間,給每個景點都留出一些時間。除非你真的很能肯定你的旅游目的——比如,希望自然風光的,就多留點時間給武夷山;希望人文景觀的,就多留點時間給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對於旅游來說,第一次出游就能深度游的,比較少,因為沒有親身體驗,你很難說自己的興趣點在那裡。不如都嘗試下,如果真的有特別喜歡的,將來再針對這個景點做個深度游。
我因為去過廈門,這次又帶著媽媽,因此:
1. 武夷山:
我是沒興趣爬第二次的,媽媽也對自然風光沒太大興趣;加上這個季節多雨,PASS
2. 廈門市區:
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年輕人和帶著孩子的同學可以選擇,感受下校園氛圍;但我和媽媽都過了對學校感興趣的年紀;景色再好在我看來也就是個大公園;PASS
南普陀一定要去,媽媽想去許願拜一拜;我也順便給兒子祈福;OK
環島路:自行車就免了;直接做觀光車,有興趣的景點下來看看就好了;OK
3. 鼓浪嶼:
聯票景點:挑幾個經典的走走看看,不用太趕;OK
老別墅:因為上次時間太緊張只顧著跑景點一個都沒看成,即使看到了也因為沒做功課完全不知道歷史,這次時間比較寬松,列為重點;OK
4. 土樓:
行程很遠,但因為胡在大年三十的光顧而名聲雀起。既然來了就跟著去看看熱鬧;很多驢友都推薦自助游,時間寬裕且可以深度游;因為帶著老人,加上覺得土樓看起來都差不多,因為就選擇了簡單的一日游,走馬觀花;OK
在查閱了大量游記和路線後,安排基本行程如下:
6月8日(周三):飛機飛廈門;中午抵達;入住;下午海天堂構;
6月9日(周四):鼓浪嶼五大景點: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圓;風琴館;刻字館;
6月10日(周五):鼓浪嶼老別墅;
6月11日(周六):土樓一日游:南靖+永定;
6月12日(周日):廈門市區:南普陀;環島路;
6月13日(周一):鼓浪嶼老別墅;飛機飛北京;
具體說下為什麼這麼設定路線:
1. 海天堂構,對於老別墅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要安排在行程的靠前部分:一是本身海天堂構是鼓浪嶼老別墅中規模最大的別墅群,保存完好且建築風格獨特,非常值得一看;二是正樓的展覽廳集中介紹數十幢老別墅的歷史,配有圖片,且有專門講解員定點講解。可以讓你有的放矢的去鼓浪嶼的小巷中尋找它們的蹤跡。而且知道了老別墅的故事,看起來才會覺得有意義;三是可以欣賞南音表演和木偶戲,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票價60元,網上大都是30-40元間,可以提前定好;
2. 鼓浪嶼周末人多的可怕,所以有條件的同學一定要避開周末,最好在周二-周四。因為我把五大景點安排在周四,因為這天應該是一周中游人比較少的。加上之前有個端午小長假,大部分人可能都會安排在端午節前出發,端午後出發的相對少一點。事實證明我選擇的確實很正確,大家很難想像,在這個不算淡季的時間,我去日光岩那天,最高的觀景台上最多的時候都沒超過十個人,最後就剩下我和媽媽了,足足待了快一個小時才下去,照相方便且玩的不亦樂乎;
3. 人最擁擠的周末我選擇了土樓一天,廈門市區一天,這樣基本避開了鼓浪嶼高峰旅游時間,因為鼓浪嶼最美的地方,就是人少的時候穿梭在小巷裡尋找老別墅;
4. 很多人會把廈門市區做為最後一天的安排——因為做飛機火車都是要過廈門的,於是就直接安排在那邊。我之所以沒有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行李寄存的問題;因為我五天的旅館都定在鼓浪嶼,如果最後一天去廈門市區,就意味要麼背著行李四處轉,要麼把行李存在鼓浪嶼,或者存在廈門市區;不論存在那裡,都存在要取行李的問題,去任何地方都要考慮怎麼才能回到行李寄存處。因此廈門市區安排在倒數第二天,我和媽媽空手過廈門去玩,行李扔在旅館裡。免得大熱天背著行李,實在是個累贅。最後一天安排在鼓浪嶼,這樣退房後可以把行李存在旅館,然後在鼓浪嶼玩到下午四點多,取好行李吃好飯,直接去機場飛北京。盡可能減少帶著行李游覽的時間。
5. 土樓:據旅行社的人說,周一周二人最少,其次是周日。我選在周六,是因為我希望把游人相對較少的時間都安排給鼓浪嶼,好好享受這段時光。土樓,大部分人都選一日游一條線,或南靖或永定,大概150元上下。我本著既然是走馬觀花就索性多走幾個的觀點,報了個368的一日兩線游的團。應該說,時間上是來得及的,而且景致更有不同,景色和人文雙收,也沒覺得很累,主要就是坐車時間比較長。另外,對於普通游客,一日游真的就足夠了,除非你想深入了解土樓,可以選擇住上一晚。
我在鼓浪嶼上耗費了四天,基本上有點名氣的老別墅我都找到了,而且收集了鼓浪嶼小店裡130個章,嘿嘿,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下面具體說說各個方面的注意事項,以及我總結的必看的幾幢老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