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上海南翔小籠包

作者: 藍貓區長

導讀早就聞聽南翔小籠包的大名,也沒少吃過,可是要說“正宗”,那得以它的發源地才行啊。今天因事來到了上海的南翔,重要的事,當然可以要對當地的名食--南翔小籠包一吃為快了。 到了南翔,當地政府真把這介小包子做大了,居然也辦起了什麼節,還創造了兩個吉祥物--南南和翔翔,就是兩個人形化的小包子。見了它們,你還能吃別的嗎? 據說這小籠包是一位叫黃明賢的 ...

早就聞聽南翔小籠包的大名,也沒少吃過,可是要說“正宗”,那得以它的發源地才行啊。今天因事來到了上海的南翔,重要的事,當然可以要對當地的名食--南翔小籠包一吃為快了。

到了南翔,當地政府真把這介小包子做大了,居然也辦起了什麼節,還創造了兩個吉祥物--南南和翔翔,就是兩個人形化的小包子。見了它們,你還能吃別的嗎?

據說這小籠包是一位叫黃明賢的師傅先做起來的,原本是做一種肉饅頭,看到生意好,同行們紛紛效仿,自然就有了競爭,這位黃師傅就改做小包子了。選用精白面粉緊酵擀成薄皮,又以精肉為餡,不用味精,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以取其鮮。餡內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季節,加入蟹粉或蝦仁或春筍,以取時鮮。每只饅頭折襉14個以上,50克面粉制作10只饅頭,形如荸薺呈半透明狀,小巧玲瓏;出籠時任取一只放在小碟內,戳破皮子,汁滿一碟,為佳品,逐步形成皮薄、汁鮮、肉嫩、餡豐的特點。我可是走南闖北的人,要說小籠包,各地都有,比較出名的有開封灌湯包,無錫小籠包和杭州小籠包,開封灌湯包突出一個“湯”,而無錫的排骨小籠包有些太甜,杭州小籠包被普及得過濫,在沈陽,到處都有最小的店在賣杭州小籠包,質量可想而知了。-我先聲明,可沒拿他們的廣告費呀,只是有感而發。所以,我感覺還屬南翔的小籠包最上乘。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就是當地對這個大眾化的美食有一個簡稱,只叫它南翔小籠,省去一個“包”字,或者干脆叫“小籠”,也算得上是個愛稱吧。別處的包子有這麼叫的嗎?

我喜歡這個小籠的另一個原因是,盡管它的年紀不小,據說是出生於清代同治年間,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要說榮譽,各種金獎也拿過不少,據說還有世界級的呢,要說政府行為那更是列為南翔的第一品牌,到了南翔,滿大街都是南翔小籠包的招牌,可是它至今仍保持著大眾化的面孔,盡管質量上乘,長相可愛,每個講實惠的上海人都吃得起這種美味。不像天津有狗不理包子,完全脫離了群眾,成為一種貴族品牌,張口要價就是一個包子幾十元,用金子做的餡啊,怎麼值那麼多錢?當年老佛爺也沒有那麼奢侈呀,而且,全是油,不好吃,哪有南翔小籠,蘸上點帶姜絲的香醋,一口把包子放到嘴裡,讓美味在嘴慢慢釋放,細細享用。配上一碗魚元湯,清淡而爽口。一個人吃一籠,足飽口福了,一問,才二十元一籠。前廳裡,也保持著平民化的老樣子,沒安空調,只是敞開式的大廳,上面懸著風扇,大桌子隨意坐,像從前的飯店一樣,並且十分衛生。這裡只供小籠和湯。如果要帶走,有專門禮品式的,一籠三十元,可以回家去蒸。你要請客,後面有足夠大的空間和小包間駢開宴會、辦酒席和點上海、蘇揚菜系。如今,這南翔小籠早已走出國門,漂洋過海,帶著中國人的智慧和美味,每年要產700多萬只,出口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使這一個小小的民間點心,做成了一個大產業。到了南翔,不僅可以品嘗美味,當你吃好了南翔小籠,還可以去訪古猗園,再去南翔古鎮上轉一轉,不失為及佳的選擇。這一趟下來精神享受和物質享受都齊了,再去乘軌道11號線,實要是經濟實惠的一游。據說,老上海人,到南翔吃小籠,也是一講呢。

南翔古鎮風貌

南翔古猗園進門處的花造型

南翔古猗園內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