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之初夏(一):夕陽西夏陵

作者: 狂愛CTU

導讀本游記博客:http://***/s/blog_4b67a35e0100rd4o.html 國航的飛機晚點一個小時,到達銀川南門廣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了。作為一個地圖上的蓋章愛好者,我的宏願是走遍中國34個省。所以當原定的鳳凰古鎮休閑游因為火車票售罄而告吹,而enyaya又忽然多出一天假期,我們的端午四日出行計劃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寧夏:這個中國地圖上面積最小的省份,這個我還沒有踏足過的五個 ...

本游記博客:http://***/s/blog_4b67a35e0100rd4o.html

國航的飛機晚點一個小時,到達銀川南門廣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了。作為一個地圖上的蓋章愛好者,我的宏願是走遍中國34個省。所以當原定的鳳凰古鎮休閑游因為火車票售罄而告吹,而enyaya又忽然多出一天假期,我們的端午四日出行計劃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寧夏:這個中國地圖上面積最小的省份,這個我還沒有踏足過的五個省份之一。

南門廣場上最醒目的當然是那個著名的山寨版“天安門”,不過我們對此興趣缺缺,今天下午的計劃是西夏王陵。雖然很多驢友都說王陵仿若雞肋,但是我覺得,游銀川,無論如何都不該繞開西夏故跡吧,而相對博物館,我又更喜歡歷史的現場,於是王陵就成為不可不去的一處古跡。

首先在廣場東側乘17路公交車,一個半小時後到達西夏廣場,已過五點鐘,不覺有點擔心時間是否來得及,幸好寧夏的太陽很給力,據說晚8點天色都還只是略有淡墨。從西夏廣場花15元打車到王陵,遠遠便看見景區大門上鐫刻著四個白色的大字,卻不認識,問過工作人員,才知道,那是西夏文字“大白高國”,也就是那個曾經與大宋、大遼三國並立的“大夏王國”。

來銀川之前,我對西夏的歷史認知程度僅僅限於一個李元昊,還有就是電視劇《賀蘭雪》裡的女主角沒藏黑雲,好像她和元昊間波詭雲譎的神秘姐弟戀,比西夏短暫的歷史更能引動我們女人身上的八卦激情。不過在參觀過王陵的西夏歷史博物館以後,我對李元昊這位西夏開國之君還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說起來,大宋固然是中國歷史上(戰亂分裂的時代除外)軍事最為孱弱的朝代,但是率領一個素來俯首稱臣的小小黨項民族,與大宋打贏了好水川之戰,與大遼打贏了河曲之戰,最終將自己的民族發展壯大成為鼎立三足之一的大夏國,李元昊實實在在不負一代梟雄之名。

王陵埋葬著西夏立國189年間的9位皇帝。這是一個帝王陵寢群落,與北京明十三陵功能類似。但是相比十三陵的保存完好,西夏王陵就像他們短暫的帝國史一樣,已經逐漸湮沒在時間的洪流與歷史的灰燼之下了。雖然這裡號稱“東方金字塔”,但顯然只是一種攀附的誇張手法。目前唯一開放的三號陵,就是被考古學家們公認為李元昊的“泰陵”,也不過就是一個巨大的“土饅頭”而已。千年前的一代帝王,棄“李”姓而改稱“嵬名”,棄漢服而頒禿頭令,自創西夏文字,不過是在強大異族文化面前為弱小民族的個性與尊嚴,做一次且悲且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艱難反抗,終究擋不住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夕陽漸漸西下了,王陵在大地上拖曳出長長地斜影,一切更顯蒼茫。其實,相比帝王們的陵寢,真正偉大的是作為西夏王陵背景的賀蘭山,雄渾的山脈綿延橫亙在大地之上,萬古無言,卻在一代帝王和他的帝國“當年拓地廣千裡......豈知瞑目都成夢”的千年之後,依然靜默地守候著這方黃土地。



更多照片請至:http://***/s/articlelist_1265083230_3_1.html


精選遊記: 銀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