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爾的"吃"可說是一種享受,加德滿都各國餐館林立,除地道的尼泊爾餐飲外,還可以吃到印度、中國、日本、意大利、法國等各國的美食,且水准也高,以滿足來自世界各地去尼泊爾旅游的旅客。其中又以歐洲美食最為流行,而在一些所謂高級的四、五星級大酒店內,享受一頓異國風味的美食,亦只不過數百盧比,價格實惠,令游客大呼過癮。
其實尼泊爾本身並沒有發展出自己特殊風格的烹飪,精致芳香的尼瓦利(Newari)料理除外,但只有在私人宴會時才吃得到。尼泊爾菜只是印度地方性烹調的變化而已,其中還包括一些中國西藏改變而來的飲食。
稻米是尼泊爾絕大部分的地方,包括加德滿都谷地在內的主食。通常是煮來吃,再配上扁豆湯(dhal),炒菜時加一些佐料(主要是大蒜和紅椒)。山區居民吃ampa甘裸,磨碎後和茶、牛奶或水混合,或是干吃——作為米飯的補充或代替品。在這個視牛為聖物的印度教王國裡,牛肉是不准吃的,因為在印度教裡牛是濕婆神的使者,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尼泊爾人平常很難吃得到肉,而有錢的人家才經常吃得起豬肉、羊肉、雞肉和水牛肉。在尼泊爾餐廳為觀光客所供應牛排與牛肉,都是來自山區的水牛和釐牛。
尼泊爾人愛吃甜的和具香味的點心,像是從糖漿裡撈出來一樣。例如桔雷比(ielebi)和萊杜(laddu),形狀、包裝各有不同,它們的材料和口味也就有所不同了。而飯後的奶茶是紅茶煮成的,再加上牛奶或羊奶,有的會加入一點生姜。產自谷地低海拔的水果在加德滿都處處可見,價錢對游客而言,非常的便宜,但別忘記一定要經過衝洗之後再吃,以免得了痢疾,得不償失。
尼泊爾有些地方已經發展出具有地方性色彩的食品。雪巴人現在以馬鈴薯維生,雪巴鄉間引進的馬鈴薯改變了當地的飲食習慣,或烘或煮,花樣多變。更精致一點的吃法是將生馬鈴薯去皮和佐料一起搗攪,放到熱石板上像個大煎餅一樣來烤,然後配新鮮干酪一起吃。中國西藏料理在尼泊爾山區廣為流傳,當然在加德滿都也吃得到。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的首都,而泰米爾(Thamel)更是加德滿都最最熱鬧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觀光客都集中在這個地方,吃在這裡,住在這裡,每遇到三個人,可能其中一個就是來此地旅游的觀光客。
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造就了加德滿都各式各樣不同異國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有印度、意大利、法國、墨西哥、日本、中國西藏和尼泊爾本地等風味,真是美食主義者的天堂,而主要又是分布在泰米爾區(Thamel)的杜巴路(DurbarMarg)一帶。但記住當地餐館所供應的白開水,還是少飲為妙。尼泊爾的痢疾十分流行,旅客最好喝未開封過的礦泉水、汽水或啤酒,總之,在飲食方面不可不慎。
來源:走遍中國
整理:www.7nep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