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拉薩—尼泊爾自駕游(15)

作者: yuans49

導讀5月15日 拉孜——樟木 出了拉孜,就離開了日喀則到阿裡的主干線。路稍差了一些,但也還不錯。越過一條峽谷,視線又變得開闊。接著要翻越加措拉山口。現在翻海拔5280米的山口,已有“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感覺。山口有人在賣海洋生物化石。珠峰高海拔地區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化石,是當地一大特產。我買了一個拳頭大的化石。從外面看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可一剖兩半, ...

5月15日 拉孜——樟木
出了拉孜,就離開了日喀則到阿裡的主干線。路稍差了一些,但也還不錯。越過一條峽谷,視線又變得開闊。接著要翻越加措拉山口。現在翻海拔5280米的山口,已有“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感覺。山口有人在賣海洋生物化石。珠峰高海拔地區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化石,是當地一大特產。我買了一個拳頭大的化石。從外面看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可一剖兩半,裡面卻是鸚鵡螺內部的空腔,線條分明。砍到50元,我覺得超值。阿雁化100元買了一團拳頭大的紫水晶,我總覺得不會有那麼便宜的事。



延綿的雪山開始出現
過了岔定日縣的路口白壩,兩旁的山變得有些怪異,引得我們停車拍照。到了一個叫崗嗄的小鎮。在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襯印下,景色真美。快要出鎮的地方,左手邊有條路通向觀景台。在這裡,我們一覽珠珠穆朗瑪、卓奧友、希夏邦馬。進藏以來,見了許多雪山,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美麗。而這幾座世界最高的雪山,讓人從心裡感受到偉大自然的震撼。孫姨在小店裡買了一塊巴掌大的三葉蟲化石,她說肯定是真的。去樟木的驢友們,一定不要錯過這個小鎮。這裡飯館、旅社不少。吃住很方便的。





最左邊是珠穆朗瑪,還飄著旗雲。



雖然不夠清晰,但這是我自己拍到的珠穆朗瑪



希夏邦馬
老余一路上對廢棄的寺廟非常感興趣,說在那裡挖掘很可能找到寶貝。現在他又看到路邊的村裡有一座廢棄的寺廟,終於忍不住讓我開車過去。村裡的小孩們見有車來了,都圍過來看熱鬧。我把老余准備下的五毛票給了幾個孩子,結果引起騷動,實然全村的孩子都從四面八方跑了出來,圍著我要,連幾個大人也伸手來要。發完眼前的二十多個孩子,趕快關上車門,閉著眼晴裝睡覺。再來一批孩子真是無法招架了。



再上大坡,路還是又平又直。過了海拔5050米的拉龍拉山口,汽車在海拔4600米左右的台地上行駛。那幾座偉大的雪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但天氣不好,沒有拍出好的照片來。
開始急下坡。在一個正對雪山美景的急轉彎處,我看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場景:鋼護欄上有一段汽車寬的地方被撞得無蹤無景,護欄外是一刀切的懸岸。大約是哪位老兄貪看美景,少踩了一腳剎車,多踩了一腳油門,就直接飛向雪山的懷抱去了。
公路直奔雪山而去,雪山卻沉到地平線下不見了,公路被一些無名的祼山夾持。我們已在喜馬拉雅的腹中,反而“不識廬山真面目了。”過了聶拉木,就是著名的急下坡,公路沿著絕壁,在18公裡內從海拔3987米的聶拉森縣城,下到海拔2300米的樟木鎮,降了1687米。聶拉木那邊,還是碎石山,鋼絲網挺著大肚子兜著落石;一越過山梁子,周圍突然變得一片青綠。到外是青蔥的樹木,一道道飛瀑空氣也變得濕潤了。這裡已是喜馬拉雅南麓,自然別是一番天地了。



快到樟木,又是兩道邊檢:公安和邊防的。在西藏,這兩家似乎不願合作,在定日、在聶拉木,都是連續兩次邊檢,旅客費時費事,國家也在浪費資源。
樟木口岸到了。這個建在陡岩上的小鎮,唯一的一條街道拐了許多個180度的回頭彎,直降下去;由於停車場是這裡最緊缺的資源,從鎮頭到鎮尾,整條路上都停滿了一排車輛。俗話說“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可這裡總共只有半邊路可走,不是可以那麼輕松讓過的。我們到時,正遇到一大隊尼泊爾的貨櫃車上來,把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一段路,我們兩次進去,兩次倒回,第三次才得以通過。這裡可真是個考駕駛員技術的地方。旅店好找,但停車難。去尼泊爾,車子要在這裡丟好幾天,總不能就這樣放在亂糟糟的街上。才進樟木鎮時,在加油站旁邊,有一個停場,但被大貨車擠得滿滿的,外邊的進不去,裡邊的出不來。聽說下面新海關旁邊也有一個大的停車場,而且不收費,但也沒有人管。許多大車擠在那裡,出出進進,經常碰壞車,我們不敢去。後來總算在靠近老海關的地方,找到樟木賓館,可以交錢停車,40元一天。



樟木街頭
住青年旅社。三人間,220元一天,算是會員價,是我們入藏以來住得最貴的旅社。老板是位漂亮姑娘,竟然是我們的雲南老鄉,挺熱情的。換尼幣的人聞風而來,1:11.22,絕對比尼泊爾的任何錢莊要公道,而且還承諾回來時用不完的尼幣可以換回人民幣,這就可以放心兌換,大大方便了游客。
住下之後,乘天還沒有黑,出去走走。這裡是一派峽谷風光。抬頭仰望,樟木鎮是直立著的,就像是一幅壁畫。最引人注注目的是一道道懸空而下的溪瀑,水又大又清,響聲悅耳。待我們靠近想親近它一下之時,才發現到處都是塑料瓶袋之類的白色拉圾,堆得好厚,只得掃興而退。



青年旅社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