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暢游贛州古城,漫談“贛南新政”

作者: 水色山光

導讀(更多的海外及國內游記和圖片,請參閱我的博客:http://***/u/1897251957) 贛州是一座古城,自公元前201年(漢高祖6年)被設為縣治以來,已有2200余年的歷史。作為中原大軍和客家先民進入嶺南的一個重要的關隘重鎮,贛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 很久以前就想去看看贛州,不僅僅是因為贛州城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這座城市在中國現代史上所留下的不應磨滅的印記。1932 ...

(更多的海外及國內游記和圖片,請參閱我的博客:http://***/u/1897251957)
贛州是一座古城,自公元前201年(漢高祖6年)被設為縣治以來,已有2200余年的歷史。作為中原大軍和客家先民進入嶺南的一個重要的關隘重鎮,贛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

很久以前就想去看看贛州,不僅僅是因為贛州城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這座城市在中國現代史上所留下的不應磨滅的印記。1932年2月,彭德懷率紅三軍團一萬余紅軍將士圍攻贛州城,意圖打下贛州,將粵閩贛紅色根據地連成一片,從而實現蘇維埃共和國政權遷都贛州的宏偉計劃。一代名將,攜威武之師,圍城33天,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竟未能破城,鎩羽而歸。贛州城防之堅固由此可見一斑,加之贛州三面臨水的天然防守優勢,因而又有鐵打的贛州城之稱。另一件事情是有關蔣經國先生早年在贛南所進行的一次政治實踐。1939年到1945年間,蔣經國曾在贛州擔任第四行政區(轄贛南11縣)行政督察專員,轟轟烈烈地推行了“建設新贛南”運動,史稱“贛南新政”,一時間贛南面貌竟為之煥然一新。

一個周六的上午,我們從惠州出發驅車前往贛州。大約是下午三點來鐘,抵達贛州城區,下榻贛電大廈。短暫休整之後,來到貢江邊,游覽建春門浮橋,也順便解決晚餐,借機一品贛州美食。

穿過建春門,走到江岸,堤岸修整一新,但略顯低矮,江面開闊,水流舒緩。高大的城牆下面,修建了一條江濱步行景觀道路。很多的攤販在售賣各式小吃和旅游紀念品,甚至也有賣魚的小攤,攤主在熱情地向人們推銷據說是剛從河裡捕撈上來的各式河鮮。

一邊欣賞貢江美景,一邊信步閑逛,不一會兒就到了著名的建春門古浮橋。建春門浮橋全長約400米,屈指數來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當然,構成浮橋的船只和上面鋪設的木板歷經更換,已經是嶄新的了。以前,這座浮橋是溝通貢江兩岸的必由之路;今天,在發揮余熱、方便行人的同時,人們更看重的是它所傳承下來的人文價值。

夕陽西下,暮色漸漸籠罩了江城,三五成群的市民和游人在江岸邊、在浮橋上悠閑地散步,江水在夕陽映照下泛起無數金波,蕩漾的無邊美景使人沉醉。從古到今,這江水見證了多少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有那朝代的往復更替。眼前和平靜謐的景像,值得後代人們倍加珍惜。

臨近城牆的一排街街鋪,已經修整一新,一家家各具特色的風味飯店高調地亮出自己的招牌。選了一家人流頗旺,以贛南特色菜為主的飯店。店內洋溢著濃郁的客家風格,飯桌是木頭制作的方八仙桌,長條板凳,菜式味道偏辣,品種味道和惠州的客家菜大體類似。但有一道菜例外,那就是紅燒牛蹄,香味濃郁,口感脆酥,色澤誘人,美妙味道為之前所未品嘗。到了贛州,才知道牛蹄尚有如此別致的吃法。

第二天一早,我們游覽了八境台。八境台是宋代城牆上的一座城樓,位於贛州城的最北端,在章江和貢江彙合之處。

我們知道,江西省的簡稱是“贛”,來源於貫穿境內的千裡贛江。而贛江則起始於贛州,由章、貢兩江彙流而成。章江,發源於江西崇義的聶都山,從贛州城西而來;貢江,發源於福建武夷山,繞贛州城東而過;兩水夾城,在八境台下彙合。彙聚之後的江流被稱為贛江,浩浩江水由此向北,直奔鄱陽湖而去,彙入到長江主流。

宋代以前贛州的城牆,是用黃泥夯築而成,常因水患而遭損毀。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贛州知州孔宗瀚主持重修贛州城,才開始使用磚石作為主材,城牆建好之後,在東北角修築了一座瞭望台。登台遠眺,贛州八景一覽無余,宛若身臨其境,故取名八境台。八境台完工之後,孔宗瀚繪制了一幅《虔州(贛州)八境圖》,將登台所見的八處勝景描繪於圖上,送到蘇東坡府上,請其按圖賦詩。東坡欣然提筆,為此而賦詩八首。

然而,蘇東坡和贛州的因緣並未到此為止,沒想到若干年後,蘇東坡卻有機會親臨八境台。公元1094年(北宋紹聖元年),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朝廷貶謫,在前往安置地廣東惠州的過程中,途經贛州,登臨城樓,游覽郁孤台,遍歷贛州的山水勝景,深有感觸,覺得原來單憑觀看畫作而題寫的八首詩作其實“未能道其萬一”,於是寫作了《過虔州登郁孤台》,飽含情感的這首詩果然是不同凡響,歷代為人們所傳唱:

八境見圖畫,郁孤如舊游。

山為翠浪湧,水作玉虹流。

日麗崆峒曉,風酣章貢秋。

丹青未變葉,鱗甲欲生洲。

嵐氣昏城樹,灘聲入市樓。

煙雲侵嶺路,草木半炎洲。

故國千峰處,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處,准擬系以舟。

登上八境台,佇立城樓,極目遠眺,浩瀚的江水,茫茫的遠山,盡收眼底,身心不禁為之而豁然開闊。一千多年前的江山勝景,在東坡先生的詩作中已做了生動細致的描繪。秋高氣爽,風和日麗,遠處的崆峒山林木蔥籠,蒼郁連綿,章、貢、贛三道江流猶如碧玉造就的長虹環繞贛州城區,宛然遠去,這不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山水畫卷嗎?

以八境台為中心,現在已經建成了八境台公園,增建了更多的亭台樓閣,水榭花亭。公園內有一組雕塑,反映的是和南宋文天祥有關的歷史題材,人物是宋朝的武將,全部沒有了頭顱,未能看到文字介紹,也就不能明了雕塑者所要反映的是什麼樣的一種創意。藤蔓纏繞的古城牆,巍然聳立的八境台城樓,是這座公園的核心景觀。

從八境台下來,原打算登臨郁孤台,因時間倉促,未能成行。郁孤台於贛州確是一個精華景點,位於城區西北部的賀蘭山頂,因山勢高聳,塔台郁然獨立而得其名。郁孤台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期間歷經修繕或重建,現在的郁孤台是1983年根據清代塔台的格局而建設的。提起郁孤台,沒到過贛州的人也許會有點陌生,提起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篇名作,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詳。《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是辛棄疾於公元1175年(宋淳熙二年)所寫的一首詞,辛棄疾當時擔任江西提點刑獄一職,常駐贛州。凄美的江山美景,熾熱的愛國情懷,躍然紙上,這首詞遂成為代表贛州文化的一顆明珠,千古傳誦。詞的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是一個文人,卻喜好軍事,在戰場也屢有建樹,可謂是文武全才。他一生致力於抗金大業,無奈大勢於南宋不利,雖竭盡忠心,卻也無力回天。辛棄疾滿腔的愛國熱情和他慷慨激昂的詩詞作品一樣,永遠為後人所銘記。

到了贛州,蔣經國先生的舊居當然不能錯過。舊居位於贛州城北的花園塘1號,緊鄰章江古城牆,和郁孤台遙相對應,這裡曾經是是贛州府府衙所在地。蔣經國先生在1939年6月出任第四區督察專員,1945年2月離任去重慶,期間他們一家就一直住在這裡。這棟小房子見證了蔣經國先生為實現建設新贛南目標而辛苦奔走、嘔心瀝血的日日夜夜。

在蔣經國舊居的大門前面,碰到一位當地的老者,無意間攀談起當地民眾對將先生當年主政贛南的印像。老先生說蔣經國在當地留下極好的口碑,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好幾代,但很多後世人們依然懷念他治理贛州的豐功偉績。老人熱情地和我聊起蔣經國當年在贛州的一些往事,有些是歷史記載,有些是民間傳聞。我聽後極有感觸,就將其大意記錄下來,和大家共賞。或許,哪位日後有機會主政一方,蔣先生的在贛州的所作所為不失為極好的借鑒。

蔣經國於1939年正式就任江西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時年29歲。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之時,年輕的蔣專員借此機會,終於一展宏圖。此前,蔣經國除了在江西省保安處短暫任職之外,大部分的青少年時光是在蘇聯度過的。在蘇聯期間,他當過工廠的車間負責人,當過農業合作社的領導,也在莫斯科中山大學鍍過金,這段經歷為他日後治理贛州乃至後來主政台灣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他以後的政治生涯中,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蘇聯式社會主義的印記。

那時的贛南,名義上雖屬江西省管轄,但一直是粵系軍閥的勢力範圍,大凡官吏任命,地方礦產開采,乃至煙賭娼,無不為粵系勢力所把持,整個贛南地區是一片烏煙瘴氣,民不聊生。蔣經國下車伊始,決心以雷霆萬鈞的霹靂手段來整頓贛南地區的社會次序,恢復人民的生計,做到人人有工做、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有書讀,即所謂“五有”的新社會。隨後,進一步提出了“建設新贛南”的施政方略,並制定目標、措施和計劃,將這項帶有濃厚蘇維埃色彩的區域性社會大變革運動在贛各縣轟轟烈烈地推展開來,為全國乃至國際社會所矚目,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蔣經國贛南新政的主張是推翻舊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建立新的符合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修明政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如何才能實現破舊立新呢?我們來看看當年蔣經國先生面對舊制度所掄起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砍向煙賭娼,即是粵系軍閥在贛的支柱產業。對售販吸食和偷種鴉片者,開始只是讓犯禁者在公共場所示眾。政策申明之後,懲罰措施陡然嚴厲,“只要查實,一律槍決”。看似有些殘酷,但亂世須用重典,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此雷厲風行的措施執行一段時間之後,贛南地區曾經猖獗一時的煙賭娼基本上銷聲匿跡,社會風氣為之大變。當然,在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消解了粵系勢力影響贛南的一項重要社會基礎和經濟來源。

第二板斧,砍向地方豪強,打擊土豪劣紳,掃除橫行城市鄉村的黑惡勢力。他明確將“土豪劣紳、封建勢力、盜匪、流氓、奸商、漢奸”視作贛南人民的敵人,如不徹底肅清,則無法建立真正的人民權力。為此,蔣經國采取了兩手措施。一方面,對土豪劣紳依律嚴懲,無情打擊。另一方面,整編自衛隊為統一的國防性武力,辦理清鄉、收繳民槍、訓練壯丁和徹底剿滅非法武裝。通過這些手段,土豪劣紳惡勢力受到沉重的打擊,使其再無法武斷鄉曲、恃勢干政凌人。對於地方上公正的士紳,他也表示要予以保護和尊敬,歡迎他們參加建設,可見其政策界線也屬分明。

第三板斧,砍向貪官污吏,整肅贛南吏治。蔣經國出台措施,獎勵人民檢舉,采用最嚴厲的辦法肅清貪污,規定凡貪污300元以上者槍斃。處決任錫章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時年27歲的任錫章是江西九江人,青年干訓班出身,因聰慧肯干而得到蔣經國的重用。蔣經國調他到贛州仇貨檢查委員會(主任蔣經國兼任)當秘書,兼“仇貨檢查隊隊長”。在對贛州一家大型布幣商號廣益昌涉嫌售賣日貨的案件中,任錫章和另一公務人員受賄勒索,私分賄款800元,廣益昌的帳房先生對此很不服氣,在賬面上將此筆款項的用途注明為“塞狗洞”。稅務人員在查帳時看到這個記錄,知道必有隱情,便向專署告發。蔣經國派人嚴查,發現任錫章受賄之事,蔣經國命令將其處以極刑。蔣經國在宣判大會上說:“任錫章在就任委員時是宣過誓的,今天判他的死刑就是替國家執行他的誓詞。”言之鑿鑿,好一出飛淚斬馬謖,當時這成了一條爆炸性新聞,贛南的吏治也由此而好轉。

三板斧過後,贛南的社會政治局面為之一新,蔣經國著手從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建設等方面對贛南進行全面的改造。仿照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蔣經國制定了建設新贛南的三年規劃。

戰略確定之後,干部就成了勝敗的決定因素,蔣經國提出“用贛南人的力量,來建設新贛南”,在赤朱嶺辦起了青年干部訓練班,並親自兼任訓練班的班主任,著手培養新一代的干部。蔣經國經常和學員一起訓練,帶領大家跑操,不管是沙石公路、鄉間不管是沙石公路、鄉間小路還是窄窄的田埂,都留下了他們這些學員的足跡。蔣經國還經常帶領學員跑步登上八境台,眺望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

蔣經國將這些用新思想武裝起來的年輕干部充實到各級政權機關,這一舉措對推動建設新贛南運動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經濟方面,扶持、發展本地工業、商業的同時,大力引進外來投資,使贛南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聽了老人的一番陳述,受益非淺,感慨良多,一個人如果真心實意地為民眾服務,人們會記住他,盡管有時政治觀點不一樣。蔣經國在贛南的實踐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他的治贛經驗也許可以成為新時代社會管理學(MPA)的一個經典案例。

從蔣經國故居出來,結束了我們在贛州的行程,贛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更重要的是,有機會親臨當年蔣經國先生實施贛南新政的地方,重溫了這一段歷史,使自己對今天社會的發展也有更深的感悟。



精選遊記: 贛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