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作者: 水色山光

導讀(更多的海外及國內游記和圖片,歡迎光臨我的博客:http://***/u/1897251957) 中學時代學習古文,一則“風幡論辯”的佛教故事給我留下深刻印像,這則充滿哲理的趣事在不同場合的被人們所演繹。從男女感情的誘惑,到人生意義的探尋,更有甚者,竟將其延伸到股市風雲的博弈。若干年後的今天,有機會親臨故事的發生地,追述那在世間流傳了1300多年的精彩傳奇,亦人生一快 ...

(更多的海外及國內游記和圖片,歡迎光臨我的博客:http://***/u/1897251957)

中學時代學習古文,一則“風幡論辯”的佛教故事給我留下深刻印像,這則充滿哲理的趣事在不同場合的被人們所演繹。從男女感情的誘惑,到人生意義的探尋,更有甚者,竟將其延伸到股市風雲的博弈。若干年後的今天,有機會親臨故事的發生地,追述那在世間流傳了1300多年的精彩傳奇,亦人生一快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惠能法師,佛教禪宗的第六代祖師,俗稱六祖。在佛教信眾的心目中,禪宗六祖是如雷貫耳的至尊大名。眼前的光孝寺,就是六祖出家並從此成就功業的最初福地。光孝寺也是廣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光孝寺與潮州開元寺、韶關南華寺、肇慶慶雲寺並駕齊驅,被譽為廣東四大名寺。

這天不是節假日,游人稀少,空曠的寺院顯得有些冷清。進入寺院的大門,門庭兩旁有兩棵木棉,高大挺拔的身軀直插雲天,盛開的木棉花在空中爭奇鬥艷,使古老的寺院滿庭生輝。

天王殿占據了庭院的中央,供奉的是彌勒佛,還有陪伴他的四大天王,大腹便便、笑容滿面的彌勒讓人倍覺親切。很多寺廟都有彌勒佛的金身塑像,前兩年在潮州的開元寺也曾見過。到寺院求神拜佛者,往往有不如意事,心情郁悶之際,見到笑呵呵的彌勒佛,也許就會豁然開朗。面對彌勒,我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做到“笑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間一切難容之事”。樂觀豁達,富貴不淫,威武不屈,這才是我們戰無不勝的處世法寶。

穿過天王殿,就是光孝寺寬闊的庭院,幾株參天古樹分布其中,枝葉繁茂,洋溢著盎然的春意。兩座巍峨的大殿分立庭院左右,一邊是鼓樓,一邊是鐘樓,拱衛著雄踞中央的大雄寶殿。

大殿莊嚴肅穆,供奉的是華嚴三聖:釋迦牟尼如來佛尊坐中央,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列坐兩旁。人們進進出出,虔誠地頂禮膜拜,祈求眾位神靈的庇護和保佑。前來拜佛祈福的多是飽經風霜的中老年人,但也不乏青春少年,一舉一動,極為用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但願他們的誠心能夠感動眾神,或逢凶化吉,或錦上添花,莫不各隨其所願。

光孝寺的大雄寶殿,始建於東晉。那年,印度名僧曇摩耶舍來到廣州弘揚佛法,就在這個地方修建了一座占地五間的大雄寶殿,寺院命名為“王苑朝廷寺”,又被稱為“王園寺”。到南宋年間,改名為“光孝寺”,這個名號算來也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大殿門口的匾額“光孝禪寺”是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的御賜手筆。

當然,光孝寺的歷史比大雄寶殿更為久遠,俗話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這塊地盤最初是南越王趙佗的孫子趙建德的府邸。三國時期,吳國騎都尉虞翻因忠諫而觸怒孫權被貶廣州。虞翻在這個地方修建了宅院,廣招門徒,傳播學問。虞翻過世之後,他的家人將其住宅捐施佛門改成為廟宇,這就是光孝寺的前身。

光孝寺被尊為禪宗明庭而馳名中外,除了其悠久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這裡和禪宗六祖惠能法師的因緣,這是一段千古流傳的傳奇軼事。

公元676年正月初八的夜晚,印宗法師正在光孝寺大殿內講解佛經,惠能慕名而來,悄悄地進去,洗耳恭聽。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懸掛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左右晃動,弟子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說:“幡是無情物,其實是風在動。”有的說:“明明是幡動,怎麼是風動呢?”一時間,雙方各執一詞,難解難分。惠能在旁邊聽到大家的議論,覺得雙方都未能識別各自本心,不禁脫口而出:“不是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人的心在動。如果仁者的心不動,風也不動,幡也不動了。”在座的人一聽,無不感到震驚。印宗法師見惠能語出不凡,便邀請他入室詳細詢問。惠能將珍藏了16年的袈裟和聖缽出示,印宗至此才知道,惠能原來就是傳說中的六祖。

於是在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印宗法師在光孝寺大雄寶殿後面的一棵菩提樹下,給惠能削發受戒。惠能從此皈依佛門,成為禪宗南派的開山鼻祖。為了紀念這一佛門盛事,人們在當年大師受戒的地方建了一座瘞發塔,塔下埋藏的就是惠能法師的頭發。自唐代以來,歷經修繕,瘞發塔至今保持完好。

瘞發塔的不遠處,有一棵高大的菩提樹。從樹旁一座簡陋石碑的碑文看到,中國其它地方的菩提樹,都是源自於光孝寺。中國的第一棵菩提樹是南朝時智藥三藏從印度帶來的,就種植在光孝寺的戒壇旁。當時,智藥大師預言170年後將有大乘菩薩於此樹下受戒。果然應驗,唐儀鳳元年六祖惠能就在這裡步入佛門。我們現在已無法看到那棵菩提樹的風采,大樹在清嘉慶三年(公元1789年)已經枯死,現在的樹木是從南華寶林寺取孫枝補種回來的。

光孝寺古跡眾多,南朝時達摩和尚開鑿的洗缽泉,南漢時代的千佛鐵塔,宋代的六祖殿和伽藍殿。。。現在都一一拓展為景點,供游人和香客憑吊膜拜。

短暫的行程,在光孝寺裡裡外外轉了一圈。周邊的繁華和喧囂,很難想像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南越王府是何種景像。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但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禪宗佛法卻流傳久遠,顯現出非同一般的生命力。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