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卡威、熱浪島、吉隆坡、馬六甲17天蜜月全自助之行(一)---准備篇

作者: qianrain

導讀蘭卡威、熱浪島、吉隆坡、馬六甲17天蜜月全自助之行(一)---准備篇 蜜月之行歸來,收尾工作就是寫游記傳PP,寫游記是件很累的事情,何況還不是個短期游,不過難得這麼一次旅行,還是全自助自由行,總得留下點兒什麼給朋友們,也讓自己再回味下這段旅程。 這次17天的行程,歷經7家酒店、6次航班,雖然稍有疲憊,但感覺還是時間太快,意猶未盡。當然每次旅行都是 ...

蘭卡威、熱浪島、吉隆坡、馬六甲17天蜜月全自助之行(一)---准備篇

蜜月之行歸來,收尾工作就是寫游記傳PP,寫游記是件很累的事情,何況還不是個短期游,不過難得這麼一次旅行,還是全自助自由行,總得留下點兒什麼給朋友們,也讓自己再回味下這段旅程。

這次17天的行程,歷經7家酒店、6次航班,雖然稍有疲憊,但感覺還是時間太快,意猶未盡。當然每次旅行都是如此,這樣才有對下個目的地的憧憬。

回想之前安排蜜月,就如同婚禮一樣,很想有計劃也有很多想法,最終卻非常倉促。按“國際慣例”,一般蜜月計劃是婚禮計劃的一部分,在做婚禮Schedule時就會制定好,婚禮過後直接去耍。可惜我不能,因為婚禮前有太多事情,特別是爺爺病在醫院,而婚禮又是一個DIY式的,不時奔波醫院,每天應付工作事務,還要做好各准備環節,最終能把婚禮較圓滿安排好,已經實屬不易。

扯遠了,總之這次蜜月安排是在婚禮之後,臨出行半個月才開始訂房訂機票,根據訂到房間情況確定的行程,儼然一副手忙腳亂。

一、護照和簽證

1、護照

出國第一步當然是護照,傻傻的我們就自己跑去排隊辦護照,人暴多,折騰了一天,還好靠LP在辦證大廳等著,我後來上班去了,直到下午下班過去,才輪到我們的號。交完護照申請的晚上我們跑去吃了四海一家,又是情人節漲價240多一個人好像,吃了10杯哈根達斯才解恨,旁邊座子的人一直把我們盯到。

2、簽證

雖然我從婚禮到旅行都有DIY精神,不過馬來西亞領事館在廣州,無能為力。朋友介紹個旅行社代辦,交給旅行社大概一周辦好。馬來西亞簽證代辦市面價格從160-220RMB不等,最後拿到手頭看簽證頁寫的費用80RMB。

二、確定行程

1、目的地選擇

蜜月目的地有很多選擇,馬爾代夫、歐洲經典的不說,在看過4C某同學因蜜月准備倉促最後選擇去成毛裡求斯後,我也想過,畢竟我也很倉促,但對那裡了解太少不便自由行。最終考慮到四川婚假較長,選擇了東南亞,而不是馬爾代夫,我猜東南亞同樣花銷可以耍久點兒,另外馬爾代夫不如東南亞自由行容易,內容也沒那麼豐富(不至於在馬爾代夫曬2周太陽吧)。至於泰國普吉,去過的人太多了,不想去扎堆。

在搜索了東南亞諸島後(蘇梅、長灘、熱浪、巴釐、沙巴……),最初設想過跨2個國家------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因為長灘島號稱東南亞最長最美沙灘有點兒吸引我,在仔細研究行程和可行性後放棄,跨國游太麻煩了,簽證、攻略、貨幣等都要兩套,耍好一個國家就不錯了。當然新加坡也是被放棄對像,雖然挨著馬來西亞,距離我後面到達的馬六甲咫尺之遙,但簽證麻煩而且我覺得不過就一個城市而已。

2、行程確定

Langkawi(蘭卡威,當地名:浮羅交怡)、Redang Island(熱浪島),是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我貪心地把它們都囊括。至於日程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前期家事原因,另方面就是根據訂的酒店檔期。我離出發只提前半個月開始訂酒店,又逢馬來西亞學校假期,酒店住宿不僅漲價而且緊俏,特別是laguna的available date。

三、預訂機票、酒店

1、機票

無疑首選是亞航(AirAsia),廉價航空。亞航是買得早肯定要便宜,相信多數人都不可能提前半年確定行程,不過提前1個月還是可以找到促銷價格的。到底攏時候你會發現價格上漲不少,我提前了半個月訂價格可能略高。

亞航便宜,同樣意味著選擇的服務差一點,托運行李都得提前買哦,比如15kg、20kg…價格都不一樣,隨身行李7kg,飛機上午餐點要買等,特別是飛機還沒坐地,空姐就開始收拾包包挎起等下飛機,比乘客還積極。

此行6次航班中我選擇了一班馬航,馬航類似於我們國航,屬於他們最好的航空公司,價格稍貴,但是飛機上有吃的、有報紙看,免費托運行李一人20kg等。此外馬來西亞國內還有一些廉價航空,如Fair,在Kuala Terengganu(登嘉樓)遇到一幫人是Kuala Lumpur(吉隆坡)某公司來開會的,他們就坐的這個航空公司。

亞航 http://www.airasia.com

馬航 http://www.malaysiaairlines.com/

PS:雖然同抵KUL,但AirAsia用的是LCCT機場,MalaysiaAirline用的是KLIA機場,兩者間打車大概25RM,這也是我出行前研究很久的。

2、酒店

訂酒店房間的途徑太多了,此行7家酒店我也用了多種途徑,如果時間充裕話可以多比較下,不同途徑得到的價格有時候差距很大,當然包含的套餐或者附帶福利也可能不同。
Holiday我是用的攜程,包早飯,比較幾個網站價格最便宜,攜程優勢是可以在國內和攜程打電話溝通方便,而且下了單子攜程馬上會電話來確認,特別是可以用RMB結算,免去手續費。

Andaman我用的airasiago訂的,原因也是價格比起來最便宜,不過最大問題是該網站設計相當爛,沒有提供用戶注冊只允許直接下單付款,你用信用卡付款後出錯還不知道付成功沒,過後網頁關閉,都無法再登錄查看(因為不提供用戶登錄只能直接付款訂房)。

asiatravel我曾試用訂過2次,一次是我主動取消,另外一次是沒房間了。asiatravel優點是用信用卡下了訂單還可以馬上取消,提供了快捷取消機制,很不錯。缺點是把馬來西亞臭毛病學來了,10[%]服務費和6[%]稅,最後實際付款價比你看到的價格高不少,這也是我取消第一次單子的原因。
Meritus Pelangi、Lagoon、Laguna、Federal酒店我都是直接用他們酒店自己網站訂的,雖然酒店網站訂不一定最便宜,但最直接,也能最快反饋你酒店有無房間信息。我訂Laguna、Lagoon時候就是時間很緊迫,直接和網站email交流還方便,Laguna反饋我第一個email就是房間滿問我是否改變日程,我確認後訂好還可以跟酒店繼續交流交通信息。Federal更是因為我住Redang Island時上asiatravel訂回復沒房間後,直接酒店網站訂到房間的。此外Pelangi和Federal都是在其酒店網站訂到last minute房間,相對還是比較便宜。

另外,http://marimari.com/ 、http://www.asiawebdirect.com/malaysia/ 、http://www.langkawi-resorts.com/ 我沒最後選擇,可以參考。

四、准備事項

1、語言

我是在兩個去過的老哥鼓舞下決定去馬來西亞的,他們說馬來西亞會華語的還是很多,加之對自己當年讀書時英語還有點兒信心。不過完全自助自由行,沒有簡單的語言基礎當然是不行的,你不能指望遍地都是華人,後來事實證明的確,在Langkawi幾乎沒遇到會中文的,此外機場、碼頭渡輪、大巴、軌道交通、公交車你都得靠英語,何況前期訂酒店和對方溝通還得靠email敲英文吧(剛才查了下郵箱共收到7家酒店來的email有36封,可想往返交流多少次)。不過事實還證明了,用最基本的英語能解決大部分關鍵交流事項,我丟了5年的英語水平都能去溝通,相信多數人也沒問題。

2、物品准備

不想敲LP出行前梳理出的那一大篇物品,麻煩。單獨說明下面幾個:

(1)轉換插頭:走之前在城隍廟買的,那邊是英標。因為國內無法試好壞,我謹慎地買了2個不同牌子的,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酒店會准備,別人不是只接待中國人,特別是在Langkawi。

(2)水下數碼相機:taobao網上租的,明智之舉,在Redang Island時候用得簡直讓周圍很多浮淺者羨慕,還有個老外讓我幫他拍。

(3)游泳呼吸面罩、潛水襪、蛙鞋等,看自己想帶不,我是帶上了,千裡迢迢背啊背,證明還是很有用處,至少可以不用公共租的面罩和吸管,想下多少人嘴吸過。潛水襪可以防止腳被沙灘碎石、珊瑚刮破,蛙鞋讓你可以潛水。

3、行程單

因為行程較為復雜,時間長,需要在多處轉移,所以制定具體行程單還是有必要。制定具體行程要建立在做一定功課的基礎上。出行前用了幾個晚上趕緊仔細研究了路線,還好最後驗證沒什麼錯誤。雖然心中有數,但是行程單我打印了出來,隨時拿出來看一目了然。由於出行前時間不夠,功課沒做完,Kuala Lumpur的行程是在Redang確定的,Malacca(馬六甲)的行程是在Kuala Lumpur確定的。



4、單據

把所有航班機票、酒店的電子Receipt、Voucher、Confirmation都打印出來,每個環節都會用到,特別是機票。我帶了電腦,這些也都存電腦上,如果掉了還可以拿出來給人家看。





5、信用卡和銀行卡

(1)信用卡:在預訂酒店和機票時候就會用到,因為那些網站都是境外的,只有信用卡能支付。走之前打電話到建行和招行,記得得到的答復是無論是master還是visa好像刷馬來西亞貨幣都會有1.5[%]的非美元國家彙率轉換費。

(2)銀行卡:為了不用在這邊兌換大量馬幣,也為了不讓提前兌換的馬幣最後用不完。所以最好還是帶銀行卡去。我走之前之帶了1000RM(馬幣)隨身,其他就是銀行卡。建行、工行手續費是1[%]手續費+12元每筆操作費。注意,成都銀行金卡不用給手續費,你提前存1萬就可以開卡,我由於出行前時間緊張所以沒辦。

貼張護照包的圖,淘寶買了,還是比較好用。

五、通訊方式

出國手機自然無法用,是個叉叉。我覺得出去買手機卡還是很有必要的,一是因為去了當地還是有很多時候要用手機的,比如臨時訂個半天游、一日游,跟酒店打電話,甚至遇險求助等。二是出去那麼久,要和家裡保持聯系,讓家人安心。我哥去年出國時候沒買卡,姑媽記錯了他回國時間,等到那天他沒回來就著急死了。

馬來西亞的手機卡有幾個選擇,據我觀察,著名的就是digi和Xpas,廣告和網點最多,此外還有hotlink等。當地人給我介紹什麼012、018、019…哪個好,我聽了就忘。我在馬來西亞用過2個卡,第一個卡是出行前亞航訂機票,訂完提示可以買手機卡,亞航的tunetalk(真搞不懂馬來西亞怎麼那麼喜歡用tune什麼的做名字),說在KUL機場直接領取,看到才11RM,就買了。領手機卡時候會填護照信息,順便說tunetalk領取點那個印度人說的英語好難懂,我自我安慰是他口音重。問他拿到卡還需要怎麼注冊不,只聽懂他說有效期多久,余額多少。第二個卡是Xpas,因為拿到tunetalk卡就上飛機了,結果裝上卡一直是叉叉,我以為還是需要激活,又沒搞好(後來發現其實可用,是我手機沒設置對),所以到了Langkawi找了家超市又買了Xpas,(超市員工說沒digi)。網上有評比幾種卡話費差異的,其實沒必要糾結,我在馬16天,Xpas原來6RM+充值10RM根本用不完,更浪費了tunetalk。此外,出行前為了保險,LP的139移動還開通了國際漫游,前提是要存1000人民幣,雙保險。



左邊是tunetalk,右邊是Xpas

六、相關地圖

做好地圖功課是去一個陌生地方自助行最重要的,有了地圖才能明了線路,才能心中有數。做功課時候在google上遍歷了很多Langkawi、Terengganu和Redang的地圖,另外Kuala Lumpur和Malacca的地圖是去了馬來西亞才上網搜的。圖多不傳了,需要的可以郵件我(qianrain19@hotmail.com)。


精選遊記: 馬來西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