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州最有文化的城市當屬建水,這裡學風很盛,古代常出士人,文廟號稱天下第二,僅次於曲阜孔廟。去建水是從東邊入城的,遠遠就看見一堵高聳的城牆橫在面前,那天不知是拍電影還是遇上什麼好日子,城牆上站滿了人,換了自我感覺良好的,還以為是在歡迎自己呢。城牆高大厚實,大概是明城牆,能保存如此完好,在南方實不多見。朱家花園則代表了滇南的殷實與富庶,不過在秀麗與寧靜背後,也逃不脫彌漫近現代的腥風血雨,兵匪,抄家,收歸公有,只是這些故事已被塵封,今人更樂意談論朱家兄弟的生財之道。
這裡的燒豆腐比較有意思,據說最好的豆腐是用城西某一口井的井水點出來的,豆腐比外省人想像的厚實,切成火柴盒大小,放在鐵簸箕上燒烤,燒成金黃色就可以夾出來蘸佐料吃了,剛入口不覺得異常,吃著吃著會有余香回味,吃上二三十塊是很尋常的事。以前是用數豆子的方式收錢的,一顆豆子代表一塊豆腐,待客人吃夠後將豆子倒出來算錢,淳樸得很。其實滇南一帶的豆腐都好吃,像石屏的豆腐也有名,主要是豆子好,另外氣候干燥,制作發酵充分,說是水豆腐,有時比廣西的豆腐干還結實。
建水是多民族混居之地,主要有哈尼、彝、苗、瑤和傣等民族,漢人把非漢族原住民通稱為裸裸,帶點貶損的意思,說一個人粗野,就說他苗,是個苗子,相當於中原人把廣西人叫做蠻子。我也曾被叫做苗子,但一直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是苗條的男子。雲南的蠻子蠻厲害的,著名的元陽梯田就在建水南邊50多公裡的地方,是哈尼族農業的傑作,水田層層疊疊環繞在山腰上,在陽光照耀下一片透亮,不過這是我看照片想像出來的,我雖然去過元陽,但沒見到陽光下的梯田。那天從紅河谷地往山上進發,一路大霧彌漫,只能見到十米開外的景物。我在山頭上苦等了近兩小時,大霧始終逡巡不退,問三四米開外一個賣水果的婦人,霧何時會退,答可能一會兒就退,也可能一天也不退。
我原來有點小私心,想把元陽梯田與桂林附近的龍勝梯田做個比較,看看誰更具獨創性,內心還是更傾向龍勝的,大概上天識破了我的如意算盤,不想讓我得逞,那霧始終不散,我看不見眼前的梯田,只好悵然下山。好在在昏黃的車燈探照下,我看見一個洋人背包客獨自往山下走,心裡多少獲得了一點平衡,人家跑那麼遠的路來都沒見著梯田,我下次再來也不遲呀。說是這麼說,還有沒有下一次,下一次是什麼時候,誰也說不准。人生的下一次,往往是下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