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像

作者: 姑蘇老張

導讀。 美國印像 2011年4月27日到5月10日,我們參加旅行團到美國 東西海岸和夏威夷轉了一圈,這是記錄下的印像. 一,安靜的舊金山 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們乘坐的這架美聯航的波音747—400客機終於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了.上海登機時是4月27日中午12點10分,穿越了整整一個太平洋,現在舊金山的時間仍然是4月27日,而且是上午8點20分. 日期變更線和時差同我們開了一個玩笑. 有點 ...


美國印像

2011年4月27日到5月10日,我們參加旅行團到美國

東西海岸和夏威夷轉了一圈,這是記錄下的印像.

一,安靜的舊金山

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們乘坐的這架美聯航的波音747—400客機終於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了.上海登機時是4月27日中午12點10分,穿越了整整一個太平洋,現在舊金山的時間仍然是4月27日,而且是上午8點20分.

日期變更線和時差同我們開了一個玩笑.

有點恍惚,有點疲勞,更有點興奮.

我們真的到了美國嗎?我們真的踏上了這個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的土地嗎?

機場設施不如想像中那麼豪華,等候旅游巴士的地方甚至還有點陰暗,風吹到身上有點寒意,舊金山的氣溫比上海低.

導游來了,我們的汽車開上了加利福尼亞的高速公路.看到前方閃過的一塊塊英文路牌,同向和逆向行駛的汽車上一張張外國面孔,我們才恢復了真實感,是的,美國之旅真的開始了.

舊金山是一座建立在43座小山的山坡和山頭上的城市,跟重慶有點類似,不過舊金山依山面水,風景和氣候較好.我們從巴士窗口看出去,高高低低的山坡上散落著一簇簇別墅群.

舊金山城市規模不大,只有80萬人口.這裡是美洲大陸離中國最近的地方.二三百年前,中國人主要是廣東人遠渡重洋到美國來參與開發,第一個橋頭堡就是舊金山;改革開放之初,一些上海人移民美國,舊金山也是首選之地.所以,舊金山的常住人口中華人約占三分之一.

舊金山給人親切感.我們的巴士開進了華人社區.這裡不只一條唐人街,而是縱橫交叉有好多條,所以叫中國城.街上的商店都掛著中文招牌,諸如某某大藥房,某某水果店,某某雜貨鋪等等,其景像有點像香港九龍的普通街道,不過行人比香港稀落多了.

離中國城不遠有一條街,房子都不高,以二三層居多,馬路較寬,還有許多停車場,導游說,這是汽車旅館一條街.這種旅館比較便宜,二三十美元就可住一晚.

舊金山市中心有許多漂亮的高樓大廈,裡面是銀行和大公司.市容壯觀,但並不嘈雜.市政廳在一個比較幽靜的區域,一幢不大的白色樓房,被稱為小白宮,園穹形的尖頂是用24K黃金鑄成的.前面有一個方形的廣場,對面是一個漂亮的圖書館.

在舊金山市區轉了一大圈,看不到一點國內城市常見的人頭擠擠的景像,更聽不到刺耳的汽車鳴叫聲,舊金山真清靜

舊金山處在地震帶上,1906年的大地震,毀滅了全城.現在的城市是後來重建的.我們去參觀了1915年新城建起後舉辦第一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即第一屆世博會]的遺址,現在是舊金山藝術宮.會展場所早已拆除,留下的是高大的廊柱和雕塑,可以看得出當年建築的規模.前面有一片水塘,還有噴泉,鴨子在水面上嬉戲.參觀的人不多,除了我們團二三十人,就只見兩位西方婦女牽著幾個小孩子.

安靜,干淨,舊金山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像就是這四個字.導游安排的一個景點叫九曲花街,實際上就是九段彎曲盤旋的上坡路,這裡街景很美,行人稀少,汽車開過時只聽到輕輕的絲絲聲,沒有一個駕駛員會按喇叭.另一個景點是漁人碼頭,這是消費休閑場所,咖啡店,飲食店,服飾店挨挨擠擠,游客穿梭往來,盡管人很多,卻聽不到大聲喧嘩的聲音,地面上也是干干淨淨.

舊金山的金門大橋非常出名,說是世界上第一座斜拉索大橋.這座橋建在金門灣上,把市區和一個島連接起來,外面就是太平洋.橋長1000多米,現在的眼光看來,不算回事,江陰大橋,蘇通大橋都遠遠超過這個長度,但是想想80年前的1933年,這橋就架起來了,在當時確是個壯舉.我們坐游船在金門灣繞了一圈,導游指著一個個島介紹說,那是天使島,金銀島,華工曾在此聚居;那是惡魔島,整個島就是一座監獄,關押過許多海盜,好萊塢電影中多次出現過該島的外景.在游船上欣賞青山綠水,確實令人心曠神怡,更妙的是回望舊金山市區,夕陽余暉下,山坡上的高樓群靜靜地掩映在綠樹間,真像一幅多彩的油畫。

二,雷神之水

早就聽人介紹說,在美國和加拿大邊境上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是大自然創造的一個奇跡,非常壯觀,到了美國,一定要去看看.

4月28日,我們從舊金山坐飛機由西向東經芝加哥轉機,最後到達布法羅.這一趟行程幾乎穿越了整個美國,耗了整整一天時間.29日上午,坐上巴士又向北開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大瀑布景區.景區北面是加拿大領土了.

這裡已是一派北美風光,視野開闊,樹木高大挺拔,地上積滿黃色的樹葉,氣溫很低,我們把大衣緊緊裹攏,還覺得難御寒意.

隱隱聽到一種聲音,似馬嘶,似虎嘯,又似低沉的雷聲.這是我們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聲音,並不激越尖銳,但著地而來,氣勢浩大.越往前走,聲音越大,逐漸彙成聲浪,從四面八方湧來,壓迫我們的耳神經,令我們感到驚心動魄,喘氣也有點困難.啊,這就是大瀑布的聲音.

我們站在一塊高地上,遠遠望去,西邊是一條大河,河水滔滔,無邊無際.地形東高西低,水向東流,地勢突然一降,河水急瀉而下,形成幾段氣勢浩大的瀑布.接著,水流彙攏後繼續東衝西撞,飛濺出許多水珠,蒸騰著大量水汽,像千萬匹野馬一樣,狂奔而下.前面是一段更陡更險的懸崖,激流奮勇向前,一落千丈,形成更為壯觀的瀑布.再向下,河床變窄,水流變得更湍急,構成了許多洶湧澎湃的漩渦.

從有關資料上看到,尼亞加拉河源自伊利湖,形成瀑布的這一段水道總長54公裡,第一段瀑布寬3000米,落差15米,第二段瀑布是主體,落差達到51米.

我們坐電梯降到谷底,從這裡仰望懸在頭頂上的瀑布,更覺心驚膽顫.大詩人李白的名句油然心生,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谷底有許多大大小小裸露的黑色的火山熔岩,河灘上有成千上萬只鴿子在覓食,不時撲騰著白白的翅膀,黑白成趣,生氣盎然.

尼亞加拉大瀑布的主人是印第安人,在印第安語中,尼亞加拉是雷神之水的意思.我們在大瀑布景區的電影院裡看了一段紀錄片,記載的是印第安人冒著生命危險發現和探索大瀑布的事跡.這部片子場面宏大,精彩動人.其中有三個情節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像.一是有個印第安家庭決心到大瀑布中探險,一家三口坐著皮艇從上游下了水,到了瀑布前,急流把皮艇打翻了,三人都掉到水裡,那女的抓住一個皮囊,游到了岸邊,那小孩僥幸遇到救生艇,也留住了生命,那男青年卻再也找不到身影了.另一個情節是一位印第安老太也決心要到大瀑布中探一探,她想了個高招,找來一個大木桶,自己鑽進木桶裡,讓人把木桶蓋緊封密,然後把木桶推到水裡,木桶順流而下,從瀑布高處重重地跌落下來,又順水流漂到岸邊.人們戰戰兢兢打開木桶,老太居然安然無恙走了出來.還有一個情節是在瀑布的上空架起一根鋼絲,一位青年徒手在鋼絲上從河的這邊走到另一邊,腳下奔騰怒吼,青年悠然自得,我們這些看電影的人,盡管知道結果很好,但看的時候卻始終懸著一顆心,直到青年安然到達彼岸,大家才忘形地呼叫起來.

三,曼哈頓老了

在地圖上看曼哈頓,是一個夾在兩條河之間的島嶼,西邊是哈德遜河,東邊是東河.島不大,面積也就60平方公裡,跟太湖中的西山島差不多.但這裡卻是紐約的中心,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

從布法羅到紐約,大約有450公裡路程.4月30日,我們上午8點多開車,中途休息兩次並吃自助餐,下午4點半才進入曼哈頓.

和舊金山的市容大大不同了,這裡高樓林立,車輛穿梭.導游安排我們在太陽下山之前登上洛克菲勒中心大廈69層,觀賞曼哈頓島全景.

眼前的情景著實讓人震驚,這是一片高樓大廈的森林,密密匝匝,高聳雲霄.每幢大樓造型都不相同,各逞其能,爭奇鬥艷.遠處帝國大廈的尖頂最為突出,夕陽下反射出略帶暗黃的光輝,還有方形的,圓形的,三角形的,等等各種形狀的屋頂.越往近看,越覺得這些建築龐大無比.

導游告訴我們,曼哈頓島由北向南分上城,中城,下城三個部分,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中城,有名的時代廣場,帝國大廈都在中城,華爾街在下城.整個曼哈頓島有40層以上的摩天大樓200多多幢,難怪滿目看去都是高樓.[報載,目前香港有摩天樓58幢,上海51幢,深圳46幢,廣州44幢]

夜幕降臨,我們來到時代廣場.這個廣場以紐約時報總部大廈在此而得名,是曼哈頓最繁華的購物和娛樂地段.百米左右長寬的廣場周圍聚集著眾多大商場和劇院.此時,商場內燈火通明,高樓外牆上霓虹燈閃爍,還有許多大型顯示屏放映著各種商業廣告,這一切構成光與影的海洋,令人目眩神迷.廣場中間,三五成群,影影綽綽,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游人.有閑逛的,也有跳街舞的,有白人,也有黑人,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我們隨著人流來到一家百老彙劇院門前,發現這個大名鼎鼎的劇院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雄偉,門前並沒有高台階,門面也就五六間寬,而且裝飾似乎有點陳舊了.不過後來知道,百老彙不是一家劇院,而是有幾十家.

5月1日整天,我們繼續游覽曼哈頓.在最初的震撼之後,細細品味,發覺曼哈頓似乎有點老了.從城市歷史來講,曼哈頓並不太長.1624年,荷蘭人從印第安人手中用只值24美元的東西換來了這塊土地,從此開始建設城市.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美國經濟大發展,經過二次大戰,更成了世界第一強國.曼哈頓順勢而上,成了美國金融和貿易的中心.這裡的高樓大都建成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了年紀了,盡管保養很好,威勢猶在,但畢竟不如新建的大廈那麼生氣勃勃.

我們走進華爾街.這條舉世聞名的街道不長,只有700多米,比蘇州觀前街還短一點,不過這裡聚集著幾百家美國和英國,瑞士,日本的銀行,證交所以及大公司,集中的財富是觀前街無法相比的.這裡的建築都是摩天大樓,,而街道並不寬,估算著也就二十多米,大樓建得早,很少用玻璃幕牆,采光不佳,於是這條街就成了一線天.走在華爾街上,難見天日,隱隱有壓抑感.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而送的禮物,現在聳立在曼哈頓島最南端的哈德遜河河口上.我們坐游船在河面上轉了一圈,由遠而近地觀賞這尊像征美國精神的雕像.在游船上回望華爾街,又是一種風景,感覺如同在黃浦江中觀賞浦東一般.

聯合國總部大廈在中城的東河邊,包括四幢建築,主樓[秘書處大樓]高39層,建成於1951年,經歷了60年風雨,外牆最近正在整修,我們看到搭起了腳手架.門前有150根旗杆,供會員國升旗用的,今天是星期天,杆上無旗.門口還有兩座雕塑,一座是意大利人送的”破碎的地球”,另一座是瑞士人送的”鎖結的槍”,寓意分別是環保與和平.我們走進一個大廳,燈光不太明亮,牆上有先後八位秘書長的畫像,此外就是賣紀念品的小賣部了.

我們還沿著名品集中的第五大道走到了曼哈頓島最北端的上城的中央公園.這裡很熱鬧,門口有藝人穿著卡通服飾逗游人取樂,有漂亮的馬車供人乘坐,公園內有許多挺拔的樹木,水清如鏡的池塘,綠茵茵的草坪.一群人穿著白色的禮服似乎在准備婚禮,更多的男男女女在草坪上或坐或臥.工作時習慣於快節奏的美國人,今天正在享受難得的悠閑.

四,翻開美國歷史第一頁
費城在紐約與華盛頓之間,城市不大,但在美國歷史上非常重要,因為,1776年,當時英國的殖民地13個州的代表,就是在這座城市宣告獨立,翻開了美國歷史的第一頁.

我們去參觀自由鐘紀念館,這是一座不高的建築,外面有很大一片場地,綠草茵茵,周圍的建築也不高,整個環境非常清幽.成群結隊的學生穿著制服在老師帶領下來參觀.我們在美國極少碰到排隊的現像,為了參觀自由鐘,卻排了將近半小時的隊.

進館的安檢非常嚴格,跟上飛機差不多,要脫掉大衣,解下皮帶,還要把手機,小刀,鑰匙等寄存.進館後不能大聲喧嘩,必須認真聽講解員介紹.後來在珍珠港參觀二次大戰紀念館時,紀律也是這樣嚴.誰說美國人嘻嘻哈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他們是夠嚴肅的.

自由鐘不太大,大約半人高,安置在一個座子上,用玻璃罩著,鐘身上有一條裂紋,那是從英國運來時途中造成的損傷.就是這口鐘,在通過時朗朗敲響,那莊嚴的情景令美國人至今難忘.我們在紀念館內看到許多圖片資料,還有一部大約一刻鐘的紀錄片.

離自由鐘紀念館不遠,有一幢兩層的紅磚樓房,上面有一個乳白色的尖頂.當時,這裡是弗吉尼亞州的州政府,獨立宣言就在這裡討論通過,自由鐘也就安放在尖頂裡.[後來大約出於房屋安全的考慮,鐘被搬到了另外的地方]現在,這幢樓房保存完好,被稱為獨立宮.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大科學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他出生於波士頓,父親是個漆匠,家裡很窮,自己小時候當過印刷工人.後來他長期在費城從事電學方面的科學實驗,小學生都知道的”風箏試驗”就是他勇敢的創舉.他是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人之一,為美國的獨立和自由嘔心瀝血,奮鬥了一生.他死後,兩萬費城人來送殯,全城服喪一個月.我們參觀了他舉辦政治沙龍的花園,還去看他的墓碑,墓碑上是他自己叮囑刻的字:印刷人富蘭克林.

美國造幣廠在費城,這裡陳列著從獨立以來直到現在的各種硬幣[包括流通幣和金銀紀念幣]的樣品,還有正在運轉的流水線.廠房外觀很普通,裡面檢查非常嚴,進門處的牆上寫明不准照相,導游解釋說生產線絕對不能照,陳列室可以照,一位團友在陳列室悄悄拍了二三張照,警衛不知從哪兒立刻跑了出來,咆哮著讓這位團友馬上把照片刪了.

五,華盛頓的綠白黑

旅游行程上安排去華盛頓,我們思量著,華盛頓能看到什麼.去過後想一想,美國這個首都還真有點特色,印像最深的是綠色,白色和黑色.

先說綠色.紐約到華盛頓的距離是220公裡,高速公路兩旁,除了大片的草地和零星的村鎮,都是高大的樹木,這就是典型的美國東部田園風光.這些樹木都是原生態的,有百年以上樹齡,樹干粗壯,樹葉濃密,密密層層,綿延不絕.在我的記憶裡,只有在長白山景區看到過這種景像.

華盛頓那塊土地,原先是一個灌木林,只有少許村鎮.確定為首都後,才有了大批建築.不過規劃時保留了大片大片的綠地.我們翻看地圖,華盛頓地圖上的綠色比芝加哥,洛杉磯多得多.我們在市區漫步,就像走進了大公園,到處綠樹成蔭,草色青青.有高大的針葉樹松樹,杉樹,也有巨型的闊葉樹橡樹[華盛頓市樹],楓樹,胡桃木樹.看到一篇報道,美國在一百座城市中評選最適宜家庭生活的城市,華盛頓列為第一名,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綠化好.

再說白色.華盛頓最重要的兩座建築是國會和白宮,外牆都是白色的.國會大廈座落在25米高的國會山上,是一幢白色大理石的三層樓,長230米,頂樓的中央有一個圓形的穹頂,在有關美國的報道中經常出鏡,很容易被誤認為白宮,其實是國會.國會前面有一大片草坪,還有一個 池塘.我們沒有預約,不能進去參觀,只能隔著草坪拍拍照.白宮在國會西邊,開車10來分鐘就到了.同樣,因為沒有預約,我們只能站在南草坪的外面.[據說,9,11後,參觀白宮國會很難了]遠遠看去,這幢50米長的兩層樓實在不見得多少威嚴,但這裡確確實實是美國的權力中心,也是世界風雲的策劃地.

華盛頓紀念碑是為紀念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建造的,這是一座大理石的方尖碑,也是白色的,此碑高169米,是首都的地標.和國會以及華盛頓紀念碑在一條直線上的是林肯紀念堂,這是一幢白色的希腊神殿式建築.

我們的巴士在國會和白宮之間的所謂”聯邦三角”中穿過,這是政府部門的集中地,司法部,勞工部,商務部,中情局等都在這裡,這些大樓的外牆不是白色,體型很龐大,但都不太高,因為美國規定,華盛頓所有樓房都不能高於國會,意思是國會高於一切.

華盛頓有300多處紀念堂和紀念室,紀念碑,幾十個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這些建築物不一定是白色的,但建築風格都樸實,莊重,素淨,優雅.我們參觀了航空航天博物館,裡面有阿波羅飛船的回收艙,還有從月球上取回來的岩石樣品.

最後說黑色.華盛頓市區有55萬人口,一半左右是聯邦政府雇員,70%是黑人.我們在公路上看到的駕駛員,在各個景點參觀時碰到的游客,大都是黑人.他們個子高高的,熱情爽朗,見人就喊”嗨”,看多了,覺得很親切.白人對中國游客也很友好.我們在白宮南草坪外碰到五六個加拿大游客,都是人高馬大的白人,團友邀他們一起照相,他們興高采烈地同意了,結果慘了,站在這些加拿大人中間,我們都成了小朋友.

六,走進花花世界

我知道,說拉斯維加斯是個花花世界,並不足以反映它的光怪陸離.這座世界著名賭城的豪華和奢侈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拉斯維加斯在美國西部,我們從華盛頓飛往這個城市,又橫穿了一次美國,用了將近五個小時.這裡順便說一句,美聯航的航班時間很准,我們在美國先後坐了八次飛機[包括轉機],沒有一次延誤的,但是它的空中服務實在差勁,空勤人員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嬸,面無表情,一副照章辦事的樣子,比起中國飛機上漂亮空姐的微笑服務,差遠了.而且美國國內航班上只供應飲料,不提供餐點.我們臨晨3點就從華盛頓出發了,直到下午1點才落地[拉斯維加斯時間是上午10點],肚子真是餓了.

按照導游的說法,拉斯維加斯的白天是睡著的,晚上才動起來.中餐後,他讓我們回賓館休息.團友們都很興奮,堅持讓巴士把我們送到市區主要街口,下來走一走,看一看.

放眼望去,一幢幢奇形怪狀的樓房布滿了整個街區,裝飾五花八門,底層的門是敞開的,裡面擺放著密密麻麻的老虎機和長的,方的,園的各種賭台.街上行人不多,酒店內賭客也寥寥,真在睡覺呢.導游說,拉斯維加斯有370多家大酒店,也就是賭場,每家酒店的建築造型都是不同的,因為投資者來自世界各地,把各種建築文化的智慧都帶來了,有羅馬式,希腊式,埃及式,哥特式,拜占庭式,等等.可以這樣說,你在這座城市,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建築.

太陽下山了,我們休息後再次來到市區,景像果然不同了,滿街是人,滿目是燈.先到老城區看燈光秀.這是一條四五百公尺長的街道,上空的天幕全部是液晶顯示屏,不斷變換著放映各種短片,五光十色,刺人眼球,同時配著音樂,有時婉轉抒情,有時奔放豪邁.據說.這麼大的液晶屏幕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又來到新城區,此時的賭場華燈齊放,展露出最亮麗的面容.
威尼斯大酒店有條運河,穿堂而過,客人可以坐貢多拉進酒店,賭場就在河兩邊.上面是幢10多層的高樓,二層有一個很大的平台,是露天咖啡座,奇怪的是,現在是晚上,天空應該是漆黑的,但我們看上去,卻是遼闊的藍天,白雲飄飄,清清楚楚,讓人覺得非常愜意,顯然這是設計者的匠心安排.

進入米高梅大酒店,好像走進了童話世界,這裡的建築色彩特別鮮艷,高高矮矮,都有一個尖頂,最有趣的是,酒店內還有一條高架的輕軌線,游客可以坐上輕軌車從這幢樓到達另一幢樓,或出酒店.

我們參觀的最後一家酒店是百樂宮大酒店,據說這是內部裝飾最富麗堂皇的酒店.大堂裡有三件寶.一是穹頂上有上萬片綠色玻璃的荷葉片,是請羅馬一位著名工藝師化幾年時間吹制出來的.二是有一個室內植物園,常年綻放著許多名花.三是有一座巧克力瀑布,是每天用幾噸巧克力,從上而下循環澆流出來的.

晚上9點,我們集中到百樂宮酒店門口,此時,街道對面的凱旋門大酒店燈火通明,比原型略小的埃菲爾鐵塔高聳雲霄,兩家酒店都奏響音樂,門前的池塘裡湧出噴泉,隨著樂聲的高低,噴泉也忽上忽下,,一些西方游客樂得和聲吹起了口哨,我們大家都心花怒放.

拉斯維加斯建在沙漠之中,奢華的建築裝潢是為了吸引世界各地的賭客來銷金.近年來,中國豪客到這裡來的不少,有的一揮百萬,甚至千萬.拉斯維加斯是天堂還是地獄,美國在荒漠中建起這座城市,是造福於人類還是禍害世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實在難以評說.

七,鬼斧神工大峽谷

美國作家繆爾說:不管你走過多少路,看過多少名山大川,你都會覺得大峽谷仿佛只能存在於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

他說的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從拉斯維加斯坐車去大峽谷要兩個小時.出了市區,高速公路兩旁就是沙漠,不過不是風一吹就移動的沙丘,而是經過治理防風固沙的沙地.上面寬寬松松地長著一種叫耶穌亞的小樹,樹不高,枝椏也不多,有上有下,形狀很怪.導游說,過去這裡是西部牛仔活躍的地方.旅游車開了80分鐘後進入印第安區域,我們下車換乘環保車.這裡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路旁看不到任何建築物.又開了40分鐘,就到了大峽谷停車場.

查閱資料知道,大峽谷是美國西部廣闊的凱巴布高原上一條又長,又深,又寬的溝,長達400公裡,寬達16公裡.深達1600米,峽谷兩邊岩石陡峭突厄,地勢十分險惡.

我們選擇了花179美元[每人]坐直升機從空中觀賞大峽谷的自費項目.這是我第一次坐直升機,不免有點忐忑.一架直升機可坐6名游客,兩位南京的團友和一對西方夫婦和我們同機,管理員要我們秤過體重後,安排我坐在駕駛員旁邊,我成了副駕駛,看上面下面左邊右邊都很清楚.直升機發出隆隆的轟鳴聲,飛上去了,比小汽車還平穩,我吊著的心放下了.

從空中俯視,大峽谷就像地球表面被巨斧辟開一條大縫,硬生生地把無邊無際莽莽蒼蒼的凱巴布高原切割開來,又像是一條不見首尾的巨蟒,潛伏在地表下面.直升機駛進谷中,兩邊裸露的岩石千姿百態,像走獸,像飛禽,不同的高度反映出不同地質時期的顏色,有灰褐色,有暗黃色,等等.到了谷底,看到有條河,寬約百米,水流不太急,岸邊有寬寬的沙石灘,我們下機換坐汽艇在河上漂流,發現頭頂上的峽谷壁立千仞,更顯雄偉.

直升機把我們送到峽谷頂端,我們下來自由活動.這裡有一座著名的建築,是在峽谷上空用厚厚的玻璃板架起的半段橋,這橋呈馬蹄形,伸出岩壁25米,完全是透明的,走在橋上,看到腳下隔著一層玻璃就是萬丈深淵,大家的腿都覺得發軟.有些膽小的人,走到橋中間就不敢站立,整個身體趴了下來.據說此橋耗資4000萬美元, 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世界建築奇觀之一, 一位來自上海的華人參與了設計和投資.

我們站在高原上,伸出手似乎就能碰到天;走到峽谷邊上, 似乎走到了地球的邊緣,跨出幾步就會跌落深不可測的谷底.大自然創造的這個峽谷奇跡,使我們凜然而生震撼和敬畏之感.

回程時去看胡佛水壩,在又深又窄的山谷內.這是美國西部開發的重要工程,建成於1935年,據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鋼筋混凝土拱形水壩.我們沒有仔細參觀,遠遠看去,壩體確實很龐大,不過,比起三峽大壩來,就大大不如了.

八,撲朔迷離的影視世界

好萊塢是洛杉磯大市的一個區,是世界最著名的影視城.5月5日,我們從拉斯維加斯坐車前往洛杉磯.這一段路有440公裡,上午9點出發,中間到一家奧特萊斯商場買東西,下午4點才到達目的地.

遠遠看去,洛杉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是一個大盆地.導游說,洛杉磯由88個小城市組成,有1000萬人口,其中華人公民和持綠卡者120萬,有6座小城的市長是華人.

150年前,好萊塢這塊土地上只有一幢建築,隨著影視業的崛起,現在好萊塢市區有百萬人口,聚集著600多家影視公司,成了名副其實的影視王國.

5月6日上午,我們走上好萊塢星光大道.這條街並不很寬,地上也沒有紅地毯,只有一長溜特制的地磚,暗紅色的,上面用金字刻著一位位明星的國籍,姓名和獲金獎的電影名,這種地磚共有2000塊.

星光大道上有許多影院,我們走近中國劇院,時間還早,大門關著,從外觀看,像一座廟.旁邊就是柯達劇院,規模不小,門廳裡掛著許多明星的照片,旋轉式的樓梯旁擺設著很多藝術品,樓上有漂亮的咖啡座.

在星光大道上可以看到遠處的好萊塢山,山坡上有許多別墅,房價很貴的,那是大明星的房子;隱隱約約還有一排白色的字,導游說,這是好萊塢的標識英文字母HOLLYWOOD,從街上看字很小,其實每個字母都有13,7米高,以前那裡是允許上去參觀的,自從發生一位女星跳崖自殺的事件後,封閉了.

好萊塢環球影視城像一座迷宮,一腳踏進去就感到發暈.這裡的一切都是靈動的,走在街口,突然不知從哪兒跑出個卡通人來,怪模怪樣地拉著你一起照相;剛明白過來,又來了一頭高高的長頸鹿[當然是人扮的],用它那誇張的臉向你致敬,搞得你不知所措.

我們隨著人流走進恐怖城,裡面漆黑漆黑的,伸手不見五指,道路狹窄而彎曲,後面的人只能緊跟著前面的人腳步走.突然,暗處伸出一只手在你身上捏一把,前面又冒出個鬼怪,擋住去路,對你呲牙咧嘴,嚇得不少人尖叫起來.往下走,又有許多怪物變著法兒來刺激你,三番五次後,我們慢慢習慣,不再恐懼,而是覺得有趣了.這時,差不多也就到了出口.

我們又去看動感電影.六個人一組,坐在一間小房子裡,前面的牆壁連著天花板是圓形的,工作人員要我們雙手握住身前的欄杆.電燈關了,放電影了,我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到了空中,高樓大廈在腳下滑過,藍天白雲在身前飄過,飛行的速度越來越快,眼前的東西根本來不及看清,就一閃而過,我們似乎進入了太空,座椅左右搖擺晃動起來,意識裡知道這是在看電影,但心裡仍然害怕會不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兩只手越握越緊,冒出許多汗.直到影片結束,才松了口氣.

環球影視城有許多拍攝現場,可以參觀和體驗,坐游覽車轉一圈大約40分鐘.有一塊場地是飛機摔落的現場,這是一架真的飛機,機頭,機身,機尾斷為三截,座椅,油箱,旅客的行李物件散落一地,情景十分慘烈.游覽車開進一個山洞,突然停下了,說是發生了地震,大塊的岩石在車前掉落,車身劇烈震動,大家以為真出了問題,三分鐘後,一切恢復正常.游覽車又開到一處堤壩上,突然洪水暴發,迅速淹沒了村鎮,漫到車旁,濺起的水珠真的打到車窗上,大家有了經驗,不再害怕,反而覺得好玩了.影視城裡還有一座十八世紀的西方小鎮,牛仔騎著高頭大馬在街上游蕩,那郵局,咖啡店,住宅,雖然都是仿造的,卻跟真的一般.

好萊塢太精彩了,讓我們大開眼界.

九,歷史煙雲中的珍珠港

5月7日,我們坐飛機離開洛杉磯去夏威夷,飛了5個小時.

夏威夷是一個群島,在太平洋中,有八個大島,一百多個小島,州政府在瓦胡島,也叫火奴魯魯,中國人更熟悉的名字是檀香山.

夏威夷的原住民是波裡尼西亞人,有自己的國王,1898年才並入美國,1959年正式宣布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最後一個州].我們去參觀夏威夷國王的王宮,這是一幢紅色的樓房,三層,不大,用鐵欄圍著,外面有一個很大的花園,環境非常清靜,門前有一尊國王卡美哈梅哈一世的銅像.

檀香山市的市政廳就在王宮附近,建築風格很特別,屋頂像個火山口,四面都有大片的水池平台,像征夏威夷是大洋中火山噴發形成的島嶼,導游告訴我們,這個市政廳是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作品.

檀香山的最南端就是大名鼎鼎的珍珠港,這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發動突然襲擊,炸沉美國亞利桑那號等四艘軍艦,炸毀美軍飛機180多架,炸死美軍將士幾千多人,這就是二戰史上有名的偷襲珍珠港事件,從此,美國正式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港口有座二戰紀念館,場地很大,道路兩旁栽種著常青樹,左右分布著幾座平房,陳列著有關二戰的圖片和實物.還有一個不大的影院,可坐一二百人.放映的是日本鬼子偷襲珍珠港的紀錄片.屏幕上展現的畫面是:日軍飛機黑壓壓地掠地而來,炸彈亂扔,火光四起,血肉橫飛,真是慘不忍睹.看過電影,我們坐上渡船出海去看建在海水中的死難將士紀念碑.這是一塊黑色大理石的碑,四周用白色船形建築物圍護著,碑上刻的是被日軍炸沉的亞利桑那號軍艦上的1000多位將士的名字.據介紹,亞利桑那號軍艦由於難以打撈,至今還沉在這塊碑的下面.

珍珠港是日本侵略者罪惡行徑的見證,,人們永遠銘記著這個地名.

到死難將士紀念碑前默哀的人很多,不管來自世界上那個地方,大家共同的心聲是:要和平,不要戰爭.

天下起了小雨,雲層很厚,海風很大.遠處是美國第七艦隊的軍港,亂雲飛渡,濁浪翻滾,軍艦好像在移動,不知他們意欲何為.

十,花影海韻夏威夷

夏威夷本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度假勝地.二戰結束後,這裡的旅游業蓬勃發展,據說每天飛到夏威夷來的各國游客達40萬人.

綠樹鮮花,火山海灘,草裙舞是夏威夷旅游的三個關鍵詞.

先說綠樹鮮花.夏威夷處於熱帶,四面是海,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這裡植物品種很多,椰子是最常見的樹木,此外,夏威夷竹,夏威夷果都很有名.城市裡有許多綠地, 點綴著環境,我們住的44層高的酒店樓下,就是一大片夏威夷竹, 青翠喜人.出了市區,山坡上滿是高大的樹木,濃濃密密.

夏威夷的原住民波裡尼西亞人特別愛花,他們看到客人,會打招呼”阿羅哈”[你好和我愛你的意思],對尊貴的客人,他們就會獻上用五顏六色的鮮花扎成的花環.我們在餐廳裡看到不少身穿花布衫裙胸前掛著花環的婦女,這些就是原住民.

再說火山海灘.夏威夷群島是億萬年前太平洋中的火山爆發造成的,海邊遍布黑黑亮亮的火山熔岩,這是夏威夷海景的獨特之處.我們游覽了美麗的恐龍灣,這裡的海水湛藍湛藍的,懸崖峭壁上怪石林立,陽光下放射出異樣的光彩.不遠處有一個海灘,石縫中會射出噴泉,每隔幾分鐘就會噴一次,噴出的水柱有二三十米高,游客都嘖嘖稱奇,這是火山熔岩造成的景像.我們還到了大風口,這是海邊兩座山之間的一個峽口,山高林密,地勢險峻,據說當年日軍就是隱蔽在山坡後面,低空飛行,然後掠過峽口,實施偷襲成功的.我們的汽車開到峽口時,正逢滂沱大雨,隔著車窗,只見前面渺渺茫茫,大海正在發怒.

夏威夷的海灘多姿多彩.微風吹佛,椰樹搖曳,有撐著花洋傘攙著小孩散步的,有裸著上身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有踏著滑板勇敢下海衝浪的.我們選擇坐潛水艇到海底游覽.這是一條小型潛艇,可坐50人左右,每人面前有一個密封的窗戶.下潛了,艇內的儀表上顯示著下沉的深度,10英尺,20英尺,30英尺直到100英尺,艇長說,到海底了.我們從窗戶玻璃望出去,海水的顏色比海面上深多了.海底有時平坦,有時高低起伏,有時又冒出一艘沉船,只剩下船舷的架子,船艙都空了.艇長說這是故意擺在那兒的,目的是吸引魚群.果然,沉船周圍有大批魚兒在游動,有大有小,都是來覓食的.大約因為這裡的海底有火山熔岩的緣故,珊瑚礁很少,顏色比較單調,這是遺憾.

最後說說草裙舞.草裙舞是波利尼西亞人的傳統舞蹈,靠頭和身軀的擺動,以及雙手的姿勢,表達熱情奔放的感情.5月8日晚上,我們離開夏威夷的前夜,導游安排游船夜游,體驗了一次難忘的草裙舞經歷.這是一艘可坐800人的大游船,漂亮的夏威夷少女穿著鮮艷的服裝,掛著五彩的花環,在船頭迎賓.船上有豐盛的晚餐,還可點雞尾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夏威夷少男少女跳起了草裙舞,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像老朋友一樣無拘無束,閑聊家常享用美餐.晚餐將結束時,最令人興奮的一幕揭開了,主持人邀請全船的客人都來學跳草裙舞.開始,有些人感到遲疑羞澀,坐著沒動;不少爽朗大膽的游客早已坐不住了,應聲走到中間,和夏威夷人對舞起來.他們越跳越高興,而且不斷把自己的朋友拉進舞圈中來.於是,全船的人大部分動起來了.會跳的人舞姿翩翩,不會跳的人依樣抬手扭腰.全船共舞全船笑,友好,親切,熱烈的氣氛感染了每一個人.

這是一個美好的夜晚,難忘的夜晚,為我們美國之行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夏威夷時間5月9日[北京時間已是5月10日]清早,我們坐上國際航班經東京轉機飛往上海,到達浦東機場是晚上10點.旅途雖長,但很愉快,回家了,感覺真好.

,











精選遊記: 美國聖地亞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