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興而行,興盡而返

作者: Tengfeidong

導讀是該寫點什麼了,倒不是滿腹經綸,也不是夢筆生花,更不關清風明月之事,撩人的怎麼會是眼前美不勝收的春江水呢。是怕自己的記憶就像個黑洞,吞噬著那曾經或是正要發生的經歷,這將是何等的可悲呢!“讀萬卷書,行千裡路”,古人自是不知今日事,這網絡通訊的年代,不用說是書,連人都只是那圖標上的一個鏈接點,在那裡閃著,誘著你的神經,招之即來,揮之即 ...

是該寫點什麼了,倒不是滿腹經綸,也不是夢筆生花,更不關清風明月之事,撩人的怎麼會是眼前美不勝收的春江水呢。是怕自己的記憶就像個黑洞,吞噬著那曾經或是正要發生的經歷,這將是何等的可悲呢!“讀萬卷書,行千裡路”,古人自是不知今日事,這網絡通訊的年代,不用說是書,連人都只是那圖標上的一個鏈接點,在那裡閃著,誘著你的神經,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倘自己再不寫點兒什麼,怕不定哪天便是百年,灰飛煙滅。連同著記憶,連同著回憶。

從桂林寫起,不見得我就是桂林人,而我的確不是。我的故鄉早在元代已是世界大港,只有遠在西域的亞歷山大港強差可比;從桂林寫起,是因為我是俗人,需五谷而不汲天地精華之人。倘那天退休了,(先別以為我老,更別竊笑我年少輕狂,)在中國第一要的度假別墅,便是那漓江旁,竹園中,不知名處的一棟不顯山露水,不咄咄逼人的居所。看綠水青山,看煙霧飄渺,看自己在歲月中老去。



還記得這樣的一篇文章嗎?“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完整無瑕的翡翠。只有船槳激起一道道水紋,擴散出一圈圈漪瀾,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老陳如是說。想看槳嗎,想掌舵嗎,找一船夫,租上竹排一排,倒是可盡情享受一番。然而彼情彼景,不由我分說。“承興而行,興盡而返”,我不如王子猷瀟灑。此俗一。不率真,不隨性。然今日之人,諸多牽絆,多少人還在嘆息假期是遙不可期,我不抱怨了。說我俗,落俗套,桂林乃熱門景點,怎可趨之若鶩呢,此俗二。誰叫它當年唱的人心惶惶呢?唱得我一有時間一有錢就把自己來折騰。誰曉得,對或錯。但這景是值回程票的,絕對!

不可錯過的何止這漓江,單單是像鼻公園一帶,就有無窮的樂趣。不知幾人進了水月洞,上了像眼岩,參了普賢塔,觀了舍利塔,拜了雲峰寺?我是獨自逍遙了一番,漫步在像鼻山上,觀微茫的不遠處的城鎮,竟有飄飄欲仙之快感!人生得意就在於盡興。總覺得愛旅游的人是愛生活的,愛生命的,心裡總有一處柔軟的地方,愛自己,更愛他/她人,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全是匹夫己任,但男兒當有所擔當。



當然,桂林的景點很多,很美,美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恨不能早日金盆洗手,退隱江湖,在這美景中流連徘徊!親愛的驢友們,還是老話一句,錢不是多到花不完才花,查一下網,揣一點兒錢,找幾個風光,約三五好友,四處漂泊有何不可?高談闊論有何不可?青春年少!莫等到靖江王城如麗江般喧鬧不堪,盧笛岩如九鄉溶洞銅臭撲鼻才去,那可真是枉費了年華!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