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每兩年有一次集體旅游的機會,今年的計劃是去山西,雖然自己前年已經去過,但是去的僅僅是晉中一片,一直很向往的晉北沒有去成,所以一聽說此次行程安排有懸空寺和雲岡石窟,那就再好不過了,欣然答應前往。由於出行時間正好借端午節的假期,而且節前也需要出差北京和天津,所以我們幾個出差的就先辦完事,從北京出發,和大部隊在太原彙合。
D 1 6.10 上海—天津
6月9號晚上的火車從上海出發,10號早晨抵達天津,當天在天津拜訪了食品協會和二輕的主管領導,當晚宿天津。
D 2 6.11 天津—北京—天津
坐早晨7點多的京津城鐵,抵達北京,先後拜訪了龍門和中國農大,當晚再坐城鐵返回天津。
D 3 6.12 天津—北京
起早前往濱海新區的天津利民洽談,下午坐京津城鐵到北京,當天宿北京,可能出於成本的考慮,公司安排本人住了親戚家,無語~
D 4 6.13 北京—太原
一早從北京出發,前往房山區的客戶處,落實加工等事宜,由於事情談得比較順利,當天下午去了盧溝橋,頂著艷陽,接受了愛國主義的教育。下午到北京西站,坐16:26分的D2015前往太原。車行途中,對面座位的一個女孩子在玩一個塑料玩具,摁一下之後,士兵玩偶的眼睛會依次一下睜開一下閉攏,自得其樂的樣子很是可愛。
老板興趣所致,逗小女孩玩,說是能讓玩偶的眼睛同時一個睜開一個閉攏,小女孩十分驚異,連聲叫好。老板偷偷找了張紙,在紙上畫了個眼睛,貼在了玩偶的一個眼睛上,這樣,不管怎麼按,玩偶有一個眼睛總是睜開的,女孩起先並沒發覺老板做的手腳,很興致盎然的玩著,但是一會之後就看出了貓膩,於是乎對著老板,漲紅了小臉,恨恨地罵了句:“騙子!”,此話一出,這下輪到我們附近幾個座位的人都哈哈大笑了。
不知不覺中,列車在19:30分准點抵達太原,旅行社已經等在了車站,接站後順利入住四星的太原黃河金都大酒店,當晚在酒店裡邊吃自助餐邊看世界杯,山西之行正式拉開了帷幕。
D 5 6.14 太原—祁縣—平遙
其余同事乘坐的Z96次准點8點39分抵達太原,旅行社先接站,然後來黃河金都酒店接我們昨天入住的人員,兩股部隊順利彙合後,直接驅車25公裡赴晉祠,車行大約40分鐘後,即抵達號稱“中國古園林建築之瑰寶”,有“三絕”、三大國寶建築之稱的山西小江南——晉祠。
俗話說:“不到晉祠,枉到太原。”游覽晉祠,三絕不可不看,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唐槐是唐代時種植的槐樹,至今都還茂盛蔥郁;二是聖母殿內宋代的彩塑;三絕中的最後一絕是難老泉。
而我國古建築中的“三絕”——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年間的聖母殿、雕於宋元祐二年(1087年),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雕柱、以及魚沼飛梁都是不能錯過的精品。
參觀完晉祠,繼續驅車60公裡,約1小時左右到達祁縣,游覽號稱山西四大院落之一的喬家大院。
《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和《亮劍》等影視作品的取景地喬家大院是晉商大院中的集大成者。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是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故坊間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晉祠和喬家大院在兩年前都已經來過,這兩處景點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本人以前的游記。
從喬家大院出來後,再乘車30公裡(約40分鐘),就到了平遙古城,由於旅行社的大巴不能進城,只能大包小包的換乘電瓶車進城,當晚入住掛牌4星的平遙古城特色古客棧,睡的是雙人土炕,彌補了上次來平遙的遺憾。當天吃晚飯時,發生了一些小插曲,忽略~
D 6 6.15 平遙—太原—定襄—五台山
如果說麗江是位純美的少女,那麼平遙就是位底蘊深厚的亂世佳人。平遙古城是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
第一站參觀的是距今有2700年的平遙古城牆,相傳古城牆始建於西周宣王姬靜時期。城牆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御工事,在平遙古城牆的每個城門外都有一座甕城用於增強城池的防御能力。精妙的設計和完備的功能足以體現古人“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的意識和智慧。
依次參觀的是保存完整的古代縣衙——平遙縣衙,平遙縣衙始建於北魏,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在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無論從建築布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皇宮縮影。
坐落在被喻為中國古代華爾街的明清一條街上的中國金融業的鼻祖日昇昌票號,是專營銀兩異地彙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它是現代各式銀行的鼻祖。信步其中,讓我們可以一起回顧一代票商“一紙彙票彙通天下”的輝煌,掀開歷史的紗漫,目睹其昔日的風彩。
而鏢局是以押運一些現銀或貴重貨物收取一定費用的舊式保險業。鏢局中的展出資料,詳細介紹了清代中葉華北地區保鏢行業中的三位傑出人物,即神槍王正卿、鐵腿左二把、形意拳名家戴二閭三位鏢師生平事跡以及三位鏢師所在鏢局的資料。
用一個上午的時間,走馬觀花了平遙古城,匆匆上車再趕120公裡,大約1.5小時後返太原,在太原的山西會館品嘗了地道的山西面食。還是因為和昨天一樣,為了吃飯坐位置的事情,仍然有些不痛快,只是不開心的豬腳由老二換成了老大。
由於當天還要趕240公裡的路到五台山,而且預計路上時間要4.5個小時,所以在並不融洽的氛圍中填飽肚子之後,便離開了太原,往五台山方向上路了。
途中在定襄下高速,游覽了閻錫山故居。閻錫山舊居位於定襄縣東北22公裡處的河邊村(原屬五台縣),始建於1913年前後。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才建成現在的規模。在此期間,先後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又名昌春樓)、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700余間,總占地面積3.3萬余平方米。走進閻錫山舊居,首先映人眼簾的是東西花園,所謂東西花園,並非真正花草遍地樹木郁蔥的去處,而是一套連一套的深府大院。進了大門,是東花園一院。這是閻居裡最大的一個院子。東花園的建築以中國傳統的晚清宮殿式建築為主,大門為古牌樓式,四面均建廳堂,中間是花壇、假山和噴水池,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墁的雕砌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行便道,對面是高大的二層樓。
穿過過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廳是三間大房,供閻氏家族議事及會議使用。三院的宮殿式大樓高大宏偉,登樓可遠眺全村景致。閻錫山舊居是民國初年仿古建築中的傑作,極具歷史價值。
縱觀閻錫山舊居這組氣勢恢宏堂皇,格局變幻譎奇的近代建築群,它不僅是研究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珍貴實物,也是閻錫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歷史遺跡。同時它又以鮮明的民間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築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其中尢以一組組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木雕而使中外游人流連忘返。遍布各主要建築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將這座舊居罩上了一塊神奇詭秘的面紗。
離開閻錫山故居後不久,便到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按照旅行團的慣例,只要天不黑,還是要走一個景點的,於是我們就被趕鴨子到了號稱清代順治皇帝歸隱出家之處、五台山第一靈廟——鎮海寺。
鎮海寺位於台懷鎮南清水河西側,距台懷鎮5公裡。這裡蒼松翠柏,曲徑通幽,到是一處極其清靜的所在。鎮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海拔1600米。寺院因山借勢,錯落有致,從山腰到山頂形成步步高升格局。寺前有幡杆、石獅,寺內有殿堂樓房100間。現僅存有四座大殿,分別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關公殿,其中觀音殿又稱文殊殿,殿內供奉有五尊菩薩,兩側是十八羅漢。
寺後有一座小院,院內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墓塔八面雕有精細的人物圖案。章嘉活佛是黃教中一個歷代沿襲的職位,其地位僅次於達賴、班禪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為“大國師”,讓其統管內蒙五十旗。第十九世章嘉活佛、即末世活佛被袁世凱委任為北京、西寧、五台山黃教的首領,後來還擔任了國大代表。這個末世活佛在五台山擁有極大權力,因鎮海寺是他的行署,所以鎮海寺的規模也日漸龐大。
整個鎮海寺游覽時間在1小時左右,出寺院已經天色昏暗,然後順利入住四星級的五台山五峰賓館。晚上吃飯的氛圍和中午沒啥區別,唯一不同的是男女兩位豬腳同時不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