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時近年末,國外游子也紛紛返鄉。從莫斯科到北京,除了可乘飛機之外,還有一條經滿洲裡全長9000多公裡的國際鐵路。十多年來,筆者多次乘坐列車往來兩國,這一次,還是選擇了這種要耗時6天6夜的旅行方式。
購票
1990年代初,中國對俄羅斯的民間貿易還處於初始階段,還沒有“包機”和陸海貨物聯運,中俄國際客運列車就成了“國際倒爺”長途販運的主要交通工具。不難想像,那時往返於中俄之間的、僅有的兩趟國際列車是何等熱鬧,在莫斯科買火車票是何等困難。
在1990年代初,俄羅斯經濟尚未與國際接軌,物價便宜得就像是白送。記得一位朋友曾經在莫斯科最大的國營商場“古姆”買過一對冰刀,他讓我猜猜價格,我從100盧布猜到5盧布,他還是搖搖頭說:“告訴你吧,5戈比!”按照當時盧布對美元的比價僅合1/8美分。
俄羅斯低廉的物價使那時還不大有錢的中國人個個成了“款爺”,當時在莫斯科的中國“倒爺”中流行一句調侃的話:中國人走遍全世界,只有在俄羅斯才活得像個人樣!
那時莫斯科至北京的火車票僅約合5美元,這又為精明的國人創造了一個發財的機會。不過最早倒票的不是“倒爺”,而是懂俄語又熟悉情況的少數中國留學生。他們買通俄方售票人員,控制了大量的火車票,使這趟車的黑市票賣到70-80美元一張。
如今,位於莫斯科雅羅斯拉夫火車站的國際售票大廳內,買票的人寥寥無幾,筆者僅用了不到5分鐘便買好了車票,10多年前那種晝夜排隊、人滿為患的緊張場面早已成了遙遠的回憶。
列車員
晚上11時許,筆者一行准備登車。19/20次車是俄列,只見車廂門口虎視眈眈地站著一老一少兩位男列車員。其中一人指著行李說“超重了”,不讓上車。我們解釋說不可能超重,只不過多帶了一些路上吃的東西。幾經交涉又送給他們一些“美食”才肯放行。
與購票由難變易不同,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列車員的服務沒有太大改進。在每節列車的兩頭各有一間盥洗室,其中一間總是鎖著,供列車員專用。人多盥洗室少,不論有多少人排隊等候,他們都不會發善心。不過也有例外,在排隊的人實在太多時也允許俄羅斯人和歐洲人使用他們的“專廁”。
筆者還發現一件怪事,火車在俄境內時,列車員經常清掃盥洗室,並且每到一站都要臨時上鎖,以保持車站的清潔。但當列車駛入中國境內後,他們就很少清洗了,而且在列車進站時沒鎖過一次。一位同胞憤憤地說:“中國人到哪兒都受歧視!”
當列車抵達邊境,接受完邊檢就要啟動之際,筆者所在的車廂突然上來幾名俄邊防人員,他們在過道的活動地板下面發現了一名俄羅斯偷渡客。據大家分析,在冰天雪地的俄羅斯,這名偷渡客不可能長時間躲在裡面,而很可能是在旅客全部下車接受邊檢時潛入的,而這必須有內部人員的協助。
遙思昔日“倒爺”
因接近年關,列車基本滿員,但已沒有當年人滿為患、擁擠不堪的景像。
那時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火車,每一個包廂都被貨物塞得滿滿當當,“倒爺”們大都買下有4個鋪位的整個包廂,除留一個睡覺外,其余放的全是貨,從地板一直碼到天花板,就連車窗也被堵得嚴嚴實實。列車進入俄國境內每到一站,“倒爺”們便蜂擁而下,只見月台上擠滿了搶購的人群,買賣雙方利用停車的20分鐘緊張地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中國“倒爺”將在中國賣不出去的劣質商品換成大把大把的鈔票;而俄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常常用假鈔或兩張真錢幣中間夾—摞白紙騙中國人,更有甚者搶上東西就跑。生意那麼火爆,人人只恨貨帶得太少了,往往是車還沒到莫斯科,貨已差不多全部出手。人到莫斯科之後買上車票便立即回國上貨。
精明的“倒爺”們返程也決不空手,他們先是倒羚羊角、牛黃等這些被俄國人當做廢物扔掉的東西,後來這些藥材價格被炒高了,海關也查得嚴了,便轉而倒金鑽首飾、香煙、郵票和狗等,只要能賺錢的都倒。不少人就是利用中俄兩國間商品的巨大差價狠發了一筆。
更重要的是,火車也是將美元攜帶出境的惟一渠道。那時還無法將美元彙回國內,“倒爺”們只好冒險將成千上萬,乃至數十萬美元現金隨身攜帶回國。於是查沒中國商人攜帶的美元便成為俄國海關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旦被查出便全部沒收,有不少人因此傾家蕩產。中國“倒爺”為了反查沒可謂絞盡腦汁,包廂內外、上上下下、暖氣管、垃圾箱……凡是可藏錢之處都想到了,有的甚至用螺絲刀將巨大的車窗卸下來,把錢塞進窗框縫內,以躲避檢查。
那時“倒爺”赴俄經商面臨著極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不僅來自海關的罰沒,而且還來自武裝犯罪團伙的搶劫。各種“列車大盜”看准俄國警方無心去管、中國警方鞭長莫及的空當,在國際列車行駛到俄境內時大肆作案,在光天化日之下瘋狂地搶劫、強奸、殺人,其令人發指的罪行終於觸動兩國政府,中俄警方聯手對付,徹底鏟除了這伙惡魔。後來國內還根據這一案件拍過一部國際列車大劫案的影片。
中國早期的“倒爺”就是這樣用他們的汗水、血水和性命殺開了一條中俄民間貿易的血路。如今,中俄民貿早已超過官方貿易成為兩國貿易的生力軍。十多年後的今天,當筆者再次走上這條“中俄民貿之路”時,一切都顯得如此平靜。
聊起今日旅俄華商的處境
我們這節車廂除了兩名俄國人和4名荷蘭人之外,還有一些朝鮮人,其余大部分是中國人。現在人們往返於中俄之間一般都乘飛機,已很少有人坐火車了。目前乘火車回國的中國人主要是東北人,因為火車能直達家門口,既便捷,又便宜。另外則是行李超重的和存在無出境簽證或證件等這樣那樣問題的。這些人如乘飛機絕對出不了關,而坐火車則交點罰款補辦個手續就可順利出境。在邊檢時,僅本節車廂就有1/3的人補交了罰款。
同車的中國人大多數是做生意的,除了在莫斯科的,還有來自聖彼得堡和南部城市羅斯托夫,更多的是在列車途經葉卡傑琳堡、新西伯利亞和伊爾庫茨克等地時上來的,這些城市都是華商較為集中的地區。
據同車的華商反映,去年的生意很不好做,以莫斯科為例,由於去年有大半年空陸運輸不暢,運費和攤位租金大幅上漲,再加上氣候和人質事件的影響,使大批貨物積壓在華商手中賣不出去。其他城市的情況大致一樣。盡管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中國對俄出口額比前年有大幅增長,但那只是過貨量的增加,而不是實際銷售量的增多。
更令人擔憂的是旅俄華人的生存與經商環境,特別是莫斯科人質事件之後,俄不法警察利用反恐加緊敲詐外國人,尤其是在中國商品批發市場經商的華人,不論你的身份是否合法,他們都變著法地罰款,而且一張口就要幾十甚至上百美金,有的華人在一天之內竟被敲詐三四次之多。
華人被搶、被殺的事件也有增無減。車廂裡大家聊起這個話題都群情激憤:去年底莫斯科曾發生華商100多萬美元被搶事件;在葉卡傑琳堡上車的幾位東北人講,去年該市至少有4名中國人被殺;一對來自羅斯托夫的華商夫婦告訴筆者,去年一年僅他們知道的,當地就有6名中國人死亡。華人由於語言障礙和不了解當地法律,很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至於華人屢遭搶劫和“光頭黨”的毆打更是司空見慣。華人在那裡普遍缺乏安全感。
當列車終於駛入中國境內,同胞們第一眼看到中國邊防人員時感到多麼親切和激動。當中國邊防人員問:“在俄羅斯感覺怎麼樣?”時,一位在莫斯科做生意的天津人脫口而出:“俄國警察太壞了!”
俄國海關和中國邊檢
經過5天的奔波,火車終於抵達中俄邊境,在這裡需要停留5個小時,以便列車更換車輪、旅客接受邊檢。檢查的順序是先邊防後海關,凡證件不合格的人須補辦手續並交1050盧布罰款。俄邊檢人員的態度較過去有進步,一般不再搜身,對行李的檢查也沒有以前那麼嚴格。惟一令人不解的是,人民幣須在俄海關指定銀行兌換成盧布。問:到中國,盧布有何用?答曰:這是規定,必須換!無奈,凡攜帶人民幣者只好按1:3.5的比價將人民幣兌成盧布,等到了中國境內再按3.8:1的比價將盧布換成人民幣。一出一進便被扒了一層皮。
晚上7時許,列車駛入滿洲裡,擔驚受怕的游子只有踏上祖國的土地才有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看見中國自己的邊檢人員,心直口快的董女士一句“見到你們格外親”把大伙兒全逗樂了。但沒過兩分鐘,董女士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說:“不好了,我看見邊檢推著秤上車了。都是自己人,咋比俄國海關查得還嚴?”等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部放在小推車上的筆記本電腦,是檢查護照用的,虛驚一場。
正當邊防人員查驗護照時,上來兩位中國滿洲裡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每到一間包廂便冷冰冰地甩出一句:“完事了趕快去驗血!”說完拿著一摞護照下車了。
當筆者來到檢疫站時,只見多數人在觀望,僅有少數人在驗血。幾位驗完血的人出來氣憤地說:“血樣上連名字都不寫,抽出來就扔進拉圾桶。什麼驗血,純粹是為了收錢!”圍觀的人問:“那你不會不驗嗎?”驗血的人說:“唉,護照在他們手上,不驗不給護照。”
滿洲裡邊境口岸每周出入境兩趟國際列車,如果按每趟車平均有100人驗血,每人收費人民幣200元計算,一次就是2萬元,一年就是104萬元,數額相當可觀。
筆者還發現,這裡的驗血規定僅限於對中國人,而外國人則不包括在內。難道真的應了那位同胞的話:“中國人到哪兒都受歧視
FROM:CATS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