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飛機,遠遠地看浮山還以為是嶗山,很漂亮。
黑龍江路,海爾路,遼陽路,寧夏路,麥島路,東海中路到台灣路。路很干淨,兩側建築風格別具,既有歐式又有中式,既有古典又有現代,市內聯排別墅,綠化也不錯。
青島,印像中是北海艦隊基地,德國殖民地,五四運動主訴求,現代海濱旅游城市,中國名牌產地。
住在海邊上的勝利油田療養院,放下行李就去海邊。青島的海岸線比較平緩,海濱步行道長且美,一下子就勝過了大連。海風吹來淡淡的海腥味,涼快!台灣路口到五四廣場,直線距離半小時,沿著海邊走用一個多小時。路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准零點,燕兒島,奧帆博物館,酒吧街,俏江南美食街。
下雨了,還沒到五四廣場就折返了,等明天再走。
雖然只有幾小時,就印證了青島比大連好的印像。論歷史,青島自稱東周即墨,清末稱膠澳。德國占領了二十年,日本接著統治,三零年開始叫青島。歷史比大連長。論旅游資源,有嶗山,琅琊台,田橫島,市內棧橋、小青島、小魚山、八大關、花石樓、五四廣場,不計其數,比大連多。論經濟,海爾,南車,海信,青啤,澳柯瑪,雙星,大連也就造船可以一拼。城市建築也感覺青島好。
海邊夜走
皎潔的月亮掛在海的上空,海邊逆光看過去,一大片金黃色閃閃發光,印像中應該是銀色的光。海上生明月,夜走共此時。
現在正是青島旅游最高峰,濱海步行道到了後半夜還游人如織。
晚飯後六點鐘開始走,直到後半夜兩點,東起石老人,西至團島環路,八小時的“遠足”還沒走完濱海步行道。
濱海步行道真是黃金旅游道,一邊是金沙銀浪,彩傘白帆,礁石海島,遠洋巨輪;一邊是紅瓦、綠樹、各種風格的建築,是名副其實的海濱風景畫廊。不需門票,可隨時從各處進入。
起點是青島國際啤酒城、山東省國際會展中心、青島文化博覽中心和海爾科技館,青島最大的石老人海水浴場。西行,海濱林帶綠地和海豚表演館、雕塑藝術館,為了趕路此行不進館。“浮山九點”俊俏秀美,浮山腳下的青島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使這條路染上了文化氣。
來到浮山灣和燕兒島,好像走入了景點精華,紅色火炬狀的標志性建築“五月的風”、音樂噴泉和香港中路上的青島市政府大樓,五四廣場,白色高大的三桅帆船,情人街,美食街,奧帆博物館。其實這只是八大美景中的一個。
所謂“萬國建築博覽會”是八大關建築群,數百座風格特異、環境優美的別墅掩映在綠樹叢中,分外秀美。八大關是以中國著名的關隘命名的街道,嘉峪關,紫荊關,函谷關等等,就是沒找到我們的山海關。另一面是第二三海水浴場,彙泉角、太平灣、太平角。沙潔水清、林密礁美。
小魚山是觀海最佳景點,有魯迅公園的松林和礁石,第一海水浴場,彙泉廣場和中山公園。心裡惦著棧橋,此處沒多停留,其實很遺憾。
來到棧橋一帶,這裡幾乎是青島的別名,游客無不留下記憶。青島灣、棧橋、小青島、海軍博物館(據說沒意思),這裡看青島百年老城,總統府舊址、棧橋賓館、德華銀行舊址、天後宮、青島監獄舊址、人民會堂等文物保護建築。好在8G的CF卡至少可以拍兩千照照片。
到中苑廣場、薛家島和膠州灣口已經徹底天黑了,看萬家燈火,港口闌珊,徐徐海風,好不愜意!盡管已經累的走不動了,還是興奮異常,美哉,濱海步行路。月光下,海浪邊,清風裡,天上人間。回想一下這八小時不停地奔走,“游歷”了青島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棧橋、海底世界、魯迅公園、各海水浴場、八大關景區、文化廣場、五四廣場、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海洋極地世界、雕塑園及石老人海水浴場等等。美不勝收,美不勝收。
月光下,海浪邊,清風裡,人世間,忽地想起鳩山說,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啊。從激揚文字到批閱華章,從老莊孔孟到柏拉圖亞當斯,洛克伏爾泰,從李叔同到錢鐘書南懷瑾,多少事,不該急,何必只爭朝夕。念天地之悠悠,卻道青島無所求。
青島濱海步行道,善哉善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