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游記(2)

作者: 海明315

導讀(今天沒事,吃飽飯繼續漫談。呵呵) 8月17日早晨7:30點手機鬧鐘一響,我們立即起床洗漱,去一樓餐廳吃早餐,酒店的早餐是自助餐,內容較為豐富,有粥、面、包子、涼粉及各種醬菜,還有炒菜等,飲料有牛奶、咖啡、橙汁。 吃飽喝足後我們便步出酒店,今天根據安排我們需要在山上住一晚上,妻子從網上看到天子山農家樂住宿比較有名的是一個自稱“肖老師”的家, ...

(今天沒事,吃飽飯繼續漫談。呵呵)

8月17日早晨7:30點手機鬧鐘一響,我們立即起床洗漱,去一樓餐廳吃早餐,酒店的早餐是自助餐,內容較為豐富,有粥、面、包子、涼粉及各種醬菜,還有炒菜等,飲料有牛奶、咖啡、橙汁。

吃飽喝足後我們便步出酒店,今天根據安排我們需要在山上住一晚上,妻子從網上看到天子山農家樂住宿比較有名的是一個自稱“肖老師”的家,便通過手機與其聯系確定了當天一個三人房間,費用是每人50元,包當天一頓晚餐及翌日早餐。當然,條件不能和酒店比,這也只能將就了。

我們出門前先將天子山大酒店房退掉,隨身只帶一個小包,放些當天在肖老師家洗漱品及換洗的衣服,其余的包皆寄放在酒店裡,俟下山後再取入住。或許這樣安排游人會說這樣豈不是二次上山了嗎,是的,這主要考慮是如果我們當天不住酒店,下火車就游天子山勢必要背著行李,這樣人會很疲乏,而且等游完了天子山還要背著全部行李下山,想必即麻煩也很累。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先在山下酒店住宿,便於休息,輕松游玩,第二次上山我們可以坐百步龍梯上去。

後來我們在肖老師家碰到一對來自廣東的情侶,在同桌晚餐時他們告訴我們,他們就是直接上山的,背著行李爬山很累人的,後來他們碰到一個近60歲的當地老婦花錢雇她背行李上山,當鄰座問他們多少錢時,那男的說原先是說好20元的,至頂後還價15元,老婦人不肯,最後給了17元錢。

聽了他們的對話,我沒吱聲,心想這區區的20元你又何必還人家的價呢,人家這麼大的年紀出來掙點苦力錢也是很不容易的,說好什麼價就給什麼價嘛!我進山後看到很多這樣的場景,黝黑瘦小的男女山民有的甚至是老人替游人背著行李行走在這崎嶇的山路上,當然,這是山民的一個掙錢的渠道,折射了當地山民的一個生活側面,而這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美麗的大好河山一道令人遺憾也是無奈的風景。

這使我想起了有一年在山間旅游,遇見一位寫生畫家,畫家在面對風光旖旎、秀峰俊美的河山畫出了人世間最美的山河圖,但其中的農舍簡陋而破損,有觀者問曰:“你為什麼要把房子畫得如此破舊呢?”畫家答:“河山美麗是天造的,房屋簡陋是人造的。我是寫生只能照畫。”問者、畫者皆無語也。

呵呵,說說又扯遠了,出了酒店我們依然在超市買了些吃喝的東西,坐招手巴士去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途中熱心的司機師傅告訴我們須在一個拐角轉車,去公園5塊錢的車費。一會兒,車在拐角處停下,司機告訴我們在馬路對面等,車拐彎上行就是的。謝過了司機師傅我們仨就在那裡等車,此時時間是早上9:14分,太陽已經高高地掛在藍藍的天空中,陽光普照。(下圖即侯車地點)



沒過多久車就來了,但車很擁擠,主要是當地的山民在車中間放了好幾筐梨及其他物品,我只好擠在車門口,身邊正好立著就是梨筐的主人,一位膚色黝黑壯實的中年婦女。我站著無事就與其閑聊,得知她是景區門口前街做水果生意的,現在剛進貨回來。問她這梨賣多少錢一斤,她說2塊5毛一斤,接著她就大談這梨多麼好吃,很甜水分很多,大有向我傾銷之意。正說得起勁,她的手機響了,她拿起手機抄著濃重的湘音大聲說了很長時間,似乎又忘記了向我推銷梨的事了。呵呵,或許這就是湖南張家界山民的性格,豪爽、熱情、率直,也許她壓根就沒有傾銷之意,而僅僅只是贊美她進的貨——甜美的梨。

我是帶了幾瓶飲料和礦泉水的,否則倒真想買她幾個梨,當然,車上也無法做生意。快接近景區了,在一排水果攤前她下了車,她很結實有力,獨自一人將幾筐梨搬下車,色不變,氣不喘,就好像隨便領領。她可真是實實在在淳樸的勞動人民呀!

說句笑話,如果上海男人娶她這樣的女人為妻,絕對不敢花心的,否則一個嘴巴掌就可以將男人抽出二、三條橫馬路去。當然,幸福也是絕對的,這樣的女人勤勞、善良、淳樸。

來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由於景區的門口在兩山之間,擋出了陽光,中間道路寬敞,涼風吹拂,格外清爽,天空中藍天白雲,真是令人愉悅無比。乘著人不多,我們趕忙找了幾張像,然後漫步閑庭。這時走上來一位滿頭銀絲的老太太,手裡拿著幾根竹制的拐杖。



老太太對我說:“看你走路很慢,腿走酸了吧,賣一根拐吧。”語氣誠懇且微含求意。

我望著她那滿頭白發滄桑的臉不忍拒絕,拿了根拐邊看邊問:“老人家你幾歲了?”

她答:“七十三了。”

我說你這麼大年紀還出來做生意呀!老人笑笑,然後對我說:“這拐很結實的,3塊錢一根,你拿一根吧。”

“好的,我買一根。” 我拿了根拐,付了3塊錢。

“你玩得愉快喲。” 老太太高興地拍拍我的胳膊轉身走了。

望著兩手抱著竹拐,身體略弓著,慢慢移步的老人背影,我一時竟有些哽咽,不知為何有此情感,然而卻又無言表達。她售給我的這根竹杖一直伴隨著我的旅程,在以後的路程中,我非常依賴這根竹杖,直至破損為止。因為我在昨天上天子山時兩腿膝側已經開始疼痛了,盡管休息過後已經好了許多,但兩腿依然酸脹無力,接下的玩山爬山疼痛是難免的,我從心裡很感激這位老太太,她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根竹杖,她帶給我的其實是一種支撐,一種忍酸、忍痛、忍苦的支撐,有了這種支撐,什麼樣的山我都敢爬,也能夠爬。

進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走過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我即被眼前美麗的自然風景所吸引,抬首望,群峰秀石,高聳入雲。形態各異,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猶如置身於神話世界中。這奇峰秀石無論從哪個角度對鏡都將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我趕忙拿起相機拍個不停。山中猴王攜家老少亦下山與游人共嬉,踔騰竄躍,上下奔跑,游人獻桃,哧哧爭搶,眾人歡笑不絕於耳。



今天,我們主要是游玩金鞭溪,向前步行300米左右來到入口指示牌前看圖,從公園的這一頭開始走至水繞四門全長5.7公裡,沿途景致有醉羅漢、神鷹護鞭、金鞭岩、花果山、水簾洞、劈山救母、千裡相會、楠木坪、水繞四門等。

聽身旁帶團的導游在說金鞭溪沿線是武陵源風景最美的地界,因流經金鞭岩而得名,它穿行於絕壁奇峰之間,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被稱為“山水畫廊”、“人間仙境”,是天然形成的一條美麗的溪流。金鞭溪又稱金鞭大峽谷,“人在峽谷走,山從兩邊過”,峽谷兩邊都是絕美的景色。

我們仨站一旁聽那導游在關照她的游客:“金鞭溪全長5700米,很長,雖然景色優美但大家還是要加快腳步,給你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游完,記住了喲,另外不要去逗引峽谷內的猴子,這些是野生的猴子以防意外。”

“媽媽,5700米!這麼長呀,兩個半小時走完?不會吧!一個小時將近走3000米哎!”女兒吐了下舌頭轉身對妻說道。

“沒關系的,我們又不是旅行團的,慢慢走好了。”妻安慰道。

“好,看下時間,現在是上午10:33分,我們在此留影計時,然後出發。”我為妻女照了張像便開始了游金鞭溪的旅程。

那天峽谷內的溪水不是很大,可以說是涓涓細流,谷內陰涼,綠植茂盛,溪水清泚透底,跌宕多姿,溪畔花草鮮美,小魚游弋其中,紅、綠、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閃亮,漫步游來十分舒服。小女最喜歡水,一走到小溪旁便不肯再行了,非要在溪中嬉戲玩耍。我們則在邊上休息,我站在木橋上隨意給她照了幾張像,記錄下她孩童時期的天真與頑皮。我告訴她,等你以後成了老奶奶時,把這照片給你孫子看,讓他們看看嬌嬌奶奶小時候玩耍的模樣。女兒聽了將嘴一撇說:“嬌嬌奶奶?是不是我長成像外婆一樣的年紀?” 我說是啊。 “哇塞!老爸你不要嚇我喲。”女兒說著又走進小溪流中。


我看著她那愉快的樣子不由嘆曰:“現在的小人多幸福喲!我們小時候哪有這樣開心,泡飯吃飽算蠻好了,哪會來金鞭溪這麼美的地方玩喲。”

“是啊,”妻贊同道。

沿著金鞭溪繼續向前走,我們仨走走停停,游人去了一撥又來一撥。峽谷內兩旁的景色的確絕美!令人流連忘返。峰巒聳天,深壑幽谷,絕壁奇峰,藍天白雲,谷中小溪蜿蜒,溪水潺潺,樹木繁茂,濃蔭蔽日,滿目青翠。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谷中兩側濃密的山林中不時有仙猴出沒,有一游客看見一猴趴在樹上距離路邊很近,就用手中一瓶紅茶飲料去引它,猴見怯退,游客仰天大笑,沒想到那猴突然躍近,一把搶過紅茶,竄上高樹密林中,如此狙擊倒把那人著實嚇了一跳,半響無語,引得眾游人笑聲震天。

妻見狀趕忙將小女拉走,叮囑她千萬不要去招惹那些猴子,否則不小心被猴抓一下也是很可怕的。小女性格男生,膽子較大,剛才那一幕她也看見了,非但不怕,反而特別興奮開心。她譏笑曰:“真沒用!那人是葉公好猴。”

走完了全程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整整玩了將近五個小時。說實在的,還真感覺有些累。水繞四門柏柳岩下的孤台上是漢留侯張良墓,這也是張家界重要的人文景觀之一,相傳,漢留侯張良在西漢江山奠定後,便隱匿於武陵源,並葬於此地。一開始還以為張家界歷史上一定和漢留侯張良有關,是張良的封地。其實差矣!原來張家界原本指山,因西漢張良退隱於此而得名。

呵呵,記得在金鞭溪的路上,有一對情侶走在一個旅行團最後,年輕的姑娘途中突然發問,為什麼叫張家界呢?小伙子回答,因為這裡是古代西漢張良的隱居地,張良是西漢的貴族,他死後就葬在這裡。後來張良的兒子就把張家界這一圈劃歸自家,取名叫張家界。姑娘聽後略有所思,又問,那為什麼還有袁家界和楊家界呢?小伙子續答,後來又來了一位姓袁的及姓楊的,他們見張家劃了地界,於是各自就在附近找地劃界,分出了袁家界和楊家界。“原來是這樣的呀!”姑娘點頭道。

呵呵,當時,我不知道這個傳說,但我肯定那小伙子在瞎編,古代貴族領地乃皇帝賜封世襲,哪有自劃地界的。這小子就是這樣哄騙女朋友的嗎!呵呵!有道是知之謂知之,不知謂不知是知也。看來那小伙子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讀萬卷書,行千裡路。旅行是人生的一種歷練,它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下次再聊)

海明315寫於2009.9.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