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旅游攻畋
出門旅游就得選個好的去處,重慶就是一個不錯地選擇;不管是重慶地美女,火鍋,夜景,還有哪爬坡上坎地感覺,都是很讓人期待滴.
出門在外住宿第一,錦江之星當然是首選
錦江之星”重慶渝中店店位於長江一路68號,坐落於長江和嘉陵江交彙的渝中半島,面臨佛圖關公園,緊挨鵝嶺公園,日觀兩江彙聚的洶湧氣勢,夜瞰山城重慶的輝煌夜景是本店的最大特色。從酒店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的鵝嶺公園。海拔380米的公園外雄內秀,具有雄、峭、險、秀的特色,是飽覽兩江風光,觀賞山城夜景的最佳處。另一個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的佛圖關公園,是原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圖夜雨”故地,自古為兵家必爭的千古要塞。距江北機場僅40分鐘車程,離菜園壩火車站10分鐘車程,離人民大禮堂、山峽博物館僅10分鐘車程。到朝天門碼頭、解放碑商業中心乘車僅15分鐘即到,交通發達,出行便捷
重慶火鍋



正宗的重慶火鍋在鍋裡面有9個格子,按菜分格而食。夏天打著赤膊在火鍋店裡面興高采烈的食客都是重慶本地人。吃火鍋後降火的最好方法,是在吃火鍋用的油碟裡放一匙醋,百試不爽,而且多了一種獨特的味道(重慶人經常如此).重慶地火鍋店是遍地開花,處處見火. 小天鵝 秦媽 德莊 齊齊 劉一手 奇火鍋 一四一、大坪三五火鍋、橋頭火鍋、臨江門老灶、洞子火鍋等都是不錯地選擇.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重慶地大街小巷,喀喀角角有很多本地的老火鍋,還是需要各位去探尋地.如果懶得找地話,重慶八一路位於解放碑附近,幾乎搜羅了重慶所有的美食品種,人稱好吃街。還有洪崖洞一層樓全是小吃,讓你吃到找不到東南西北.,

洪洪崖洞遠景
山城夜景即重慶夜景

重慶市區三面臨江,一面靠山,倚山築城,建築層疊聳起,道路盤旋而上,城市風貌十分獨特,由此形成綺麗夜景。“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雄偉的山城重慶,以輝煌的夜景聞名海內。
觀賞山城夜景有二大去處:南岸區南山上的一棵樹觀景台和 鵝嶺公園上的瞰勝樓,身臨其境縱覽兩江,360°全方位立體飽覽山水之城。
交通路線
從酒店出門右轉步行五六分鐘就可以到鵝嶺公園,到南山上的一棵樹觀景台可在酒店前面地公交站台乘坐819/873到南坪轉384即可.
門票:南山一顆樹觀景園:20元;南山植物園:20元;老君洞:10元。
旅游線路推薦
可先參觀烈士墓、渣滓洞、白公館,跑得快的話半天就夠了,中午游附近的磁器口,吃吃小吃,買點工藝品.晚上到解放碑步行街逛逛玩玩,有時間還可以去朝天門看下兩江彙合.
古鎮磁器口,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多年前。那時古鎮以出產優良瓷器而聞名,瓷器遠銷外省,吸引來了大批商人,人口流量的增加,使得古鎮的飲食業蓬勃發展了起來。
——“白天裡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廚燈。” 曾經,這句話是明清時代這 座古鎮商業飲食繁榮到頂峰的一個縮影。 “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有上千 只船向碼頭停靠,艄公船夫乘客瓷器商人彼此作揖行禮。而“萬盞廚燈”則是指瓷器口在入夜後萬人聚集在此進餐的盛況。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古鎮磁器口的美食業再次煥發了往日的繁榮。今天,我們帶大家去品嘗的是這座古鎮流傳千年、廣受歡迎的三道菜:毛血旺、軟燴千張、椒鹽花生。這三道菜是重慶這條小吃街的三道招牌菜,也是深受重慶人和五湖四海游客歡迎的美食,如果您到了重慶,千萬不能忘了嘗嘗它們的味道酒店前面100米有地鐵站,可坐到大坪站下轉467終點站就是瓷器口了. 從酒店坐公交,或地鐵到小龍坎轉乘210到白公館下車。白公館對於每個上過小學的人來說都是如雷貫耳,小學語文課上已經對它的背景和故事做了詳細的介紹。但是直到去了白公館我才知道,原來白公館只是外號,真正的別墅大名是“香山別墅”。
白公館裡面主要關押著高級政治犯(中將就有還幾個),所以牢房的條件還不是很差。另外是對犧牲的烈士們生平的介紹,最牛的是一個姓周的烈士,犧牲前一直堅持用中,英,俄文3種語言寫日記,文字優美,文筆流暢,要是能活到解放後,肯定是駐外大使或者是翻譯家啊。
離開白公館,上行大概30分鐘可到渣滓洞,體力一般的就坐車吧(沒有公交車,門口有黑車攬活,5塊錢/2人)。渣滓洞的牢房比白公館差遠了,同樣大小的牢房,白公館住一個人,渣滓洞要住16人
解放碑是
重慶繁華現代的商業中心、好吃一條街都聚集在周圍,而且還是看重慶美女、觀摩時尚潮流的地方.特別是夏季,哪絕對是打望,街拍愛好者的聖地.
到洪崖洞,羅漢寺都只有10分鐘 路程
朝天門
“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彙處,襟帶兩江,江面廣闊,百舸爭流;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人行石階沿山而上,氣勢極為雄偉。朝天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朝天門,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現在是俯瞰兩江的去處,特別是在夏季,嘉陵江與長江在此彙合,形成了清濁爭流的景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