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陽朔、龍脊5日自助游記(第一天:桂林市區)

作者: 得意地笑

導讀6月18日,桂林,多雲。 6月17日晚,我和朋友們一行6人乘坐東航MU5693次航班抵達桂林兩江機場。由於飛機延誤,我們很晚才到達桂林,午夜時分才得以入住漢庭酒店(伏波山公園店)。 一晚,大家都休息得非常好,睡到了自然醒,昨晚旅途的疲勞仿佛都一掃而光。9點整,我們一行按照計劃准時離開酒店,開始了一天的游程。 首先,在酒店附近的米粉店,我們品嘗了一頓傳統 ...

6月18日,桂林,多雲。

6月17日晚,我和朋友們一行6人乘坐東航MU5693次航班抵達桂林兩江機場。由於飛機延誤,我們很晚才到達桂林,午夜時分才得以入住漢庭酒店(伏波山公園店)。

一晚,大家都休息得非常好,睡到了自然醒,昨晚旅途的疲勞仿佛都一掃而光。9點整,我們一行按照計劃准時離開酒店,開始了一天的游程。
首先,在酒店附近的米粉店,我們品嘗了一頓傳統的廣西早點。根據老板的推薦,我選擇了鹵菜粉。和上海人熟知的米粉不同,廣西的鹵菜粉最別具一格的就是各式的調料和配菜都是自助的。配菜中,就有我非常喜歡的酸豆角和酸辣筍尖。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任意添加。比如我吧,是典型的重口味,所以就大大地滿足了一把。除此之外,鹵菜粉的吃法也很有講究。可以先吃干拌的,到最後再加湯。小小一碗米粉,讓你吃到干濕兩種風味。再配上廣西特色的香芋餅,那真是一頓完美的早餐。
正吃早飯的時候,眼尖的老婆發現了一個新奇玩意。原來鄰桌的小朋友在喝一種瓶裝奶-壯牛小牛奶。向店外掃視了一圈,發現米粉店對面就有賣的。於是,它就成了我們的餐後飲料了。向店主了解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水牛奶哦,據說營養價值極高,超過了一般奶牛產的奶。揭開蓋子,但見上面是一層厚厚的奶油。用勺子送到嘴裡,醇香可口,喚起了自己對於兒時瓶裝牛奶的記憶。
吃飽喝足後,我們便步行前往獨秀峰-王城景區參觀,聯票70元/位。
中途,我們穿過了王城高大厚重的東華門,城門上方書赫然寫著“狀元及第”四個大字。



“狀元及第”坊原建於道光年間,是為當時新科狀元龍啟瑞而建,毀於光緒年間。在這之前,桂林當地也有人登上殿試第一申榜首,但之後的4年的中, 桂林一連出兩名狀元, 震驚了全國。從此,“一縣八進士, 三科兩狀元”便傳為了佳話,所以就重建“狀元及第”坊,並把4個高中者名字都並列在坊前。
在王城的西華門上,還建有“榜眼及第”坊,是同治四年為於建章而立。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看看。
步行向前,不遠處便是獨秀峰-王城景區。在我看來,如果你想了解桂林,這是一個不得不來的地方。這都源於“桂林山水甲天下,閱盡王城知桂林”這句話。獨秀峰是桂林的地標、是王氣的所在,也是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而王城則是桂林數百年歷史的縮影。



王城,又稱靖江王城,坐落於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城垣左為宗廟, 右為社稷。城內有承運門, 承運殿。圍繞宮殿主體建築, 還廣建樓堂廳院, 亭閣軒室, 構成一個金碧輝煌、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從王城建成到明末覆滅的257年中, 這裡住過12代14位藩王。 王府建造前, 在獨秀峰下, 唐有學宮, 宋有鐵牛寺, 元稱大圓寺, 後改萬壽殿。清初,孔有德奉命南征,兵敗後自焚於王府中,王府建築大部被毀。順治十四年(1657)建貢院。1921年, 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節於此。民國初年, 這裡先後為第二師範學校、模範小學、第三高級中學、甲種工業學校校址。民國14年(1925)冬, 辟為中山公園。1937年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 抗日戰爭期間被毀, 後重建。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校址。王府舊物, 唯余承運殿前的雕欄與“雲階玉陛”。



獨秀峰位於靖江王城內,自然天成、孤峰傲立,是王城景區不可分割的部分。以獨秀峰立於後院,而非傳統的假山,更彰顯了靖江王府的皇家氣派。獨秀峰東有太平岩,內有60位太歲的摩崖石刻;南有“讀書岩”,相傳是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讀書作文的地方。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就鐫刻在獨秀峰的讀書岩上。“桂林山水甲天下”800年來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而廣為流傳。



月牙池位於獨秀峰東麓。此處原有獨秀泉,因泉鑿池,形如月牙,故名“月牙泉”。為桂林四大名池之一。

月牙池畔是中山紀念塔。1925年9月,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特在孫中山先生1921年誓師北伐駐足之處,興建此塔。上書“中山不死”四個大字。
整個王城涵蓋了桂林三大歷史文化體系,它是桂林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進景區就像是走進了桂林的歷史文化之門。



最後,別忘了拾級而上,攀登一下並不算太高的獨秀峰。位於桂林市中心的獨秀頂是鳥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觀景台。在這裡,桂林這座城市和穿流而過的漓江都一覽無余。



中午1點左右,我們離開王城景區,到解放路上的石記米粉店品嘗了網上熱推的特色馬肉米粉,9元/碗。個人感覺性價比一般,還是更喜歡鹵菜粉。
稍作休息後,我們沿漓江步行前往像山公園,門票48元/位。



像山,又名像鼻山,位於漓江和桃花江交彙處,是桂林山水中的代表,也是桂林的又一個地標,是一個不得不來的地方。它的造型活像一頭正在漓江邊汲水的大像,栩栩如生。



今年,漓江的水特別大,把岸邊嬉戲的“小像”們都給淹沒了,只有一只俏皮地露出了半個頭。

距離固然可以產生美,但如果像我一樣自由行的朋友,只要時間允許,千萬要記得要攀登一下像山,和它來個親密接觸。



拾級而上,你可以看到普賢塔,一座建於明代的實心磚塔。它形似寶瓶,又好像是插在像背上的一柄寶劍,因此稱“劍柄塔”,或“寶瓶塔”。

位於像鼻山山腰南北兩側的像眼岩,遠看活像是大像的一對眼睛,讓人不禁嘖嘖稱奇,贊嘆自然的造化神功。走入其中,你會發現這是一對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
從大像的左眼望去,看到的是桂林市區的繁華景像;



從大像的右眼望去,則是波光粼粼的漓江美景,還有遠處藏在山後、只露出一個頭的“小像”。



還有位於像鼻山的像鼻和像腿之間的水月洞,也是不容錯過的景點。據說,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會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像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洞內外崖壁上就留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這也是水月洞名稱的由來。

游完像山公園,全程大約需要2-3個小時。



當我們離開公園時,已近黃昏,沿漓江出現了不少小攤,售賣各種美味小吃。其中,桂林的油炸老豆腐吸引了我,2元/份。吃在嘴裡,香香辣辣的味道,美味可口。吃到興起處,禁不住給老板也來了個特寫。

晚飯,我們選擇了椿記燒鵝(中山路店),打的也就一個起步費(7元+1元燃油附加費)。適逢周末,那裡高朋滿座,生意是特別的好。





我推薦店裡的燒鵝、狗肉和流沙包。炎炎夏日,美食配上冰凍的漓江啤酒,真是一種享受。6個人,總共花費360元。

第一天的桂林市內精華景點一日游至此告一段落,大家開始期待明天的漓江之行。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