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四川黃龍游記

作者: 海明315

導讀一早仨匆匆吃過早餐後打車至九寨溝長途汽車站,登車滿座,客車駛離了車站直奔黃龍,時間是上午7:30,非常准時。司機是個小伙子,二十來歲,車開得很穩當,緩緩而行似乎不像他目前這個年齡的速度。呵呵,不過緩緩而穩當也保證了旅客的安全。 客車駛離九寨溝沒多久,就來到了著名的九道拐,所謂九道拐,就是自下而上連著九個180度的急轉彎,一彎接著一彎,彎道行 ...

一早仨匆匆吃過早餐後打車至九寨溝長途汽車站,登車滿座,客車駛離了車站直奔黃龍,時間是上午7:30,非常准時。司機是個小伙子,二十來歲,車開得很穩當,緩緩而行似乎不像他目前這個年齡的速度。呵呵,不過緩緩而穩當也保證了旅客的安全。

客車駛離九寨溝沒多久,就來到了著名的九道拐,所謂九道拐,就是自下而上連著九個180度的急轉彎,一彎接著一彎,彎道行駛相當危險。左右急速搖擺的車子將滿車游客不停地橫向晃動,人們在驚恐中緊緊抓住車欄,剛過一拐以為可以平復噓氣沒料到緊接著一拐又至。老公暗想,壞了!這是遇見神仙鐵拐李的絕招了,拐拐致人絕境。好在年輕司機駕馭功夫深厚,於峭壁懸崖中與神仙過招,接招拆招,招招是有驚無險,順利闖過九道拐。

當滿車游客搖頭晃肩驚魂未定時,客車漸漸駛近了一座銀灰的古建築群,人們皆不由被其別致不同的建築風格所詫異,紛紛轉頭向外探望起來。或許他們在心裡嘀咕,此乃何處?是仙境還是鬼城?這時,四個大字映入眼簾:“甲蕃古城”!原來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坐落於九寨溝甘海子景區的當年松贊干布大軍進攻唐王朝時留下的駐軍遺址古城。真是久聞大名,一見傾心,個個臉上蕩開了笑容,然卻又是匆匆一覿,回眸嘆息無限!顯然,人們似乎已經忘卻了數分鐘前的拐中之險,須臾間又仿佛沉浸於古城的靚麗之中了,客車匆匆而過又將滿車人的情緒拉進了嘆息懊惱之深谷。真是驚險九道拐,人人在搖擺,一拐一驚呼,深山何人在?欻入古城寨,歆羨滿人懷,客車一晃眼,回眸悲情愛。

呵呵,老公心想,人旅出游,載客盤山,人之情緒隨境遇而變化是多麼的明顯,這是一種自然而隨意的體現。他轉頭看看老婆,老婆微閉雙目,手握倚欄,似眠似思,仿佛超脫其外,無視現實。真是險中見矜持,風光有睡眠。老公拍拍她,老婆睜眼問,九道拐過了?老公不禁哈哈大笑,你再睡會兒,你一睡過九拐,二睡至黃龍。

車窗外下起了雨,漸下漸大。客車沿著公路駛入一塊極大的空曠地,遠處山巒蒙蒙,公路兩側藏羌民居、商鋪林立。聽客車檢票員說,此處海拔已經在3500米以上了,距離黃龍不遠。他開始收錢代客購票。車在一處醫藥站附近停車加水,上來一位說是醫藥站的工作人員,中年藏女大聲而堅定地說道,前面不遠車就要進入高海拔區域了,大抵意思是說:從低海拔來的人在進入高海拔地區大都會有高原反應,即頭痛、胸悶、嗜睡,嚴重會導致肺水腫及腦水腫,甚至危及生命。她奉勸有心髒病、高血壓、冠心病者不宜上行。從此往上,沒有急救醫療處,為預防萬一,她建議大家購買一種叫紅景天口服液,此藥見效快,每盒十支150元。

滿車游客沉默不語,大有視死如歸之氣派。見此,她嚴重警告道,她是正規的醫療站,既不是恐嚇也不是推銷,完全是出於大家之安全考慮。有句話叫做無聲就是默許。但此時的游人依然無視她的警告,無一人致謝,顯然一點也不默許反而是默拒她的一番情意。她一扭頭,憤然下車。

車繼續上路,雨越下越大,行駛至最高處,檢票員說,這裡是海拔最高處了,大約有4000米海拔,接下來車就要往下開了,想下車看一看的游客,可以下車做短暫觀看。老公此時稍覺心慌,他想下車透口氣,順便也想看看這海拔4000米山峰的景像。但他一下車,風刮雨大,這雨滴可不能用豆大的雨滴來形容,而是應該要用棗大的雨滴來比喻了。山嵐彌漫,什麼也看不見,大風吹來陣陣寒冷。老公下車走出三、四步急忙返身上車。同時,把剛下車的女兒也拽上了車,怕其衣單引起感冒。車上游客已經穿上了羽絨服,老公趕忙套上一件短袖T恤,這樣他穿了兩件短袖T恤及一件較厚的長袖T恤。來時,他將一件外套落在家裡了。呵呵,此時,他似乎還覺得一絲絲涼意,但在車裡還能過得去。

車至黃龍是10:30半多了,雨小了許多。老公還是買了件雨衣擋擋風雨,坐上景區巴士至索道口,仨直接坐索道上了山頂。然後沿著棧道步行至五彩池。蒙蒙細雨,雲霧氤氳,棧道兩旁佇立的松柏隱約於白霧中。由於海拔比較高,仨彼此皆不說話,步履緩慢而行。其實,從索道出來至五彩池還有一段較長的棧道要走。老公感覺不錯,依然手握相機有景便拍。雨有雨景,霧有霧景,想拍還是可以拍攝的。

黃龍的松柏很有別致,有時你會看見很多松柏枝葉及樹身上掛滿了薄薄的灰白色網織物,如唾液或鼻涕般垂延數尺,近看猶如蜘蛛網般層層纏繞,在濃厚的雲霧中更使得茂密的松柏林蒙上一層朦朧而神秘的意境。

細雨中的黃龍雲霧蓋頂,壓迫著、滲透著山巒以及滿山的叢林。人置身其中,仿佛要撥霧而行。佇立棧道,眺望遠方山坳的迷霧,似乎覺得這白霧漸漸貼著山體,附著森林,緩緩舔舐著這縱臥在高原峽谷中的黃龍脊背而來,這就是雲霧中黃龍佳境。此景像仿佛告知人們黃龍還在沉睡,在這7月的酷暑享受著蒙蒙細雨的清涼與舒適。

仨站立在棧道旁,被這層層覆蓋的乳黃色長河所凝住了,由近至遠,仿佛平靜的黃河靜靜流淌。這是怎樣的地貌呀!此時,過來一隊旅游團,帶隊的導游介紹說,這黃龍溝原本是由高山雪水以及湧出地表的岩溶水會合流淌的過程中,水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經長期鈣華以及大量沉積,由此形成不同的鈣華灘、鈣華池與鈣華瀑等景致。有人問,那得多少年才形成這樣的地貌喲!導游姑娘呵呵一笑,起碼幾千萬年吧。

女兒聽了不由瞪大眼睛,習慣性吐了下舌頭道,千萬年!人才活幾年呀?老公笑曰,呵呵!大自然的生命變化與神奇是多麼宏偉與漫長,人命豈能與之相比!不過,我們還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看到了黃龍的壯觀與美麗。

游團過去了。突然,老婆一下子止住了腳步,低頭手捂左臉部一聲不吭。數秒後抬起頭來對老公說,她忽然感到左臉極度刺痛,持續幾秒後刺痛感消失。這會不會是高原反應?老公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一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他只能叫老婆慢慢行走,不要多說話。然十分鐘過後,刺痛感又來了,這或許也是一種高原反應的症狀吧。這樣每隔十分鐘左右的刺痛使得老婆淚水含眶,無心欣賞美景。老公與女兒也只得相伴左右,緩緩而行。但不管怎樣,老婆還是堅持走到五彩池。卻再也無法堆起燦爛的嫵媚拍照了,她拒絕拍攝!

仨來到黃龍寺前稍作小憩,這黃龍古寺也是黃龍的著名景點。始建於明代,據說原有前、中、後寺廟,前寺僅存遺址了,中寺為佛教,後寺是道教。黃龍古寺附近是白雪皚皚的玉翠山和頂峰雪寶頂。寺前有近萬平方米的開闊地,每年都會舉辦廟會,這是藏、羌、回、漢等各族人的盛會。

繼續上行就是五彩池了,美麗的五彩池是黃龍流水鈣華沉積的過程中再與其他有機或無機物質相融而形成的不同顏色鈣華沉澱之產物,其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絢麗多彩,這是黃龍景區的經典之處。人們來到五彩池都會不由自主地被這大自然美麗而神奇的造化所驚嘆所感染。游人紛紛在此留影拍攝,流連忘返。

雖然雨天沒有陽光,但細看這五彩池不難想像在日照下的斑斕,在這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在這群山環抱翠綠叢中;在這陽光明媚的藍天白雲下;在雲霧縹緲的氤氳籠罩中,這五彩池皆展現出各自不同迥異的光彩。老公喃喃自語,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瓊瑤仙池,是美麗的仙女沐浴梳妝的地方。哼!你們這些男人別的地方不會想像,只會想像洗澡的地方。難道你還想瓊瑤仙池遇嫦娥,春光盡瀉飽眼福?老公驚聞回首,哦喲!你臉不痛了?竟然有空思考這個問題!不痛了!老婆大聲呵斥。老公哈哈哈大笑道,不痛就好!走人!沒有仙女洗澡不看了。

從五彩池下來,沿著下山的棧道往下走,似乎沒什麼景致。難道黃龍就這樣看一個五彩池就結束了?不覺納悶。問了一個景區管理員,回答說,再往下走點路一路都是漂亮的景色。果然沒走多遠,大大小小的彩池星羅棋布,彩池呈階梯狀,層層跌落。池中呈現淡綠、淺藍、乳黃以及灰白等各種色彩。山溝中間寬大而長長的乳黃色鈣華埂或階梯狀或凹凸淺坑平鋪或高低錯落波浪狀沿山坡而下,由此便形成了所謂的“金沙鋪地”景觀。間隔其中,鑲嵌著大小不一的彩池,猶如一條巨大的黃龍橫臥在山溝裡。兩側山巒高聳,翠綠茂盛,潺潺流水順溝谷而下,清澈透底,入池溢出,潝濞不已。遠眺山谷盡頭,雲霧起伏,淡淡白霧隨清風飄蕩谷中,此情此景更令人覺得黃龍乃天地靈性之物。

仨一路欣賞美景,一路沿棧道而下,海拔逐漸降低。老婆左臉的間隙性刺痛感似乎消失了,快樂的表情重新又回到了臉上,話語也多了起來。她發出指示,她要拍攝留影了。老公自然遵命,為她一路照了許多相。她一邊留影一邊嘆息,看來以後再也不能上高原欣賞這美麗的風景了。

遙望群山,山巒飄渺。眺望森林,郁郁蔥蔥。回首黃龍,靜臥其中。俯視彩池,翡漣玉漪。如此人間仙境,實在是令人流連忘返,一步三回頭。尤其是老婆,或許知道別了黃龍以後再也不會上高原觀景了,更是依依不舍。

出了黃龍溝口,綿綿細雨依然下著,時間已經是下午3:30左右了,登車返回。飄渺中的黃龍瞥了一眼駛離的客車,仨與其默默的對視著,彼此的視線漸漸消失在茫茫的彎道處。

海明315 寫於 2011年8月1日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