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和烏鎮相隔不遠,也就十八公裡。不過這一路過去,要經過兩省三市:浙江湖州南潯——江蘇蘇州吳江——浙江嘉興烏鎮。南潯沈家人飯店的老板很熱心地為我畫了路線圖,按圖索驥,五點鐘左右,我們到達了烏鎮。很順利的找到了預先在攜程上定好的壹捌零客棧,老板人很好,給了三個房間讓我們選,看了一下,選定了201和301。這個客棧老板人相當不錯,只有一點不是很好,就是樓梯太陡了,走路要非常小心才行。因為寶寶吃飯的問題,我們跟老板借了廚房,去外面的超市買了面條之後回來下給寶寶吃。話說這邊的超市真不咋樣,居然連雞蛋都沒得賣。幸好老板人相當好,讓我們用他們自家吃的雞蛋,聽老板女兒講,是她外公家自己養的雞下的蛋。果然很好,蛋黃又大又黃,好得很,寶寶很愛吃。第二天早上又煮了一次面。最後走的時候老板怎麼都沒肯再加收我們的錢。
晚上安排好寶寶的飯食,我和老婆去逛西柵的夜景。開車過去,只用了五分鐘,真的很近。夜景門票80元/人,買的時候覺得小貴,進去之後才發現,真值。烏鎮那是相當大,分成西柵東柵兩個部分,西柵占地三平方公裡,呈長條形,我們晚上兩個半小時只能是走馬觀花地繞一圈。
西柵一進去就是要坐渡船。當然,不坐也可以,要繞路走過去,白天還行,晚上可就沒有什麼意思了。渡船是人擺渡的,分兩種,一種是公共渡船,免費的,前面兩人撐篙,後面一人搖櫓,一船能載三四十人,只限於往來河兩岸的渡口。還有一種是小船,限坐六人——實際上擠擠的話十六人也不成問題,這個就貴一點,要一百八一條船,也就是三十元一人,能坐到最裡面,然後再慢慢往外逛。渡口的正對面很像《武林外傳》電影的拍攝地,我沒去細查,只是感覺很像。我們坐的公共渡船,擺渡大概花了十分鐘,吱吱呀呀的搖櫓聲、偶爾濺起的水聲、昏暗的燈光以及清涼的河水味道,仿佛在穿越時光的隧道,只是煞風景地多了滿船嘰嘰喳喳的人、驟然亮起的閃光燈和拍照的哢嚓聲。
對岸的渡口就是景區的正式入口,從這裡開始的建築全部都彌漫著古老的氣息。往裡走了沒幾步,抬頭就看到了烏鎮民宿的總服務台。於是果斷被老婆嘲笑,因為之前我在同程攜程上都沒訂到景區裡面的住宿,所以武斷地說裡面沒有住宿,而老婆則斷定裡面肯定有住的地方。結果,問了這個服務台才知道,烏鎮和其他的江南小鎮不同,它是吃獨食的——自己有自己的公司,所有的客棧預訂都在它自己的官網上,不和其他旅游網站合作的。烏鎮西柵裡面是沒有居民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公司在管,裡面所有的當地人都是他們的雇員。他們有自己的官網,門票從不打折,所以要是找不對地方,還真是訂不到當地的住宿。
晚飯一直沒吃,本著就地解決的想法,我們是打算在烏鎮裡面吃飯的,結果走了半天,除了烏鎮民宿對面那家飯店之外,居然沒找到吃飯的地方。只好一路往前走。路過一個門口,掛著“厚德載福”的橫匾,很引人矚目,

白天再來時發現這裡是百年好合館。在這裡很多人提著燈籠合影。這時候才發現手機這東西雖然方便,但是真是不能代替專業相機,夜景根本拍不好。可惜單反太貴了,買不起啊買不起……
再往前走,就是一家燈籠店,排隊的人多得要命,本來還想給寶寶買個燈籠玩的,可是肚子很餓,實在沒耐心排隊了。過了燈籠店,就是雨讀橋,六七十年代因為滅釘螺的原因填了不少河道,這個橋當時也被平推了,現在的河道和橋身都是後來復原的。
路上實在餓啊實在餓,正好路邊有個小店,賣烏米飯和定勝糕,三元一個,不過定勝糕人家預定了,沒有了,只買了一個烏米飯,就是黑米,撒上桂花,撒上白糖,很香,就是太少了,兩口就沒有了。
再往前走還看到一座放生橋……好吧,山口山最怕被放生了……

放生橋旁邊有個直飲水,可以直接應用的,很清涼。靠牆的位置有兩個垃圾桶,很奇特的造型,整體是個一人高的圓桶,頭上還長草。一開始沒注意,很久都沒找到垃圾桶。後來好奇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我以為的裝飾物就是垃圾桶。
一路上看到不少民宿,裡面都有幾張桌子,坐了些人在吃飯。我們以為都是住在這裡的人才能進去吃呢,第二天才知道打醬油的也可以去吃飯,只不過每家只有兩張桌子,滿了就要等了。問題是當時不知道啊,到處找餐館兒,看到河對面仿佛有一家餐館,燈光朦朧,坐了很多人。於是興高采烈轉了三座橋滿懷希望奔到近前,悲催地發現原來是個茶館,吃的東西只有爆米花……
尋找晚飯的路程相當遙遠啊,好在烏鎮夜景相當美,走了一路也不覺得累。
繞了一大圈,走到西柵最裡面再繞回來,總算看到一家飯館,叫大茶飯,居然是賣粵港美食的……照片是第二天白天拍的。

說起來,烏鎮的吃飯問題相當令人頭疼,西柵裡面基本上就兩三家西餐館,門口有個飯店,這裡有個大茶飯,其他就只能去民宿了。好吧,不管怎麼樣,已經快九點了,再不吃飯就餓慘了。這裡生意還好得不得了,我們坐在門口的板凳上等了五分鐘才有座位。位置很好,二樓窗口邊上,屋裡空調涼風習習,窗外燈光槳影人聲喧囂,很有氛圍。七夕啊七夕啊,總算小丫頭老老實實跟著姥姥,不來打擾我們啊。點了一大堆菜,白斬雞,粥,炒河粉,蜜汁叉燒,蝦皇包,醬鴨頭,還要了一瓶當地的三白酒,就是左邊那個小罐子,據說是白水白米白面釀制的,所以叫三白,口味有點辛,帶著米香。

吃完飯,已經快十點了。我們拉著手走在寂靜的巷道。許是太晚了,幾乎見不到行人,我們自己的腳步聲也清晰在耳。想起南京的秦淮河本也是以燈光槳影聞名的,可惜舊日秦淮風光早已不在,如今的夫子廟早就成了人擠人的所在,去了只是看人而已,想品味歷史賞取風光,只能是在夢中了,正所謂相見不如懷念,真正的秦淮風光早已只是人們的想像。這也是身為南京人的一種遺憾吧……而這次的烏鎮夜游可以說是對江南風光的圓夢。街邊小巷幽靜深遠,昏黃的燈光只能照出一小塊斑駁的牆壁;遠處影影綽綽,不知是走動的人,還是晃動的樹;青磚黛瓦,昏暗的馬燈映著腳下的石板路;房屋臨水而建,有的房子掛上了門板,有的還為晚歸的游客留著一道縫,燈光和電視的聲音從門縫中溜出來,仿佛歷史在身邊流過;兩間房中間必有一個小碼頭,走進去濯濯腳,酷熱的夏季多了幾分清涼;河道裡搖櫓的水聲伴著船上的歡聲笑語,時而還有船工喊一嗓子水謠;身邊偶爾有人路過,笑語盈盈,轉過一個街角,卻又不見。遠離了繁華都市的喧囂,這是夢中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