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藏見聞

作者: 1382351****

導讀 時間:2天 路線: 拉薩——羊卓雍錯——米若拉冰川——江孜——帕拉莊園——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拉薩。這個行程非常輕松,因為我們第一次上來,對情況不熟悉,特地還取消了區珠峰大本營的行程,現在看來,是個錯誤。如果是第一次來西藏,而時間又不太夠,建議再增加一天,行程上可以增加珠峰大本營和納木錯。 拉薩靠東的地區稱為前藏,包� ...



























時間:2天

路線: 拉薩——羊卓雍錯——米若拉冰川——江孜——帕拉莊園——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拉薩。這個行程非常輕松,因為我們第一次上來,對情況不熟悉,特地還取消了區珠峰大本營的行程,現在看來,是個錯誤。如果是第一次來西藏,而時間又不太夠,建議再增加一天,行程上可以增加珠峰大本營和納木錯。

拉薩靠東的地區稱為前藏,包括林芝、昌都、山南等地,這裡是整個西藏文明的發源地,海拔較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拉薩以西的地區則統稱為後藏,包括日喀則、阿裡以及那曲藏北高原等。後藏的氣候相對要惡劣許多,也不夠富庶。我們心目中的西藏,其實應該是後藏地區,後藏以前是班禪大師管轄的。 後藏的扎什倫布寺,是歷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

出了拉薩,車子繼續沿著川藏線穿行,兩邊的藏族民居和之前在去林芝的路上看到的明顯不同,色彩明顯黯淡了許多,水邊、路邊瑪尼堆河風馬旗的數量也少了很多。

汽車在一個岔路口告別川藏公路,翻山向羊卓雍錯出發,羊卓雍錯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拉薩市西南70多公裡,面積678平方公裡,湖面海拔4,441米。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

汽車離開拉薩一個小時左右,我們離開川藏公路,進入一條省道開始爬山,雲霧漸漸爬上車道,司機擔心在這樣的天氣,我們從山頂看不到羊湖,兒子念起了六字真言,我也在心裡默念,可能是夠虔誠吧,山的那一面雖然有雲,但是沒有霧.一塊美玉靜靜地臥在山腳下,湖水倒映著山的影子,隨著位置的不同變換著色調.這---是我見過的最驚艷的湖.宛如一位聖女,艷麗,溫婉,嫻靜……讓人不由自主要摒住呼吸,不要打擾了它的幽靜。

山上很冷,我已經穿上了棉衣,哆哆嗦嗦地上車,順著山路一路向下,車窗外的羊湖也在不斷展現著一幅幅新的面孔,終於到了湖邊,岸邊早有人堆好了一個個瑪尼堆,湖水清澈見底,不敢褻瀆了神湖,我們只是用手沾了沾湖水,希望籍此來清洗我們的靈魂並帶走好運氣。

我們的路程基本是要環湖半圈的,在湖的盡頭,有一個藏族村落,村子裡的牛羊才將我們從神的世界又喚回了人間。 轉過村莊,路邊又開始出現油菜花田,近處的一抹金黃和湖水,遠山呼應,誰說人的活動不可以成為美景的一部分?

依依不舍地離開羊湖,我們又開始爬山,外面的空氣越來越涼,雖然穿著棉衣,還是感到窗外寒意襲人,但又不想放棄窗外的美景,就把窗戶搖上來,再搖下去,外面的草越來越少,河流變成了涓涓細流,從很遠很遠的山上流下來。

“雪山!”在西藏,我們已經看了幾次雪山,可這是頭一次,雪山離我們這麼近,白色的山頂在陽光下反射著刺眼的光芒。近得似乎我出去跑兩步,就可以到它的腳下。 可是司機不為所動,繼續前進,半個小時後,車子在一個山谷中停下來,這裡經幡飄動,一定又是一個山口到了,下了車,哇!諾大的卡若拉冰川真的就在眼前, 他像一個尊者,高高在上,冰清玉潔,一副王者氣派, 讓你不禁希望匍匐於他的腳下,享受他的庇護。 聽介紹說,幾年前,冰川還可以延伸到公路邊,可惜這幾年退縮得很厲害,我看著山上冰川退縮的痕跡默默感慨,希望我們現在的努力能夠保護他,希望我們的後代還可以看到他。 卡若拉冰川是電影《紅河谷》的外景地,我仿佛看到寧靜騎著白色犛牛站在冰川前衝我笑。

離開冰川,繼續下山,我們開始進入江孜縣境內,日喀則地區真不愧是“西藏糧倉”,這裡成片的天地,油菜花田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印襯著遠山和河谷。 一路上,我們充分體驗了高原天氣的多邊,幾分鐘前還是艷陽高照,幾分鐘後,一片黑雲壓來,傾盆大雨傾斜下來,雨刮器盡了最大的努力,也無法讓我們看清路面,正在擔心怎麼辦,天居然就晴了,經過一場大雨的洗禮,天似乎更藍,雲彩似乎更白……

江孜縣成立有一個宗山廣場,宗山是上世紀初西藏人民抵抗英國侵略的地方,上海的援藏干部建議在原江孜縣城舊址前修建了一個紀念碑,藏式的建築盤踞在小小的山頭上, 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裡的藏人要把房子建得這麼高,是為了瞭望嗎?是不是因為這裡是尼泊爾進入西藏的門戶,所以人們的警惕性特別高,那麼,為什麼又沒有修建像林芝那樣的古堡?是因為這裡有小的山頭,這樣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嗎?

離開宗山廣場不遠,一個岔路口的指示牌上標記著”帕拉莊園”這個景點不在旅行社的範圍內,詢問了導游,告訴我們是西藏的”劉文彩莊園”,因為時間還早,急於了解西藏歷史的我們決定前往。

帕拉莊園是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奴隸主莊園,在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之前,帕拉家族在江孜、白朗、康馬、山南、拉薩等地擁有37座莊園,12個農場,占有3000多名農奴。在1959年,最後的一任莊主跟著十四世達賴叛逃出境,可能是因為他曾經在瑞士留過學,後來他輾轉到了瑞士並於1982年在瑞士病逝。

整個院子很大,一層和二層的大半都是農奴們勞動的地方,這裡有釀酒作坊、織毯作坊、馬廄、車棚(莊主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曾經進口了一部轎車),有給莊主做飯的巨大的廚房,感覺《拉薩往事》的主人一家生活鏡頭絕大部分是在這裡拍攝的,主人的會客室金碧輝煌,現在陳列了很多最後一任莊主叛逃後留下的東西,印像深刻的是有貴族天葬時使用的面具,有高僧頭蓋骨做成的盛酒的器皿以及到現在還被我們看作是奢侈品的勞力士、歐米伽手表。

主人院的對面是一個奴隸院,這裡的情景和對面簡直是天上地下,一個小小的院落裡住了超過10家人,每家的面積絕不超過15個平方,四面是土牆,房間的一側有一個小小的土台,上面放著一些爛棉花一樣的東西,可能是被子吧。房子的中間,是一些簡單的炊具,這是完完全全的家徒四壁。 現在這裡是一個西藏歷史與現實的教育基地,每一個小格子(實在不能稱為房間)裡面掛著圖片和說明,裡面有當時的農奴現在的照片,他們大多都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房子,房子的面積都在500平方米以上,真的不知道他們在這間小屋裡是如何生存的,真的就是靠了信仰的力量嗎?

帕拉莊園到日喀則也就是1個小時的路程,日喀則城市很髒,到處塵土飛揚,正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習主席剛剛來過,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搞的。日喀則的住宿條件也比拉薩差很多,我們住的那家久木,那美據說是日喀則最好的酒店之一,而且開業才剛剛三年,可是椅子背上絨布的毛毛都磨沒了,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保養的。日喀則市區內有一家陝西面館,人超多,實在沒有耐心等位就在對面的另一家吃了,雖然何正宗的陝西飯不能比,可想想這是海拔3950的邊疆地區,也就接受了。

第二天上午,參觀了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駐錫之地。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蔔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該寺最宏偉的建築是大強巴佛(彌勒)殿和歷世班禪靈塔殿。鎮寺之寶是舉大的強巴佛像,佛像共用黃銅231400斤,黃金6700兩,僅鑲嵌佛像兩眉,就用了大小鑽石珍珠等1400多顆。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

歷世班禪靈塔大小不一,據說大小是根據班禪大師所作的貢獻決定的,因為十世班禪大師的功績最大,所以他的靈塔也最大,五世到九世的班禪合用一座靈塔,這座靈塔是十世班禪大師主持修建的,建好之後大師親自從北京回到日喀則主持開光儀式,開光儀式不久十世班禪大師也相繼圓寂了。十世班禪大師的靈塔還不算完工,人們還在繼續修造。所有靈塔的塔身都飾有珍珠和玉石。每座靈塔都燃點數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燈,終年不熄。據說塔內藏有歷世班禪的舍利肉身。

導游說,一般,上午朝拜的人比較多,下午游客比較多,這裡並不像後來我們參觀的大昭寺,游客和信眾分開走。信眾很多,很快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們走在信眾中間,帶著同樣虔誠的心,學著按照他們的方式敬佛。他們有的拿著小袋子(固體酥油),有的拿著暖水瓶(溶化的酥油),口中念著經文,為佛前的每一盞燈上添上酥油。他們用各種方式把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插的到處都是,作為給寺院的布施,某些經堂的角落裡,還堆著袋子,裡面可見的都是青稞粉,再有些大殿的出口處,有喇嘛在念經,還有一個大殿,高僧將“聖水”從瓶中倒在人們的手掌上,人們將水抹在額頭上,我猜那是在祈福,我也求了。

我去過塔爾寺和拉蔔楞寺,原以為廟都是一樣的,可是在扎寺,我知道我錯了,西藏人好轉山,好轉水,連他們的寺廟也都是轉著的,我從一個大殿進去,就順著人流,順時針旋轉,硬是從四樓轉到了一樓,就沒有再見到過陽光,中間都是殿,大大小小的佛像,佛龕中滿是牛皮經卷,雖然很多佛像都有名稱,但是我認識的就是十世和十一世班禪大師的照片,但是,見到佛祖就拜總不會錯的。

離開扎寺,我們沿著川藏公路返回西藏,一路上,雅魯藏布江如影隨形,工人們正在修建拉日鐵路,也許下次來,我們就可以坐著火車去日喀則了。風光很美,比起林芝的富饒,多了一份蒼涼,強烈的日光賦予山體豐富的層次,讓人印像深刻。遙遠的阿裡,應該更美吧!


精選遊記: 日喀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