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中學時背誦姚鼐的《登泰山記》,其他語句基本已經拋到腦後,只有描寫日出的那句“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記憶猶新。為此名句,登泰山觀日出便成為心中一絲牽掛。
去泰山觀日出主要方式有二:其一,夜宿山中,次日一早起床觀之;其二,夜登泰山,於日出時分到達山頂觀之。先說第一種,有利之處是作息不用顛倒,可以白天爬山,夜裡睡一美覺,而後早早起床占據有利地形。泰山各處,從山腳、山腰到山頂,大小旅館遍布,想必找一住處應當不太難。然弊端是花費比較巨大,旺季時分且不說房價飛漲,山上各種消費昂貴程度驚人。我在南天門處買一瓶脈動水,價格已是10元一瓶,紅牛15元,天街最普通的拉面15元一碗,物價可見一斑。若是淡季則冰天雪地,山上住宿條件有限,非有錢便可享受處,需做好心理准備。

(日觀峰頂旅店:看似頗豪華,不知價格如何。玉皇頂亦有)
至於第二種,好處自是價格優勢,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時間的掌控與裝備的完善。一般來說,一中等體力者全程攀登泰山大約需要5、6個小時,時間計算的起點是紅門宮,終點是泰山最高點日觀峰或玉皇頂。夜裡沒有大巴和纜車,因此對體力是個大挑戰。此外,黑夜中的泰山風景肯定不如白天,白天爬山時還可以景悅情,夜間唯有依靠意念登上無盡的台階,對毅力也同樣是一大考驗。因此夜間登泰山最好攜二三好友結伴而行,互相鼓勵。
這次我由於是一個人登山,加之聽說第二日天氣可能不佳,故最終放棄了原本夜登泰山的計劃。但是之前做了很多功課,結合白天登山的經歷,總結夜間登山必備物大致如下:
1)夜燈:小的強光Led手電筒或頭燈,最好是頭燈,因為可以騰出手來。
2)水:當然是必備的,但也不用太多,否則負重太厲害。而且到了山頂體感寒冷,身體便不再需要太多水分。可選擇性地攜帶一些運動飲料以補充流失的體液。若是怕冷的人需要帶一保暖杯(當然記得事先裝上熱水)。
3)食物:無需太多,零食更不需要,只要夠填飽肚子的一餐軟食即可,美味還是等下山後再享受吧。可攜帶些高能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補充能量。水果亦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補充水分,也增加飽脹感。中天門處賣水果攤點甚多,但不知半夜是否還營業。
4)衣物:即使是夏天,夜間與山頂的溫度也是十分寒冷的。因此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好。山上聽說有租軍大衣,不怕髒和怕負重的當然可以選擇上山再租。若自行背衣的,建議厚度為秋末穿著的那種棉外套(夏天時分)。愛出汗的朋友不妨多帶一件更換的衣服,因為到達山頂時分一定是汗水濕透了衣衫,此時冷風一吹很容易著涼。
5)登山杖或手套:擇其一而備。本來總覺得柱個拐杖登山看起來像個老人似的,故沒有買。但登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三個著力點確實要比兩個來得輕松許多。登山到後來,遇到高的台階,那兩條腿要抬起來就十分費勁了。此時若有個支撐點就好得多。拐杖在山下到處有賣,5元兩根,3元一根,不用買那種雕花的,因為一般用一次就扔的。或者有的旅館可能有外借,比如泰安青旅就有。如果實在覺得拐杖影響形像,那麼一副手套亦可幫忙不少。在攀登高潮的十八盤處,階梯兩邊都是凹凸不平的石頭扶手,借個力上樓梯會輕松很多。但石塊粗糙,女生的話為了保護纖纖玉手,還是事先准備手套為佳。
6)雨具:山中天氣不定,雨衣、以及隨身行李的防水套一定事先准備好。網上有買那種比較厚的一次性雨衣,分量輕又便宜,一定比山上買的核算很多。
最後的最後,能否在一夜等待或一夜攀登後看到日出,那真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是8月9日白天登的泰山,白天時分泰山上時晴時陰,到了山頂則雲霧彌漫,嚴重時幾乎伸手不見五指。聽說當天凌晨包括前三天都因天氣陰沉而無法觀看日出,夜登者無不沮喪。這三天的天氣預報分別為:小雨,小雨,晴天,而實際三天白天的天氣均為早間陰天,下午晴好。

(玉皇頂:泰山頂上氣候真是陰晴不定-中間那塊是陽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