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西班牙火車去往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塞納河游河

火車途經童話城堡
一早,乘上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至法國巴黎的列車,特意定了豪華包廂,大家一致贊嘆火車的豪華舒適,或躺、或靠、或倚,放松自由地閑坐,望著窗外的美景,瞬間的視覺,永恆的印像。
到達巴黎,街頭隨處可見各種造型別致的建築。轉幾個圈就能看到標志性建築——埃菲爾鐵塔。難怪當年以《項鏈》而聞名的小說家莫泊桑,為了避免看到他不喜歡的鐵塔,時常在鐵塔的二樓吃飯,他的理由是:在這裡是唯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這裡也是我們巴黎行的第一站,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當年的埃菲爾鐵塔可是頗受爭議的,因為它的設計出現在一個變革的時期,鐵塔是現代主義作品,反對古典的穹隆頂模式,認為這一劍式鐵塔將會把巴黎的建築藝術風格破壞殆盡,其中就包括了頗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馬等人。由於鐵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無線電通訊聯絡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才使反對呼聲逐漸平息。
眼下正是巴黎的國慶日,塔下人頭擠擠,本想登高一覽巴黎全景的,想想時光寶貴,況且雲層較厚,能見度一般,留點遺憾下回再來彌補吧。埃菲爾鐵塔還有一個奇妙之處:上午鐵塔向西偏斜100mm中午鐵塔向北偏斜70mm,夜間與地面垂直。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黃昏,我們登上了塞納河的游艇,可喜的是,游船的廣播已經有中文講解了,可見中國國力的逐漸強大。
曾經有首詩這麼描寫塞納河:讓黑夜降臨,讓鐘聲吟誦,時光消逝了,我沒有移動。我們就這樣手拉著手,臉對著臉,在我們胳臂的橋梁底下永恆的視線,追隨著困倦的波瀾……
爬上敞篷的兩層樓台,兩岸的旖旎風光盡收眼底。枝繁葉茂的法式梧桐、惟妙惟肖的雕塑、各具特色的大橋、哥特式風格的巴黎聖母院…所經之處都散發著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息。
塞納河共有36座大橋,我們在船上眺望,橋上、岸上的游人看風景,我們彼此熱情揮手,船上的人看到岸上相擁的情侶起哄,情侶向我們致意,並熱情地演繹了親密擁吻,船上頓時掌聲四起。
一座座風格迥異的大橋從眼前隱沒,每每穿梭於橋洞之下,游客們頻頻嘩然,樂此不疲,橋洞下回聲蕩漾,真不愧是浪漫之都。

晚餐在“北京食堂”吃的中國餐,位於香榭麗舍大街後的一條小路,聽說是當地華人很喜歡的一家餐廳。還是不能適應這裡的價格,一碗酸辣湯6.5歐,准備點時才發現是一人份的,我們這行人光喝碗家常湯就得600多RMB,決定回國喝佛跳牆算了。點了幾樣家常小菜,事實上也只有家常的,味道一般,總算還節約,花費200多歐,勉強吃飽。聽說當地人平均收入也不過每月2000歐,這麼高的消費,想想還是社會主義好呀。
第五天 盧浮宮、巴黎聖母院、老佛爺、法國大餐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占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這裡是視覺的博覽、藝術品的殿堂,典藏無數彌足珍貴的至尊藝術品,即使花上一輩子也無法一一細品其中真諦。單就達芬奇《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真偽之謎,專家們已經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仍是莫衷一是、眾說紛紜,更何況我此行足跡的所到之處,都是有著悠久藝術文化積澱的國度。因而,也只能走馬觀花、淺嘗轍止,浸染一下文化藝術氣息。雖是匆匆的行程,驚鴻一瞥,卻已是可見一斑。
與去年踏足的埃及不同,埃及以古樸宏大的文物建築、以斑駁的殘垣斷臂承載著歷史的悠久神秘,那是需要用一種尋幽探古的眼光穿越著時代來描摹當代輝煌的,而歐洲的藝術品則至殝完美、真實地昭顯著精美絕倫和奢華貴氣。
原是做了點功課,打算好好地欣賞一下《蒙娜·麗莎》畫像,據說畫像在美國的展覽會上規定每個觀眾只能停留3秒鐘,在日本展覽期間,其轟動的程度更勝於美國,每位觀眾只能看2秒鐘。當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她,發現她被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包圍時,只能無奈地高舉手臂、放大鏡頭,攝下畫像。回來看看,黑壓壓一片人頭,而畫像卻因為距離遙遠而模糊了。

巴黎聖母院早因雨果的小說而家譽戶曉、久負盛名,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今番親歷此境,唯有驚嘆哥特式建築的高聳挺拔和莊嚴宏偉。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卻是巧妙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我試圖用相機記錄所見,只是苦於無法全方位地展現其原味。

下午,逛了老佛爺百貨。這個經久不衰的商店,當年最早了解這家公司是在一堂市場營銷課上,老師曾給我們介紹過這樣一個實例:雅詩蘭黛還是名不見經轉的品牌時,為了將自己旗下的香水進駐老佛爺,初次被否後,她巧施妙計,將香水瓶重重打碎,香味頓時彌漫整個店堂,引來無數顧客,重而將自己的品牌順利打進老佛爺。
如今,我站在老佛爺內,華麗的店堂金壁輝煌,鑲金彩繪的花窗、雕花彩色玻璃穹頂,令人耳目一新。店內品牌眾多,讓人目不暇接,旅游團隊不少,門口退稅的排成長龍,很多奢侈品皮包櫃台前還排隊搶購。看到這個架勢,我已經被嚇退了的購物欲。中檔品牌的面料和服飾也沒有太大特色,本來我就不崇尚品牌,總以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以觀光為主,購物為次。
來巴黎,總免不了要吃上一頓正宗的法式大餐,我們去的是當地享有盛名的法式餐廳。令人驚訝的是,聞名已久的法式蝸牛當抬上桌後,居然變成了國內隨處可見的生吃生蠔,鱈魚卻像煮熟的三文魚,甜點的焦糖布丁和藍莓冰淇泠還不錯。總體來說,對於我們這些被中國美食慣養大的中國胃,實在品不出法式大餐的美味。
飽腹後,走出餐館發現車不見了,原來,被意大利司機放了鴿子。他們有規定一天最晚收工不超過8點半,我們決定多支付些小費讓他再來接我們一次,可是,對方也不樂意。可見,人權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強烈。多虧了他,我們有機會集體體驗了一次法式老地鐵,檢票系統嚴格,空間相對比較狹小、設施陳舊、噪音較大。幾經周折,返回酒店,感覺疲乏,躺上床後,只聽得禮花鳴炮響徹了巴黎夜空,足足有半小時之余,想起今天是法國國慶前夜。
第六天 7月14日法國國慶日,凡爾賽宮、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
凡爾賽宮殿和花園是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標准的三段式古典主義風格建築,裝潢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大花園更是匠心獨具,站在花園前的宮殿平台上舉目遠眺,一望無際,藍天白雲、噴泉雕塑、綠林鮮花相得益彰。讓我用僅有的真實圖片來以一概之吧,以下省略溢美之詞幾千。
依依不舍地告別凡爾賽宮,就在附近的中餐館用了餐,老板和老板娘都是上海人,節日期間人手少,老板娘親自下廚,讓我們品嘗到了地道的中國菜,這是此行最味美的一頓。歐洲少見中國式大酒店,所以,我們一行人所到之處,都必須拼台合餐。最後,老板還給了親情待遇,免了酒水費,要不是我們流動旅行,否則就打算定點在這兒了。
午餐後,我們來到了位於戴高樂星形廣場中央的凱旋門。四面各有一門,門上有許多精美浮雕。這裡正對香榭麗舍大街。
接著,我們由香榭麗舍大街一路漫步至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品牌林立,我在ZARA裡收獲一條打褶短裙,LV的專賣店裡品種齊全、琳琅滿目,有朋友買了ADIDAS的新款足球鞋,價格不便宜,式樣很不錯。
協和廣場是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今天是國慶日,早上剛剛進行過閱兵式,晚上還有焰火晚會。由於步行疲累,居然忘了多走幾步就是盧浮宮了,前一天由於是從地下停車庫進出也沒看到盧浮宮正門,此行只能與之失之交臂了,遺憾!
晚上的國慶夜游,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決定放棄,由於意大利司機不肯合作,我們必須坐地鐵返回,可能會面臨嚴重交通堵塞,所以,乖乖在酒店休息。打開電視,收看了國慶閱兵的新聞,只見法國空軍編隊九架飛機拖出紅白藍三色國旗彩帶飛過凱旋門。調到煙火晚會直播頻道,慶幸自己沒有去現場,埃菲爾鐵塔下人頭攢動,塔下的舞台上表演著各類流行歌舞,人聲鼎沸,還沒等到煙火表演,我早已困得不行了。正睡熟之跡,被電話鈴聲鬧醒,原來是熱情的法國朋友通知煙花表演開始。再打開電視,只見鐵塔熄燈,天空頓然黑暗,空中突然升騰起兩朵姹紫嫣紅的禮花,耀亮了整座城市,接著五彩繽紛的煙花漫舞雲宵,塔下的人們歡呼著迎接了自己的國慶。
由於網絡原因,一波三折,好不容易寫完了這篇,還請各位留下足跡,你的支持是我不變的動力!
更多精彩照片,請看我的博客
http://***/s/blog_5defaba90100sh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