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東下”廬山八日游記(一)

作者: 水蕩漾

導讀  第一天,7月30日 18:20一行五人(作者、老婆LP、孩子ZJ、老婆的同事LZ、老婆同事的孩子YF)踏上了開往徐州的汽車。經過一個小時左右到達徐州汽車站,出站後,我女兒ZJ由於暈車,下車就抱著肚子說肚子疼,走不了路,這可麻煩了,這才剛開始,有些著急,這還沒登山......等了老大一會,出了汽車站,我趕緊到火車站去買返程票,買票的人排到了大門口,那也得排,為 ...

  第一天,7月30日

18:20一行五人(作者、老婆LP、孩子ZJ、老婆的同事LZ、老婆同事的孩子YF)踏上了開往徐州的汽車。經過一個小時左右到達徐州汽車站,出站後,我女兒ZJ由於暈車,下車就抱著肚子說肚子疼,走不了路,這可麻煩了,這才剛開始,有些著急,這還沒登山......等了老大一會,出了汽車站,我趕緊到火車站去買返程票,買票的人排到了大門口,那也得排,為了安全返回,排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到我,九江至徐州硬臥沒了,南昌到徐州硬臥也沒了,只有硬座,提前了七天,竟然也這樣緊張,再說南昌至連雲港東的火車也不是熱門線路,只好到九江再說,放棄買硬座,不好的兆頭。突然想起,打印好的廬山攻略、設計的詳細線路、下載的地圖忘記辦公室裡了,沒帶來,說什麼怕什麼,經過三個月的精心准備,制訂的詳細計劃和行程竟然沒帶來。到了侯車室,拿出紙和筆,趕緊想,行程幾經修改和充實,還能記住個大概,但是一些細節的東西模糊了。

第二天,7月31日

早上5點多鐘醒來,拿剃須刀,不好,又沒帶來,這是此行的第二個失誤,努力回想,究竟錯在哪個環節,問LP見沒有,她說來之前在床上看到一個剃須刀,以為我拿了另一個,就沒提醒我......買個剃須刀又列上了下火車後的必須辦的一件事,這件事只能在九江解決了。


7:08列車正點到達九江站,出站後,我們背著大包小包的,招來了許多人,都是問去不去廬山、住不住宿、要不要導游之類的,只能回答不去廬山、這裡有朋友在等、謝謝之類的話來敷衍。第一件還是買返程票,排隊的明顯比徐州火車站要少得多,幾分鐘後到我,回答和徐州站一樣,最後一絲希望沒了,只能買硬座了。出了售票廳,就找記憶中的101路公交車站,確切地點沒記住,只好借助警察,被告之在火車站廣場西北角,看到101路公交車,上車後再次向駕駛員確認,投幣1元,過幾站到了公交公司站,原來是長途汽車站,去年長途汽車站換了新地址,原長途汽車站也改成了公交公司站。下了公交車先解決早餐,看了幾家,都不滿意,不是衛生差就是沒電扇、空調之類,九江的天氣是比較熱的,走到斜對過的路口,不能再找了,隨便一家,一進去熱氣迎面撲來,實在是熱,就讓他們先吃,我去買剃須刀。早上好多店還沒有開,轉了一個又一個。買好後她們也吃好了,還剩下一些她們也不想吃了,打包,向店老板詢問7路公交車站在哪裡?老板一看是在他家店裡吃飯,很是熱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走去,7路公交車整條線路距離比較長,差不多一小時一班,吃過飯後是8點多,趁車沒來的空檔,我吃了剩下的早餐,再加了點昨天買的面包之類。8:20車來了,說是要到8:40才能發車,車廂裡實在是悶熱,下來涼快。8:40准時發車,票價2元到東林寺。7路公交車是從公交公司到通遠的,由於東林寺到通遠路段正在修路,暫時只通到東林寺就返回。


9:45車到東林寺站,下車後,公路兩邊沒有大樹,完全暴曬在太陽之下,溫度極高,挎上背包,沒走幾步便是大汗淋淋,步行約十分鐘來西琳寺大門。西琳寺原為西林寺,蘇軾的《題西林壁》就在這裡,蘇軾游覽廬山後,在這裡進行的總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沒有幾個人不知曉的。蘇軾那會還叫西林寺的,現在是尼姑庵了,相應的寺廟也改成了西琳寺。西琳寺不是常規的旅游景點,不收門票,香客、游人自由入內。走入寺內,進入第三個院落,才見參見大樹,於是把背包放在石凳上,背後全部濕透。西琳寺不大,寺內布局精致,環境幽靜,非常干淨,地磚之上沒有丁點雜塵,女人比男人愛干淨,同理,尼姑自然也比和尚更善清潔打理。院內沒有人,香客們都在大雄寶殿內做功課,樹上的知了叫得歡,像是在歡迎我們一等來西琳寺。背起包要走的時候,碰一尼姑,問我們在這裡吃不吃齋飯,今天是初一,免費的,我們看時間來不及,還要趕路,只好道謝而別,前往下一站東林寺。



《題西林壁》



出西琳寺步行十分鐘左右於10:25來到東林寺,東林寺在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的祖庭,由東晉高僧慧遠法師於此創立,也就是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的那個宗,該宗在民間的影響力世人皆知。這裡到底是淨土宗的祖庭,規模很大,殿宇宏偉,僧舍林立,在全國範圍內沒有幾個寺可以和東林寺一論高低。在東林寺的左邊正在新建一些建築,正在大興土木。走進寺門,寺門掛著橫幅:第八屆東林淨土文化夏令營,很是納悶,寺廟也搞夏令營?東林寺不收門票,徑直進入。進去後發現熱鬧程度是西琳寺沒法比的,到處都是人,和尚、香客、游人如織,西琳寺的安靜,東林寺的熱鬧,一下子真不好適應。LP由於不勝腳力,再加上氣溫非常高,主動提出在樹下看包,讓我們去寺內看看。參觀許久後,我就帶著她們去找聰明泉,據說長喝此水健腦益智。在泉邊看到有人在灌泉水,也湊上品嘗一下,果不其然,口感不錯,瓦涼瓦涼的,我也把水壺裡的水喝完後,灌了滿滿一壺,水壺外壁上頓時汗珠往下流。她們幾個也都把瓶裡的水喝干灌滿。回到LP看包處,YF看到包裡還有瓶子沒水,於是再提出去灌泉水,這次輪到我看包,她們又去裡面灌泉水。



東林寺(門上有橫幅:第八屆東林淨土文化夏令營)





東林寺聰明泉(電影《廬山戀》取景地)


11:50出東林寺大門,兩條路登廬山,一條是東林寺大門直對著的一條路,曰慧遠路,不是常規線路,是一些驢子們走的路,由於帶著孩子,怕不安全。另一條是走東林大峽谷登廬山,據說東林大峽谷是個不錯的景點。於是出門後打聽東林大峽谷的路線,出東林寺大門,向左走沿著水泥公路走便是,這時正是烈日當空,水泥馬路蒸得人受不了,沒幾步便是汗流夾背,走過一段樹蔭後,便再也沒有大樹作伴,我一人走在前,她們四人走在後,慢慢悠悠,怎麼催也沒用,就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於13:04來到東林大峽谷門口。

東林大峽谷大門離售票處還有一段距離,我一鼓作氣走到。她們四人還在後面,我坐在售票處門口的石凳上休息,和剛下來的幾個人聊關於東林大峽谷的一些情況。13:30左右開始進入大峽谷。峽谷沒有想像中的美,走了好大一段路,也沒碰到游人,也只有我們五人上山,不免擔心起來。半道上碰到三個下山的,寒喧一陣後,各自上路。我們邊走邊玩,她們四個問還要多久上到牯嶺,我也回答不出來,拿出門票,後面有路線圖,看到差不多一半了,才走了一個多小時,沒想到這麼快,正說話間又碰到兩人下山,問還要多久到牯嶺,答曰下山已經一個多小時了。起初一段路還比較好走,就這樣一直走剪刀峽,聽說路比較難走,暫時休息,我去探路。剪刀峽的石階路確實是又陡又高又窄,於是改變策略,兩個孩子我帶著,ZJ走在前,我用右手拉著,YF走在後,我用左手拉著,怕出意外。


就這樣走著,在一個亭子處看到一個人,在看書,再次休息問路,說到牯嶺還需要兩個小時,我的媽呀,剛才碰到人說下山一個多小時了,忽略了下山快上山慢。她說上面的路更是難走,都長滿了草,我問好不好識別路,她說也好識別,就是難走。深山裡沒有風,悶熱,見溪水就停,休息洗臉。沒想到走著走著,LP走不動了,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她才能趕到,等她趕到我們就又要出發了,YF給LP起了個名字“慢羊羊”。時間近五點,我怕天黑走不到牯嶺,路還難走,就不停地催,說後面有狼,誰走在後面就會被狼吃掉,最主要還是擔心兩個孩子的安全,嘴裡不停地喊著:“光看路,別向上看,也別向後看,走中間。”千辛萬苦地爬,將近六點時分抬頭看,遠處有人在動,還有房子,就告訴他們,馬上到廬山了,大家來了勁,就使勁爬。六點看見前面山路上有個圓形的石房子,還有鐵柵欄、鐵門,裡面沒有人,她們四人休息,我走近跟前,一看鐵門沒上鎖,迅速拉開,這才明白這就是剪刀峽登廬山的售票處,可能已經下班,趕緊招呼她們,沒人賣票,抓緊走人,來不及休息,迅速通過售票處。18:40到達街心花園。



快速通過售票處,牯嶺就在前方



第三天,8月1日

早上起來,她們四人都感覺腿有點疼,她們四人休整一天。8:30左右走出廬山大自然青年旅館,我們一起走到如琴湖,她們在湖邊休整,我一人進行一線一日游,今天的計劃是如琴湖-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圓佛殿-天池寺-龍首崖-石門澗-電站大壩-黃龍潭-三寶樹-黃龍寺-蘆林湖-會址-牯嶺。


廬山一線是游覽廬山最熱門的一條線路,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旅游者都是必到之線,此線景點比較集中,一處接一處,從廬山大自然青年旅館下到大林路,左走幾分鐘便到了如琴湖,到了如琴湖,就熱鬧起來了,旅游團一撥接一撥,游人一簇接一簇,導游旗五彩繽粉,導游小姐、先生帶著自己的團隊前呼後擁魚貫而入。


8:45左右來到如琴湖,如琴如琴,應該像把提琴,平視是看不出來的,從空中看應該能弄明白,至於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湖旁就是花徑公園,就是白居易吟《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現如今為了開挖如琴湖,大林寺已不存在了。公園內有白居易草堂,我在看游記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此處草堂並非原來的舊草堂所在地,正宗的白居易草堂在從東林寺登廬山的慧遠路上。草堂附近人非常多,那就沒有去草堂的必要了。



如琴湖


9:10開始錦繡谷游覽,錦繡谷是一線景區的精華所在,全長約1.5公裡,歷代文人墨客到廬山多喜歡到此游賞、題詠、吟詩、作賦。毛主席於1961年也專程到錦繡谷一游,並作詩為證: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由此便烙上了偉人痕跡,增加了許多傳奇色彩。錦繡谷在很早以前就是一個成熟的旅游景點,由於登廬山的路線比較多,為了加強對逃票旅游者的稽查力度,在錦繡谷的出入口增加了兩道門,專門用來檢查廬山大門票之用。

錦繡谷入口,並不是每個人都檢票,就像火車站警察檢驗身份證一樣抽查




眾多游人被導游忽悠地繞著“好運石”摸來摸去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

9:50出了仙人洞,錦繡谷也就結束了。到了仙人洞停車場,游人又分成了三撥,一大撥坐環保車去往下一站,一小撥坐滑道去圓佛殿,一小小撥走陽明小道去圓佛殿,我自然屬於第三撥人。陽明小道並不難找,在滑道旁邊,從熱鬧又歸為寂靜,走的人很少。剛步入陽明小道,碰到一女子往前飛奔,遂叫住她和她一起走,邊走邊聊,她就住在山下石門澗,我本想去石門澗,正好打聽一下,被告之,今天懸索橋正在剪彩,正式通行,不禁高興起來,原本懸索橋已經禁止通行一兩年有余,打算冒險走古僧道下到石門澗,來之前還打電話咨詢過廬山管理局的旅游園林局工作人員,也說近期不通,沒想到,這個彩讓我碰到了。



龍首崖


10:40離開龍首崖,又是一路下坡。團隊游客都是被導游帶著返回了天池寺或是圓佛殿處坐環保車去下一個景點了。一路上又是一個人,十分鐘後來一個岔路口,石階路被鐵絲網攔住了。旁邊有一個告示牌“尊敬的游客,因懸索橋屬於危橋,禁止通行,請下到石門澗景區的游客從左邊小路繞道神龍宮路再通往石門澗景區......”。正猶豫間被鐵絲網擋住的石階路對面來了一個女游客,“你是從哪裡過來的?”我問道。“從懸索橋啊。”她答到。懸索橋通了確已被證實,她問“這有鐵絲網,怎麼過去啊,不用再返回懸索橋吧?”“看看旁邊有沒有路。”我提意到。她向她的右邊看去,我向我的右邊找,“找到了”,就在她右邊鐵絲網的旁邊,就有個便道,順利通過。




懸索橋(今天是第一天剪彩,已經封閉了一兩年)



11:05過了懸索橋,橋頭有兩條路,左邊通往電站大壩,右邊通往石門澗。我選擇了石門澗,在橋頭稍作休息,於11:08踏上石門澗的道路。由於廬山的管理是非常混亂的,各地都是占山為王,石門澗不屬於廬山管理局的,是屬於九江縣的,要另收費。石門澗以深谷、瀑布蓍稱,石門澗瀑布是廬山歷史上最早被記在地方志上的瀑布,而當年自助游大師徐霞客也就是從這萬丈石門澗中攀進的廬山。石門澗在天池、鐵船兩峰之間,窄處不過十來米。從懸索橋上往下望石門澗,不由倒吸一口冷氣,深,太深了,下去多深還要爬多高,上下大概七八百米的樣子,全是六十度以上的陡峭石階,既然來到了這裡就要試試。對鐵船峰也有一些研究,可以和華山、黃山的天都峰相比了,不過此次廬山之行是沒有機會登上去了,廬山的美,還會有好多地主不為我所知,蘇東坡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看來我們今天到此一游的游客都“只緣身在此山中”了。下石門澗也只是下到了一半,到青龍潭就停止了腳步,再向上望,又吸了一口涼氣,這麼高啊,一會還要爬上去。




回頭看懸索橋(石門澗彩虹橋上拍)




石門澗青龍潭



在從石門澗谷底向上登的時候,就偶爾聽到遠處有雷聲,不時看到有雲飄過。12:10走出石門澗景區,在懸索橋橋頭稍作休息。12:15開始出發,直走數米就有岔路口,左走是小路通往電站大壩,右走是通往星龍索道,像我年輕之輩,肯定不會坐星龍索道上去。就徑直走左邊,我在做計劃的時候,記得這條小路是比較復雜的,況且詳細路線又沒帶來,只能靠記憶了。走不到幾分鐘便來到記憶中的路旁飯店,然後是過橋,的確和記憶一樣,過橋後,不再是石階路,變成了水泥公路,後面記得就不准了。走不遠便見到一處小攤,這時我也感覺有點餓,正好用餐,把自帶的小面包吃了,再買些水帶上。在小攤上還有三個人正在吃碗面,已經吃好,要上路了,我就問:“你們去哪?”“大壩。”,他們回答道。“正好一起,你們先走,我弄好了就去追你們。”我這樣說道。“要是下雨了,一不要打傘,二不是站在樹下,三不要開手機。”小攤主這樣交待他們三個人。我把水壺裡的水喝完,花5元買了兩瓶水倒進我的水壺裡,然後也隨便問一下去電站大壩的路,“沿著公路走,碰到神龍宮路牌子的時候向右拐就行了,還有你碰到下雨了也不要打傘、不要站在樹下、不要開手機。”小攤主同樣交待我。“能下嗎?”我問道。“不好說。”小攤主說道。打點好後向攤主告別,起步上路。在路邊的小樓上見到一個村民,又停下來再證實一下,回答和攤主一樣。


於是一個人走上公路,看看前後也沒有其他人,就想起追那三個人。拐了幾個彎後,感覺不大對勁,做計劃的時候,記得如果找不到路,就沿著索道下面的路走,現在索道看不見了,偏離了,這時天也暗了下來。一碰到拐彎,就看看索道在哪裡?還是找不到索道,看來迷路了,不時有雨點滴下來,感覺不妙。邊走邊看,雨點越來越大,趕緊關掉手機,不能再走了,就站在樹下躲避一會,這時遠處開始有雷聲了,雨也是越下越大,站在樹下也不行了,樹也擋不住雨點了,身上全濕了,而且雷聲越來越近,有點害怕了。鼓起勇氣,向前方大步跑去,沒跑幾步,全身濕透,再說也不知道前方有多遠,又退了回來。又沿路返回,沒跑幾步,再次退回來。看到旁邊有條上山的小石階路,迅速走上去,沒走幾步,雙腿被雜草刮了好多道血印,再一想,雷就在這個方向,不能迎雷而上啊,趕緊退回來,剛到公路上,就聽見上面“喀嚓”一聲巨響,嚇得我一哆嗦,趕緊跑吧,不能再等了,拼命沿著公路原路返回,豆大的雨點打在身上,眼鏡片上全是雨水,眼前一片模糊,鞋裡也灌滿了水,上空雷聲不斷,碰到一個拐彎處,發現修公路裡挖了一個斜坡,就想上去躲躲,一腳沒踩准,掉在公路邊的水溝裡,看來這也不是人呆的地方,再次沿公路向下狂奔,終看到有兩個人打著傘在樹下避雨,迅速跑到他們身邊,一對中年夫妻,我說:“不能打傘喲,還得把手機關掉。”我倒成了專家。我問道:“你們從哪裡下來的?”女的答道:“從仙人洞走神龍宮路。”我問:“我怎麼沒看見你們。”她又答道:“不知道啊。”過了十來分鐘,雨漸漸小了。她問我:“你去哪?”我答道:“我也不知道,迷路了,你們去哪?”她答道:“去懸索橋。”我說:“這條路我迷了,要不跟你們一起去懸索橋吧,我坐索道上電站大壩。”確實是沒有膽量再走上去了,就和他們一起往下走,雨還在下,現在感覺有點冷了,我的挎包也全部濕透了,還不知道裡面的東西怎麼樣呢?走了好一會又走到了我買水休息的地方,旁邊有一個沒蓋好的房子,就進去躲雨,裡面已經有好些人了。和他們閑聊間碰到一個女生也走進來躲雨,就聊了起來,她也打算從這裡到電站大壩,不知道怎麼走。我說:“如果咱們一起,再從這走上去,我還敢,一個人是不敢了,我就是剛才從上面下來的,走了差不多一半了。”她答道:“我剛才是從電站大壩那裡坐索道下來的,感覺沒什麼意思,要不就從這裡走上去吧?”這時雨慢慢小了,停了,我們倆個上路,沒走多遠,又下了起來,只好又退回來。太陽出來了,雨不下了,一起上路。就這樣走到了電站大壩,剩下的景點黃龍潭、三寶樹、黃龍寺、蘆林湖、毛澤東廬山詩詞苑、廬山博物館、會址等一氣呵成,於18:00到達牯嶺。



三寶樹(電影《廬山戀》取景地)





在黃龍寺旁晾曬被淋濕的物品





蘆林橋(電影《廬山戀》取景地)





蘆林湖(電影《廬山戀》取景地)




毛澤東廬山詩詞苑





毛澤東同志休息室,現在成了商店了(毛澤東同志舊居-蘆林一號別墅)、廬山博物館)




會址




廬山戀影院(世界唯一一輩子只放一部電影的電影院)




回到合面街(合面街盡頭就是正街的街心花園)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