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到武漢的動車一路無話,只是在車上順便考了考小女的《黃鶴樓記》,激起惱火無數。8:30的動車,約12:30就到達武漢的漢口。在火車站出站口的左側最邊上一家小店存了包,又回到出站口右手的公交廣場上,乘坐公交。一路前行,去往我們的目的地--位於武昌的戶部巷小吃街。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的城市夠大,一個漢口就走了半天,但感覺城市規劃並不夠好,大則大已,卻有些亂。路上印像最深的是一幅幅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宣傳廣告,是的,這是這個城市一直引以自豪的一段歷史。掠過蛇山,一個位處城市中的平淡無奇的小山,隨即駛上了武漢長江大橋,還是有點小激動。小時候曾集過郵票,暗淡的畫面中一座略顯神秘的大橋,其影像已存在了30年。所謂“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50多年前,在世界封鎖中國的當時形勢下,獨立造起這座大橋確值得自豪。橋身的歷史印記不時晃過眼前,它見證過建國以來許多的滄桑巨變,也俯視過一代偉人豪邁地橫渡長江。
下橋時沒有想當然地見到黃鶴樓的身姿。但事實上下橋時只要稍留意就應該能夠看到的。後來游玩當中,驗證了大名鼎鼎的黃鶴樓其實就屹立在武漢長江大橋引橋左側小小的龜山的山坡上。
戶部巷小吃
下了大橋了,大巴穿街走巷,很塊就在一個普通的略顯繁華但並不精致的商業街邊停下,前行約100米,遠遠立著一座小小的老舊的環形過街天橋,上書“司門口”字樣。穿過天橋,又前行數十米,左側有一小街,街口立著仿古的牌樓,又有兩幅對聯,大意是這裡是小吃的天堂雲雲。
一家三口興奮莫名闖將進去,果然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像,一大特色是這裡的小吃均用小小的紙盒盛著,許多人就一邊走一邊吃。後來這一情形在成都的錦裡小吃街也見著了,看來是中西部城市的一大特色,確實省卻不少事,免洗,少占座位,只是有一點,不夠環保。
於是乎,一家三口也是這般走走吃吃,印像中那種油炸小土豆挺好吃的,還有一種玫瑰蝦,頗有創意,用一小小雞翅裹著一只小蝦,賣相不錯,價格不便宜10元一只,但女兒小嘗之下,似乎味道並不咋樣。
最後來到一家百字老字號,鋪面並不大,在裡面嘗到了當地鼎鼎有名的熱干面,同樣是用紙桶裝的,份量很足,大約才3元一桶吧,也就是在事先煮熟的涼面上澆上添加了作料的熱油,只是這熱油裡似乎特地加了黑芝麻,因此顯得味道怪怪的。我是勉強才吃完,小女則只是淺嘗則止。後看到收銀處還有塑料杯密封裝的酒釀飲料,嘗了一下,味道竟然很好,滿滿一大杯才2元,貨真價實。
總體來說,小吃街的食品確實夠豐富,也比較有特色,與後來成都的錦裡相比,毫不遜色,更重要的是價錢實惠。相較而言,錦裡的小吃街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價格高出的不是一點點,不過人家那名氣大啊,粉絲眾多。
湖北博物館
出小吃街,沿司門口商業街向長江邊走去,很快就來到武漢長江大橋的橋下,江邊有類似於黃浦江的觀景平台,游客眾多。一看時間已是下午3:30了,還有一個重點項目湖北博物館還沒去呢。按慣例,博物館一般會提前停止發票,於是趕緊打的,約40元到達位於東湖之濱的湖北博物館。要說這湖北博物館在全國真是鼎鼎有名的,皆因其中一整套曾侯乙墓的隨葬品,此中包含了那著名的戰國青銅編鐘,那可是學文科的人都知道的玩意。抵達門口時,看守說你們太幸運了,還有兩分鐘我們就要停止發票了啊,果不其然,在我們剛進門拍照的當口,後面的不幸人兒已被攔了下來,身後一片苦苦哀求聲,真是懷具啊。
類似秦王宮一樣的博物館正廳矗立在高高的台階上,那是相當地氣墊非凡。進得廳來,超大的大廳內設有一巨大的環形接待台,站著統一著裝的接待小姐和先生,簡直是五星賓館的派頭啊。可見如今咱國家的經濟實力,早已不是昔日吳下阿蒙了,這一早先清水衙門的地也整得如此豪華。
略一環視後,即直撲曾侯乙專項展廳。果不負期望,一件件均是國寶級的,他**的,這個什麼侯的真是夠奢華,夠好色,簡直是貪婪、無恥、暴虐的剝削階級的典型,活的時候享受也就罷了,還要硬生生妄想全部給帶到極樂世界去,吃喝玩樂的全套家伙全都帶了去:精美絕侖的漆器家具、巨無霸的青銅酒器,殉葬的馬匹、獵狗,他**的,還有十數名陪葬的從十三歲到二十歲的花季少女,死後想著享艷福。真是一路看一路與小女聲討著,小女尤其對古代婦女地位之低下展現出強烈的憤慨之色,皆因於當代看家家戶戶的女“一把手”看多了,以致於難以接受。女兒啊,你沒有生活在萬惡的舊社會太幸福了。
看完了曾侯乙墓,距離閉館時間已很近了,又匆忙去了三樓的辛亥革命展廳草草看了下,東西並不多,但看了那麼多正值英年的青年,只為一腔報國之情,拋灑了一身熱血,還是頗有感慨。
東湖
出博物館右側即有一小馬路直通東湖之畔的一市民公園。去看看東湖吧,一個類似杭州西湖卻遠不及西湖名氣大的這一武漢代表性的景點。前行約數百米,果見一公園大門,與全國千百個普通公園一樣毫無特色,好在是不需門票的。進得裡來,也就是從一大片湖區中又單獨劃出來的一個小公園,有廊、有橋、有荷花,確有西湖的影子,但不及西湖精致,主要還是因為缺乏文化內涵吧。其時涼風習習,又有親人陪伴在側,一路走走,拍拍照,也還是愜意得緊。前行了百十米,即可見到東湖的全貌,果然大得很,遠遠望去,對岸景色只是隱隱綽綽,但見水天茫茫,但卻無甚感受,杭州西湖畢竟是不可復制的。
出公園,見著公園門口就是一個數路公交車的始發站,細看之下,原來竟然有兩路公交直通我們下午的打車時的出發點武漢長江大橋下的江邊。坐上一雙層的大巴,一路晃晃悠悠穿越武昌城,見著的依然是夠大但並不齊整的市容,大武漢啊大武漢。
黃鶴樓
累了,迷糊間到了終點司門口的武漢長江大橋下,還是去看看黃鶴樓吧。地點竟然不是很好找,問了幾個人,才尋到准確的路徑,從剛開始見著的司門口天橋上南行數十米,再從武漢長江大橋引橋一側的小坡一直走上去數十米,就於暮色中見著了並不雄偉的黃鶴樓的影子,長舒一口氣,只是因為總算是見著了,並無其他。大門早已關閉,但即便是開著,也無甚興趣進去的,一座現代仿造建築而已,但拍照還是必需的。
長江 江漢路
司門口商業街原路返回長江邊,右行百十米,到達中華門輪渡站,這是武漢人平常過江的通道,票價僅僅一元五角而已,因此上船的多數是當地市民,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行人一擁而上。船是雙層的,上層的船艙內還有液晶電視可看,船頭是露天觀景台,觀景的人還真不少,青年人居多,竟然找不到一合適的觀景的地方。第一次乘船觀一城市的長江夜景,還是有幾分新鮮感的,江風習習,兩岸的霓虹閃爍之間,頗為陶醉。
從輪渡上岸,右行百米,即見著頗有氣勢的近代建築江漢海關,江江關一側延伸進去就是有名的江漢路步行街了,街口是二七大罷工的雕塑,提醒人們在這裡近百年前曾經發生了的那麼一件大事。天下的步行街大體是雷同的,不同的江漢路的兩側有不少滄桑的近代建築,訴說著大武漢曾經的輝煌。
時間有限,快速通過,一心想找尋網上頗有盛名的吉慶街飲食一條街,得到的信息卻頗令人沮喪:該街道正在整治,早已失去原有風貌。算了,打的隨便去了附近一條小街,大排檔的的感覺,點了幾個當地的特色菜,包括偉人盛贊過的武昌魚,雖說就是一種稍特殊的鳊魚,但味道還真不錯。
飯足湯飽,回到漢口火車站,上了二樓侯車大廳,竟然被震憾到了,一個超大的侯車大廳,不誇張地說真有幾十個籃球場大,但侯車椅並不多,顯得空蕩蕩的,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大的侯車大廳廳,超過北上廣。
22:04分上了火車,一家三口朝著天府之國飛奔而去。成都,明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