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早上9點半鐘我們趕到興義西客運站,正好有10點的班車,座位賣到7、8號。昨天來車站看過,知道興義發晴隆的車是28座空調城巴,車況還可以,座號應在第二排,便立即買票進站,票價為60元∕人。
地理關系吧,貴州人出行較依靠公路交通,長途汽車出站也較准時,10點我們離開興義。老伴怕暈車,同前排的一個小伙子換了個座位,這個小伙子外形精干、帥氣,挺招人喜歡。一聊得知是貴陽民族學院法律專業的本科生,晴隆人,今年剛畢業,還沒找到工作,准備先回家看看。家鄉距縣城還有十幾公裡,鄉裡像他這樣學歷的人不超出3人。如今工作難找,同期同學70[%]沒有落實簽約。說到此,小伙子神色一片黯然。
汽車駛出中心區沒多久就在頂效經濟開發區遭遇塞車,堵了40多分鐘,警察來了,才通過。其實也沒發生什麼事故,就是路邊有許多泥頭車亂停靠。一路上這樣的事例還有,村頭路口,那些大車司機隨便就把車停下,車屁股甩向道路中心,一點不顧後來車輛。看來這一帶開泥頭車搞工程運輸的司機素質普遍較低。
興義到晴隆長途車走的路線是由309省道過興仁縣,再走縣道經沙頭鎮,然後轉320國道到晴隆縣。總路程不過144公裡。興仁這一帶有小煤窯,省道、縣道都被泥頭車壓壞了,路況較差,汽車行駛速度也快不起來。看見路邊村莊幾乎每村都停有十幾台泥頭車,很奇怪它們沒上路,車上人說政府正在禁止亂開采。如果真是那樣,當地領導還算有點水平。

過了興仁縣城,汽車駛入縣道,一路翻山越嶺,窗外青山綠水,風景秀麗,令人目不暇接。只是道路顛簸,搖搖晃晃的使人犯困。這時車內過道鄰座的乘客要借我手機中的書寫筆用,這位乘客年約三十幾歲,紅臉膛、高鼻梁、大眼睛長的挺英俊,他過了頂效後就在不停的大聲打電話,講的是貴州方言,聽來是老婆帶著孩子隨別人跑了,他在哀求對方回家,要求對方告訴他地址,一路上不停的講‘我不賭了,我改“,“我求你了,你回來吧”。那語音腔調凄慘的不行,估計車上的外地人都會這句“貴州方言”了。這會兒他老婆看來不接他的電話了,他要短信溝通。最終這種死纏爛打戰術沒有成功,
過了沙頭鎮,汽車上了國道,速度得以提高。下午3點半鐘,我們終於進入了晴隆縣城。出來汽車站,右手不遠即可看到地稅局大樓,網上說地稅賓館不錯,我打算今天在那住宿。不想進到大門,接待室窄小的跟過道一樣,等了半天,連個值班人員也沒見到。一氣之下我們在對面的“騰龍賓館”開了一間標間,這回又選擇對了,騰龍賓館房間不大,但十分干淨,被單都是新換的,帶獨立洗手間,空調房不過90元∕天。剛開始我們怕臨街影響休息,老板娘說,這小縣城晚上8點半以後就沒什麼車了,事後證明,果真如此。
放下行囊,簡單整理了一下即下樓找車去二十四道拐。晴隆滿街跑的都是改裝的三輪摩托車,小小的外殼像個大甲蟲,後面可坐倆人。我們擋住一輛外相稍新點的的三輪摩托車,問二十四道拐觀景台去否,開始駕駛員不願去,說上星期封路了,最後禁不住我們軟硬兼施誘導,以不上山30元,上山50元∕趟,答應一試。城中行走,倆人擠坐在這三輪摩托中尚可接受,可車一進入觀景台上山路口可就受罪了,一條單行道土路正在施工,鋪滿了拳頭般大小的路基石,坑坑窪窪的,三輪摩托輪胎窄,又沒啥減震設施,把人搖的是東倒西歪,震的是七上八下,幾次頭撞車頂,幾乎破頂而出。路上摩托陷入石坑熄火兩次,看見道路狹窄,山勢險峻,我真擔心這車的安全性。反觀那司機,他還顯得很鎮定自如,一個月帶客人上來三四次,估計功夫也練成了。車行駛了40分鐘,終於爬上山頂。我們興奮的跳下車,衝向觀景台。仰慕已久的二十四道拐公路活生生的呈現在眼前,藍天白雲,陽光照耀,我仿佛看到千萬軍民采用近乎原始的工具開山鑿路的勞作場面;仿佛看到那一輛輛滿載援助物質的卡車正從這兒滾滾駛過…..。晴隆是貴州最窮困的地方之一,而當地的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做出了貢獻,二十四道拐正是一段記載他們功績的歷史豐碑。究竟誰下山搶走了抗戰勝利的“桃子”,結論也不用再辯……。關鍵還是人民的選擇。
在山上逗留有二十分鐘,已經下午5點10分了,我們提出加點錢,要到二十四道拐公路實地步行走走,體驗體驗。司機挺好,雖然表示擔心我們的體力,但還是應承下來。下山挺快,只用了半小時。二十四道拐公路的最後一拐在山上,與晴隆縣城相通,它的前端山坡頂建有一烈士陵園,卻是為解放戰爭剿匪戰死者立的。轉過山坡即進入二十四道拐公路,幾個年輕人擋住我們去路,說是“雪花啤酒”的,正在拍越野場景電視。正所謂:大道朝天,各走一邊,我們叫師傅到山下第一拐等侯,然後只顧朝前走去。二十四道拐公路路基尚好,絕對不是豆腐渣工程,但廢棄已久,無人維護,加之常在此搞汽車越野比賽,路面已經破損,有的拐彎處被賽車“掏出”深深的車道。
此時夕陽斜下,山風襲來,令人十分愜意。三輪摩托車也從山上駛下,緩緩跟在我們後面。6點40分,我們走完二十四道拐公路全程,其第一拐連入320國道,我們在“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石碑處攝影留念後離去。

二十四道拐公路全景

觀景台鳥瞰正面二十四道拐公路

鳥瞰群山

從烈士墓紀念亭俯視二十四道拐公路

默默的守護碑

飛馳而來的賽車

十九道拐碑

抗戰公路二十四道拐起點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