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我們買了當地的水果(叫姑娘),初嘗一口,非常甜,多吃幾個就比較膩了。今天的天氣很好,我們坐在家庭旅館的曬台上,逗著主人家名叫傻瓜的小狗,吹著涼爽的晚風,盯著漫天星星,直到大家都困了。。。。。。。
7月24日一大早,我們來到“亞洲第一濕地”,天開始陰層下來,下雨了,我們站在立有石碑的山上,就是額爾古納濕地保護區,這裡占地12.6萬公頃,屬於額爾古納河及其支流的灘塗地,是現今我國保護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濕地,我們坐在山間的廳中避雨,不斷地消耗相機的內存,我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發呆,山間吹來的風是那麼清新,我徹底陶醉了,這時候來了幾個當地的阿姨,在閑聊中阿姨問我們買了門票沒?“當然買了”,我們很奇快的望著阿姨,阿姨說,當地人是不用買門票的,他們讓我們買門票。削他!!阿姨帶著東北口音說到,好強悍,我無語了。。。。。。


據說,今年內蒙呼倫貝爾草長的不錯,很多牧草已經長到沒膝深,因為雨水充足(我們終於領教了,這是後話)。我們途經一片白樺林,近乎原始。通常的森林都讓你感覺到陰森、晦暗,但是白樺林卻不同,放眼看去,眼前都是雪白的樹干,絲毫不會有壓抑的感覺,我們停了下來,鑽進白樺林中。。。。。。


恩和,是我們當晚休息的一個小站,按照計劃我們在這裡住兩晚,在這裡我們要住宿在一個俄羅斯家庭旅館中,小鎮中有許多中俄混血,旅館的女主人也是有俄羅斯血統。通常這樣的小旅館都是當地人的住家,他們利用本地極大的木材資源,搭建各種房間,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原木建成的,包括臥室、廚房、洗澡間、廁所,還有街道中的小賣部、教堂,能夠體現一絲絲現代氣息的建築,也就只有小鎮中 央的郵政局了,居然出現了大理石和鐵制窗戶。
進入室內,發現房間的整個布置極其簡約而又有風情。而院子裡的秋千更是讓大人們也不免要回味一下童年的快樂。主人在網上非常有名,我也不在做廣告了。一邊是木柵欄圈起的牛圈,柵欄下是盛開著的各種顏色的野花,這時候太陽出來了,在陽光的映射下,顯得格外嬌艷。
我們找到一家名叫“喀秋莎”的飯店(據說網上也很出名),點了拿手的幾個菜(我已經不太記得菜名了),其中的炒蘑菇,非常鮮明,還喝著當地的野藍莓汁,最後結賬也不貴,後來我們又去了幾次。
吃完飯我們在小鎮中閑逛起來,在那裡遇到非常有意思的事:經常是見到一張張深眼窩高鼻梁的俄羅斯面孔,可對方一張口卻是東北話,當那張臉和那地道的方言真切地聯系在一起的時候,真使人感到有些怪異和滑稽。事實上,而今能流利地講俄語的俄羅斯人已經不多。我們看到當地的做列巴的小店,教堂,一切都很安逸。途中見到一位俄羅斯大叔在烤大串,如果他在上海,肯定認為他是老外。我們在鎮上買了當地的西瓜,不大,墨綠墨綠的,竟然比外面過來的西瓜還貴,味道肯定不錯。。。。。。



來到小鎮外,有很多游客在騎馬,實際是當地人牽著馬,游客坐在馬背上溜達。我們發現了一條小河,河水淺淺的,蜿蜒在村莊旁,我們看到有人把自駕車都駛入水中刷洗;河水涼涼的;而最讓人受用的是河水清清的,一眼能就能看到極小的魚兒在水中游動,當地的幾個小伙子在釣魚,有的人很厲害,有的半天釣不著一條,急得他抓耳撓腮,我們在一旁善意地調侃著。


漸漸地,已經是夕陽西下了,牧歸的老牛成為我們的同伴了,吃飽了的牛兒悠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嘴裡不停地反芻著美味,慢悠悠的趟過河,悠哉,愜意!我們在河邊呆了好一會,我一直捧著前面買的西瓜回到了小旅館。此時,院子裡早已彌漫著飯菜的香味,屋裡屋外已經坐滿了當天來的游客,老板、老板娘和伙計跑進跑出,忙得不亦樂乎。還輪不到我們吃飯,我們在院子裡溜達著,意外發現在旅店看恩和落日非常漂亮,紛紛舉起相機、手機,再一次抹殺內存和微波。妹妹們也不管淑女形像,爭先恐後爬上老板家堆著的柴火,搖搖晃晃的擺著各種POSE。
接著,我們吃了小笨雞燉蘑菇,味道沒有想像中的鮮美,也許要求太高了。吃飽喝足,我們幾個坐在院子裡聊天,看滿天繁星(這是為數不多的好天氣,這是後話),微風習習,煞是舒服,welson貢獻出他的烏龍茶,真是錦上添花。
我們拿出我捧了好幾個小時的大地雷,借來老板的大刀,切開大地雷,好脆!好甜!水分好多!真的非常好,我有史以來第一次把西瓜吃的那麼干淨。。。。。。
大家都困了,准備早點睡覺,磨坊K妹妹准備了鬧鐘,准備看明天的日出。(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