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第四天)日凌晨,我迷迷糊糊聽到外面的暴雨聲,這種聲音應該在上海等南方地方才有,雨下的非常大,下了整整一夜,天亮了都沒有停的跡像,看日出是不可能了,第二天的行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周邊很多地方是去不了了。我們很晚才起來吃早飯,這應該是我們第一頓吃新鮮牛奶、藍莓醬、列巴、不知名的大餅(這樣的早餐我們吃了近一周,從開始的喜愛到後來有些厭倦)。
雨小了些,我們幾個走了出去到恩和鎮子上逛逛,過了幾個路口,轉了幾圈,我們都有些餓了,但怎麼也找不到昨天中午吃過飯的“喀秋莎”。由於雨實在太大,很多民居後的牛棚都進水了,馬路上都是醬色的污水,眼前的馬路徹底變成小河,我們無法通過,又不想走回頭路,我們只能打電話給李師傅,不一會兒李師傅開著車過來接我們,我們也順利找到“喀秋莎”,飽吃了一頓。

雨還是在不停地下,我們決定到邊防公路走走。車沿著邊防公路往前開,由於下雨路很糟糕,我們被殿的苦不堪言,路上還遇到一大對牛在過馬路,非常壯觀,李師傅說估計有一千來頭吧。我們到了目的地,好像是十一哨卡(待確認),實際上這一路上,離我們不遠已經是俄羅斯邊境,兩國用鐵絲網攔著,中間有很大一塊開闊緩衝區,也是我見到的最和諧的邊境,與我後來到的中朝邊境有很大的差別,俄羅斯境內幾乎沒見什麼人,只看到零星的哨卡,也不知道有沒有衛兵,我真正感覺什麼叫地廣人稀。我們冒著雨下了車,在鐵絲網邊上轉了轉,還裝模做樣把手腳伸出鐵絲網,算去過俄羅斯了。


我們在快到恩和鎮子的路上看到一片綠草紅花,花是醬紅色,如果天好的話會更漂亮。那裡的草長得很高,由於雨已經下了很長時間,這塊地方已經變成了濕地,裡面的水可以漫過腳面,還好我穿的是高邦登山鞋,其他的同伴都是穿的普通鞋子,我自告奮勇在前面開路,去尋找這些神秘的紅花。慢慢地,我們到了花海的邊緣,裡面的水已經非常深,我們只能站在邊緣拍了些照,就艱苦的往回走,同伴們的鞋子都已經濕透了,我的鞋到沒什麼問題,快干褲濕到膝蓋。回家的路上,我們沒有忘記再去買一個當地西瓜,可惜沒有,我們只能買了一個從外面進口的西瓜。

晚飯吃了老板娘做的俄羅斯特色肉丸,味道不錯,西瓜是吃不下了,而且味道也不怎麼樣,也不能在院子裡看星星,我們都回屋休息了。
7月26日(第五條),天繼續下雨,我們還是決定往前走,決定去臨江。車子出發了,路過室韋。這是一座臨江邊境小鎮。小鎮面對額爾古納河的主河道了。額爾古納河,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它的左岸是俄羅斯,而額爾古納河右畔,就是室韋俄羅斯民族鄉。李師傅去診車,我們不知覺地走到了界河邊,放眼過去,俄羅斯的領土盡收眼底,連遠處俄方的哨所都看得一清二楚。
河邊有不少溜馬人,牽著各自的馬兒在招攬生意,遛馬的區域很大,可能多天下雨,遛馬的地方已經踩得泥濘不堪,同樣的河對面的俄羅斯,沒有人遛馬,一片綠油油的草原,這就是旅游的破壞力。
走到中俄界河邊上,看到額爾古納河的石碑,如果我們不過來,這裡一定和河對面的俄羅斯一樣安靜、祥和,但也許還會很貧窮,這就是矛盾。在回鎮子的路上,我們看到很多牽著馬來兜生意的,很多都是黃頭發、藍眼睛的俄羅斯族人,據說他們還有一些親戚在俄羅斯,路邊上有很多土豆,我第一次見到內蒙的土豆,據說十月就成熟了,我們吃的去年的土豆,味道已經十分不錯。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