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淨土——漫步吳哥之(五)時光交錯尋訪古跡

作者: 陽彤

導讀更多圖文請見:http://***/sanlulu 現在開始正式進入主題,因為我們終於來到了暹粒——這裡有聞名世界的吳哥遺址。 一般來說,吳哥經典的旅游線路分為大圈和小圈: 大圈的線路為聖劍寺-龍蟠水池-塔遜-東梅奔-比粒寺-皇家浴池-豆蔻寺。 小圈指吳哥寺-通王城(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宮殿、戰像台階、癩王台階)-周薩神廟-茶膠寺-塔布蘢寺-斑黛喀蒂-巴肯山。 那麼,就讓我 ...

更多圖文請見:http://***/sanlulu

現在開始正式進入主題,因為我們終於來到了暹粒——這裡有聞名世界的吳哥遺址。

一般來說,吳哥經典的旅游線路分為大圈和小圈:

大圈的線路為聖劍寺-龍蟠水池-塔遜-東梅奔-比粒寺-皇家浴池-豆蔻寺。

小圈指吳哥寺-通王城(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宮殿、戰像台階、癩王台階)-周薩神廟-茶膠寺-塔布蘢寺-斑黛喀蒂-巴肯山。

那麼,就讓我先從吳哥大圈開始介紹:(以下敘述中關於景點的介紹,我就偷一下懶了,都從網上摘抄啦)

聖劍寺

聖劍寺,是柬埔寨吳哥一座建於12世紀阇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主要廟宇。

而如今,當年的輝煌已經消失與叢林古道之中。

寺廟長方形結構。通往寺廟有四條路,在寺廟的門口立著數尊手拿長蛇攪動乳海的修羅與阿修羅。

寺廟外一般都會建有護城河。

在這千年古跡中漫步,斑駁的光影總是帶來的時空穿越的錯覺。

寺廟內,遇見一白衣老尼,那笑容,如此可愛。你可向她求得保佑平安的紅繩一條。在柬埔寨,幾乎人人會在手腕上帶一條寺廟裡求來得紅繩。

在聖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築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聖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築風格。

龍蟠水池

龍蟠水池建於12世紀下半葉。像征著佛教教義中四大河流之源“無熱池”,它的水被認為具有治病消災、洗去罪惡的功效。其由一大四小五個水池構成,中央大水池邊有一座山形小寺。小池中分別有像、馬、獅、人四座噴泉。

在當時是一個大醫院,四座小水池據說有不同的療效,病人分別被判別病症,將遵循指示去做藥水浸泡——水到病除。

塔遜寺

入口處是四面佛像,即高棉的微笑,這將在巴戎寺有更多呈現。

東塔門是整座寺廟的點睛之處,整座門被一個大樹的根系完全覆蓋,寺門與樹融為一體,與門後的四面佛塔相互陪伴千年之久。

在寺廟內作畫的小男生,我一直後悔沒從他手上買一幅留作紀念。

東梅奔

由多層平台堆建而上, 共有三層平台,其中兩層平台四端皆有像形石雕,而另一層平台則為放置石獅雕像做守護狀。

最上層平台,共建五塔,除了方形平台四端各一外,中央主塔立於中央並且最高。這種模式在吳哥極為常見。

精美的門楣,有沒有畫框的感覺?

皇家浴池

是舉行沐浴儀式的場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樣。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廟,現在只剩了石基。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