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坐飛機到昆明,之後轉火車到麗江,客棧找了司機來接,直接送到麗江大研古城。
老鴇預先定了“核桃匣子”客棧,在古城的山上,清靜很多。老板人也很客氣,只是原先預定的二樓房間,因為房客長期居住,臨時換了樓下的,只是熱水供應不足。在麗江洗熱水澡是一個問題,尤其要住客棧的話,兩全總是難齊美。
一踏入,就是一個客廳,桌椅電視書架應有盡有。
進去有一庭院,一般現在開客棧的都非當地人了,或厭倦塵世或潛心歸隱,在麗江這片土地上定居下來。
要到古城的中心四方街,需要走一段下山路。
所謂四方街,就是以前人們趕集交易買賣的地方。類似於一個小型的廣場。
大水車,應該算是古城的另一地標性建築。在古城裡會有很多拉散客的旅行團,因為周邊的景點實在遙遠,必須要用車。所以散客拼車現像就很常見。而這些團基本都會約定幾點,在大水車見。
(我們這次因為原本計劃去梅裡雪山,路途遙遠,所以參了團。當天找的第二天出發,誰知在香格裡拉玩得差不多了被告知雪山塌方,於是改去了瀘沽湖。這也許是天意吧,因為原本想去梅裡雪山下的雨崩村,但因為時間關系舍棄了。等過兩年梅裡的路修好了,找朋友一道拼車,把梅裡和雨崩一起收了。)
麗江這附近生活的基本都是納西族,往香格裡拉過去就開始有很多藏民,往瀘沽湖去,那當然就是赫赫有名的摩梭族啦。老奶奶們每天都要在四方街載歌載舞。
麗江是一個很小資的地方,商業且繁忙,而束河則多了一份悠閑。
如果大部分人建議的,清晨的酒吧街其實很美。個人覺得,猶如剛睡醒的少女,不施一絲粉黛,慵懶又清新。
而一到傍晚,以“一米陽光”、“千裡走單騎”等為首的酒吧就開始喧騰起來,四方街一帶人聲鼎沸。
相較而言,我更喜歡去尋覓一些清吧。比如江湖赫赫有名的“江湖”
在別的酒吧都已經鬧騰的時候,它還是靜靜的,等待著賓客的光臨。
麗江的酒吧有分火塘酒吧和非火塘酒吧,所謂火塘酒吧,就是類似江湖這樣,中間有一個火塘可以圍坐,其實意思不大啦,我更喜歡坐卡座,不過江湖的生意一向火爆,基本都是被熟客預定。每晚有駐唱,拖拖拉拉要到9點才開始唱,宣布夜的來臨。
江湖的位置很隱蔽,而且也不掛招牌,若非熟客,很難找到。隱世的高手。
我還是百度了江湖的電話,一個電話過去問的,對方人很好哦~
消費一般,點了罐蘇打水30,就是屈臣氏那種。爆米花30,瓜子20。反正比那幾家鬧吧消費要低得多了。
一般的酒吧酒都是一扎一扎賣的,一扎200貌似~
如果覺得冷,不論是麗江還是束河,到處都有賣圍巾、披肩,反正物價肯定是束河低得多。如果要買做幾年或送人,建議去束河哦~
腫麼樣,是不是很有fu~~哈哈
工行就是王道,網點覆蓋巨廣,建築還設計得很民族。錢沒帶夠,來來這邊取吧,哈哈~~
吃
麗江這嘎達最出名的當然是各種菌菇了,尤以松茸為最。
客棧的老板給推薦的48號納西閣餐廳,說是餐廳,其實比較偏向於家庭廚房,是納西人在自家開的飯館。價位和口味都很家常。
這裡的炒松茸應該是我見過最便宜的了,後悔沒點來試試。
點了一個樹皮樹花炒雞蛋,名字很詭異,東西也很詭異。樹皮樹花就是一種樹菌,吃起來沒什麼特別的味道,看起來好恐怖。。。
還點了一個魚湯。雲南的口味其實我不是很適應,但食材都非常新鮮,好比魚啦、土雞啦、黑山羊啦,入口就知有沒有!!
在這人傑地靈的地方,窗台的小花都開得如此嬌艷。
還有很多街頭賣小吃的,炸洋芋和炸涼粉是特色。
雞豆涼粉是麗江的特色,而用炸的方式,又是另一種口味了。
這盒是炸洋芋和炸涼粉混買,我覺得:一、土豆怎麼整都好吃二、炸的涼粉比雞豆涼粉能下咽得多!
這種就是正宗雞豆涼粉啦~本身沒有任何味道,就是調料比較辣,不覺得好吃,反正吃了半天還剩這麼多。。。老板還說你們怎麼剩這麼多,答口味不適應。
相對而言,還是這種炸土豆好吃。最搞笑的是普達措出來,看到有一家賣炸洋芋和炸土豆,就是形狀不一樣,我暈
到處還都是這種犛牛肉串啦神馬的,包漿豆腐是特色,被杜撰成雲南十八怪之一,豆腐包著豆漿賣。
撒上蔥花,澆上醬,香氣四溢。我覺得還是老了點哦。
納西米線
這裡的米線也特別好吃,很很有彈勁。口味是酸辣,這是麗江口味的特色。
只是點的納西米線裡面都沒有肉,這叫我如何下咽,又另加了牛肉澆頭。
找了家咖啡吧,坐著寫明信片。老鴇點了這邊的特色小粒咖啡,說味道不錯,後來我在束河又點了,但那家做的不好,咖啡渣沒過濾淨,影響口感。我點的是犛牛奶芋圓神馬的,芋圓看樣子就難吃,我對芋圓很有要求的好嗎。
懷念麗江
我的更多文章:
http://***/blueamber09
彩雲之南——香格裡拉之中虎跳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