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轉大雨
在早上9點多抵達羅馬FCO機場後,花14歐買一張火車票就可抵達Termini 火車站。
火車上的“鄰居”是來自美國的一家三口,夫妻兩人挺友善的。我在路上跟太太聊了幾句。從機場到市區的一路,有大片大片的農田,不禁想起歐陽對歐洲的描述“東北大農村”這些田有的作物已黃,收割下來給卷成一個個大大的圓柱體橫在地上,美國太太說,這些可能留起來喂牲口的,我也這樣想的。
一路上還見了一些很古老的建築,很有古羅馬的味道,也許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吧。還見了一些很波普的塗鴉,在牆上、廢棄的火車上……
下榻的酒店離Termini火車站很近,在一幢有些年頭的樓裡。前台當班的老伯挺熱情的,給了一張地圖;得知我想去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貝佳斯博物館和藝術館時,還幫忙從網上打印了公交車的信息。雖然地鐵站較容易找,但不能像Bus那樣能去到離景點更近一點的地方。
初來甫到,對於怎麼去坐bus還是有點小迷糊,地鐵的紅“M”logo那麼顯眼,於是就直奔地鐵了。從酒店附近的共和站去到西班牙站,才兩個站,但從地鐵站去走了好長的一段上坡路就是一個大公園,樹木參天,景色迷人。一下子不禁想起了NY的中央公園。事實上Villa Borghese也是羅馬最大的公園,是鬧市中難得的休閑好去處。今天是星期天,公園裡好多人,有在草坪上靜靜消磨時光的戀人們,有享受天倫之樂的一家子,有賣唱表演的街頭藝術家,還有聞歌起舞的游客……
到了藝術館,果然如酒店的老伯所言,無預定沒參觀。干脆預定了再走,最快只能預定周二的。那就周二吧。後來才想起周二的中午也預訂了梵蒂岡的參觀,希望到時不會太趕吧。
離開藝術館,先在villa裡瞎逛了一會,然後往三聖山教堂方向走。一路走去的右下方就是羅馬城,沿途可欣賞羅馬的美景及數不盡的十字架;中途還見了一個建築,名字比較特別,中文意思是法蘭西學院。離遠就看到教堂的及其門前矗立的方尖碑。三聖山教堂氣勢雄偉,俯瞰著整個西班牙廣場。該教堂是羅馬城裡最大的聖方濟各教堂之一,當年是按法王路易十二的意圖建的,裡面有《聖母升天》等多幅名畫。
教堂前面的小廣場有好幾個幫人畫肖像的攤檔,還見到一輛警車和兩個大腹便便的警察。
離開教堂,一路往山下走,好多人坐在台階上聊天拍照……台階的盡頭是著名的破船噴泉。
這一帶是羅馬的高檔shopping center ,見到了Dior,Prada,Tod’s 等等logo。還有著名的coffee shop,如希腊咖啡館。
小逛了一下,登上地鐵,繼續逛羅馬。在聖喬凡尼站下車,目的地是拉特朗聖喬瓦尼大教堂,它與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牆外聖保羅大教堂和大聖瑪利亞大教堂合稱羅馬的四大教堂。
出站之後小轉了一下才找對了方向,因為離遠就看到屋頂上的多個巨型雕像,中間那雕像背後還有個十字架,憑感覺就知道雕像那邊應該就是拉特朗聖喬瓦尼大教堂。後來還是有點小周折,因為給倆黑人指錯了路,不過在錯路裡又由一對擺攤的中國人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經過古羅馬時期留下的圍牆,左拐終於見到氣派的聖喬瓦尼大教堂了,路的右手邊有一組應該是宗教題材的雕像。作為羅馬教區的大主教堂,聖喬瓦尼大教堂有著雄偉的外立面,正門向前挺出,頂上是一個三角楣,樓頂的一圈石欄上裝飾剛才我離遠看到的、以基督為首的巨型雕像。教堂內部是五殿式的拉丁十字結構,裡面也十分壯觀,有精美的壁畫、豪華的天花板、古典的聖事祭壇。教堂的左邊有一道門通向一個庭院,這裡要給門票的圍繞著庭院的是一圈頗有特色的柱廊,這裡可以看到教皇的袍子(白底繡滿金線圖案)、一些收集起來文物碎片,還有一個自動飲料售賣機。此時,天已下起了大雨,慢慢欣賞吧。
等雨稍小,就轉移到拉特朗聖喬瓦尼大教堂東北邊的神聖階梯(Scala Santa)去了。這所建築是教皇禮拜堂。傳說耶穌曾教堂中間的階梯(其實是誤傳),因此不少善信脫了鞋子,經此梯一級一級爬上二樓。神聖階梯頂端是以往歷任教皇的私人小堂,裡面裝飾精美。
離開神聖階梯後,雨越下越大,鞋子都濕了。
中午時分還熱浪逼人;傍晚時分,在雨後的晚風裡,頗有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