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篇幅所限,其它照片可在我的空間查看http://110756084.qzone.***/





一覺到天亮,精神抖擻。酒店的自助早餐很豐盛,味道也很不錯,特別是湯米粉,湯很鮮,米粉很筋道,唯一的不足是果汁,太甜膩,是不是鮮榨的?很值得懷疑。
進入吳哥景區前先去買門票,我們買的是3日通票,基本上大小吳哥及其周圍的景點都可以憑此票入內。吳哥的門票還挺先進,售票人員會先用攝像頭給你照張像,然後把你的照片印制在門票上,在進入各景點時會有人檢查比對,據小何說,如果被發現門票上的照片與你本人不符,就要被罰款200美元。
上午先去大吳哥,它又被稱作吳哥王城,因為這裡曾是柬埔寨歷史上最興盛的王朝--真腊王朝的都城,由柬埔寨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奢耶跋摩七世所興建。王城是呈正方形的建築群,外面有堅固的圍牆和護城河,有東南西北四個正門再加上東北方向的勝利之門共五個城門,每個城門前都有一座石橋連接城裡城外。石橋也是很有宗教特色的,兩側的欄杆上一邊是一排天神的石像,另一邊是一排阿修羅的石像,天神面目慈祥,阿修羅面目猙獰,他們騎在蛇王的身上進行著善與惡的唯一一次合作:攪拌乳海。石像有不少已經殘破不全了,少了頭顱的最多,也許這些失去的頭顱正靜靜地躺在某個發達國家的博物館裡,等待著回歸身軀的那一天。
Byron--巴戎寺位於大吳哥的中心,這裡有著最負盛名的四面佛,龐大的佛像有四張朝著不同方向的巨臉,佛雙眼微閉,嘴角輕翹,臉上似笑非笑,不怒不喜,說不出的莊嚴肅穆、神秘莫測,這表情被後世人稱作“高棉的微笑”。四面佛代表了誰,是很有爭議的,最主流的兩種說法是:奢耶跋摩七世和觀世音菩薩。巴戎寺還在修復,有一個好像是來自日本的工程隊在腳手架上忙碌。巴戎寺內外圍廊上的壁畫精美繁復,和埃及的壁畫大都是陰刻的不同,這裡的壁畫都是陽刻的,據考證是先造好圍廊,再由工匠雕刻出來的。壁畫的內容主要描繪了神話傳說和戰爭,在一張描述和泰國人戰爭的壁畫中,我們甚至看到了中國人的形像,小何說,這是宋朝士兵幫著高棉人打泰國人。如果當年巴戎寺剛建成時,這些壁畫是上了顏色的話,那是多麼地燦爛輝煌啊!在巴戎寺中有幾處神秘的洞穴,虔誠的信徒在燒香供奉,裡面的地面坑坑窪窪,很不幸,為了攝影,我在這裡崴了腳。
鬥像台是當年國王閱兵的地方,除了巨大的大像雕像,其它什麼也沒有剩下,是比較無聊的景點。空中宮殿是大吳哥城中最高的建築,雖然已經很破敗了,但是還可以攀登上去,在頂上可以俯瞰整個大吳哥,只是上去的台階非常陡峭,要登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於腳踝扭傷,只能仰望一下了,算是個小小的遺憾。
塔布隆寺是大吳哥比較重要的一個景點,這裡最出名的就是怪樹盤寺,巨大怪異的樹根如同一條條八爪魚一樣緊緊抓住寺廟,灰色的枝蔓到處伸展,有種怪誕的感覺,仿佛不是在人間。沒有到過這裡,你很難想像自熱界的植物會和人類的建築如此生死與共地糾纏在一起,千年不解。這裡曾是《古墓麗影》最主要的取景地,那個勞拉進入古墓的洞口已經用圍欄保護起來了,很可能是最近的事,因為LonelyPlanet的照片上還沒有。
在一家四星級酒店的東南亞餐廳用過午餐後去小吳哥,也就是最富盛名的吳哥窟。吳哥窟遠不如想像中震撼,一是因為在大修,好多地方圍著綠色的防墜落的布,實在有礙觀瞻;二是游人如梭,吵吵鬧鬧,那種應有的神秘感蕩然無存。只能閉上眼睛想像一下,當年那個法國探險家在密林裡跋涉了幾天幾夜,精疲力盡,意興闌珊,無意間撥開眼前密布的樹枝,5座高聳入雲的塔尖毫無征兆地映入眼簾,那是怎樣的一種震撼與驚艷啊!
傍晚登巴肯山看日落。巴肯山其實就是一個70米高的小土包,上山的路是條塵土飛揚的紅土路,一路上山的人多得難以想像,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去趕集。雖然一瘸一拐,但是20來分鐘,我也登到了山頂。山頂巴肯寺的遺跡上早就爬滿了人,遠遠看去密密麻麻,甚是壯觀。巴肯寺遺跡很不容易攀登,階梯非常陡峭,因為腳傷的原因,爬到中段就放棄了登頂的想法。沒有俯瞰到暮色中的吳哥窟全景,有點遺憾,不過日落還是看到了,雖然遠不如馬爾代夫的那樣壯觀。
晚上,小何帶我們去做了個很正宗的柬式按摩。柬式按摩是種全身按摩,最注重腿腳部分,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按腳和腿。雖然做按摩的小姐一點都不漂亮,但是做完後渾身通泰,特別是很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