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南河(Menam River),在泰國又叫昭披耶河,發源於泰國北部山地,流到南部平坦地區,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後注入曼谷灣,全長1352千米,流域面積17萬平方千米。在不到入海處,三座輝煌城市在湄南河的岸邊拔地而起——吞武裡(Thonburi)、曼谷(Bangkok)、大城(Ayuthaya)。
吞武裡之行
吞武裡王朝是中國移民鄭鏞的兒子鄭信所建立的王朝。1763年,緬甸軍入侵暹羅,鄭信率部防衛暹都。1767年4月,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鄭信以東南沿海地區為基地,組織抗緬軍,光復大城,並遷都吞武裡。當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王,史稱吞武裡王朝。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1770年統一了暹羅全國,又多次對柬埔寨進行軍事擴張。
在曼谷我們被黑心司機宰了,結果被宰到Suan Phlu Pier 碼頭,反倒促成了一次乘長尾船游吞武裡之行。
第一站:鄭王寺(Wat Arun)
鄭王寺的高棉塔是整個湄南河的像征。這座高八十二米的塔是曼谷的制高點。我們先去買了票,50B一人,小孩子免票,然後在高棉塔的平台拍照。攀上高棉塔,你可以看到大皇宮的像牙塔塔尖,隱約還有一些高樓的蹤影。要拍到高棉塔全景,一定要回到碼頭,這個角度的鄭王寺可謂是最漂亮的。
第二站:Khlong Bangkok Noi觀景
乘著長尾船,我們在Khlong Bangkok Noi走馬觀花。我們看到了許多民宅,還有一些小船,開到我們船這裡賣東西。河水很黃,水勢蠻高的,要不是有篷布遮擋,水花早濺進來了。
第三站:Khlong Bangkok Noi喂魚
乘長尾船到了喂魚點,我們拿自己的面包喂其魚,河裡的魚特別大,跟平時炒菜用的魚差不多的大小。魚都很凶,三五條魚看到面包就擠在一塊兒,搶起食物來。魚兒很多,都是灰色身子的。喂魚點岸邊是一座媽祖廟,反正大門之上寫著中文。
吞武裡,沒有曼谷繁華,喧鬧,卻別具一格,在湄南河的哺育下,這座比曼谷還要悠久的古都顯得更為安靜、休閑、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