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沙出來,就打車去了萊福士廣場。
看著地圖一路向魚尾獅進發。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建築,拿著地圖也搞不清是哪裡。

聖安德烈教堂。

裡面正在做禮拜,進去感受了一下。在唱聖歌,很熟悉的旋律,大屏幕上顯示有英文歌詞,我們也跟著濫竽充數了一把。
教堂真的是讓人身心沉靜的地方,在那種氛圍裡好像世上所有的煩惱都沒了。覺得需要懺悔一下,想了半天一下想不起什麼需要懺悔的了。趕緊溜出來。
繼續往前走,來到新加坡河。新加坡河以前也污染嚴重,經過政府幾年的治理效果明顯。一側河邊密密麻麻都是露天餐館,夜晚極其熱鬧,吃吃海鮮,觀賞景色,別提多愜意了。當然錢包也要承受的了。

萊福士登陸點,萊福士就是從這裡登陸,從此開啟了這個小島國的歷史新篇。新加坡成為了海上貿易中轉站。

沿途有賣新加坡特色的冰激凌的。就是二片華夫餅干中間夾冰激凌。
有名的浮爾頓橋和浮爾頓酒店。

走過浮爾頓酒店,馬路對面就是魚尾獅。
已經到中午了,找吃飯的地方來來回回花了很多時間。最後在一家叫“京華”的飯店,叫了二個一模一樣的套餐,因為一份套餐不賣。
三個小點心、一份湯、一份魚、一份炒飯,一份甜品。花了125新幣。貴又不好吃。
吃飽喝足,前往聖淘沙。
問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地鐵口。本來想買ELINK卡,但賣票的向我極力推薦三天的卡,說可以退押金的。我被他搞的頭暈,索性什麼卡都不買,直接買地鐵票。
在自動機上買票也簡單的,先在觸模屏上點好到站,會顯示車資,然後選幾個人,總共多少錢就顯示出來了。好像低於100的零錢都收的。三人6.8新。
地鐵線有四條,EW/NS/CC/NE,都是方向的英文第一個字母。如EW是East West的縮寫。老公發現了這個規律很是得意。有的線只報英文名,有的也報中文名。在車上會有屏幕顯示到站。每站有編號,記不住站名不要緊,只要記住編號就好了。如到聖淘沙要坐到NE1,回濱華要到CC3。中間轉線也不要緊,指示牌非常清楚。出站要退卡,在自動機上選退卡,自動退出1新。
由於地鐵非常方便,四通八達,成為了我們以後幾天的主要交通工具。後來發現原來自動機上有中文選擇的。以後買票、退卡都交給美美搞定了,她也很樂於此事。
到了NE1,根據指示到VIVO CITY,三樓,買SENTOSA EXPRESS (小火車)3新元/人 進島。
聖淘沙島第一站是濱海捷運站:名勝世界所在地,有環球影城、賭場、和購物中心、酒店。如果想在聖淘沙好好玩玩,可以選住這的酒店。第二站是英比奧:大魚尾獅的地方。第三站是海灘站。海灘、看《海之頌》星光會演的地方。
因為准備後天再專門去環球影城玩,這次我們就直奔第三個站。海灘站。下了捷運,坐藍線環島車去海底世界,好心的司機還給我們一份地圖,畫了海底世界的位置。
海底世界和海豚樂園是挨著的,聯票:成人25.9,孩子17.6新。
海底世界跟上海的海洋館比較像,但小很多。一進門是個魚池,允許摸魚,好幾次一碰到魚,魚就機靈的從我手邊滑走。看來成驚弓之鳥了。孩子們玩的很高興。接著乘著自動電梯慢慢前行,各種各樣的魚隔著玻璃在我周圍游來游去。距離不長,很快就到底了,我們又坐了一次。
美麗的水母。


接著直接走到旁邊的海豚樂園去看海豚表演。說是表演比香港海洋公園的差遠了。幾只粉紅色的海豚,實際上不太粉,身上有斑斑駁駁的黑點,在訓練員的指令下在水面上表演前空翻、後空翻。

然後就結束了。在門口的紀念品店買了些紀念品。
看看時間還早,我們乘車回到海灘站,先買好19:40的《海之頌》的票(10新/人)然後走到了巴拉灣海灘。
遠處的亭子是亞洲大陸極南點。

有人游泳,有孩子在玩沙子。
就在這個海灘,有口福食閣,賣新加坡的小吃。基本上都是4.5新一份。
海南雞飯。實在是好吃,比在海南吃的好吃多了。關鍵是米飯也拌了調料,很香。後來我特地在家樂福去買了這種調料回家自己做。

魚丸面。

吃飽喝足,去看《海之頌》了。

就在前面的木頭房子裡放出的激光、焰火。有演員載歌載舞,講述了大概是拯救一個叫AMY的小動物的故事,都是英文的。看看熱鬧也不錯。激光、焰火很精彩,值得一看。美中不足是開場前新加坡琢磨不定的天氣突然下起大雨,我們一家三口撐著一把傘堅持在座位上,因為一動就會淋的更厲害。好在老天幫忙,表演開始前,雨停了。
坐EXPRESS回VIVO CITY ,三樓有大食代,很多小吃。買了半只海南雞(15新)回去當夜宵。再坐地鐵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