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假日行海南一直對海南心存向往,但由於種種原因失去了一些機會,或許是認為自己還年輕,有的是來日方長,所以也就一拖再拖,始終未將出趟遠門列入日程。總算經不住同事的鼓動與游說,想想最近也算是公事較少的一段時期,不如趁此圓我的海南夢。幾個人討論了一番,決定參加春秋旅行社的“純玩團”,價錢比別的稍貴,但為著享受的緣故,也就不去多想了。
2月16日晚上,一本正經地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天氣預報,得知三亞是27度,便得意地開始在衣櫥裡翻找夏天的T恤和連衣裙,忍不住拿著裙子在身上比了又比,若不是房間沒開空調,非馬上套上過過癮不可。本來嘛,一冬的厚重衣服實在看得有些膩味了。17日上午本想到單位點個卯就開溜,卻沒想到要開會,拿著筆做記錄,心思卻早不知跑到哪兒去了,一邊還擔心趕不到春秋在人民廣場的接送車輛。直到實在撐不下去,才偷偷和主任請了假,拎著包匆匆往外跑,竟有些做賊心虛的感覺,怪。到了下午四點半,總算是安穩地坐在了飛機上,四人正好當中一排,有一眼沒一眼地看了會兒錄像,捎帶打了個小盹,將近三個小時的光陰也就這麼過了。腳踏實地後的第一感覺就是熱,是海邊帶著濕氣的那種熱,我使勁呼吸了幾口,卻沒有海邊城市常有的魚味,星星也亮得可人,高大的椰樹提醒我已到了這個國內唯一的熱帶城市——三亞。很為自己的有備而來沾沾自喜,厚厚的羽絨服裡只穿了件T恤,此時只消將外衣一脫便輕裝進入夏季。
第一、二天入住的是三亞東方海景大酒店,離機場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乘出租車到市中心約十元的車資。雖說有海景二字,可卻看不到海,後來聽當地人說這酒店本來並無這兩個字,可能為著給客人感覺好的緣故吧,才改了名。雖說名不符實,不過總算也是四星,挺干淨的。導游在車上就一遍遍告誡我們,水果不可亂吃,海鮮不可多吃,晚上出門要注意手中的包,因為那裡治安不是很好,常有飛車搶包的事發生。仗著人多,我們還是稍休息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到跑到三亞街頭領略這城市的美麗。也許是因為人少吧,街道看上去很寬闊,路邊是高大的椰樹和許多不知名的綠色植物,通過枝條上伸出的根須我才認出有幾株是榕樹。路邊有不少賣水果的小攤,各種水果擺了一地,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導游的話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我們都沒敢冒然品嘗不熟悉的水果,最後只挑了一只西瓜和兩根甘蔗。付錢時才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硬幣在這裡很不受歡迎,尤其在小商販那裡,百分之八十是要遭到拒收的。很奇怪地詢問原因,得到的答案是:大家都不用嘛。我想很可能是因為大家都怕收到假幣吧,或者因為海邊太潮濕,硬幣容易生鏽?好奇心又讓我亂想了一通。另外,他們好像統稱海南以外的地方為大陸,乍一聽還以為自己跑到了寶島台灣,腦海裡閃現的居然是小學課文——日月潭。
初識三亞——碧海 藍天 椰風
根據安排,18日我們一行前往天涯海角。三亞古稱涯州,曾是謫貶官員的流放地,他們到達此地後,望著茫茫大海,想到返鄉無期,不禁發出自己身在天地之盡頭的慨嘆。與古人不同,我今天更多的是興奮。車沿著海濱大道前進,第一眼看見那蔚藍色的海,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海嗎,藍得那麼平和、寧靜,仿佛藍天把自己整個融了進去。也許是時間還早,海邊幾乎沒有人,看慣了熙熙攘攘、車來人往,這份久違的平靜使心變的很熨帖,淡淡的卻是歡暢的。據說,到天涯海角要做三件事:1、要與南天一柱合影,因為人民幣的背面有它的靚照,擁抱它就是與人民幣永不分離;2、要往海裡扔一塊轉運石。可能是人太想扭轉自己的命運了,在海南的幾天就看到了不少轉運石、轉運樹之類的,我也每樣都去做了做,沒准自己的命運劃了個圈又回到了起點。3、告訴你的親人或愛人,你在天涯海角想念他,夠浪漫。想到了小齊的《為愛走天涯》。
天涯海角的出口是個挺大的超市,有九曲十八彎之嫌,不管買還是不買,貨總要讓你看到,商家真是頗費了一番心機。又穿過小販的重重包圍,看看表,快中午十二點了,匆匆趕往南山佛教文化苑用素齋。
福如東海水長流,壽比南山不老松,說的就是那裡。南山有著很濃的佛教氛圍,一進門就能看見一座高大的三面觀音像,俗話說“男拜觀音女拜佛”,我對她也就只有瞻仰一下了。聽導游說,不久將要在海上建造一座百米高的觀音像,目前雖然剛建成台基,但也相當可觀了。一路景點不少,但比較緊湊,可以乘坐電瓶游覽車,20元的往返票能在任何景點隨意上下,挺方便的。吃飯的地方有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叫“緣起樓”,仿佛能引出一個故事,我們關心的卻是食物的可口與否。自助餐,花色品種不少,名字葷素俱全,看來清規戒律並不能阻擋人們對美食的向往。至於味道嘛,實話實說,馬馬乎乎。南山寺的大雄寶殿與別的地方大同小異,香煙繚繞。站在檻外,遠眺碧海藍天,風帶來徐徐的梵音,恍如隔世。有名的不老松其實並不是松樹,它的學名叫龍血樹,南山的這株老壽星在大小洞天景區,聽說有六千多歲了,人的生命與之相比簡直短暫地不值一提,雖說歷盡了千年的風霜,它卻沒有我想像中那麼滄桑,可以用老當益壯來形容了。
西島是第三天的內容了,與前一天的自然景觀不同,那裡更應該稱為是海上游樂區。從碼頭乘衝鋒舟大約要十五分鐘左右,開船的駕駛員一律身著迷彩,我仔細看了一下,前排居然還放了兩個鋼盔,很有一點衝鋒陷陣的架勢了,只差一聲軍號。島上的游樂項目很多,我們四人商量了一下,買了一份四個項目的套票,包括岸潛、拖拽傘、摩托艇和香蕉船,這樣可以省一部分錢,正好一人玩一種,結束後好討論玩後感。想到潛水在別的地方不多見,順手先搶了岸潛的票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換衣服。學習了幾個簡單的手勢(在水裡嘴只擔負它的呼吸功能,意思表達就只能全靠左手了)之後背著潛水瓶下了海。那是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周圍是碧綠的,五彩的珊瑚像綻放的鮮花觸手可及,不時有身著彩衣的魚群在身邊悠閑地經過,讓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和它們來一個親密接觸。也許是處於安全考慮,潛水教練並沒有讓我潛得太深,也就三五米吧,基本上還感覺不到海水的壓力。就像衝著那神秘的世界偷窺了一下,很是意猶未盡。西島很值得稱贊的是有不少的免費休息區,在椰樹之間掛著很多吊床,隨意躺著,望著藍天白雲,涼風席席,一切都是平和愜意的,如果這時問我,我一定會說:煩惱?那是什麼?生活原來可以那麼美好。
興隆的溫泉、胡椒和水果
很喜歡興隆這個名字,聽上去就有一種喜洋洋且很富足的感覺。那裡出名的自然的有熱帶植物園、胡椒、溫泉和咖啡,具有社會性的就是人妖了。我對人妖沒有興趣,沒有出額外的150元去看表演,當然也就對此沒有什麼發言權了。我們入住的明珠酒店是由一排排的小別墅組成,每個區域由一種植物的名字來區分,我所住的“檳榔居”,正好緊挨著游泳池和溫泉。三個溫泉的水溫有些差異,正好滿足不同的溫度需求,如果嫌熱也沒關系,泳池的水是涼的。在這樣的熱水中泡一泡,一天的疲勞也就煙消雲散了。當然,這些都是免費的。
胡椒是興隆的特產,在三亞到海口的路上就可以看到很多種植的胡椒——一根水泥柱,旁邊是綠色的藤狀植物。超市裡很多胡椒粉、胡椒粒賣,建議不要在超市買,也不要買胡椒粉(那裡面容易摻面粉),可以在三亞的農貿市場購買,買的時候嘗一顆,松脆且味濃的就不錯,吃的時候現磨,很好。
興隆是個夜生活豐富的地方,熱鬧的時間在晚上九點以後。入鄉隨俗,我們十點多才出去閑逛,果然燈火通明,到處是吃宵夜的排擋,我則被一大堆的水果引得動不了腳步。海南比較有名的水果是小米蕉和雞蛋芒,那裡都很便宜,每斤只要2元左右,只要肚子沒意見就可以盡管吃。我最喜歡的是木瓜,香甜可口,據說還能美容。榴蓮和菠蘿蜜的味道實在太特別,我一時難以接受。山竹的價格和上海相差不大,味道不錯。值得一提的是一元一串的羊角豆,那個酸啊,我現在想起來還直想流口水,一句話,能“想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