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之行----古老的納西文化

作者: 方妤的影子

導讀西雙版納以傣族為主,而在麗江則是納西族少數民族居多。導游介紹:很多少數民族只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化,而在麗江的納西族則是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納西文字上面。其實他們民族的文字還是典型的像形文字,當地人出生後就接受了2種語言的學習,當然在學齡前還是以納西文化為主,到了幼兒園則以漢學為主了。遇到了當地的一位媽 ...

西雙版納以傣族為主,而在麗江則是納西族少數民族居多。導游介紹:很多少數民族只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化,而在麗江的納西族則是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納西文字上面。其實他們民族的文字還是典型的像形文字,當地人出生後就接受了2種語言的學習,當然在學齡前還是以納西文化為主,到了幼兒園則以漢學為主了。遇到了當地的一位媽媽,她告訴我,她是納西人,老公是藏族人,他們的寶寶一出生就接受了藏族和納西族的雙重教育,上了幼兒園後,不僅僅又學習了漢語,更有趣的是,班裡還有更多的其他少數民族同學,又學到了許許多多其他民族的文化,還交了很多其他民族的同學,何樂而不為呢,看著滿臉驕傲的母親,我都開心。在當地,每個漢字的旁邊都附有當地文字,很有特色。

納西族更有特色的一點是“母系氏族”,俗話說:這裡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為什麼是女人的天堂呢?原來勤勞的麗江女人裡裡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在家會蓋房子,會種田,操持家看孩子,伺候男人孝順老人,無所不能;在外會掙錢,養家糊口做生意,心甘情願為了男人和這個家而辛苦一輩子,多麼可敬的麗江女人啊!男人呢,會“三打.”哪三打呢?一打:打酒喝;二打:喝了酒打老婆;三打:打麻將輸了回來打孩子。可是盡管這樣,這裡的女人仍然深深的愛著他們的老公,不允許別人說一句她男人的不是,否則會和你不依不饒的。怪不得,這裡的導游口口聲聲就是“我的媽媽教我說...”。作人做事的道理都是媽媽教育的,從未聽她說“我爸爸怎樣怎樣”,母系的教育可見一斑。如此這般在咱這裡,簡直不可思議。說起了“母系”不得不提起了“瀘沽湖”的摩梭女人,更值得品味。

麗江的太陽不是很熱,但是陽光很刺眼,如果不戴太陽鏡,會晃得睜不開眼,白晃晃的日光很是炫目。紫外線一是刺激眼睛,二就是容易曬傷皮膚,怪不得這裡的人都“黑黝黝”的,但是是很健康的那種暗色皮膚。

除了麗江的景美,更喜歡這裡的民風,很質樸,很休閑。整個麗江城都是9:30上班,下午5:00下班,人活得很消閑,不緊張,連太陽光都是很慵懶的曬在城裡。每個人都是不緊不慢的干著自己的活計,他們說了,人活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享受每一天,每一分鐘,麗江人愛喝酒,所以有了全國都有名的“麗江酒吧一條街”譬如:一米陽光、千裡走單騎啊什麼,很是值得一去。據說有很多的沿海城市白領來了這裡後就不走了,在這裡扎根,開個客棧、酒吧,養條大黃狗,每天坐在搖椅上曬太陽,享受這裡的太陽。確實是愜意的人生,怪不得麗江被評為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啊。麗江的旅游推廣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愛一個人,就帶她來麗江,因為這裡是天堂;恨一個人,還帶她來麗江,因為這裡是地獄!說得很貼切!

麗江的納西文字:



黑龍潭公園的一幅牌匾,也是像形文字:



三種語言的客棧牌匾:



這裡是麗江古城的姊妹鎮—束河古鎮,但是被政府打造的有些做作了,和北方一樣,也喜歡魚的形像,代表著“年年有余”,所以人家屋頂都掛著像征富裕的“雙魚”木雕掛飾:



這是大研鎮的一所小學,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客棧門前的小學,真個學校都是黃土的地面,沒有水泥。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