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一家人跟團去了台灣的台北、台中、南投、嘉義幾個城市,從自然到人文景觀,簡略做一下小結:
1、 個人感覺逢甲夜市的小吃比士林夜市的好吃,而且性價比高。逢甲夜市就在逢甲大學旁邊,很大很大,很多當地的年輕人光顧。因為士林夜市去的旅行團太多,小攤們紛紛加價,當地人去的就少了。要試一下大腸包小腸、蚵仔煎、燙鮮蚵、燙花枝,鹵肉飯、珍珠奶茶,粉圓奶茶。
2、 台灣沒有像百佳、好又多那些大型超市,最多見的就是全家、OK、和7-11便利店。偶然也有稍大型一點的像惠康,另外檳榔店也很多,嚼檳榔已經成為台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台灣郊外檳榔樹也特別多。
3、 南投的柿子和白膠筍都很地道,山粉圓糖水既好吃又美容。還有必須要吃的還有牛奶鳳梨和釋迦。(不要叫菠蘿,有些當地人聽不懂)。當然還有鳳梨酥和麻薯,保質期越短說明下的防腐劑越少,當然價格越貴。
4、 購物或上車排隊就如同見人問聲好一樣的自然和自覺,所以不要一看到有什麼好吃的或想買的就不顧旁人地往前擠。
5、 無論是繁華現代的台北,還是鄉村小鎮的南投,街道馬路都很干淨,民眾沒有隨地扔垃圾的習慣。路上很難找到垃圾桶,大家大多把垃圾帶回家。每天晚上7點左右就會有垃圾車唱著幾十年不變的調子到每家每戶收垃圾。在台灣投垃圾是要收費的,大家已經形成習慣,自覺地投垃圾。
6、 當地人對旅客是很熱情。他們會很認真,甚至負責地給你指引,這是我經歷過的。導游說如果我們在路上跟團友走失了,手機又沒有開漫游的話。可以問身邊的當地人借個手機用,他們一般都願意借給你打的。在南投時有些年輕團友很快就可以跟素不相識的當地年輕人一起玩,當地的年輕人還專門開車去買了兩盒當地出的巧克力送給他們。
7、 台灣和香港都作為亞洲四小龍,但台灣人不像香港人那樣自負。
8、 因為台灣曾被日本統治了50年,在台北北投就留有很多日本味道的景觀,以前曾有很多日本人在這一帶消遣。北投是溫泉地帶,很多旅館裡面都有溫泉,以白硫磺溫泉水為主。只要你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在浴室裡泡溫泉了。如果你入住的賓館剛好在北投的話,除了可以泡溫泉,還可以參觀一下那裡的普濟寺,和地熱谷,硫磺谷。都是很有特色的。其實台灣民眾對日本的感情還是很復雜的,被日本人統治的感覺不好受,而且被日本人奪走了很多資源,如檜木等等。但日本人在台灣進行的水利和城市建設到現在還是很受用。
9、 在台灣摩托車很多,平均每個家庭一到兩部吧。是民眾主要的交通工具。甚至如果你到了台灣的其他城市讀書或工作的話,有提供幫你把家裡的摩托車托運過來的商業服務。台北的公共交通系統很發達,地鐵網線也很多,當地人叫“捷運”。但聽說沒有8路車,哈哈,這個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