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獨特的海山風光馳名於世,譽稱“海天佛國”。普陀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我們已往普陀山禮佛朝拜三年,求子、祈福、還願,供大家參考,同時感謝以前寫攻略的諸位給予的幫助!
D1日(周四)
1、晚上19:30從上海吳淞碼頭出發,因為是在攜程訂的船票,需到通達旅社取票,一年沒來碼頭改建了,通達搬離原處,要步行10分鐘取票後再到碼頭。下班後直接去的話,建議准備晚飯上船吃,否則急啊!
2、周四船是洛迦山號,很干淨,人相對周五少好多,舒服!
3、第二天早上5點多停下岱山,一般7:30到普陀山碼頭。
4、早飯在船上解決。
D2日(周五)
1、早上7:30准時到碼頭,一路快走進山門(淡季160元/人,旺季、節假日200元/人),出門直接去旅館,在攜程訂的海通賓館,去兩次了覺得比較方便,離碼頭和巴士站均5分鐘的路程。
2、洗澡換衣,帶上水、雨具等隨身物品,8:30出發踏上求子、祈福之旅。
3、坐巴士到普濟寺(車票4元/人、門票5元/人),請香1元/人,只有普濟寺是必須請他們寺廟的香,其他香要放在門外的。普濟寺俗稱前寺,為全山供奉觀音大士之主剎。寺區內五步一殿,十步一閣,殿宇間古木參天,寶鼎蒙煙。沿中軸線依次築有御碑殿、天王殿、大圓通殿、藏經樓、方丈殿、靈鷲樓。主殿兩旁有普門、文殊、普賢、地藏四菩薩配殿。巍峨宏大的圓通殿『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素稱『活大殿』,殿內供奉8.8米高毗盧觀音像,兩側分列觀音三十二應身像,此屬觀音道場所特有。其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唐大中年間,日僧慧鍔請五台山觀音像歸國,因風阻上岸與山民張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觀音。後梁末帝貞明年間,由“不肯去觀音院”擴大為寺,後遷到現在這個地方的。宋代先後改名為“五台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實行海禁,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並將僧人遷到明州棲心寺(今寧波七塔寺),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間,普陀山的寺廟被毀,寶陀觀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萬歷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監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峰下,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廟規模宏大,一時甲於東南。康熙八年,荷蘭殖民者入侵普陀,該寺除大殿未毀外,其余均蕩然無存。康熙三十八年,修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並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清雍正九年,擴建殿堂及用房,寺廟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4、出寺走左手一條街,可請一筒香拜其他全部的寺廟,大小隨自己需拜寺的多少決定。到多寶塔(多寶塔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而定名,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築物,它與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宮惟一存世的宮殿建築九龍殿、楊枝庵中根據初唐著名大畫家閻立本繪的觀音畫像刻成的楊枝觀音碑和佛頂山上稀世物種鵝耳櫪樹,合稱為“普陀四寶”。它是元代建築藝術的精品,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元代石塔。寶佛塔為五層方塔,高18米,雙層塔座,三層塔身,有台無檐,全由太湖石砌成。1919年,印光法師與住持了余、了清等請無為居士陳性良募捐補修,形成現在的造型。上三層四面均鑿龕雕佛,造型別致,氣韻古雅,尤其是第三層四周的觀音三十二應身小像,神態溫和凝重,給人以親切端莊之感,其獨特的寶篋印式造型為全國罕見。佛像的背景為十八羅漢,每個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層石台置石欄,石欄柱端刻有守護天神、獅子蓮花等圖案。石塔底層基座平台較寬,頂層四角飾有蕉葉山花,四周欄下雕有四個龍頭,張口作吐水狀,雨天水從龍口流溢,如龍垂涎。)後面的巴士站乘座小巴去索道(8元/人),在索道附近有萬佛寶塔、寶陀講寺等景區,有興趣也可以去走走。索道上去是普陀山最高的山佛頂山(索道來回票價50元/人,單程30元/人,我們是選擇來回票),到佛頂山再往裡走一點就是普陀山第三大寺慧濟寺:原有石亭、供石佛。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圓慧初創,名慧濟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僧人能積擴庵為寺,建圓通殿、玉皇殿、齋樓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請得《大藏經》,又經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剎,與普濟寺、法雨寺並稱普陀山三大禪寺。該寺布局為其它禪林所少見,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條平行線上,頗具浙東園林建築風格。相傳1962年,郭沫若游山,至佛頂山,信口而出“佛頂山頂佛”,並向同行者征下聯。一姓郭的當地社隊干部出“雲扶石扶雲”以對,郭沫若頗為贊賞,傳為佳話。(門票5元/人),慧濟寺主供釋迦牟尼,在殿堂的左側有送子觀音殿,香火很旺,觀間菩薩也很慈祥,這是普陀山之行拜的第一座送子觀音,拜完後吃齋飯(10元/人),有點鹹,4個菜。然後有時間可以到佛頂山四處看看,聽說景色很好呢。如果從佛頂山延著香雲路走1088個台階下山到法雨寺,香雲路兩旁綠樹成蔭,一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虔誠香客三步一叩首的上山,香雲路半山腰有個香雲亭,裡面也有一座送子觀音,去拜拜吧,順道在那歇歇腳再走。
5、坐索道下,巴士到短姑碼頭(10元/人),為趕下午1點的船(每天只有3班船:上午7點、8點,下午1點)去洛迦山(船票來回42元/人,門票18元/人),半小時就到洛迦山:相傳為觀音菩薩修行之地,與普陀山齊名,同屬朝佛勝地,歷稱“普陀洛迦山”。佛教信徒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山”的說法。如今,重新修復後的洛迦山已成為普陀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普陀山志載,明萬歷初,有僧在山中結茅至清末,山上有妙湛、圓通、自在、觀覺四座茅蓬。文革時遭毀,1980年始,普陀山佛教協會開始整修。1989妙善大師發心大規模修建,先後創建五百羅漢塔、土地祠、圓通殿、大悲殿、大覺庵、土地堂、迦藍殿、四十八願塔、石牌坊、聞思亭和大型石雕“觀音本跡故事碑廊”等名勝。,洛迦山上下山只有一條道,在洛迦山的時間大約只有1.5小時,因為原船返回,所以大家一定要看好時間,別錯過了船。
6、上洛迦山為避開人流,可一直往上走,走到最後一個寺廟大覺禪寺,在門口請一支蓮花(20元/支),裡面有送子觀音,觀音殿堂裡掛有很多的錦旗,肯定是很靈了。看到一臉慈祥的觀音菩薩,在跪拜時突然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菩薩保佑好孕吧!
7、從大覺寺出來後,再一路往回走,延路可以到其他各寺廟去拜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開人流,2:30准時乘船回普陀山短姑碼頭。
8、回碼頭當天時間還很早,可以到附近各小寺廟去拜拜。
9、晚上去海防新村海鮮一條街吃海鮮。可以比較下店鋪,除了魚太斬且不好吃,其他海鮮價格都好接受,而且好吃。
D3日(周六)
1、早飯在賓館用,和外面的價錢一樣,每樣3元。8:30巴士(3元/人)去南海觀音(門票6元/人),請一支蓮花(20元/支)。南海觀音的主體為一尊高33米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像,於97年建成開放。順著紫竹林再往前走個五六分鐘就到。關於南海觀音,其開光當天的景像不得不讓我等心悅誠服。據說開光那天,就是1997年10月30日,本來天空烏雲密布,風雨欲來。上午8時正,當主持人戒忍法師宣布南海觀音法會開始時,天空剎時間霧開雲散,太陽如同是跳躍而出,諸多瑞像一時齊現,信徒頂禮膜拜,很多人激動的熱淚盈眶,口中默念南無觀音菩薩……
2、順下走去紫竹林禪院(門票2元/人),不肯去觀音院(門票5元/人):佛教傳說在1000多年以前,南海觀音曾在普陀山對面的洛迦山上講經說法、超度眾生;又傳說在五代後梁時(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慧鍔曾從山西五台山請得觀音聖像一尊,經明州(今寧波)乘船回國,途經普陀洋面,遇風受阻,其洋面上出現了數百朵鐵蓮花擋住了慧鍔的去路,幾經努力,船仍無法前進,此時慧鍔立刻省悟到,可能是觀音菩薩不肯離開中國故土去日本。於是慧鍔祈禱說,如是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那麼就在船到之處建廟供奉。忽然鐵蓮花隨即隱去,船飄到了普陀山下的潮音洞,慧鍔與島上居民在紫竹林中建了一座“不肯去觀音院”。此後,普陀山漸漸成為供奉觀音道場!觀音跳、潮音洞與洛迦山隔海相望。
3、10:15左右巴士(5元/人)到法雨寺(門票5元/人):也稱石寺,為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院,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明萬歷八年(1580年),麻城僧大智(名真融)從西蜀華鎣山來普陀禮佛,見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題名“海潮庵”。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郡守吳安國將其改額海潮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寺毀於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增建殿宇。萬歷三十四年(1906年)朝廷敕賜“護國鎮海禪寺”匾額並《龍藏》一部。後幾經兵火,寺院遭毀,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別庵和尚前來住持,再度擴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朝廷賜帑與前寺(普濟寺)同時興修。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賜“天花法雨”匾額,遂改名“法雨禪寺”。雍正九年(1731年)又進行大規模擴修,從此殿堂樓閣,規模宏偉,雕梁畫棟,輝煌瑰麗,遂成東南名剎。有六重殿堂,依山取勢,恢宏壯觀,每個殿堂都要去拜一下。中午就在法雨寺吃齋飯,吃齋飯要先買飯票(5元/人),10:30就開始售票了,去晚了可能就沒吃了,飯菜吃完可以再添,但不能剩,味道還蠻好。
4、大約12:00點左右,到巴士站乘座小巴(5元/人)去梵音洞,下車後大約走10分鐘左右,你就可以居高臨下地看到一天然洞窟,洞前架有石台,台上建有雙層瞻聖閣,上一層供有千手觀音,下一層供有送子觀音(一定要去拜)。瞻聖閣前可觀海,後可望洞,相傳為觀音大士顯聖處,景色相當的美。
5、拜完梵音洞後,再往前走順路去善財洞(有點遠,大概15分鐘,考驗大家誠心的時候到了),到了善財洞要先拜拜送子觀音,再往裡拜拜善財童子(善財童子是求財的,據說拿一百元的紙幣在洞門口磨磨,然後這張紙幣不要花掉,帶回家放好,這樣就可以把財運帶回家)。
6、從善財洞出來不要走回頭路,再往前走可以走到剛才下車的梵音洞車站,然後乘座小巴車(8元/人)順道去千步沙、百步沙,時間還很多。拍照戲水,盡情領略夏日的海景,愜意極了,仿佛一天的疲憊全被海水衝走了。
D4日(周日)
1、從賓館走路去西天景區,大約要走20分鐘,從後山上直接去觀音古洞拜了觀音菩薩,這是一個古老的、天然生成的石室,很多人都說這裡的觀音非常靈驗,求子得子,求功名得功名,所以一定要去拜的,也看到很多錦旗。
2、從觀音洞庵,一路上行,二龜聽法石、磐陀石、心字石……一直到千年古樟樹。每到一處,都虔誠的敬香。
3、12點前回賓館收拾行李,然後坐快艇(28元/人)離開普陀山,再從沈家門半升洞碼頭坐大巴(138元/人)回上海,停服務區吃了五芳齋粽子、臭豆腐。三天的普陀山求子、祈福、還願之旅結束,旅途順利!
溫馨小帖士:
1、本次普陀山之行的路線:
上海→普陀山→普濟寺→慧濟寺→洛迦山→第一天住宿→南海觀音像→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法雨寺→梵音洞→善財洞→千步沙→第二天住宿→西天景區觀音古洞→沈家門半升洞碼頭→上海
2、需帶品:
身份證、照相機、紙巾、沐浴露、洗發水(視個人情況)、睡衣、干糧、飲料、潤膚露、傘、水壺(島上買礦泉水很貴,而且上下山還得背,其實寺廟裡都有供應開水。)
3、敬香細節僅供參考:
點香時,要左手拿香;敬香時,香要舉到額頭上,要敬四方佛、法、僧(就是按順時針方向四面都要敬,敬後面時人要繞過香爐,不然屁股對著菩薩是大不敬),敬完四方佛、法、僧後再把香插到香爐上;進殿堂時,男的先跨左腳,女的先跨右腳,腳不能踩在門檻上(傳說門檻是菩薩的肩膀,腳踩上是大不敬);跪拜時,切莫跪最中間的跪墊(中間的跪墊是給廟裡的和尚跪的);求願時,要告訴菩薩自己叫什麼名字,出生地點和時間,然後把自己的心願告訴菩薩。
4、去普陀山盡可能的選擇非節假日的時間,否則光住宿費用就要翻倍。
以上,希望能給想去普陀山的朋友提供一點幫助,也算是為我們自己多積點功德,祝我們好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