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旅行日記

作者: 軍嫂一一

導讀1月7日:清晨6時半,在機場發生了一點問題,北京方面把我們所有人的名字和身份證號全部串行導致我們不能換登機牌,經過一番緊張斡旋終於在停止辦理登機手續前十幾分鐘搞定,一場虛驚!中午抵達上海,與我十七歲時的印像完全不同,我還是喜歡記憶中的張愛玲筆下的老上海。 1月8-9日:連續十個小時的飛行終於來到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悉尼是澳洲的經濟中心, ...

1月7日:清晨6時半,在機場發生了一點問題,北京方面把我們所有人的名字和身份證號全部串行導致我們不能換登機牌,經過一番緊張斡旋終於在停止辦理登機手續前十幾分鐘搞定,一場虛驚!中午抵達上海,與我十七歲時的印像完全不同,我還是喜歡記憶中的張愛玲筆下的老上海。

1月8-9日:連續十個小時的飛行終於來到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悉尼是澳洲的經濟中心,我們無暇顧及舟車勞頓,雖很疲倦 卻被異國風情一掃而光,來到外海灘,迷人的藍,醉人的海,熱情的陽光,美麗的金發女郎足以吸引我們的眼球,踩在細細的白沙裡,新奇的看老外們曬日光浴,滑板衝浪戲水,我們也興致勃勃的加入其中,那樣的氣氛你不想融入都困難,沒想到一個海浪打過來我們個個都濕了身,但是還是高興的大喊大叫。悉尼城裡生活區很多,到處是矮矮的,紅色尖頂的小木屋,像極了童話裡的世界,我就想,會不會有胖胖的系著花圍裙的熊大嬸揮舞著鍋鏟招呼我們進她家吃她釀的蜂蜜呢?(呵呵呵),那些房屋大都一戶一幢,分前後兩院,綠化極好,有獨立的車庫,每戶門前有自己的信箱,每幢老屋均價值不菲,上了年代的建築就會被保護起來,因為這是凝固的記憶,不可復制不可再造,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歷史延續,愛極了愛極了這種童話般的小屋,門前屋後均有不知名的花兒在默默地開放。悉尼的交通與國內相反,和港澳相同,車輛靠左行駛,司機位在右邊,所以過馬路時要先看右側,行人過斑馬線時車輛會主動停下為你讓路,澳洲中產階級很多,貧富分化不嚴重,所以人們大都心態平和,沒有國內仇富的心理,這和其政府主張有關,經濟結構完全是棗核型的,而國內則是啞鈴型,據說,澳洲人月薪5000澳幣,不過他們按周計發,每周四是發薪日,所以只有這一天商店會營業到晚九點左右,平時6點就打烊了,這一天也就叫SHOPPINGDAY,(購物日)每周一工作時他們也會苦惱,周二是MOVINGDAY(電影日),周三錢都花光了只好等第二天發薪水,然後周末就狂歡派對,天天油價不同,有車族就挑油價低的那天加油,澳洲人教育免費,醫療也免費,我們經過一家醫院,門可羅雀,這和澳洲政府推崇的預防保健有直接關系,經常會看到街邊有人在快步行走或跑步或騎自行車,金發碧眼的洋娃娃可愛極了看到我們也會羞澀的笑。坐在船上游美麗的悉尼灣,碧藍的天,碧藍的海,有海鷗低低掠過,白帆點點,想來這就是天堂吧?

1月10日:今天大部分時間花在路上,我們前往澳洲的行政首都-堪培拉,游覽了國會大廈,近距離接觸了西方國家的政府職能機構和權力機構,還有戰爭紀念館和七十個國家的使館區,參觀了造幣廠,了解了硬幣分金幣和銀幣兩種,金幣越厚越小金額越大,銀幣則相反,兩地往返近600公裡,一路風光無限好。

1月11日:今天去了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哥特式建築,外觀莊嚴肅穆恢宏大氣,進門去不由得不屏住呼吸,其實所有宗教都是一樣教人向善的,教堂左邊是海德公園,游人悠閑自得,慢生活在這裡隨處可見,路上彌漫著咖啡的濃郁香氣,常見露天咖啡座裡低聲細語,淡淡的香水味讓人很是享受,人們的幸福指數可見一斑,悉尼歌劇院像個大大的白色貝殼,不知有多少天籟之音從裡面傳出?在麥考利夫人長椅上坐了一會,據說會旺夫,在海鮮市場買了龍蝦吃,奧林匹克公園裡留了影後被當地導游帶去購物,買了綿羊油和蜂膠,澳洲物價對我們而言實在是高,只不過當時有種錯覺,物品上面標價都是澳幣幾十元一瓶,所以沒覺得貴,事後一折合成人民幣,哇塞,好貴啊!在澳洲,同性戀是合法的,而且男同志比女同志多好幾倍,他們不能領結婚證但是可以領取伴侶證,男同性戀的標記是右耳朵戴耳環和穿緊身衣,同性戀地區的標志是六色旗,像征著人生之路沒有黑色,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每年2月底至3月初是全世界同性戀在澳洲集會的日子。晚上夜游了紅燈區,去了賭場,有人小試身手居然在老虎機上贏了700澳幣。(感冒了,嗓子難受)

1月12日:澳洲時間早4點50起床,趕往機場,運氣不錯,趕上了阿聯酋航空公司的A380空客飛往新西蘭首都奧克蘭,這種大飛機分上下兩層,每排10個座位,應該能容納700人左右,機艙空間很大,若有若無的傳來具有中東特色的音樂,真是別具一格,空姐身著米色制服,紅色小帽,白色面紗半遮面,空姐迷人的笑容更是讓人舒心養眼,每個座位後面都有一個小屏幕方便乘客觀看影碟以打發時間,依靠簡單的幾個單詞叫餐和飲料,國外很多地方洗手間隨處可見,而且沒有絲毫異味,極大的方便了我們這些事情多的人(呵呵),進新西蘭安檢也很嚴格,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被開箱檢查,大概是看我們長著亞洲人的面孔吧,時差又比澳洲快2個小時,與國內相差5個小時。住的酒店是公寓式的,床很大很舒服,躺下就不想起來,出發前被告知要自備轉換插頭,國外是三相的,很多人買了粗頭的插頭,其實並沒有用上,國內普通的三相就可以用,酒店內設施齊備,熨衣板,熨鬥,微波爐,電吹風,所有細節都考慮到了,很人性化。今天想孩子了。

1月13日:真是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啊,新西蘭的風光比之澳洲更加秀麗,透亮透亮的天,藍的晃眼,雲更加低,草綠的讓人心曠神怡,看到一種紅樹林,生長在海裡,是一種指標生物,表示海水無污染,車行3小時,來到毛利人居住的地方-羅托魯瓦,空氣中傳來硫磺味,這裡有火山泥還在咕嘟咕嘟的冒著氣泡,去了私人農場和“美麗諾”來了個親密接觸,紅森林是拍攝“魔戒”的外景地之一,空氣清新干淨,很純粹,之後來到天鵝湖邊喂食天鵝和海鷗。最後不免被當地導游帶到購物店,沒有參加自費項目——泡溫泉和看毛利人歌舞表演,看得出導游不太高興,因為在悉尼已經參加自費項目了,覺得不值,在羊毛被加工廠看到的羊駝皮毛真是好東西,但是太貴了。看看摸摸就好了。

1月14日:上午被導游帶去參觀毛利村,看見了新西蘭的國鳥-奇異鳥,在風景如畫的工黨紀念碑前拍照留念,“此景只應天上有”,情人灘邊游人悠閑自得,有情又有趣,今晚要早睡,明早又要搭乘航班飛往布裡斯本。

1月15日:時差倒得人稀裡糊塗,今天的日子怎麼那麼長啊?老覺得餓,天還不黑,當地導游是留學生,帶我們去了黃金海岸,這裡的沙更加細膩,延綿70公裡的海岸線像一條緞帶,途徑故事橋,導游說故事橋上無故事,布裡斯本歸屬於昆士蘭州,這兩天在發洪水,有些景點只好車游,南岸公園取消,就遠遠的看了看,在天堂農莊看了剪羊毛表演,還有考拉抱著桉樹懶洋洋的睡著(呵呵呵,怎麼這麼像我?),在波特酒莊品嘗了當地人自釀的紅酒,閑坐時看一老外表演彈唱,很鄉村的,他唱的投入,我聽的入迷,就這樣,閑適著!

1月16日:今天是比較令人興奮而愉快的一天,在華納兄弟影視城游玩,和“瑪麗蓮夢露”合影,看了場4D電影,戴著特制的眼鏡,很由衷的佩服老外的電子技術,熒屏上的人噴水時我們的臉上身上都是水,恐龍追趕他們時,我們的座椅也跟著震動,怪獸張著嘴似要把我們吞下,然後看了飛車特技,又驚險又幽默,玩了激流勇進和鬼屋,只聽見自己的尖叫聲和大笑聲,好刺激,過山車我就不敢坐了,因為在香港海洋公園玩過,太恐怖,打死我也不玩了。大家都在抓緊時間玩,連午飯也顧不上吃,也沒覺得餓。

1月17日:今天飛到了澳大利亞的文化首都-墨爾本,墨爾本是個古老的城市,相比悉尼,他更顯大氣和華貴,一到四代有軌電車同時運營,很多地方看似不經意,隨性而為,但卻凸顯精致,在皇家植物園,處處是風景,時時有驚喜,滿目蔥綠,隨處可見慢跑或快走的人,這是一個將健康生活放在首位的國家。傍晚前去企鵝島看南澳特有的企鵝歸巢,此品種的企鵝成年也不過30公分,同樣是盛夏,墨爾本要冷一些,所以在寒風中等企鵝歸巢也是一件辛苦的事,企鵝爸爸每天下海捕食,喉嚨裡塞滿食物,在夜色將近時回來喂食妻兒,如果不幸被鯊魚吞食,其妻兒就會一直苦等直至餓死,也不會再另覓別家。看企鵝歸來尋找自己的家,聆聽妻兒的呼喚,走錯了再重新尋覓,搖搖擺擺的走著,再停步細聽著,這一幕,看的我幾乎落淚。

1月18日,去了庫克船長的小屋和南澳最大的教堂,除了拍照外,我有些心不在焉了,時間有些久了,沒心思再玩了,想到明天又要坐近10小時的飛機回國,有些興奮又有些膽怯。

1月19日:澳洲在我眼前慢慢消失,這一次,我不能再說“再見”,也許此生僅此一次,永遠不會再來了,美麗的陽光城市,使我對西方國家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自由,人性。感謝此行,在我的游歷裡添了精彩一筆。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