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人類的偉大與渺小-3

作者: 1357621****

導讀再來就是張掖了。買的是敦煌到張掖的K592硬臥,整個4號車廂竟然只有三個人,爽死了。下午到的張掖,宿電力賓館。賓館稍事休整之後就出來感受張掖了。張掖城區的塑造不如敦煌,凌亂無序且缺乏特色,逛了一圈除了累沒別的感受。吃了司機師傅推薦的孫記炒炮(其實就是短面條,因形狀似小鞭炮而得名)。炒炮不難吃,不說也罷,只是炒炮上附的大肉(其實就是腌漬過的 ...

再來就是張掖了。買的是敦煌到張掖的K592硬臥,整個4號車廂竟然只有三個人,爽死了。下午到的張掖,宿電力賓館。賓館稍事休整之後就出來感受張掖了。張掖城區的塑造不如敦煌,凌亂無序且缺乏特色,逛了一圈除了累沒別的感受。吃了司機師傅推薦的孫記炒炮(其實就是短面條,因形狀似小鞭炮而得名)。炒炮不難吃,不說也罷,只是炒炮上附的大肉(其實就是腌漬過的豬肉)讓我倒胃口,壞話不多說,大家去了自己感受。

張掖人民的精神面貌很好,應該是自古就衣食無憂造就的優越感。這從當地人都津津樂道的“金張掖,銀武威”中可以看的出來。但張掖是個農業城市,據出租師傅說城市大半人口都是由農村遷入,雖然外表已經同城市人無異,但這樣構成的城區感受不到文化的底蘊,沒有讓人想呆下去的欲望。張掖已經多年不放電影,十字路口一處賣狗皮膏藥的小販竟然引來數百人圍觀,足見人民精神生活的貧乏。

第二天包車去丹霞和馬蹄寺。包車師傅人不錯,一路上不停介紹張掖的城市情況,其實主要是農業生產情況,因為張掖的出租車司機基本都是由城市擴建的時候引入的農村人擔任,兩口子初到城市沒有別的營生,就合開出租車度日。所以張掖的城市裡跑得出租車也有一半的女性身影,這也算是張掖特色之一吧。我們的包車師傅也是女的,一路上在講張掖作為一個玉米種培育基地的規則,還有她的家庭生活隨著城市改造的變遷。這些很有意思,是包車的額外收獲。

丹霞勝景確實是獨步天下,華麗震撼,華夏大地上竟然有如此奇特的美景,真讓人稱奇。但是丹霞是一叢荒山,除了一些菌類沒有別的植物,五顏六色的山頭和太陽的光輝交相輝映,確實壯觀。甘肅的山大多都是光禿禿的,很有山的感覺,對於從小習慣了附有植被的山的我很有衝擊力,我總是望著大山神往,卻不知到底向往什麼。肅南馬蹄寺就不同了,因為依托著祁連山,所以水草豐美,環境清雅。薄薄的雲霧籠罩點綴著白雪的祁連山峰,豐富的植被類型形成了不同的顏色,像是給祁連山穿上了一條美麗的裙子。山下是開闊的草原地帶,可以騎馬縱情馳騁,不遠處是平緩的山坡,牛羊在坡上安靜地吃草,真是一副動人的畫面。繞到山的另一側,是馬蹄寺和三十三洞天。驚訝於峰回路轉後隱匿的這幅天人合一的奇景。垂直的峭壁上竟然大大小小三十三個人為開鑿的石窟,更奇異的是,這石窟竟然可以沿著一條只容一人的小道進入,而且在小道的兩側還鑿有便於攀爬的抓手。由於台階角度很大,沒上幾層,就到了很高的位置。憑欄遠眺,一根木頭欄杆外就是萬仞的祁連山脈,讓人不由心生詩意啊。由於美景太多,不得已忽略了寺內供奉的諸位菩薩。其實來到這裡,愛作畫的人可以畫畫,愛賦文的可以吟詩,拜佛的可以專心禮佛,隱居的可以不被打擾,真正是各得其所啊。這裡是絲路之旅中我還想再來的地方,下次要帶著寶寶,找一處安靜的所在,住上三五小日,每天只是騎馬飲酒賞景,重新領略一番。

到張掖的第三天去了大佛寺。我租了個講解器也沒了解到多少有意思的東西,除了看到壯觀的大佛和知道張掖就是西游記裡高老莊和流沙河的所在,也沒有別的什麼了。不過觀景的關鍵在於感受,感受的關鍵在於心態,心態的很重要因素在於和什麼人一起去,所以大家如果要結伴游此類嚴肅的景點千萬要選好伴,不然可能花了錢但無所收獲。比如莫高窟這種陽春白雪一定要和志同道合的人去,而馬蹄寺這種雅俗共賞的就無所謂了。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