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塘-蘇州-上海7日游(二)

作者: phoebelfp

導讀D4:早上在街口吃了陸氏餛飩,那皮可真是薄得透亮(17)。又把昨沒轉過的的西塘再沿著石板路穿行各小弄道,想像著和一群小孩在小河邊戲耍。中午又在昨日的小店吃了禪衣包圓和油鱔等(55)。退房後坐了昨天的三輪車來到西塘汽車站(10),買了西塘到蘇州北的汽車票(33X2)經過一個多小時就到了蘇州。蘇州北汽車站真是豪華地像機場那麼大。直走大路口坐游5(2X2)到拙政 ...

D4:早上在街口吃了陸氏餛飩,那皮可真是薄得透亮(17)。又把昨沒轉過的的西塘再沿著石板路穿行各小弄道,想像著和一群小孩在小河邊戲耍。中午又在昨日的小店吃了禪衣包圓和油鱔等(55)。退房後坐了昨天的三輪車來到西塘汽車站(10),買了西塘到蘇州北的汽車票(33X2)經過一個多小時就到了蘇州。蘇州北汽車站真是豪華地像機場那麼大。直走大路口坐游5(2X2)到拙政園下車,再按如家的地址邊走邊問。之前一直不看好這個如家,別人評價太難找,不太干淨,去了後才知道其實只要看路標很好找,而且離拙政園,獅子林和博物館就幾分鐘的路程非常方便游玩。穿過一片靜謐白牆黑瓦地別墅來到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如家,感覺相當地棒,訂的特價房沒有了,前台還是按特價(119)幫我們換了間豪華雙人房。

到了干淨溫馨地房間,稍做休息准備去參觀有中國園林之母的拙政園.在路口地不遠處有一個99連鎖酒店,感嘆便宜的同時我們去看了看。被前廳一個人非常熱情地介紹酒店和參團一天游。拙政園,寒山寺,江南水鄉,虎丘還有感恩寺,每人150,幾經考慮我們決定明天參團。出來時已近黃昏,游玩是不可能的。就走路去著名的商業街:觀前街。

蘇州的公車站建得古色古香,也有亭台的感覺,邊欣賞邊走來到氣派商業濃郁的觀前街。沒逛多久肚子就鬧空城計了,沒辦法,只有回走,來時看到一個葉子干鍋店,進去是便宜又好吃(43),再去的朋友千萬不要點太多,那個干鍋裡很有料,點幾盤素菜就差不多。再一路走回如家。白天人聲鼎沸的街道異常的安靜,看來這裡的人都不是夜貓子。

當天發費:吃115+車80+住119+零食水果22+參團300=636

D5:一早起來我們換到了街口的99IN住(109),真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出街左拐直走的路口有個胖子血湯,點一網招牌血湯(9X2),好吃得沒法說,就是吃了明天還要再來那種心態。跟著團按昨天的行程一個地一個地的游。中午被帶到一個地方只能用填飽肚子來形容(62)。晚上吃飯的地方難吃得不想提(25)。這天留在我記憶中深處的就是拙政園不得不感嘆古人的聰明才智,把一個後花園修得如此絕美華麗,讓人嘆為觀止。

當天費用:吃105+住109+零食水果26=240

D6:早上去胖子血湯用完早餐(20)後,就買票(30X2)去獅子林。難怪乾隆六游此地,賜“真趣”的額匾還懸掛在此。把假山群建得別有洞天,在裡面玩得真的很有趣,如果不是時間原因,真不想二小時就出來。再步行到不遠處的蘇州博物館參觀(免費)。蘇州博物館建得很符合蘇州的園林風範,是著名設計大師貝聿銘的作品,貝老可是獅子林最後的主人,裡面不僅風景美珍藏的各種文物也讓我們留連忘返。要不是想著還要去上海在裡面真是不想出來。出來在河對岸的小茶館臨窗而坐聽著吳儂軟語的小歌吃了簡單的午飯(42,這裡你想吃復雜也沒)。就去到公車站坐游1(2X2)到火車站。原來蘇州北汽車站和蘇州火車站是連在一起的,難怪前天到的時候心想這個汽車站怎麼建得這麼大。坐了最快到上海火車站的動車(40X2)。再坐地鐵3號線到曹溪路下車,又按照7天酒店的指示來到位於萬體館附近的7天。剛裝修好的連鎖酒店讓我們非常滿意(207)。收拾一下再坐地鐵3號線在中山公園轉2號(4X2)在南京東路下車來到了有名的南京路逛街,到非常有名的鴨王吃了晚餐(85),上海菜哦,真是不合口味,點了個孜然羊肉居然帶甜味,唉。吃完後再走外灘。奢華的外灘啊,去了那才知道什麼是夜景,什麼是十裡洋場,夜上海.....本想坐船夜游黃浦江,但又怕晚了沒有地鐵回,只有做罷在江邊散步後原路(4X2)返回7天。

當天費用:住207+吃147+零食水果33+車費92+門票60=539

D7:早上在7天用早餐(包在住宿裡,出去玩的朋友一定要先成為會員這樣會有很多優惠),因為是中午1:41的火車也不敢去太遠的地方,在附近隨便逛了逛就坐3號線(3X2)去火車南站。因為我們拿著行李也不方便到處找吃的,只有在地鐵下面解決。地鐵裡的餐廳吃飯的地方都沒有,只有吃面條面包什麼。再買一些在火車上吃的(92)

當天費用:火車票854+車6+吃92=952

總結;我們倆一起花了4060,每人花了2030感覺還算是不錯,吃得好住得好當然玩得更好。到了杭州是免不了帶一床蠶絲被蘇州自然就是蘇繡當然還有各地好吃的特產回家。美中不足地是時間還是太少,如果玩個10天半個月應該就更美了,哈哈.......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